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让数学教学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当然,学生的素质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性,要使数学知识被学生接受、理解,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语言水平。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设计,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提问:“成语‘一举两得’的意思谁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百分之二百。”教师继续说:“请同学们找一些能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成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一些成语,先在小组内讨论,再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百发百中’指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百里挑一’指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被选中。”“‘十拿九稳’指十次出手,九次得手。”“‘一分为二’指可能性为一半。”……简洁的百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含义丰富的成语,多有趣呀!让数学语言生活化,能使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又如,学习“10以内加法”一课时,教师创编了一个“凑十法”的顺口溜:“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老花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枯燥无味的计算,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记忆10以内的加法。
  二、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以生活经验助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引发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究活动之中。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课始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三杯糖水,哪杯最甜?”这时,有一位学生问道:“老师,不知糖的质量,我们怎么比较啊?”我笑了笑,把三杯糖水的含糖量告诉了学生,他们听后议论纷纷。又有学生问道:“水有多少呢?”我接着出示三杯糖水的含水量,于是学生在本子上认真算起来。这样教学,将所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使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又如,生活中常用到估算,如超市购物估计所购买物品的总价钱、估算每天上学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估算外出旅游怎样安排才划算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使他们获得新知,又让学生通过关乎切身实际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点,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先创设生活情境——“超市购物”,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学的“小数读写”“元、角、分”等有关知识,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练习小数的加减法。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零等生活问题。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既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小数加减法,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自然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也不再茫然无措。一切真理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接受生活的检验。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根基,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勃勃生机,使学生的学灵气十足,让教师的教水到渠成。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的缺乏;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是在长期以来人们所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等理念下出现的产物,希
日前,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区的体育教学评比,其中有一环节是说课,参赛的选手都比较年轻,有的选手对说课的重点把握比较合理,教学过程精细;而有的选手则主次不分,对说课的整体结构把握不太理想。  一、片段展示  教学内容是后滚翻,说课时间是10分钟。  【片段一】  (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2.热身操。  (二)导入基本部分:1.尝试练习;2.讲解示范,出示挂图建立正确概念;3.分组练习,分8组,教师
随着“生本”理念的提出,当前的教学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地强调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而这一变化也折射出对教师作用的忽视。在任何一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作为一个引导者,关注着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教师确定教学的主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
[摘 要]科学教学也提倡生本课堂。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教学时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生为本,体现在教材处理上;以生为本,体现在材料准备上;以生为本,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生本课堂 科学教学 细微处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67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实
现代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个性、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与情感、思维与态度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一、融入趣味,培养乐学情感  第二学段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一些大的环节构成,这些大的环节再由若干小环节构成,小环节又是由许多细节组成,每一个细节都是一节成功课堂必备的元素,可以说细节决定课堂成败。所以只有关注细节,才能实现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一、关注情境创设的细节,重视情境的实效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天赋进行开发,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本色美,感受到音乐之魂,成为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学 音乐天赋 开发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72  在倡导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发学生的学习潜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喜欢静谧的课,有的人喜欢活跃的课,还有的人以动静结合的课为佳,不一而足。即使对同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了之后,也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国教育专家去听我国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课后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该教师授课井井有条,师问生答,双基落实得好,是一堂高水平的课。唯有那位外国专家一言不发,大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问题学生,研究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近几年兰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赚钱,使得部分孩子处于有父母在身边却无父母监管的状态中,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得他们好逸恶劳,不爱学习,思想、行为、习惯出现了偏差,于是就成了问题学生。另外,有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
[摘 要]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少年儿童艺术生活的需要,乡村小学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想象模拟”主要从气息音准训练与想象、音色统一训练与想象、音乐处理训练与想象三个方面进行了合唱教学探索,对抓好乡村小学合唱团的教学训练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想象模拟 乡村小学 童声合唱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