浅析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班主任可以多利用德育教育来管理学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做好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得让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学;重要性及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84-02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道德观念的培养阶段,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够,学生对外界事物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判断,他们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可以对他们的精神品格起到独特的塑造作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正在培养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的教导极为重要,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约束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导致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文化识固然重要,但是良好的精神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德育教育来影响学生,从本质上来引领学生的思想。这样一来也可以实现以德服人,用德育教育来管理班级,可以实现更强的管理效果。
  二、如何在班級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1.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更为特殊,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对每一个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中心,无疑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存在,所以班主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班级管理。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使专业老师的工作可以更顺利的开展,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进行的更高效。由于小学生的性格尚在培养阶段,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方面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案。通过适当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可以使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素质,让其他老师的课堂更加轻松,同时,对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着特别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必须不断进步,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让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结合,才能承担起当代社会对教育者赋予的巨大使命,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环境。
  2.走进学生内心,以学生的心理关注世界
  由于小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对外界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小学生对老师也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愿意对老师敞开心扉。作为班主任,就要常常和他们谈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用他们的心理观察世界,从他们的关注点了解世界,这样可以更加了解他们,也让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交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老师才能更为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当学生出现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时,老师也能通过德育教育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例如,我们班有几位男同学,对其他学生不是很友好,而且经常挑衅其他同学,与其他同学打架。我就经常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觉得打架是一件很有趣,很好玩的事。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就给他们讲了以和为贵的故事,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后来这些学生就很少出现打架的情况了。
  3.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来感化学生
  对于班主任来说,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的各种事物和学生的学习工作,还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树立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利用德育教育来实现对学生的感化。我国历史上就存在着许多美德故事,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这些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得到一定的感悟,从而实现教化作用。例如,我就经常在班主任谈话时间,给学生讲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给他们讲孔融让梨,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较为简短,而且也容易理解,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思想。学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学会谦让,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以及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岳母刺字的故事可以告诉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要有精忠报国之心。学生在听完这些故事以后,往往会对故事的主人公产生一定的敬佩心理。从而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能让学生更好地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教化作用。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世界认知较少,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经常与学生正面接触。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小学生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词永.德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干预影响[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2]李顺尧.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3]宁还彪.小学生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实践研究[J].才智,2015,(24):62.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除了发展自己的文化外,必须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先进的科技、文化精华,来提高本民族的科学素质,开发本民族的智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能力培养;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5-02  在中学英语课教学中应实施素质教育,当前,英语考试大部分是笔试,多数师生为了培养应试能力,都把笔试能力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以编制大学生社团发展规划的角度系统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年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规划编制研究》(项目编号:SGXSZ1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并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及口语能力,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提高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心智成熟程度、情感态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及人文素养的进步。为了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笔者针对人文素养的含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日本与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日语和中文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将中文直译成日语时,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转译这种翻译方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对直译,转译更加灵活多变。本文对日语翻译中的转译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列举例句进行介绍。  【关键词】修辞手法;性格特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奋发向上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育;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8-0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9-01  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德育课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切实把加强学生培养能力、提高思想道德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81-02  从孔子乘牛车、怀圣贤踽踽践行“诲人不倦”的执着到魏书生教师“高悬鞭策以自警”的诤言;从柏拉图对于教师价值的思考到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探索,一代代教育工作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求索着自身的价值。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界定,到“教师是连接人类社会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桥梁”的比
期刊
【摘要】留守大学生,作者定义为18岁至23岁的青年,有留守经历,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或者事实留守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更是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基本形态,以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基于三种文化形成的学校特色文化,它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校园精神为核心。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原著民,且群体日益庞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其利弊矛盾也日益突出,网游、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已成为侵蚀青少年学生的魔爪。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确保学生茁壮成长,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