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意未尽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的缺乏;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是在长期以来人们所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等理念下出现的产物,希望把复杂的教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主观人为地将学习过程肢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而不是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这节课就算成功了。中国的教育目标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的到了;而西方的教育目标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承担的是“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
  那么,课堂结束时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延伸课堂呢?
  一、系统知识方面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其概念、定律、法则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各个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数的整除都是非常典型的知识网络。数的整除概念较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且概念之间容易混淆,学生较难掌握。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回家设计知识网络图,如图:
  ■
  还可以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进行延伸,如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让学生回家画出几个面积都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几个周长都是16厘米的长方形,再研究面积相等时周长的变化规律和周长相等是面积的变化规律。
  二、文化知识方面
  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了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留下了《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数学文化往往比数学知识本身让人感觉更亲切和更容易接纳,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数字时提到数字的产生过程:早在原始人时代,人们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才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早期记数系统有: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古埃及象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巴比伦楔形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中国筹算数码……
  三、实践操作方面
  把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有位教师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时提倡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如收集周末到万松山游玩的人数,可以小组分工进行调查,对各个时间段的人数、各个年龄段的人数、到万松山乘坐的交通工具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但是社会实践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也可以从课本上知识延伸开来引导学生进行书面的操作,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后会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即n边形行的内角和是180×(n-2)。
  设计这样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巩固了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终点即起点,永远不要停止思维的脚步,我们的教学课堂,只是一定意义上的学习时空,并不能把对学科学习仅仅停留在所谓的课堂上。不记得从哪里听到过这样的话,甚是深刻:“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一样,里面的知识越多,则外圈接触的面也会越大,不了解的东西和疑惑也会越多。”
  (特约编辑 熊叠丽)
其他文献
学生写作文难,主要原因是无内容(材料)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乡土风情,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享之不尽的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绘家乡景之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我们家乡陆郎虽没有名山大川,但山川秀美,风景宜人,翠竹传情,绿茶迎宾,时刻散发着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陆郎的
2009年秋,我校一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课题实验研究。这个课题源于余文森教授提出的“阅读教学与生活的重建”课题研究思路。两年来,我们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课题试验研究以来,我们采用分层推进的方法,从课题的起步、实验的过程、中期成果交流、遇到的问题等
苏教版小学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学期都会安排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教师有着同样的困惑:什么是“策略”?它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何区别?教学的重点是“策略”还是“解决问题”?笔者想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两点感悟】  一、何谓“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大部分教师潜意识里可能就直接理解为方法,其实策略与方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在研究
小学数学中年级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发展,又是学习圆、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从教材的特点出发,我特别注意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注重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及图形特征  这部分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概念有射线、垂线、平行线;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同时还要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特征及各部分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古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吸引学生  以唱响童谣式古诗为起点,诗化校园,让古诗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规定学生大量背诵诗歌,每周背一首诗,每年进行一次诗歌表演。这样做破除了诗的神秘感,使学生形成学诗、用诗、写诗的习惯。校园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稳健挺进,辛勤的一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古诗词教学的评价方式,从而推动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革新与发展。笔者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针,在认真借鉴优秀同仁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尝试了小学古诗词“三美”教学。  一、融合资源,把握作品的情感美  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不同时期、
一、问题的提出  常听初中老师提到,初一新生难带,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太“好说懒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内容较多节奏较快的初中课堂。由于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往往会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习英语兴趣下降。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的脱节,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中小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是
“教无趣则课不易活,学不易动;巧于激趣,善于把握,则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性的。作为教师,要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们创设广阔的联想、想象空间。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巧妙激趣,使之投入地欣赏乐曲,深入地理解作品,与作者的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  一、情境激趣法  人的想象靠什么去激发?靠语言、靠情境。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生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诗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语言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重视语言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钥匙。那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增加学生的语
[摘 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宗旨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师生素质,促进持续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开发”“打造”“彰显”等过程,持之以恒,积累创新。  [关键词]集邮 学校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81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集邮文化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