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学生认为困难的英语元音和辅音的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英语发音相对于英语写作、听力和阅读技能而言,应该算作是最困难的一项。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生认为困难的英语元音和辅音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学生学习这些音素常犯错误的基本原因。此外,本文列举了一些大学生错误发音的实例,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论据也在调查数据中有充分翔实的体现。
  关键词:问卷调查 数据 分析 较难元音 较难辅音 理论依据
  一、引言
  英语发音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学了十年英语的大学生还不如英语是母语的三岁孩童说得准确、流利。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通过国家专业英语八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也很难不犯任何语音错误,流畅地说哪怕很简单的一句英语。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长期以来都在学习“哑巴英语”。本文作者对中国学生认为困难的英语元音和辅音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图找出中国学生发音较弱的原因。
  二、问卷调查设计
  作为南京晓庄学院的一名年轻英语教师,我已有五年的教学经验。我所教过的科目有精读、泛读、英美概况、语法、大学英语以及现在正在教的英语口语,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较困难的英语元音和辅音,我是有较深刻的了解的。为了使有关研究更加客观、具体、详实,我设计了这项问卷调查。
  1.受试者:4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及32名英语专业学生。
  2.问卷调查程序:
  48个国际音标中,(1)列出你发音有困难的音标
  (2)简要说出发不好这些音素的原因(仅对英语专业学生)
  (3)列举出你容易混淆的几组音标(仅对英语专业学生)
  3.数据收集:
  注:表2 中列出的音标在受试者中是较为典型和普遍的,在比率上占少数的音标在此表中没有列出。
  三、数据分析
  [1]英语元音的困惑:
  1.理论基础
  元音指的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形成任何阻碍的音素。元音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加以区分:(1)舌头抬起的高度(高、中、低)(2)舌头最高部分的位置(前、中、后)(3)嘴唇的形状(圆、不圆)。
  2.学习英语元音困难的分析
  对于大部分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独发好一个元音或双元音并非难事,但是当这些元音或双元音出现在单词中时,他们往往就会犯糊涂了。根据我平时与学生的座谈记录,元音发音的这种困扰在大多数学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常容易搞混的元音是:。例如,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上课时提到她每天都要“吃蛇”,她的发言真可谓是震惊四座。实际上,原来她要表述的是她喜欢吃零食,而她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把“snack”(零食)误读成[`sneik](蛇)了。
  对于[?覸],大部分的学生都抱怨说他们不知道发这个音嘴到底该张多大。原因可能是,首先,就元音的划分来说,[?覸]是低、前、不圆元音,而在汉语中,根本就没有这个音素,我们的学生由于缺少母语给予的训练,当然不容易把它发准。其次,由于这个音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也有很大区别(此音在美式英语中更加夸张),难免就会使得中国学生更加感到困惑了。
  此外,虽然数据中并没有列出,[ai]这个双元音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心理学而言,学习差别很小的比学习差别大的往往更加困难。由于[ai]与中文中的“爱”的发音很相似,差别似乎并不明显,中国学生认为只要像发“爱”一样发这个音就行了,其实这两个音在发音方式和位置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再者,中国学生容易把短元音读成长元音,有时又会把长元音读成短元音。“Are you full?”常被读成“Are you fool?”,“delicious food”变成“delicious foot”。而且学生们也很容易把单元音和双元音混淆,比如:face[feis]会被读成[fes];c [si:]读成[sei]。
  [2]英语辅音的困惑:
  1.理论基础
  辅音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形成阻碍的音素。辅音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加以区分:(1)声带的状态:震动,不震动。(2)发音部位:不同发音器官或不同发音器官部位。(3)发音方式:摩擦的程度(完全,部分)。
  2.学习英语辅音困难的分析
  根据这项问卷调查,我们知道,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较为困难的辅音是[?誽], [l](元音前),[?廾], [?夼], [r], [n], [?奁], [l](元音后),以及[?諨];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廾], [?誽], [?奁], [l](元音前),[?夼], [?諨], 以及[n]。虽然两组音标的顺序不同,但是从问卷调查中提取的数据还是多少能说明问题的。
  (1)[?誽]和[?廾]
  虽然在中文中我们有类似[?誽]和[?廾]的发音,比如说“京”(jing)和“日”(ri),但对于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它们可算是最大的障碍了。正如我们所知的,母语对于我们的第二外语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初学英语的阶段,中国学生往往试图参照普通话中“京”(jing)和“日”(ri)来发这两个音,但最后它们的消极阻碍作用却变得越来越明显。[?廾]是震动声带的齿腭磨擦音,而“日”(ri)则不同,它们在语音方式和位置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2)[l], [n]和[r]
  南京晓庄学院大多数学生来自江苏各地,[l],[n]对他们来说是极容易混淆的。中国南方人不太容易把[l],[n]分开,他们会把“牛奶”(niu nai)读成“liu lai”,把英语单词“no”读成“low”。而且由于这种读法的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还很不容易纠正过来。
  此外,有些中国学生把“building”读作“buiding”,漏了元音后的那个“l”,这是因为在汉语拼音中没有在元音后接辅音的这种现象。 在表2中,我们看多数学生发现元音前的[l]比元音后的[l]要难发多了,这是因为江苏方言与中国北方话很相近,比如:洗碗常被读成(xi waner)。有些中国方言区别不开[l]和[r],该方言区的学生常把“lake”读成“rake”;“fried rice”读成“flied lice”。
  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得出24.49%的英语专业受试者不能正确的发[r]这个音,相反,令我们惊讶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却不认为自己有这个发音障碍。这难道说发这个音,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反而比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吗?当然不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非常清楚,就是很多英语老师对这个音的把握也不是很准确。有一次我到一小学听课,我发现讲课的老师把“rose”[r?藜uz]干脆读成“肉丝”(rou si),还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跟着他读。英语专业的学生听的练的都比非英语专业学生多得多,虽然他们中一些人对[r]这个音也许把握不准,但至少他们有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更敏锐的鉴别能力。
  (3)[?夼]和[?奁]
  根据辅音划分,[?夼]是不震动声带牙齿磨擦音,[?奁]是震动声带牙齿磨擦音。由于中文拼音中没有相似的发音,中国学生学习[?夼]和[?奁]时就显得尤为吃力。很多学生不能区别[?夼]和[?奁],还有很多学生总是容易混淆[?夼]&[s]或者[?奁]&[z]。
  (4)[p], [b], [t], [d], [k]和[g]
  在这项问卷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及他们对[p],[b],[t],[d],[k]和[g]的困惑。但就我所知,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发好这几个音素。比如说,他们可能把[buk]读成[`buk?藿], egg [`eg?藿], student[`stju:dnt?藿]。好像他们不在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就不放心似的。实际上是中文拼音的影响让他们误入歧途。就我们所知,这六个中文拼音都是需要震动声带的,而在国际音标中,只有[b],[d],[g]是震动声带的。仍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中文的辅音都是以一个元音结尾的。比如说拼音[k]在国际音标中读成[k?藿]。
  四、结论
  通过对这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中国学生而言,较困难的英语元音集中在[e],[?覸],[?蘧]和[?藓?藜]这几个音中,其中,[]是学生感到最为吃力的元音;对中国学生而言,较困难的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要保持有竞争力的语言能力的话,所需要掌握的英语结构必须是与其专业知识相挂钩的。今天,一个能够最大效度发挥英语语言课堂功能的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的需求。在这种语境下,EGP的教学效度似乎没有了太多的话语权。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概念化和重新设计在本科层次的英语课程,使其定位在ESP的理念上。本文对这一构想给出了框架式的设计,主
期刊
提要:文本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影响。其代表人物克里斯特瓦借鉴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提出“文本就是生产性”,这既是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颠覆,也是对“文学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考,推动了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话语 对话 文学性 互文本性  作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重要理论,文本理论影响甚巨,而论及文本理论时,自然会想到罗
期刊
摘要:品牌名称的汉译有着特定的方法和特点。笔者在对品牌名称的汉译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汉译特点加以阐述,以期使译名品牌在市场营销中更具竞争优势,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更能欣然接受。  关键词:品牌名称 汉译 方法 特点  一、引言  品牌(brand name)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品牌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其生
期刊
当今电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CAI(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最富有现代科技特色的教学手段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而电脑入网后的信息量大、信息变更速度之快、信息资源共享性之高,是过去任何一种传媒所无法比拟的。CAI教学技术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入中学教学领域的。  
期刊
“寓教于乐”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人们能在长期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减少或避免心理压力,就会发展人的积极思维,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倾向,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当一个人对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阅读的目的是获得书面信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阅读技巧与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能力,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打好坚实基础。本文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 落后的教学观
期刊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也可以叫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Notional?鄄Functional Approach,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Christopher Candli)和威多森(Henry Widdowson)等人在60年代末期创立的一种外语教学法。英国功能语言学家弗思(John Firth),以及美
期刊
摘 要: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通过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的分析,说明了“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被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教师教学目标不够合理、科学,教学方法单一,策略不当,作业布置不够合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发挥主体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 “费时低效” 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期刊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回顾一下一年多以来,学习新课改后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一、如何教学音标   《新目标英语》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
期刊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活动为主体,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课堂学习策略体系。在英语阅读中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并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方法。   笔者在阅读上大量地采用了课堂小组讨论这一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阅读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2 The search f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