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角色特点与适应过程分析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是从高校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过渡性角色。该角色具有矛盾性、双重性、边缘性和他主性的特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角色适应是以角色认知为基础、在解决角色冲突中不断追求教师身份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实习生;角色冲突;角色适应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27-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师教育终身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的深入,职前教师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实习作为职前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实习生角色适应的视角来探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问题。
  角色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1〕而适应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在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2〕它是一个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整的过程。〔3〕
  角色适应是个体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行为的过程,良好的角色适应表明个体顺利地完成了新旧角色的过渡与转换。〔4〕学前教育本科实习生是从高校到幼儿园、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性角色。进入幼儿园后,由于场所、身份、对象、主导活动的变化,实习生需要对自我的新旧角色进行转换,确立适应幼儿园文化环境和自身身份地位的行为模式。为此,实习生需要在解决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成人与儿童、学习与教育的矛盾关系中适应自身的角色。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资料是随机抽取的泰州学院200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23名本科生的实习日记。此外,笔者还对部分实习生、指导教师及行政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
  23名实习生分别在6所幼儿园实习,幼儿园包括了公立、民办、私立等不同性质,具体情况见下表。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习生的角色特点
  1.双重性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组织和实施的一项具有特殊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殊性体现在,教育实习的主体——实习生身份的双重性、教育实习任务的双重性。〔5〕 首先,实习生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对幼儿来说,实习生是教师,是教育者,他们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成长;对指导教师而言,实习生是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因此,实习生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统一。其次,教育实习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教师的实习生,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生存经验;另一方面,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其教育实习任务是深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技能。教育实习的双重任务统一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6〕
  听了同学的话,我醒悟过来。对于孩子,你就应该摆出老师的样子,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只是朋友或者只是一个姐姐,否则会没有威信。(D0501/02)
  我觉得第一天带孩子学习到的内容很多,这些实践经验和知识是我们在学校3年都学不到的。(A0802/01)
  可以看出,实习生的教师角色及其获得是在他们深入幼儿园实践后、通过与幼儿交往不断得以调整与确立的。实习生尽管拥有双重角色,但在角色适应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具有不对等性,实习生是通过“学生”角色不断吸取、内化实践经验,获得“教师资本”,进而确立自身的“教师”角色的。
  2.矛盾性
  实习生从高校到幼儿园进行职前学习,是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中间状态,他们在与幼儿和指导教师的交往中、在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在自我角色期望与现实角色行为的碰撞中存在着角色上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实习生来说,这种矛盾性突出地表现在与幼儿关系的处理上,而实习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常态也让实习生感到矛盾和困惑。
  最令我困惑的是,我对他们和蔼可亲一点呢还是对他们凶一点?对他们好点呢,根本管不住他们;如果对他们凶一点,会不会吓到他们呢?(A0802/02)
  昨天和指导老师说了关于课的设想,但她说按教案上,因为目标在那。可是我看她们上课也并不是死扣目标啊!我觉得健康领域就应该侧重健康教育,并涉及一些相关领域,而这个教案侧重学习儿歌,我觉得“不挑食”是为了让宝宝养成合理膳食不偏食的习惯,而不是为了让宝宝学念儿歌。(F0301/03)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需要从学习者转变为独立工作的教育者,需要从关注自我转变到关注幼儿,需要从学习转变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参与班级事务、与其他教师合作等。笔者调查发现,在主要交往对象——幼儿面前树立权威是每个实习生都希望和追求的,而威信问题也是实习期间最让实习生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对自己既爱又敬、怎么让幼儿听话、如何拿捏与幼儿关系的度等是实习生经常提到的问题。实习生在与指导教师交往的过程中也会遭遇角色上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自主性的大小上。
  3.边缘性
  边缘性是指表现出靠近界际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系的性质,〔7〕在情景学习论者看来,这种边缘性的参与恰恰为新手提供了真正的学习与参与机会,是融入实践共同体、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作为实践领域的新手,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可以看作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但由于其时间和身份的特殊性,实习生在幼儿园教师实践共同体中不具有法定的身份,特别是实习前期,他们不能够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到“中心”,更多的是作为在场的旁观者游移在边缘,只能在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下午没有做什么,我主要在看他们玩,呆呆地坐着,有些无所适从。而两个老师说着当地话,我又听不懂,感觉有些被忽略,所以觉得无聊。(C0101/01)
  这一周的主题是“关于全家福的照片”。老师要让小朋友们设计花边,老师剪了很多个心形图案,我把它们贴在了照片的周围,那是指导老师第一次要我帮她做事,做完了挺开心的。(A0805/01)
  从实习生们第一周的日记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边缘性,不过恰恰是这种边缘性的观察与实践,促使实习生逐渐成为实践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在具体情景中发挥示范和辅导作用,实习生则先观察、揣摩,最后独立实践。
  4.他主性
  他主性相对于自主性而言,一方面是指实习生作为“教师”“学生”这种对应性角色,其情绪情感和成就感明显地受制于相对应角色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则是指实习生在幼儿园接受任务和扮演的角色受到幼儿园行政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具有被动性、消极性、被控制性的特点。前者体现了实习生在角色适应中具有较强的人际依赖性,后者则反映了实习生作为“教师”身份合法性的缺失。
  早上上课还是那样,不过到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终于叫我带两组小朋友批作业。还有早上让我监督组长检查组员的小手,小朋友都依次把手拿给我看,很热情,让我感觉自己还是受欢迎的,很开心。(C0101/01)
  晨间游戏活动时间,指导老师居然让我去扫操场,那么大的太阳,我又对阳光敏感,真是拒绝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我们只是实习生,“命运”还掌握在他们手中。 (F0301/03)
  这种他主性的角色特点决定了实习生必须服从幼儿园管理者和指导教师的安排,外在的旁观者和无话语权的参与者与他们的角色期望之间产生了矛盾。所以,尽管实习生的积极性很高,但一进入幼儿园,他们就需要按照幼儿园的安排行事,比如评比期间幼儿园不安排实习生进班,他们就只能干一些不相干的“杂活儿”。实习生能否参与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等都直接受幼儿园支配,这使他们处于弱势的、他主的、被动的地位。
  (二)实习生角色适应过程分析
  1.实习生的角色适应是以角色认知为基础的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行为规范、作用、社会地位的认识,对该角色与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并能揭露扮演这个角色对个体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具备清晰的角色认知有助于教师以恰当的角色表现来应对变化的教学情境,达到良好的角色适应。〔8〕
  当问到“你们在实习中觉得自己是什么角色”时,很多实习生认为自己应该是老师,不过与孩子相处时应该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同时也应该承认实习老师与带班老师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跟孩子毕竟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基础,让他们配合,确实很难。想想到现在我也只能叫出他们当中一半人的名字,实在是自己的失职。实习的第一天,任老师就告诉我要多和他们交流,我没做到;要建立威信,我也没做到。这样我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D0501/02)
  L实习生:之前感觉孩子们看我的眼神还是把我当老师的,但有一次他们问:“你是在哪里上班的?”我回答“在上学”。这么一说,很多孩子立即叫着:“你是和我们一样的!”从那以后他们就不把我当老师看了。(实习后访谈资料)
  2.实习生的角色适应是追求教师身份认同的过程
  身份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9〕教师作为一种身份,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素,其中“权利”是一种法律地位,“身份认同”则是对“权利”的一种心理感受。〔10〕实习生在角色适应过程中会不断追求教师身份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更多地来自于教育的对象——幼儿和学习的对象——指导教师,他们的认可决定实习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成就感。
  真想不到,他会反问一个问题,我感到既惊奇又开心,因为孩子终于主动跟我沟通了,我不再是一个只当听众的“老师”。(A0802/03)
  早上在幼儿园,张老师不在,小朋友都向我问好,给我看作业,让我有一种真的当老师的感觉,好开心。张老师一来,他们就都转向了她,特别是家长,都不正眼看我,放学了也没有多少小朋友还记得我。(D0501/01)
  一种身份的获得需要自我和他人的双重认同。对实习生来说,他人的认同可能更为重要。
  3.实习生的角色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角色冲突的过程
  一个人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一般表现为外显角色和内隐角色两种),当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无法确立满意的、互补的相互关系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两种情况:一是角色间冲突,指一个人作为两个角色的承担者时产生的矛盾;二是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时而产生的矛盾。〔11〕
  我觉得我渐渐地走近他们,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但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应有的威信。今天还有小孩说:“老师你一点都不凶,我都不怕你。”听到这话不知道是应该开心还是担心。(D0502/01)
  虽然我知道自己上课上得不够好,可今天指导老师的课实在出乎我的想象。没有丰富的道具,没有生动的设计,有的只是指导老师不断地停下来发火,当然,这也不能怪老师,但这到底是谁造成的?(D0501/01)
  今天是新的一天,最令我难忘的一件事就是陈老师让我涂色。可是,我居然涂错了,我根本就没看要求,天哪,连小班的涂色我都会错,这也太奇怪了,是因为最近太累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A0802/02)
  实习生身上存在两种角色冲突,一种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间的冲突,一种是在处理与幼儿和教师两者关系时自身内部的冲突。在面对幼儿时,实习生要把握与幼儿的关系,建立一定程度的威信;在面对教师时,实习生需要处理“学生的遵从”与“教师的自主”、“角色期待”与“现实的处境”之间的矛盾。特纳(Ralph H. Turner)认为,积极的行动者会努力减轻由于角色矛盾、角色冲突和角色不适应而引起的角色紧张,并提升对角色适应的满足感。〔12〕
  四、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角色适应需要身边社会系统的认同,特别是幼儿园领导和指导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恰当认识和定位实习生的身份角色,保证实习生在实践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保证他们与指导教师和幼儿充分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实习生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对于实习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无效甚至无关行为,指导教师应利用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丰富经验给予实习生点拨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94-395.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18.
  〔3〕陈丽,胡均惠,文华.Roy适应模式对临床护生实习压力现状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75.
  〔4〕李慧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8.
  〔5〕许高厚.教育实习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3.
  〔6〕〔11〕唐杰.实习生如何进入教师角色:教育叙事在美术教育实习中的作用之探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22,14.
  〔7〕徐忠.论边缘性体育人口〔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8-10.
  〔8〕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0-53.
  〔9〕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7):34-37.
  〔10〕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0.
  〔12〕王丽萍.从斯特赖克认同理论和特纳角色理论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消费导刊,2007,(11):166.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傲人的发展。以发展目标制定、支持机制建设为依据,可以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七个次级阶段。从单位福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到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学前教育制度建设,综观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政府应当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力量,需要以普惠社会为目标,从政策端、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在治理现代化的框架下,系统解决学前教育事业
在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时,A老师通过一段视频向大班孩子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或许是因为生活和学习中时时离不开纸,孩子对其中的造纸术特别感兴趣,觉得纸的制造过程很神奇。为了回应孩子的兴趣,A老师上网搜索相关资源,发现网上可以买到DIY造纸材料包,其中包含脱水纸浆、搅拌器、网布及网框、勺子等主要操作材料以及颜料、干花、亮片、金粉等装饰材料,还附有操作说明书。基本的操作步骤是:在脱水纸浆中加入适量的水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学生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呢?  吴正宪老师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教学之路。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
【摘要】本研究对浙江省杭州市W镇9所幼儿园的763名幼儿家长进行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入好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家庭自主选择权被剥夺,家园共育付之阙如;不同类型幼儿园家长的满意度差异显著,家长对村级民办园(教学点)满意度最低;家长对幼儿园周边环境满意度较低。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研究者建议,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学前教育布局调整;扩大家庭自主选择权,推
早上,一位教授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员休息室,原来他平常停车的位置被别人占去了,心里不舒坦。又过了一会儿,他发现茶叶罐空了,但是新买的茶叶却不是他喜欢的牌子,他跳起来大声对我说:“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事事都不顺心。”   我听了默然。就生物界来说,生存是个几率,每一分钟都可能出现意外;挫折应该是常态,顺利才是例外。   一只动物早上出去觅食时,都没有把握自己今天是否可以平安回到自己的窝中,因为,一旦
【摘要】在挪威,学前师资教育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变迁息息相关,而幼儿园的发展则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学前师资教育的任务是应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幼儿园变迁的挑战,让师范生具备踏上工作岗位后应对各种挑战的必要技能。  【关键词】挪威;学前师资教育;幼儿园变迁;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88-04    在挪威,学前师资教育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 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猜谜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嘀嗒嘀嗒嘀,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
【摘要】对幼儿园教师培养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培养渗透着很强的社会性取向,在清末幼教发端时期便将幼儿园教师的形象对标于符合传统品行表达的理想女性,以持身修养作为师范教育培养的核心,民国时期则在承继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幼儿园教师职业培养扩展到公民身份和家国关系,以联结幼儿园教师指向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借鉴历史经验,对社会性取向的葆有应当成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幼儿园教师职业培
【教学内容】浙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長方形的面积”。  【教材简析】“長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長,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从長度到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
【摘要】当前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关注他们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男教师的生存现状、入职与流失、专业成长等问题上,对即将成为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关注较少。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不容乐观,这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关,更与这些幼儿园“准”男教师的心态有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好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等工作,为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男教师奠定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