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非遗舞蹈“凤羽龙”的发展与现状探析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凤羽龙;龙舞;非遗舞蹈;苏南民间舞蹈;发展现状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它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具有极大的权力。人们出于对龙的崇拜,以及部分娱乐的需求,古时便产生“舞龙”这种民俗文化活动。虽舞龙文化在我国各地均有流传,但受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面貌、民俗地理等影响,不同地区的舞龙文化虽有同源,但也差别迥异。苏南地区洛社镇的“凤羽龙”是一种极富特点、别具一格的舞龙文化艺术。“凤羽龙”这项舞龙活動,在洛社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龙身制作精美,舞龙技艺高超,艺术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舞龙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龙灯舞蹈。而现今,它作为非遗传统舞蹈中的一项,也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良好的发展。
  一、“凤羽龙”的起源
  舞龙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后来到了汉代就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形式精美的活动。在《春秋繁露》里有类似的故事记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由此看出龙舞最初便与“祈雨救旱”相关。“凤羽龙”诞生于洛社镇花苑村大树庵,一百多年前大树庵是一个依水而建的大村落,村落民众众多,当时居民所住的房屋皆是土木结构,户户相连、相聚紧密,日常人们吃水煮食都以柴草烧火。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发生火灾,村民因此损失惨重。凤羽龙第一代传人吴阿林心系居民百姓安危,他与大树庵的青年自发组成救火队,以缓解村中百姓走火之苦。除了通过自身的力量,大家还希望能通过舞龙的方式,借助龙的神圣力量以保卫家园平安。不仅如此,吴阿林他们发现,利用空闲时间舞龙还起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能的作用,同时又能通过舞龙来筹集资金添置更加专业的灭火装备。
  据传说有一天晚上吴阿林在梦中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火魔来去无踪,行于天宇,法力无边。要降伏火魔,务必要扎能水、陆、空行走自如,神通广大,既能腾云驾雾,又能钻地人海的凤羽龙,才能降住火魔,消除灾难,使花渡村太平。”受此启发,吴阿林便托在上海大利饭店当厨师的岳父收集较为完整的鸡毛,并运送到大树庵。大家将运回的公鸡毛挑选蒸晒,然后将公鸡毛8根一扎,18扎一排,横竖交错、千针万线缝在龙身上,这条龙龙身有15节,浑身披挂鸡毛,当它舞动时,威风凛凛、独具神韵。因其全身挂满鸡毛,村民当时便称它为“鸡毛龙”,后来有人说鸡和凤凰同宗,便将鸡毛龙改为“凤羽龙”,寓意龙凤呈祥、盛世太平。“凤羽龙”的名声在洛社一带传开后,其他周边地区也经常出资邀请凤羽龙前去演出,不仅如此,1955年国际记录电影先驱荷兰导演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的记录电影《早春》,片尾中也向观众展现了无锡人舞凤羽龙迎贺新春的场景。“凤羽龙”作为中国龙的代表之一,早早地走向荧屏,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随后大树庵舞龙队用舞龙筹来的钱款购置了一台真正能救火的设备一洋龙,这种灭火设备大大减少了大树庵村民的走火损失。洛社“凤羽龙”从无到有,从地方活动到走向世界荧屏,它不仅饱含了人们祈求太平、消除灾难的美好心愿,也确实为洛社带来了实际的益处,成为当时保一方平安的“神龙”。
  二、历史发展变迁
  文艺活动依附于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当前人群的行为习惯上。舞龙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到如今,凤羽龙前后经历了六代传承人之手,虽民间传统舞龙表现手法和方式被流传下来,但凤羽龙的动作风格发展也会发生些许改变。据第五代传承人吴国强先生所言,凤羽龙一开始的动作较为单一、重复性很高,后来慢慢转变为注重节奏的快慢结合,在原生态民俗舞蹈中增添了更多的艺术审美性,到现在更是注重整体的表现力、情绪的层次性、故事的完整性,动作上也结合了现代竞技舞龙的特点,动作套路逐渐往严谨规范的方向发展。
  凤羽龙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大概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始期、停滞期、发展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期。
  (一)初始期(1935-1966)
  自1935年凤羽龙问世,舞龙队员们就会在空余时间进行排练,村里找来高人进行指点编排,配以锣鼓敲奏。每逢“调龙灯”时,凤羽龙便会在庙会上大显身手,在这个过程中凤羽龙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内容,祈福消灾和娱乐的功能同存。
  在当地人眼里,凤羽龙是祥瑞的化身,故每年都要举行祭龙等仪式,只有虔诚祭拜龙神,以真心畏告神龙,才得以求平安吉祥。因此每年村里均会举办仪式,每年的农历十月份,凤羽龙就要休养一番,舞龙队员们将龙身拆卸,有序地安置,进行晾晒等妥善保管。至年关,百姓们喜迎龙队“出龙”腾舞送福,“出龙”前,要唤醒沉睡的龙,祭拜龙身,进行“祭龙”仪式。除祭龙仪式外,平日里人们的舞龙也有很多讲究,据凤羽龙第五代传承人吴国强老师所述,在最早期的舞龙活动时,有“龙穿尾进”“男舞女禁…‘人从龙下过”等讲究。可由此看出,在这一时期,舞龙具有很强的仪式感。
  (二)停滞期(1966-1986)
  在1966年到1986年这一时期,凤羽龙基本处于停滞发展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从城市逐渐蔓延到农村,众多民俗活动被列入了“四旧”的队伍中,遭到了严重地批判、强制地暂停,凤羽龙也失去了在当时社会存在的合法性,被冠以封建迷信的罪名。在凤羽龙即将遭受“破四旧”销毁的厄运时,传承人吴建平偷偷地将老龙放在竹箱里,用农用薄膜包裹好后藏在自家与邻家墙壁之间的夹弄里,并瞒骗“红卫兵”说已经焚毁了,才保全了凤羽老龙。虽说凤羽老龙得以保存了下来,但舞龙活动在这一时期的禁止,也致使了凤羽龙在当时的发展处于停滞中。
  (三)发展期(1986-2007)
  随着“文革”的结束,洛社的凤羽龙又被村民们舞动了起来。1986年,劫后余生的凤羽龙在吴建平的带领下,于当年春晚再度公开亮相,成为洛社镇首届艺术节的压轴节目。后来,大家又根据国家舞龙比赛的要求,新做了两条子龙,由吴国强领队,参加各种舞龙比赛和展示活动,让凤羽龙重现风采。不仅如此,在2004年新洛社镇成立后,政府开始注重传统民俗文艺的保护,对凤羽龙加大了保护和传承的力度,成立了以大树庵舞龙队为骨干的镇文体联舞龙协会,先后培养多支舞龙队伍。   这一时期舞龙队员们不仅创新了龙身的制作工艺,如融合传统和现代工艺制作出七彩羽毛龙等,在动作方面也加入了更高难度的竞技舞龙动作,使作品的观赏性更强。凤羽龙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先后四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展示江苏这项独特的民俗文化风采。
  (四)非遗保护期(2007-)
  新时期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文化大交流一方面促使我们吸收更多样的知识,另一方面,各种外来文化的输入也致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巨大的冲击。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7年洛社凤羽龙获评为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入选非遗名录后,政府组织人员与民间艺人携手对凤羽龙进行系统地整理和保护.政府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拨款,为凤羽龙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这一时期,凤羽龙的主体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与初始期相比较,这一时期凤羽龙的仪式流程有了些许简化。除了春节庙会等民俗活动舞台,凤羽龙开始进入更多元化的舞台中。舞龙队开始注重比赛项目,积极参加各项室内外舞龙比赛,在动作设计和音乐制作上趋向于竞技性和精美化。这一时期,舞龙群体也开始发生转变,而如今舞龙队员开始有较大一部分的在校青少年加入。传承人吴国强以无锡市内的中学为据点,将“凤羽龙”作为一门课程,系统地教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凤羽龙的动作与技巧,感受其独特魅力,也能从中感悟到我国文化的丰富及多元。而“凤羽龙”也在这群学生身上寻得了新的生机,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三、艺术特征
  我国传统的舞龙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长长的巨龙随红色的彩珠飞舞腾跃、场面壮观。江南龙舞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龙舞文化里一个独具特色的分支,与国内其他地方的龙舞文化相比,既突出了共性的一面,又具有独特的江南韵味,形成了独具风采、蕴含一方水土文化的艺术特征。
  (一)制作工艺
  凤羽龙的制作工艺相当繁复,从备料到制作完成,需要经历10个工序。凤羽龙的制作基本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龙头、龙身和龙尾。龙头和龙尾主要是由竹、木、布等捆扎缝裹而成,龙头和龙尾根据不同部位的形状需求,用竹、木劈砍成条,做出框架造型,再缝制上各色的布及装饰。龙头是整条龙最出彩的部位,在制作时十分讲究色彩搭配。而龙身则是凤羽龙最独特的部位,龙身的主要材料则是公鸡的羽毛,在缝制羽毛前,需要先制作龙身的骨架,骨架一般使用竹皮和铁丝制作而成。将竹皮制成圆圈,每个圆圈绑一根4尺多长的舞棒,用布将骨架包起来后,将经过精挑细选的鸡羽毛洗净蒸透烘干,按8根一扎、18扎为一排排列捆扎好,横竖交错细致地缝制在龙布身上。最后龙头龙身龙尾连接,一条英姿勃勃的凤羽龙就现世了。
  凤羽龙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定期暴晒,并加樟脑丸密封保存,以使龙身长年不朽、毛色亮丽如新。龙骨一旦生虫会导致骨架脆弱易断,为了防止这个情况发生,村民大多会选择将其放在樟木箱中。现今的洛社舞龙队有时也会将凤羽龙身的骨架由竹子改为胶架制作,这样既杜絕了骨架生虫的情况发生,还使龙身更加轻便。
  (二)舞龙技艺
  “凤羽龙”有代代传承下来的高超技艺,如今它还吸取民间传统舞龙的表演手法,结合现代竞技舞龙的特点,形成颇具特色的舞龙动作和自创套路。其舞龙套路多达几十种:荷花造型、蝴蝶造型、龙腾九霄等,现如今凤羽龙的表演技艺有以下特点:
  1.动作融古汇今,继承与创新并进。在传统的舞龙动作上,吸取当前舞龙的新技术,并结合本地舞龙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舞龙套路。整体强调“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2.表演时注重时空变换。在舞龙中节奏、动律变化多样,空间多维运用。在编排方面,注意纵横交叉,上下变化、快慢交替、动静结合,定点动作与游龙、穿腾、翻滚动作交替编排,充分发挥舞龙队员的体能,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3.作品的整套动作往往寓意龙凤神话故事,绘形绘色,构成一幅中国龙文化的精彩画卷。在舞龙表演时,有近百种舞龙动作和套路,力度大、舞得活、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展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四、“风羽龙”发展现状与问题
  舞龙活动延至当今,已发展成为颇具民族特色和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项目。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凤羽龙,舞龙队积极参加各种大型舞龙比赛,凤羽龙开始趋向于竞技舞龙发展。
  传统民间舞龙大多在调龙灯活动时进行,场地不限。舞龙时往往是有锣鼓队现场伴奏的。而竞技舞龙将舞龙队们从民间街头转移至更大更精美严谨的舞台上。竞技舞龙的场地长宽均是18米,音乐也由锣鼓队现场伴奏变为设备播放。竞技舞龙时,演员的动作、队形的调度等会豪放许多,音乐提前制作,经反复推敲、修改,更为精美洽合。据凤羽龙传承人吴国强介绍,竞技舞龙与传统舞龙相比,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每次“龙”上场前均会进行数据测量。其中要求龙身长18米,龙头杆高1.8米、尾1.75米,中间龙杆1.7米,龙头不少于2.5公斤重。竞技舞龙对于舞龙的动作也有规定。竞技舞龙时需要展现三种动作套路:规定套路、自选套路、传统套路。另还有竞速、障碍等项目的比拼。
  如今洛社凤羽龙侧重于参加各大舞龙比赛,他们将凤羽龙推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我国的民俗舞龙发展成为竞技体育项目,中华舞龙文化更能在国际竞技舞龙比赛上通过媒体进行传播,为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能在世界范围内收获更多的支持者与爱好者。风羽龙与竞技龙的融合使其有了统一的规范,这样就可以将凤羽龙的套路动作、技巧等整理成书,方便人们进行了解与阅读,也能更好地保存流传。而且,舞龙运动由此逐渐发展,由兴趣逐渐演变为运动,甚至发展成为一门职业,更易推动舞龙文化的发展传承。
  当今洛社民俗凤羽龙与国际比赛竞技龙的融合,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凤羽龙的发展.但这样的现状也是具有矛盾性的。在竞技舞龙中,其操作的多样性以及表演的复杂性远远不如民俗舞龙,只是将民俗舞龙规范化后,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竞技活动。首先,竞技舞龙的标准化使原本舞龙的特色逐渐消失,从而对民族文化个性具有削弱性,在竞技舞龙中很多民间特有的韵味或多或少被忽视。其次,凤羽龙本是出自于人们对大自然、对神灵的喜爱与尊重,是由心而发的手舞足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但竞技舞龙设定了高难度的动作与技术技巧,让凤羽龙失去本身的娱乐性以及表演者的活泼朴素,更有可能会失去部分舞龙文化的价值。
  结语
  “凤羽龙”作为构成苏南民间舞蹈的重要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分析凤羽龙的发展现状,不免发现其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凤羽龙趋向于竞技龙的融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凤羽龙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在发扬中华舞龙文化的同时,保留并增强民俗舞龙的特点,增强人们对于舞龙文化的意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梁祝》;传承;新媒体;民族交响乐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概述  每件事要想成功都必须经历磨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也不例外。其创作之路苦漫漫,创作者们的辛苦更是不堪言状,然而,即使困难重重,创作者们依然坚持本心,在学习借用民间曲艺表演的技巧上,坚持民族风格,从而将中国风格与西洋体裁结合,创作出了《梁祝》这一神曲。此曲的问世,立刻传遍大江南北,掀起世界波澜。  (一)小提琴协奏
期刊
[关键词]竹笛;当下中国竹笛音乐研究;现状与思考  在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竹笛音乐研究成果丰富,特别是在硕博论文方面尤为突出,学者们主要结合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律学、声学、调式学、表演学、流体力学、乐器学等学科理论,对中国竹笛音乐有多重角度的关注。据文献统计,硕博论文的选题主要涉及对竹笛作品演奏的研究。因此,笔者以当下的硕博论文的选题为例,从学科发展方法论、研究对象
期刊
笔者以黎锦晖先生的儿童歌舞剧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探析儿童歌舞剧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歌剧艺术产生的关联,通过梳理中国歌剧在谋求发展之路时创作的代表性衍生剧目对歌剧的影响,结合前人纳析中国歌剧对儿童歌舞剧的继承与发展的思路.笔者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当代歌剧创作中的直观问题和当下社会现状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歌剧;黎锦晖  一、黎锦晖及其代表作品  (一)黎锦晖与儿童歌舞剧的萌生 
期刊
[关键词]理解力;歌剧观;科尔曼;作为戏剧的歌剧  “莫扎特那句‘诗歌必不折不扣地充当音乐顺从的女儿’的名言原来和格鲁克、瓦格纳‘音乐为戏剧服务’的观点并不矛盾。出错的不是大师,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杨燕迪先生在为《作为戏剧的歌剧》进行翻译的过程里,于“译者序”中写下的一段话。是的,我们的误判往往导致我们深陷迷局,而关于歌剧作曲家的歌剧观问题,实质上就是围绕着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到底是戏剧引领音乐
期刊
[关键词]钢琴奏呜曲;贝多芬;作品分析  贝多芬作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一生创作了众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喜爱,无论是演奏还是单纯的欣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人类宝贵文化財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者简介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最伟大的钢琴家、演奏家、作曲家之一。1770年贝多芬在德国波恩出生,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有着较好的音乐氛围和家庭环境,4岁就开始乐曲的学习,并在7
期刊
[关键词]西贝柳斯;民族主义;《芬兰颂》  19世纪是民族主义思想普遍涌动和欧洲大规模的民族建国的时代,民众开始将民族作为个人身份的界定标准,并在民族语境中思考问题。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在东欧和北欧的若干国家先后出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分别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形式,反映了民族风情和民族精神,人们称这些作曲家为民族主义作曲家或民族乐派作曲家,称他们的音乐为
期刊
[关键词]琵琶;音乐音响;艺术内涵;现当代作品  在现当代有关音乐结构的理论中,指作品“曲式”的狭义的结构概念已被由音高、音色、节奏、力度、织体、音区等音乐元素建构而成的、具有内在聚合力以及某种逻辑关系的、全面的、广义上的结构取代。音乐结构是由节奏、音高、音色、力度等音乐诸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音乐中音高、音色、响度、时值不仅作为音乐结构基本元素,同时也作为音乐音响基本元素存在,
期刊
[关键词]舞蹈;民族民间;当代价值  一、民间与庙堂的关系  我们日常所说的民族民间舞蹈存在于两个领域:民间与庙堂。前者是指民众百姓在原生态环境下、日常生活中所跳之舞,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后者是指专业舞者在课堂、剧场等艺术氛围中所跳之舞,是职业的内容。民间领域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从艺术形态发展水平来说属于粗糙的不成熟阶段:庙堂层面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体制性、精英性的特点,从艺术形态
期刊
[关键词]电贝司;形式;意识形态;秩序  作为电声乐队的主要成员.电贝司从20世纪上半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标识”特征,这来源于乐器形制的属性.也附着了音乐类型的烙印——其出现和不断演进,一度象征着典型的、纯粹的电子音乐、爵士乐或其它流行音乐。随着电贝司音色与功能的开发、应用、实践,它走进了更多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语境的乐队编制和音乐作品中。电贝司的种种“跨界”“混搭”越来越常见,已
期刊
[关键词]二胡;风格性技法;教学应用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在中华文明涓涓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洗礼与沉淀,展现出了不凡的魅力。乐曲不仅旋律动听,涵括了鲜明的社会内容,而且演奏者根据对乐曲的分析对乐曲进行生动的演绎,灵活准确地运用风格性技法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即使根据谱例上标注的速度、情绪进行准确的演奏也会略显机械呆板.若加入了适宜的风格性技法则可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当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