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会作为一种现场艺术表演形式,对人们现场感受音乐魅力、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会 礼仪 鼓掌 音乐欣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其中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非视觉性的、独特而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艺术,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为音乐会买单,也更愿意到音乐会现场感受音乐。很多人会把音乐会与演唱混淆,认为音乐会与演唱会一样,在音乐会上鼓掌是对歌手、演奏者或者乐队的一种肯定。当然,也有人不知道什么时间鼓掌合适、自己该不该鼓掌或是看着别人鼓掌也一脸茫然的跟着鼓掌,这些都是我在音乐会上见到的一些情况。
一、音乐会与演唱会
音乐会和演唱会虽然都是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由单独的音乐人人所表演或是音乐团体的演出,但是演唱会一般趋于流行化的音乐歌舞表演,多由电声乐队伴奏或是播放伴奏带,多是流行歌手之类的,演唱会多是商业性质的,对歌迷来说是一个狂欢的日子。而音乐会主要是器乐表演,有时也会歌唱表演和合唱,伴奏多是管弦乐队,更适合一个人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因此,演唱會不等于音乐会,二者虽有相同点,但不能将之混为一谈。
二、音乐会礼仪
听音乐会,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人类高雅音乐文化、享受音乐美的经历。在听音乐会之前我想每一位观众都可以甚至说有必要了解一下听音乐会需注意的礼仪。着装整洁、提前入场、保持安静、在音乐进行时避免发出与音乐无关的声音。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可以在音乐会开始前多了解音乐会礼仪,如果事先知道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可以提前聆听,让自己提前感受音乐,以便于在音乐会上产生更好的共鸣,也能避免在不合适的时间自己尴尬的鼓掌而影响到自己、其他听众或者演奏家的审美体验。因此,了解音乐会礼仪对于一个好的听众来说也是必要的。
三、掌声是对音乐家最直接的肯定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安东·鲁宾斯坦在1973年出版的回忆录里描述了一次在巴黎的钢琴音乐会。当时在乐曲演奏中,人们用鼓掌对一段乐段的成功演绎表示赞赏,他们往往会喊“太棒了”(bravo)、“美极了”(charmant)、“太艺术了”(quel artiste)。他说这并没有干扰到他,反而是对他的鼓励。此外,曾获得罗马尼亚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明斯克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德国钢琴家斯拉夫米尔·萨拉诺克,他的生活与钢琴相伴钢琴,每天就是疯狂地弹琴,也不管赚钱多少。衣服够穿就好,没手机,没电脑,教了些学生,可经济情况差点的,都不收学费。但是,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掌声就是他的口粮。只要观众还有掌声,他会一首一首地加演,弹到天荒地老。
那么,掌声、叫好、尖叫,这些特殊的语言,让音乐家与观众之间相互产生影响,掌声让音乐家直接的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从而对接下来的演出更具有激情,而音乐家的激情在作品的演奏上充分表现,又传达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从这点来看,掌声可以说是对音乐家最直接的肯定。
四、赞誉的掌声有时却是刺耳的噪音
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在音乐会音符奏响时或者演奏中途或者最后一个音符还未完全消失的时候就会有人热烈的鼓掌,还有一些人也会跟着鼓掌,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掌声在他们看来是对音乐家的肯定,对其他观众或者音乐家来说却是刺耳的噪音。要求禁止鼓掌主要是基于一下几点:一是从作品的角度来看,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作品应看作是一个整体,不应该被鼓掌所打断。不论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或是19世纪后期的一些作品,大多都具有严谨的结构,讲究其整体性。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在各个部分之间鼓掌对作品的整体呈现影响较小,但并不是没有影响。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以感性居上,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讲究刻画诗意的形象、音乐与内容的情感气氛交融,被人们熟知的有肖邦的诸多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舒曼的《梦幻曲》、李斯特的《钟》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注重其连贯性,随时牵动着人的情绪,在演出途中就不能被打断。二是从观众的欣赏角度来看,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带有歌词可以通过歌词直接理解其中的意义,古典乐通完全是过音乐将你带入某种情绪,这就需要一个安静且不会被其他声音打扰的环境。试想当你沉浸在肖邦夜曲的忧郁之中、舒曼《梦幻曲》中幻想童年纯真又或是情绪激昂的高潮时,听到其他观众冒出的掌声或是窃窃私语时将你从身处的情境中硬生生“拽出”的复杂心情。由此看来,不能因为个人的兴奋或是感触而鼓掌破坏其他听众的音乐体验。三是从从音乐家的演奏角度来看,鼓掌会打断正在演奏的演奏家的乐思。如果演奏家的乐思被打断,心境也会破坏,心境被破坏那么传达给观众的感受也就会被破坏,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掌声有时候并不是赞誉的,而是令人刺耳的噪音。
五、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说过:“有内涵的表现是安静,而非鼓掌。鼓掌人人都会,但在演奏前和演奏中的安静才是最了不起的。”音乐会观众的音乐素养越高,对音乐越了解,看过的演出越多,就能较为准确的判断何时适合鼓掌。因此,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多聆听音乐是关键,通过对音乐的反复聆听,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另外,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瞬间获得的情感体验,是长期积累的知识、观念、趣味等因素在一瞬间以感性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因此,提高全面的文化素养是成为一个高品位、高水平的音乐欣赏者的重要因素。
六、总结
音乐是一门艺术,鼓掌同样也是,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也不是拍拍手那么简单,背后具有深刻的内涵。在享受音乐会,给予别人掌声时,你的掌声应该是坚定的、被音乐触动而发自内心的,不是毫无感情或是盲目跟从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合适的时机发出来自内心的掌声这是对所有听众以及音乐和音乐家的最大的尊重和肯定,要让自己做一个在欣赏音乐时会鼓掌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2002:82.
[2]丹尼尔·霍普.我该几时鼓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7102:003.
作者简介:胡顺林(1999—),男,湖南长沙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电脑音乐制作。
关键词:音乐会 礼仪 鼓掌 音乐欣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其中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非视觉性的、独特而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艺术,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为音乐会买单,也更愿意到音乐会现场感受音乐。很多人会把音乐会与演唱混淆,认为音乐会与演唱会一样,在音乐会上鼓掌是对歌手、演奏者或者乐队的一种肯定。当然,也有人不知道什么时间鼓掌合适、自己该不该鼓掌或是看着别人鼓掌也一脸茫然的跟着鼓掌,这些都是我在音乐会上见到的一些情况。
一、音乐会与演唱会
音乐会和演唱会虽然都是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由单独的音乐人人所表演或是音乐团体的演出,但是演唱会一般趋于流行化的音乐歌舞表演,多由电声乐队伴奏或是播放伴奏带,多是流行歌手之类的,演唱会多是商业性质的,对歌迷来说是一个狂欢的日子。而音乐会主要是器乐表演,有时也会歌唱表演和合唱,伴奏多是管弦乐队,更适合一个人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因此,演唱會不等于音乐会,二者虽有相同点,但不能将之混为一谈。
二、音乐会礼仪
听音乐会,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人类高雅音乐文化、享受音乐美的经历。在听音乐会之前我想每一位观众都可以甚至说有必要了解一下听音乐会需注意的礼仪。着装整洁、提前入场、保持安静、在音乐进行时避免发出与音乐无关的声音。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可以在音乐会开始前多了解音乐会礼仪,如果事先知道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可以提前聆听,让自己提前感受音乐,以便于在音乐会上产生更好的共鸣,也能避免在不合适的时间自己尴尬的鼓掌而影响到自己、其他听众或者演奏家的审美体验。因此,了解音乐会礼仪对于一个好的听众来说也是必要的。
三、掌声是对音乐家最直接的肯定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安东·鲁宾斯坦在1973年出版的回忆录里描述了一次在巴黎的钢琴音乐会。当时在乐曲演奏中,人们用鼓掌对一段乐段的成功演绎表示赞赏,他们往往会喊“太棒了”(bravo)、“美极了”(charmant)、“太艺术了”(quel artiste)。他说这并没有干扰到他,反而是对他的鼓励。此外,曾获得罗马尼亚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明斯克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德国钢琴家斯拉夫米尔·萨拉诺克,他的生活与钢琴相伴钢琴,每天就是疯狂地弹琴,也不管赚钱多少。衣服够穿就好,没手机,没电脑,教了些学生,可经济情况差点的,都不收学费。但是,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掌声就是他的口粮。只要观众还有掌声,他会一首一首地加演,弹到天荒地老。
那么,掌声、叫好、尖叫,这些特殊的语言,让音乐家与观众之间相互产生影响,掌声让音乐家直接的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从而对接下来的演出更具有激情,而音乐家的激情在作品的演奏上充分表现,又传达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从这点来看,掌声可以说是对音乐家最直接的肯定。
四、赞誉的掌声有时却是刺耳的噪音
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在音乐会音符奏响时或者演奏中途或者最后一个音符还未完全消失的时候就会有人热烈的鼓掌,还有一些人也会跟着鼓掌,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掌声在他们看来是对音乐家的肯定,对其他观众或者音乐家来说却是刺耳的噪音。要求禁止鼓掌主要是基于一下几点:一是从作品的角度来看,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作品应看作是一个整体,不应该被鼓掌所打断。不论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或是19世纪后期的一些作品,大多都具有严谨的结构,讲究其整体性。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在各个部分之间鼓掌对作品的整体呈现影响较小,但并不是没有影响。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以感性居上,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讲究刻画诗意的形象、音乐与内容的情感气氛交融,被人们熟知的有肖邦的诸多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舒曼的《梦幻曲》、李斯特的《钟》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注重其连贯性,随时牵动着人的情绪,在演出途中就不能被打断。二是从观众的欣赏角度来看,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带有歌词可以通过歌词直接理解其中的意义,古典乐通完全是过音乐将你带入某种情绪,这就需要一个安静且不会被其他声音打扰的环境。试想当你沉浸在肖邦夜曲的忧郁之中、舒曼《梦幻曲》中幻想童年纯真又或是情绪激昂的高潮时,听到其他观众冒出的掌声或是窃窃私语时将你从身处的情境中硬生生“拽出”的复杂心情。由此看来,不能因为个人的兴奋或是感触而鼓掌破坏其他听众的音乐体验。三是从从音乐家的演奏角度来看,鼓掌会打断正在演奏的演奏家的乐思。如果演奏家的乐思被打断,心境也会破坏,心境被破坏那么传达给观众的感受也就会被破坏,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掌声有时候并不是赞誉的,而是令人刺耳的噪音。
五、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说过:“有内涵的表现是安静,而非鼓掌。鼓掌人人都会,但在演奏前和演奏中的安静才是最了不起的。”音乐会观众的音乐素养越高,对音乐越了解,看过的演出越多,就能较为准确的判断何时适合鼓掌。因此,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多聆听音乐是关键,通过对音乐的反复聆听,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另外,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瞬间获得的情感体验,是长期积累的知识、观念、趣味等因素在一瞬间以感性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因此,提高全面的文化素养是成为一个高品位、高水平的音乐欣赏者的重要因素。
六、总结
音乐是一门艺术,鼓掌同样也是,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也不是拍拍手那么简单,背后具有深刻的内涵。在享受音乐会,给予别人掌声时,你的掌声应该是坚定的、被音乐触动而发自内心的,不是毫无感情或是盲目跟从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合适的时机发出来自内心的掌声这是对所有听众以及音乐和音乐家的最大的尊重和肯定,要让自己做一个在欣赏音乐时会鼓掌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2002:82.
[2]丹尼尔·霍普.我该几时鼓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7102:003.
作者简介:胡顺林(1999—),男,湖南长沙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电脑音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