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设计几个主问题,将课堂教学连串成线,教学内容就会简单的多,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因此主问题设计到位,能简化教学程序,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所谓“主问题”是和阅读课堂教学中随意发问、简单追问和惯性碎问相对的一种问题形式,是指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那种高屋建瓴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问题,并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主问题,这不仅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呢?
  一、聚焦情感设置主问题。
  现行语文教材,很多的文章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思想。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和文笔构思美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领悟的是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优秀的叙事抒情散文往往用最动人的故事感动人,用最真诚的情感感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浓浓的情愫里使学生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思索人生的哲理境界。例如:《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以把重点放在情景交融的体会上面。设计的问题如下:1、济南其实并不美,但作者笔下的济南却是一个令人神往、令人难忘的好地方,究竟是为什么呢?2、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3、这些美丽的景色能体现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设计更易让学生进入文本,走进作者,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境界。
  二、激发思维设置主问题
  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读出问题,读出自我,读出智慧。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发散迁移,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品质,。
  如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可以抓住微型小说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结尾,然后与课文作比较,看看哪一种更好。设置问题如下:
  1.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创作结尾,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2.小说中的“洞”是人类生存的地球,其实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几类人?给我们什么警示?
  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
  1.接下来奥楚蔑洛夫会去干什么?
  2.如果他第二天去拜访将军,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加以描述。
  这些问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只要老师多加鼓励,学生所发现的问题也许是我们老师都未曾想到的。
  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有些人读一辈子,读到终了,不过是只书箱子而已。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那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学到一点儿读书的方法,培养出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慢慢地也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期望的。
  三、把握构思特点设计主问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體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那树》一文由树的辉煌期到树的衰败期,来看人类的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可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
  3.树消失了,随着树消失的还有什么?
  4.《那树》仅仅讲了一棵树吗?难道我们所追求的文明,竟是温情缺席的“文明”?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及人类今后的出路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 转让就是被动接受、灌输,唤醒则是一种内心的敞亮和情感的体验;转让是外烁的,唤醒是内发的。利用主问题的设计还可以鼓励学生放开思想,大胆思考,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勉励学生大胆质疑,向“书本”和“权威”挑战,对他们的勇气给予必要的宽容。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到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四、关注矛盾处设置主问题。
  学贵有疑。有些课文涉及到的问题很有争议性,这时,针对分歧点设计主问题,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羚羊木雕》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到底该怪谁呢?”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把理由挖掘出来,就是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还可以把它设计成辩论赛,在唇枪舌战中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采用的问题设计就简化为三个教学问题:
  1.小说最后一句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
  2.孔乙己为什么会死?(要求从文中筛选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归类,多角度分析孔乙己惨死的原因)
  3.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否同情?为什么?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否怨恨?为什么?
  看似简单的三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集中,对孔乙己生死的判断,巧妙结合了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对孔乙己死因的探究,则重在揭示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背后隐含的社会意义,如:第一问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最后根据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惨、嗜酒如命而终于没有再见到他、掌柜没有再提十九个钱的事实确定孔乙己已死,期间可以对 “大约”“的确‘’的说法进行分析。而最后的一个问题,既需要学生结合形象意义的理解,又需要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筛选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形成了关于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的多层理解和表述。
  一个人的才能具有两面性,它能助你抵达成功,也能够锁住你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正面才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倾情于课堂教学的精心打造,就象热恋的情人,满怀热情去浇灌爱情之花一样,“教你千遍不厌倦”。让我们记住这浪漫的话语,把温情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将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只要方向没错,就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标。
其他文献
色彩是大自然中最神奇的现象,是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出现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奇妙的世界”。不管人们是否对其感兴趣,色彩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与信仰。高中生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这时期的各方面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事物
期刊
【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是当今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地方课程的教学建议也明确指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适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思维与合作空间,让他们不断的进行信息传递、合作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本文就如何合理组编合作小组、精选合作学习内容、适时把握合作指导、引导倾听正确表述等方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按照新课程理念,创新地进行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内容都由教师统一的规定,完全忽视学生的需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
期刊
内容提要: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和体育兴趣。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爱好与兴趣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灵活性、教学兴趣的终身性,充分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农村中学,生源大多文化知识基础偏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一、案例过程叙述  我班有个学生叫陈刚(化名)。初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实习课时不是逃
期刊
摘要: 我校由中师向师范专科学校的顺利转型,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小学教师培养的学历层次,但是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却难以得到相应的提高,笔者在分析原因的同时,结合对我校第三期行知教育实验班的跟踪研究和指导,将行知班的教育管理经验扩展开来,就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教材、课程、专业思想教育以及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希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 培养模式 行知班  在
期刊
小学一年级《思品与生活》应该如何设计教学并有效地达成目标,让正在懵懂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我觉醒,懂得开始理解生活的意义、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这需要我们教师要认真尝试,做到精心设计教学,寓教于乐,在积极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化课堂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我换牙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小学生认识牙齿的
期刊
教材与学情分析:此篇小说人物、情节等不是特别复杂,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把握,易于审美疲劳,但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并不一定准确把握,故采取学生乐于做,又能发掘其深刻内涵的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手法,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旧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1、认识沙皇卫道者的反
期刊
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学校里,班主任要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
期刊
提起信息技术课,很多人的脑海中会很自然的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整洁的机房,学生们坐在一排排电脑前各自忙碌着,不亦乐乎。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开课频率、授课内容、学习效果却不容乐观。有的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是兼职老师,学科知识不够丰富,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信息技术课也就逐渐成为“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学校弃之可惜。那么,如何改变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