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育走进生活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点整改:把脉问题对症下药
  在每学期开学初,除了一些常规工作外,在兰州市第七中学,每个班的班主任还会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向科任老师征求意见,让他们反映班上的问题,汇总以后,再召开专题班会,让班上学生讨论哪些是班星普遍存在而且是急需解决的,最后找出一个代表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成为班级一学期整改的“问题点”。
  每个班确定好“问题点”后,就填表上报学校政教处,以备以后追踪调查和考评。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当中,每个班就按照各自的“问题整改点”进行整改。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德育不能喊口号,不能搞形式,不能功利化。”校长赵华栋谈到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这样说道,“另外,一些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不是老师一说,学生在短期内就可以改变的,它需要时间。”
  从过去几年学校所汇总的“问题整改点”可以看出,它包含的面很广,有“乱扔垃圾、吐口水”、“说脏话”、“恶意顶撞老师”、“迟到”、“吸烟”等养成习惯方面的典型问题,也有“上课秩序混乱”、“自习吵闹”、“抄袭作业”等学习习惯问题。
  如何把确定的“问题点”整改好呢?副校长史宏杰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做法。
  他说,“问题点”提出以后,班上就成立整改指导小组,与全体同学群策群力,制定出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例如,有的班召开“我有一个金点子”主题班会,集思广益,制订具体细则,由班上的整改指导小组监督执行。有的班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在班上评选全勤、最佳表现、学习进步、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一系列星级学生,在家长会、班会上让获奖同学发表“获奖感言”,等等。
  赵华栋认为,这一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是因为学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是活动得以实施的最有力的保障。
  兰州七中把班级作为整改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自主管理,自主整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与此同时,学校及时总结经验,“采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逐个解决问题,对于某些‘顽疾’,打攻坚战,不留死角”。
  为了使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兰州七中提出,整改中重过程、抓落实、有记载、有小结、有研讨。
  赵华栋介绍说,政教处随时跟踪检查,期中、期末分别召开学生代表问询调研会,期中考试前,各班就“问题点”整改进行小结,向政教处书面提交前半学期整改效果及后半学期整改方式的改进措施,期末书面提交全学期整改全面情况总结,纳入班级整体考核。
  为了深入进行“问题点”整改,切实提高整改效果,深化整改的理论提升,兰州七中还在全校召开“问题点”整改主题观摩班会,供全校教师研讨评议。
  从2006年以来,兰州七中已找出问题点40多个,经过整改,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位学生在体会中这样写道:“从我周围同学的身上,我明显可以看到活动所带来的变化。比如,同学们随手将垃圾拾进垃圾桶,操场上很少听到同学说脏话,上下楼梯不拥挤,同学们开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虽然是小事,但从这些小事中我可以感觉到同学素质的提高。”
  赵华栋说,班级“问题点”整改既是一项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新举措,是学校开展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载体,也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方式。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升华
  2003年,兰州七中在渭源县莲峰镇设立了“渭河源社会实践基地”。在兰州市市属中学中率先开展了“走进农村,感悟三农,与同龄人手拉手”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赵华栋说,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劳动情感,感受生命的意义,拓宽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途径,解决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涵发展的问题。
  从2004年9月以来,已有近5000多名学生分年级、分批次赴渭河源实践基地,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社会实践的内容,赵华栋这样说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现在实践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了。如,让学生走进农家,对当地农户的农作物、家庭收入、子女教育、生活状况、新农村建设等情况进行走访;开展“手拉手”活动,与当地中小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家庭,参加劳动活动,感受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当地地质、地貌、水质、生态、植物多样性等问题进行调研,写出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学习报告,以此拓展课堂教学。
  谈到活动的效果,赵华栋说,“从学生写的活动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
  他说,在当地一个叫古迹坪村进行“三农”问题调查时,同学们看到部分还未脱贫的农民生活时,纯洁善良的心灵受到震撼,有些人流下了泪水。他们主动帮无劳动力的老人提水、抱柴,把自己身上带的钱,连同生活费都捐给了贫困的农户。在与当地学生的“手拉手”活动中,学生们感受了农村生活,也感受到了农村学生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更体会到了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
  一位同学在实践体会中写到:“我现在终于能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
  而让老师们感到欣喜的是,平时在学校里很难完成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在学生们参加了实践以后,他们说自己的体会,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生活给了学生更多灵感,让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家校互动:让养成教育形成合力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班级“问题点”整改,兰州七中从上学期开始,每周开展三个专项活动。
  这三个专项活动分别是:“家长接待日”,在这一天里,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班主任尤其是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情,商议教育方法;“班级无批评日”,学校规定,在每周星期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批评学生,以期使学生达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家庭劳动日”,学校要求学生每周星期天帮家长干一定的家务,培养感恩情感,体验劳动之美和快乐。
  为了配合学校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兰州七中在“五四”节前夕还开展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对在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学习勤奋、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勤俭节约、关心集体、自立自强、助人为乐等10个方面中表现突出、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学生进行评选表彰,将他们的照片制作成宣传画张贴在宣传栏里,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
  另外,兰州七中的家长学校从1990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3届,在每届的家长学校开班时,学校邀请校长、优秀班主任、心理专家、公安干警、优秀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方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与家长共同探讨家校结合的模式。还为每位家长赠送学校编写的《家庭教育导读》,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编辑:陈富祥
其他文献
每天放学,林丽华都要跑到教室后面的菜地,看看自己种下的几棵小白菜。"一天没看见它们,心里就怪惦记的。"她对记者说。
摘要:“先做后学法”的特点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在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先练习,再带着释解疑问、解决问题、求证结论的心态开始新课程的学习;对教师而言,由于学生有“先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侧重点则放在有针对性地讲解上。“先做后学法”,无论在学还是在教方面,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先做后学;尝试;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语言教学活动是交际的活动,交际活动中充满着情感和乐趣新课程突出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性,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情感和乐趣的教学素材,并通过文字和图画在课本中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
简述小波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小波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机理,并以透平压缩机组为例,分析了小波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用小波进行信号降噪的方法是,先对机组轴承径向振动信号
〔关键词〕 学习目标;学案;达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55—01  一、 学习目标 及时呈现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国也有老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就是学生学海拼搏的引路人。我习惯于每节课前都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学生
系统研究油酸对改质沥青的改性作用,分析油酸用量对改质沥青粘度、软化点和结焦值的影响,找出了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变化规律,指出了采用油酸添加剂所制改性沥青的工艺温度参数,
摘要:初中学生学英语入门阶段,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知不觉地渡过入门难关,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音标;字母;书写;单词    在农村,英语课对大多数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陌生的课,尽管有的学生会说简单的日常用语,如“Good morning”“Hello”等,但仅此而已。开始学英语时,学生们觉得英
〔关键词〕 物理教学;优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45—01  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位物理教师的心愿,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究竟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顺序安排。众所周知,开展教学活动不
就高炉炉渣中MgO含量对其粘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高炉渣中的MgO含量,可降低炉渣粘度,改善炉渣的流动性.
面对新形势、新观念、新方法,地理人不断补充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不断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 兴趣是挚友,学习原动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如在讲《中国政区图》时,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