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一浮生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工作室”这个词,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个从港台舶来的词汇吧,读美院那会儿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画室”,后来我工作之后和几个小哥们儿筹划着自己创业,搞个画广告插画的小团体,印名片的时候第一次用了“工作室”这个名称,那时可是个时髦的词,很少有人用。十多年后我开始搞创作的时候,四处找房子,后来终于定下一间,门口不远处,就有一个发型工作室、两个婚庆工作室,好像还有一个纹身工作室,总之顿时有些亲切,都是江湖上想要自圆其说却又实在拿不出个什么说法的人,凑在一处工作了,自然就算一个“工作室”了。
  废话半天还是回到“我的工作室”这个话题吧,就是上面说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是在上海旧城区的一条小巷里,估计是曾经辉煌过的,住过一些大户人家,后来颓败了,本来就狭窄的巷子里停了好多自行车,汽车是肯定进不去的,走路都有些难。但是那栋小巷深处的房子实在是漂亮,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洋房,陈旧不堪但非常安静沉稳的样子。20多平方米的一间采光明亮的房间,价格很便宜,我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借了下来。后来几天的时间里,每天都在福州路文化街,大批地进各种美术用品,画架画布、一捆捆的笔和整箱的颜料。似乎觉得拥有了工作室,再坐拥满满一房间的画具,就离成为艺术家不远了吧。几天之后一切便初具规模了,特别是下午坐在窗口的阳光里,面对一张空白画布的时候,心里真的美极了,完美的气氛,眼前未知的一片空白,是如此崭新而充满魅惑,以至于一笔都不舍得画,经常就什么事情也没干,一天就沉浸在这种 “艺术”的氛围里荒废掉了。这是我长大后拥有的第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很美,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是这样。
  可惜,这事儿开始得完美,之后就真不怎么样了。后来渐渐觉得不对劲,那栋洋房里有种很不吉祥的气味,一进楼道就有一股子不正常的尿臊气,如果不开空调,这气味会从门缝里不停涌进来,让人非常心神不安,有一种行将就木的死亡气息。后来在那里也真是没有画成什么好作品,我总想归罪于那股子气味,当然是有些耍赖,画画的人要的是视觉完美,那房子至少看上去无可挑剔。后来我向邻居打听,才知道那栋建筑本来属于一个有钱人,“文革”时候房子被闲人占去了大半,只留了一层楼面,我闻到的气味就来自于这位垂垂老矣的主人,他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我也一直没有见过他。一个游手好闲也已经人过中年的儿子,嫌脏不愿照顾老人,只请了一个护工草草照料,自己搬了出去,房子便租给了我。回想起来,那个和我签约的房东果然是有一张什么都无所谓的痞子脸。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更是不舒服,画也更是画不出来了。这样将就了大约半年多,突然有一天这气味就没了,这老人死了,楼道里放了几个简陋的花圈,看得我心里竟有些歉意。再往后的事情更不可思议了,几周以后房东过来找我,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3个月的房租,他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是赌博把房子输掉了,他情愿按照租赁合同违约赔钱,叫我赶快搬走。我的第一个“工作室”就这样在半年之后草草落幕了。
  之后我又找了一所老房子,还是上海的旧式洋房,视觉上还是无可挑剔,邻居们也还是几位老人,只是他们都还健康,每次看到我都满脸警惕、终有一战的样子。我和他们主动微笑搭话了几次都被白眼相向,后来也就索性关起门来自成一统,再不和邻居交流了。那时我已经开始做摄影的创作,每天会在路上捡一些别人丢弃的东西,扛回去自己修修补补做成拍摄用的道具。房间很小,画画的空间不够,我便越来越多做些手工的事情,东西堆得越来越多,我也闷头玩得越来越开心。这样工作了将近一年,突然一天房门被急急地敲响,我正拿着电烙铁在鼓捣一个东西,慌张去开门,竟是几位弄堂老阿姨带了一位片警,语气很客气但身形强悍,立即占据了有利地形,一下子挤了进来,把我团团围住。阿姨们四处打量,各种问题急速涌来,“你是做什么的?”“你的暂住证有伐?”我正疑惑这阵势,民警开口用很不标准的本帮普通话向我解释原因,原来是有邻居去居委会报案,说有个样貌怪异的人每日关在房间里,不知做些什么,怀疑是地下工厂之类。唉,我听了不知该作何解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气氛稍稍缓和后,我用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巧妙地回答了我不需要暂住证,也拿出刚出版的画册,向阿姨大妈们解释了我神秘的工作。他们相互使着眼色,胡乱夸了几句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人之类的话,怏怏退了出去。回身关门重重坐在沙发里,突然就觉得该搬家了,这个房间实在是不适合我的工作,每天都不敢动用大声的工具,大白天敲钉子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搅扰了老人们的午觉,这样憋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之后几天我满大街骑着自行车四处找房子。竟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市中心发现了一个旧厂区,也是没几天就决定搬了过去。之后通知了很多的朋友,渐渐把那里变成了一个自发的“艺术园区”,那儿的确是一个适合创作者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我做了自己创作生涯里最重要的几件作品,在2010年,甚至把工作室都搬去了上海双年展,原样复制了一个工作室的样貌。展览的那几个月里,工作室都搬空了,我四处游荡如同丧家之犬,因为同时也接到了政府拆迁令,这个完美的工作室,在屹立了五年半之后终于不敌这个国家的建设狂热,和上海这个商业都市对文化艺术的冷漠无情。唉,拆就拆掉吧,总也算在美术馆里做了个告别仪式,几万人随我一起凭吊了过往的这几年岁月,这个我建立的完美的小宇宙(美术馆里的工作室,见照片)。
  第四个工作室,是在上海远郊的一栋别墅里。房子很大,租金也便宜,就是离市中心太远了,我只好把家也搬了进去。租赁合同上,房东只肯签为期三年的期限。他说,现在什么都变化那么快,三年已经很长了啊。想想他说的也没错,的确,给我三年的安定,也该满足了。
  几次动荡,让我渐渐不再愿意花时间营造自己的工作室了。毕竟工作室只是一个工作的空间而已,重要的还是在其中创造的作品吧,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比工作室本身能存在得更久远。觉得可以不再依赖那个能给我某种安全感和身份确认的“工作室”了,其实也是一种解脱。最近一年我正在做一个叫“移动照相馆”的作品,是一辆装满摄影器材和道具的卡车,我和几个朋友一起驾驶着它到中国的各地,免费为陌生人也是有缘人拍摄类似老照相馆形式的照片。每到一处,都是临时找个场地就立即搭建一个工作空间,真正的拍摄只一天时间,拍完之后拆散了搬上车就走。一路下来,我至少拥有过50个临时的工作室。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这篇文章就是我在路上,在青岛的一个招待所里写的,已经走了好多个城市,建立也拆毁了许多个临时工作室,心中的确已经渐渐安静了下来。换个角度看,人生也只是一程旅行罢了,所谓 “工作室”不过是临时停靠的驿站,既然是一份有关心灵的工作,任何一处可以让灵魂歇脚的地方,也都算是我的“工作室”吧,旅行者既然不避风雨四处漂泊,随遇而安是必修的功课。好在“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吾心安处便是家,离开家也算是回家,如此如此,走就走罢。
其他文献
一张张照片中,摄影师捕捉了多种女性姿态。她们来自不同年代,服饰精致,表情各异——欢喜、悲伤、愤怒、羞涩、茫然……她们与背后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呼应,让人禁不住猜想她们的故事。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经历着什么?她们想要表达什么?是谁拍下了她们如此动情的瞬间?如果告诉你,所有这些照片的摄影师和模特都是同一个女人,你是不是会感到大为惊讶?  这位艺术家就是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除了摄影和
期刊
还记得去年北京设计周“享自东方”展览中大团的气球飘云,未想到这一少女式的“造梦”想法来自孙文涛。其实早在几年前的某次策展,他就想这么做了,只是当时被人一票否决。朋友眼里的他是个不懂“变通”、固执的东北人,不过无妨,他自得其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小部分人认可你的东西,就挺舒服的。”  最近,孙文涛为某场展览制作了一把椅子,结果被展方驳回。确实,那把椅子太“普通”了——无一例外的四方腿和椅面,唯一
期刊
胡晓媛说,我用一个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作品创作的线索:记得挺清楚的,2009年的一个晚上,我跟男友在后海闲逛,岸边有很多柳树刚刚长出绿绦。俩人聊着聊着都停下脚步往同一个方向看着,谁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我说,看那树梢,他没听到。他当时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上灯光的倒影,完全没留意到我提树梢这回事。某些生活里的细节,会忽然间就触动我,那回是一时间又一次意识到疏离、缝隙、距离,总之一大堆东西。其实每个
期刊
2012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为呼应International Respect的奥运精神,由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和英国时装协会(British Fashion Council)在伦敦时装周期间所主办的国际时装展(International Fashion Showcase)邀请了来自19个国家的作品,本刊选取了其中的九个国家为代表展示了九种未来的可能。  Poland  
期刊
在《书中自有黄金屋》——帕克特与当代艺术家们 (Inside a book,a house of gold,Artist editions for Parkett) 的展览中漫步。色彩迷幻的展品和布展空间设计,让我们回到安迪·沃霍尔式的那个波普时代。  灰门襟拼色西装 Neil Barrett by JOYCE  橘色纹路针织衫、衬衫 BOTTEGA VENETA  背景艺术品(从左至右):  达
期刊
“与我们相比,过去的人生活在一种风格的监狱中,”彼得·约克曾如此摆明那个科技尚未革新的时代,文化的局限性。仅从这一方面看来,现今的设计师们无疑是幸运的。譬如以下这三组设计工作室,他们综合不同文化或体验,带来各式多元之作。  生活记录专家  Note设计工作室驻扎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恰如其名,他们“记录”生活中各样片段,作为灵感锦囊。这些片段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们便用各种可能的形式加以强调
期刊
在上世纪70年代,蒂埃里·穆勒 (Thierry Mugler) 成立时装品牌Mugler,但特立独行的个性和经营不善使得品牌屡次陷入窘境。2001年品牌关闭时装屋,时隔数年,它终于在2008年找到新东家,并再次展开男装设计,这就是老牌新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巴黎,和Mugler一样抹去灰尘、重新迎来又一春的经典老牌还有Vionnet和Paco Rabanne等。这些品牌为重振旗鼓,使出浑身解数。M
期刊
回想小时候,每个人都曾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 “春风是什么颜色?”彼时天真未泯的我们一定也曾回答:“五颜六色。因为春风一吹,桃花、梨花、小草、大树……连人们的衣服,都变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此时,仍保留着这份童真意趣的鞋履设计师们在用自己的作品证明给人们看:当春风吹来时,每个人的脚下都染上了不同的美丽颜色。  从左往右  桃红小山羊皮露趾高跟凉鞋和圆柱型鞋跟蛇皮高跟凉鞋 BURAK UYAN  皮制系
期刊
博物馆始终被认为是纪念碑式的永久建筑,OMA建筑事务所与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esco Vezzoli)创造了一座只存在24小时的临时博物馆,演绎了一场空间设计与当代艺术的实验。  很多人把参观卢浮宫当作有生之年的梦想之一,什么时候去都不迟。而对于一家只开放24小时的博物馆,一旦你迟到,大门就永远向你关闭了。Prada邀请著名OMA建筑事务所与当代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
期刊
凭借对潮流文化的敏锐与热忱,Coterie将眼镜店设计成了时尚人士的装扮室。  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女主持萨利·拉斐尔(Sally Jessy Raphael)曾经调侃:“我去上了大学,拿了硕士学位,还研究了莎士比亚,最终却因为戴一副塑料框眼镜出了名。”作为潮流配饰,眼镜早已成为与时装同等重要的个人形象代言。刚刚登录中国的Coterie旗舰店进驻上海,使更多眼镜爱好者有了新去处。  Coteri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