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工作室”这个词,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个从港台舶来的词汇吧,读美院那会儿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画室”,后来我工作之后和几个小哥们儿筹划着自己创业,搞个画广告插画的小团体,印名片的时候第一次用了“工作室”这个名称,那时可是个时髦的词,很少有人用。十多年后我开始搞创作的时候,四处找房子,后来终于定下一间,门口不远处,就有一个发型工作室、两个婚庆工作室,好像还有一个纹身工作室,总之顿时有些亲切,都是江湖上想要自圆其说却又实在拿不出个什么说法的人,凑在一处工作了,自然就算一个“工作室”了。
废话半天还是回到“我的工作室”这个话题吧,就是上面说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是在上海旧城区的一条小巷里,估计是曾经辉煌过的,住过一些大户人家,后来颓败了,本来就狭窄的巷子里停了好多自行车,汽车是肯定进不去的,走路都有些难。但是那栋小巷深处的房子实在是漂亮,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洋房,陈旧不堪但非常安静沉稳的样子。20多平方米的一间采光明亮的房间,价格很便宜,我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借了下来。后来几天的时间里,每天都在福州路文化街,大批地进各种美术用品,画架画布、一捆捆的笔和整箱的颜料。似乎觉得拥有了工作室,再坐拥满满一房间的画具,就离成为艺术家不远了吧。几天之后一切便初具规模了,特别是下午坐在窗口的阳光里,面对一张空白画布的时候,心里真的美极了,完美的气氛,眼前未知的一片空白,是如此崭新而充满魅惑,以至于一笔都不舍得画,经常就什么事情也没干,一天就沉浸在这种 “艺术”的氛围里荒废掉了。这是我长大后拥有的第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很美,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是这样。
可惜,这事儿开始得完美,之后就真不怎么样了。后来渐渐觉得不对劲,那栋洋房里有种很不吉祥的气味,一进楼道就有一股子不正常的尿臊气,如果不开空调,这气味会从门缝里不停涌进来,让人非常心神不安,有一种行将就木的死亡气息。后来在那里也真是没有画成什么好作品,我总想归罪于那股子气味,当然是有些耍赖,画画的人要的是视觉完美,那房子至少看上去无可挑剔。后来我向邻居打听,才知道那栋建筑本来属于一个有钱人,“文革”时候房子被闲人占去了大半,只留了一层楼面,我闻到的气味就来自于这位垂垂老矣的主人,他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我也一直没有见过他。一个游手好闲也已经人过中年的儿子,嫌脏不愿照顾老人,只请了一个护工草草照料,自己搬了出去,房子便租给了我。回想起来,那个和我签约的房东果然是有一张什么都无所谓的痞子脸。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更是不舒服,画也更是画不出来了。这样将就了大约半年多,突然有一天这气味就没了,这老人死了,楼道里放了几个简陋的花圈,看得我心里竟有些歉意。再往后的事情更不可思议了,几周以后房东过来找我,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3个月的房租,他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是赌博把房子输掉了,他情愿按照租赁合同违约赔钱,叫我赶快搬走。我的第一个“工作室”就这样在半年之后草草落幕了。
之后我又找了一所老房子,还是上海的旧式洋房,视觉上还是无可挑剔,邻居们也还是几位老人,只是他们都还健康,每次看到我都满脸警惕、终有一战的样子。我和他们主动微笑搭话了几次都被白眼相向,后来也就索性关起门来自成一统,再不和邻居交流了。那时我已经开始做摄影的创作,每天会在路上捡一些别人丢弃的东西,扛回去自己修修补补做成拍摄用的道具。房间很小,画画的空间不够,我便越来越多做些手工的事情,东西堆得越来越多,我也闷头玩得越来越开心。这样工作了将近一年,突然一天房门被急急地敲响,我正拿着电烙铁在鼓捣一个东西,慌张去开门,竟是几位弄堂老阿姨带了一位片警,语气很客气但身形强悍,立即占据了有利地形,一下子挤了进来,把我团团围住。阿姨们四处打量,各种问题急速涌来,“你是做什么的?”“你的暂住证有伐?”我正疑惑这阵势,民警开口用很不标准的本帮普通话向我解释原因,原来是有邻居去居委会报案,说有个样貌怪异的人每日关在房间里,不知做些什么,怀疑是地下工厂之类。唉,我听了不知该作何解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气氛稍稍缓和后,我用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巧妙地回答了我不需要暂住证,也拿出刚出版的画册,向阿姨大妈们解释了我神秘的工作。他们相互使着眼色,胡乱夸了几句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人之类的话,怏怏退了出去。回身关门重重坐在沙发里,突然就觉得该搬家了,这个房间实在是不适合我的工作,每天都不敢动用大声的工具,大白天敲钉子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搅扰了老人们的午觉,这样憋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之后几天我满大街骑着自行车四处找房子。竟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市中心发现了一个旧厂区,也是没几天就决定搬了过去。之后通知了很多的朋友,渐渐把那里变成了一个自发的“艺术园区”,那儿的确是一个适合创作者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我做了自己创作生涯里最重要的几件作品,在2010年,甚至把工作室都搬去了上海双年展,原样复制了一个工作室的样貌。展览的那几个月里,工作室都搬空了,我四处游荡如同丧家之犬,因为同时也接到了政府拆迁令,这个完美的工作室,在屹立了五年半之后终于不敌这个国家的建设狂热,和上海这个商业都市对文化艺术的冷漠无情。唉,拆就拆掉吧,总也算在美术馆里做了个告别仪式,几万人随我一起凭吊了过往的这几年岁月,这个我建立的完美的小宇宙(美术馆里的工作室,见照片)。
第四个工作室,是在上海远郊的一栋别墅里。房子很大,租金也便宜,就是离市中心太远了,我只好把家也搬了进去。租赁合同上,房东只肯签为期三年的期限。他说,现在什么都变化那么快,三年已经很长了啊。想想他说的也没错,的确,给我三年的安定,也该满足了。
几次动荡,让我渐渐不再愿意花时间营造自己的工作室了。毕竟工作室只是一个工作的空间而已,重要的还是在其中创造的作品吧,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比工作室本身能存在得更久远。觉得可以不再依赖那个能给我某种安全感和身份确认的“工作室”了,其实也是一种解脱。最近一年我正在做一个叫“移动照相馆”的作品,是一辆装满摄影器材和道具的卡车,我和几个朋友一起驾驶着它到中国的各地,免费为陌生人也是有缘人拍摄类似老照相馆形式的照片。每到一处,都是临时找个场地就立即搭建一个工作空间,真正的拍摄只一天时间,拍完之后拆散了搬上车就走。一路下来,我至少拥有过50个临时的工作室。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这篇文章就是我在路上,在青岛的一个招待所里写的,已经走了好多个城市,建立也拆毁了许多个临时工作室,心中的确已经渐渐安静了下来。换个角度看,人生也只是一程旅行罢了,所谓 “工作室”不过是临时停靠的驿站,既然是一份有关心灵的工作,任何一处可以让灵魂歇脚的地方,也都算是我的“工作室”吧,旅行者既然不避风雨四处漂泊,随遇而安是必修的功课。好在“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吾心安处便是家,离开家也算是回家,如此如此,走就走罢。
“工作室”这个词,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个从港台舶来的词汇吧,读美院那会儿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画室”,后来我工作之后和几个小哥们儿筹划着自己创业,搞个画广告插画的小团体,印名片的时候第一次用了“工作室”这个名称,那时可是个时髦的词,很少有人用。十多年后我开始搞创作的时候,四处找房子,后来终于定下一间,门口不远处,就有一个发型工作室、两个婚庆工作室,好像还有一个纹身工作室,总之顿时有些亲切,都是江湖上想要自圆其说却又实在拿不出个什么说法的人,凑在一处工作了,自然就算一个“工作室”了。
废话半天还是回到“我的工作室”这个话题吧,就是上面说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是在上海旧城区的一条小巷里,估计是曾经辉煌过的,住过一些大户人家,后来颓败了,本来就狭窄的巷子里停了好多自行车,汽车是肯定进不去的,走路都有些难。但是那栋小巷深处的房子实在是漂亮,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洋房,陈旧不堪但非常安静沉稳的样子。20多平方米的一间采光明亮的房间,价格很便宜,我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借了下来。后来几天的时间里,每天都在福州路文化街,大批地进各种美术用品,画架画布、一捆捆的笔和整箱的颜料。似乎觉得拥有了工作室,再坐拥满满一房间的画具,就离成为艺术家不远了吧。几天之后一切便初具规模了,特别是下午坐在窗口的阳光里,面对一张空白画布的时候,心里真的美极了,完美的气氛,眼前未知的一片空白,是如此崭新而充满魅惑,以至于一笔都不舍得画,经常就什么事情也没干,一天就沉浸在这种 “艺术”的氛围里荒废掉了。这是我长大后拥有的第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很美,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是这样。
可惜,这事儿开始得完美,之后就真不怎么样了。后来渐渐觉得不对劲,那栋洋房里有种很不吉祥的气味,一进楼道就有一股子不正常的尿臊气,如果不开空调,这气味会从门缝里不停涌进来,让人非常心神不安,有一种行将就木的死亡气息。后来在那里也真是没有画成什么好作品,我总想归罪于那股子气味,当然是有些耍赖,画画的人要的是视觉完美,那房子至少看上去无可挑剔。后来我向邻居打听,才知道那栋建筑本来属于一个有钱人,“文革”时候房子被闲人占去了大半,只留了一层楼面,我闻到的气味就来自于这位垂垂老矣的主人,他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我也一直没有见过他。一个游手好闲也已经人过中年的儿子,嫌脏不愿照顾老人,只请了一个护工草草照料,自己搬了出去,房子便租给了我。回想起来,那个和我签约的房东果然是有一张什么都无所谓的痞子脸。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更是不舒服,画也更是画不出来了。这样将就了大约半年多,突然有一天这气味就没了,这老人死了,楼道里放了几个简陋的花圈,看得我心里竟有些歉意。再往后的事情更不可思议了,几周以后房东过来找我,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3个月的房租,他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是赌博把房子输掉了,他情愿按照租赁合同违约赔钱,叫我赶快搬走。我的第一个“工作室”就这样在半年之后草草落幕了。
之后我又找了一所老房子,还是上海的旧式洋房,视觉上还是无可挑剔,邻居们也还是几位老人,只是他们都还健康,每次看到我都满脸警惕、终有一战的样子。我和他们主动微笑搭话了几次都被白眼相向,后来也就索性关起门来自成一统,再不和邻居交流了。那时我已经开始做摄影的创作,每天会在路上捡一些别人丢弃的东西,扛回去自己修修补补做成拍摄用的道具。房间很小,画画的空间不够,我便越来越多做些手工的事情,东西堆得越来越多,我也闷头玩得越来越开心。这样工作了将近一年,突然一天房门被急急地敲响,我正拿着电烙铁在鼓捣一个东西,慌张去开门,竟是几位弄堂老阿姨带了一位片警,语气很客气但身形强悍,立即占据了有利地形,一下子挤了进来,把我团团围住。阿姨们四处打量,各种问题急速涌来,“你是做什么的?”“你的暂住证有伐?”我正疑惑这阵势,民警开口用很不标准的本帮普通话向我解释原因,原来是有邻居去居委会报案,说有个样貌怪异的人每日关在房间里,不知做些什么,怀疑是地下工厂之类。唉,我听了不知该作何解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气氛稍稍缓和后,我用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巧妙地回答了我不需要暂住证,也拿出刚出版的画册,向阿姨大妈们解释了我神秘的工作。他们相互使着眼色,胡乱夸了几句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人之类的话,怏怏退了出去。回身关门重重坐在沙发里,突然就觉得该搬家了,这个房间实在是不适合我的工作,每天都不敢动用大声的工具,大白天敲钉子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搅扰了老人们的午觉,这样憋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之后几天我满大街骑着自行车四处找房子。竟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市中心发现了一个旧厂区,也是没几天就决定搬了过去。之后通知了很多的朋友,渐渐把那里变成了一个自发的“艺术园区”,那儿的确是一个适合创作者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我做了自己创作生涯里最重要的几件作品,在2010年,甚至把工作室都搬去了上海双年展,原样复制了一个工作室的样貌。展览的那几个月里,工作室都搬空了,我四处游荡如同丧家之犬,因为同时也接到了政府拆迁令,这个完美的工作室,在屹立了五年半之后终于不敌这个国家的建设狂热,和上海这个商业都市对文化艺术的冷漠无情。唉,拆就拆掉吧,总也算在美术馆里做了个告别仪式,几万人随我一起凭吊了过往的这几年岁月,这个我建立的完美的小宇宙(美术馆里的工作室,见照片)。
第四个工作室,是在上海远郊的一栋别墅里。房子很大,租金也便宜,就是离市中心太远了,我只好把家也搬了进去。租赁合同上,房东只肯签为期三年的期限。他说,现在什么都变化那么快,三年已经很长了啊。想想他说的也没错,的确,给我三年的安定,也该满足了。
几次动荡,让我渐渐不再愿意花时间营造自己的工作室了。毕竟工作室只是一个工作的空间而已,重要的还是在其中创造的作品吧,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比工作室本身能存在得更久远。觉得可以不再依赖那个能给我某种安全感和身份确认的“工作室”了,其实也是一种解脱。最近一年我正在做一个叫“移动照相馆”的作品,是一辆装满摄影器材和道具的卡车,我和几个朋友一起驾驶着它到中国的各地,免费为陌生人也是有缘人拍摄类似老照相馆形式的照片。每到一处,都是临时找个场地就立即搭建一个工作空间,真正的拍摄只一天时间,拍完之后拆散了搬上车就走。一路下来,我至少拥有过50个临时的工作室。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这篇文章就是我在路上,在青岛的一个招待所里写的,已经走了好多个城市,建立也拆毁了许多个临时工作室,心中的确已经渐渐安静了下来。换个角度看,人生也只是一程旅行罢了,所谓 “工作室”不过是临时停靠的驿站,既然是一份有关心灵的工作,任何一处可以让灵魂歇脚的地方,也都算是我的“工作室”吧,旅行者既然不避风雨四处漂泊,随遇而安是必修的功课。好在“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吾心安处便是家,离开家也算是回家,如此如此,走就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