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写《孔雀东南飞》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描写了刘兰芝与焦母的眼泪。刘兰芝的眼泪饱含着愤怒、怀念、期待与绝望的感情;焦母的眼泪饱含着中年丧夫、梦想成空、晚景凄凉的哀伤。刘兰芝与焦母的悲剧,源于她们的理念冲突。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眼泪 悲剧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的瑰宝。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刘兰芝的刚强、焦仲卿的忠厚、焦母的蛮横、刘兄的势利,以及太守府求婚使者的傲慢等,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面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笔者试着运用刘兰芝的眼泪与焦母的眼泪这一钥匙,来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人物形象。
  一、刘兰芝的眼泪
  在这篇汉乐府诗中,刘兰芝总共流了四次眼泪。笔者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圈划出来。经过阅读,我们找出了这四次流泪,分别是:
  (1)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2)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3)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4)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一)第一次眼泪——愤怒之泪
  第一次流泪,是刘兰芝临遣归上堂拜见婆婆的时候。我们通过刘兰芝的自述,已经了解了刘兰芝是一个善良、美丽、勤劳、能干的女性。尽管刘兰芝“女行无偏斜”,却仍然遭到无缘无故的驱逐,被迫與丈夫焦仲卿离婚。刘兰芝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可是,刘兰芝面对不公,并没有怒斥婆婆,大吵大闹,而是在无声处表达其愤怒之情。刘兰芝的愤怒来源于焦母的无端“驱遣”。
  焦母休掉刘兰芝的第一个理由是另求“可怜体无比”的“东家贤女”。刘兰芝嫁到焦家时,尚有“葳蕤自生光”的“腰襦”,以及“六七十”只用于梳妆的镜匣。但是,整天没日没夜地织布(“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孤孤单单,受尽折磨(“伶俜萦苦辛”),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打扮自己呢?我们或许也可以想象,刘兰芝在焦家胼手胝足地辛劳,身形憔悴,粗衣粗布,容颜暗淡。长此以往,刘兰芝的美丽便被这劳碌所遮掩。焦母或许错误地认为儿媳妇不美丽,于是要为儿子另求“东家贤女”。对此,刘兰芝的内心是很愤怒的。临行前,刘兰芝特意精心打扮一番,她身穿夹裙,脚蹑丝履,头戴玳瑁,腰佩纨素,耳著珠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步履轻盈地走来。与昔日相比,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刘兰芝就偏偏用自己美丽的容貌来驳斥焦母以求“东家贤女”为借口来休掉自己的无耻。这是无声的愤怒,这是刘兰芝的抗争,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焦母休掉刘兰芝的第二个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对于这个理由,刘兰芝在焦仲卿面前进行了有力地驳斥。刘兰芝首先申辩自己“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然后陈述将以终生侍奉焦母报答大恩作为自己的责任(“供养卒大恩”),怎么可能“自专”?已经被休,忍受委屈,却仍上堂拜“阿母”;面对“阿母怒不止”,刘兰芝却表达自己走后“念母劳家里”的心疼与牵挂。这不仅体现出刘兰芝对焦母的尊敬,也体现出对焦母的一往情深。刘兰芝此举,是极有礼节的表现,这也切切实实地驳斥了焦母认为“此妇无礼节”这一理由。
  刘兰芝被休的真正理由或许是“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刘兰芝努力做到最好,任劳任怨,不仅“勤心养公姥”,而且“昼夜勤作息”,“三日断五匹”。但刘兰芝不能忍受的是“大人故嫌迟”,更不能忍受焦母奴役自己(“妾不堪驱使”),把自己当作奴隶来使唤。所以,与其毫无尊严地活在焦家,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及早休掉回娘家(“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刘兰芝自己主动提出来“遣归”,公然向焦家发起挑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外柔内刚、勇敢刚决、自尊极强的性格特点。在刘兰芝看来,“遣归”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遣归”的理由,所以她用自己的行动来驳斥焦母,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女行无偏斜”,“儿实无罪过”的情况下被“遣归”,置焦家以无理尴尬的地位。刘兰芝于无声处表达对焦母无耻行径的不满与愤怒。而后文县令与太守两家向刘兰芝求婚的情节,不仅侧面表现了刘兰芝的优秀,而且更是无情地讽刺了焦母的刚愎自用,不懂珍惜。
  在婆婆面前表现得如此刚强,但在自己的晚辈面前,尤其是一起玩耍,有过快乐回忆的小姑面前,刚才压在眼眶里的泪水便夺眶而出了。在平日里,刘兰芝心中常年积压的“苦悲”之情只能与小姑倾诉。在孤独的日子里,小姑就是刘兰芝精神上的安慰,心灵上的朋友。所以,还未开口,便已“泪落连珠子”。而这一次眼泪,也是刘兰芝常年积压的愤怒之泪。
  (二)第二次流泪——怀念之泪
  自从嫁到焦家,刘兰芝“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与丈夫“相见常日稀”,但与小姑的相处是快乐的。每逢“初七及下九”,大家还能一起“嬉戏”。这或许是刘兰芝难得的欢愉,如今却只剩下怀念了,只能请求小姑“莫相忘”。我们分明能感受出刘兰芝内心是多么的不舍。
  刘兰芝不舍的内容有很多,既有对“初七及下九”嬉戏日的不舍,也有对与焦仲卿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的不舍,更有对不能“勤心养公姥”的不舍。刘兰芝在焦家的愿望就是对婆婆“供养卒大恩”,因此,在临遣归那一刻,仍不忘叮嘱小姑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刘兰芝面对婆婆的“失恩义”有愤怒但并不并怨恨,依然是一片赤诚孝心,这点难能可贵,令人敬佩。这一切的不舍并没有让婆婆回心转意,一切只剩下悲伤的怀念了。因此,当登上车子即将离开焦府时,刘兰芝不禁“涕泪百余行”。
  (三)第三次流泪——期待之泪
  善良的刘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面对县令提亲,母亲建议刘兰芝“可去应之”。刘兰芝直接拒绝了这门婚事,“含泪”答道:“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在遣归之前,刘兰芝与焦仲卿已有爱情誓言,他们以蒲苇和磐石做喻,“誓不相隔卿”。应该说,刘兰芝此刻的内心还是有所期待的。她期待着焦仲卿能来迎娶她回焦家,再续夫妻之缘。刘兰芝此次的“含泪”,让我们看到一个信守誓言、楚楚动人的女性形象。   但是,刘兰芝对于自己的婚姻悲剧还是看得很透彻的。她知道,自己虽“实无罪过”,但焦母已“失恩义”,千言万语仍不能唤回焦母冰冷的心。因此,当面对焦仲卿的一再陈情挽留,刘兰芝说道:“勿重复纷纭。”这是多么清醒地认识!相比较而言,焦仲卿对于他们的婚姻却是盲目的乐观,反复说着“卿但暂还家”、“还必相迎取”之类的话。焦仲卿或许不清楚遣归对妻子的伤害有多深,也或许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说服母亲回心转意。刘兰芝是一个清醒的人,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但面对丈夫的信誓旦旦,她不愿打破他的幻想,所以她說“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从心底来说,刘兰芝何尝不热切地期望焦仲卿的再次迎娶呢?
  (四)第四次流泪——绝望之泪
  心底无数次的期盼终究没能盼来焦仲卿的出现,而在兄长的逼迫下,刘兰芝明天又不得不嫁给太守的儿子。当刘母说道“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时,刘兰芝“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她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捍卫自己的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在那个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刘兰芝就像漂泊在海面上的小船,无力无助,根本不能改变什么。刘兰芝只能泪雨如泄。
  接下来,诗歌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展现刘兰芝制作出嫁衣服的过程。“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对于“三日断五匹”的刘兰芝来说,“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的速度是不是有点慢?但惟其慢,方显刘兰芝此刻内心之沉重与绝望。当出嫁的衣服做好以后,也就埋葬了与焦仲卿的爱情。满腹的愁思,无人懂也无人听,刘兰芝怎能不“出门啼”?她用这绝望的眼泪来祭奠与焦仲卿的美好婚姻。
  值得注意的是,“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出门啼”情感层层深入。在这篇叙事长诗里,此刻有一句难得的环境描写,即“晻晻日欲暝”。黄昏来临,黑暗渐渐逼近,焦仲卿至此都没能出现,刘兰芝内心只剩下悲伤、苍凉与绝望。诗人借阴沉沉的日暮来渲染刘兰芝痛苦与绝望交织的心境。因此,当焦仲卿用“磐石”与“蒲苇”的誓言来责怪刘兰芝时,刘兰芝只是淡淡地说道:“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刘兰芝被休后所遭受的痛苦与压力不是焦仲卿所能想到的。
  仔细分析刘兰芝这四次流泪,我们发现刘兰芝只在小姑与刘母的面前才流下眼泪,在专制蛮横的婆婆以及趋炎附势的兄长面前(“仰头”)表现出来的却是刚强的一面。但值得思考的是,刘兰芝不仅在丈夫面前没流下一滴眼泪,而且也没有任何的神态描写,只是简单的一个“谓”字。比如:
  (1)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2)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3)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
  一个简单的“谓”字,我们可以看出刘兰芝对焦仲卿既爱又恨,既希望又绝望的心理情感。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恨,表现在焦仲卿对刘兰芝无缘由的责问。焦仲卿说:“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在刘兰芝临出嫁时,焦仲卿才“因求假暂归”,完全违背了当初“还必相迎取”“誓天不相负”的誓言。焦仲卿不但没有反思自己有负于刘兰芝,更没有理解、安慰刘兰芝,反而是劈头盖脸地责备她、挖苦她。因此,刘兰芝愤怒了,说道:“何以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焦仲卿的这番刻薄话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了刘兰芝悲痛的心窝口。刘兰芝之死,焦仲卿是直接推手。
  刘兰芝之死,死如秋叶之静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死时揽起裙子,脱掉丝鞋,从容之极,独立之极。刘兰芝死于“寂寂人定初”时分,夜深人静,白天里一切的喧嚣、恩怨、矛盾此刻都安静下来了。唯有安静,方能安顿刘兰芝千苍百孔的灵魂。
  二、焦母的眼泪
  根据上文对刘兰芝眼泪的分析,我们知道焦母是一个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也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美好婚姻的撕毁者。但在诗歌的最后,当焦仲卿向焦母告别时,个性要强的焦母“零泪应声落”。显然,一声落泪也包含了焦母内心丰富的情感。焦母为什么会流泪?焦仲卿“生人作死别”的这番话焦母应该是听懂了,可为什么不让步,为什么不同意与刘兰芝复婚呢?
  经过分析,焦母其实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一是中年丧夫。在这篇长篇叙事诗中,焦父始终没有出现。有研究者认为,“焦母就是一个45岁左右的寡妇” ①。一个寡妇,在封建社会,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庭,并且把他的儿子送上了仕途,也给他的儿子准备了丰厚的聘礼(“受母钱帛多”),这些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焦母是一个聪明能干,坚毅顽强的女性。
  二是梦想成空。丈夫不幸早逝,家庭的重担就落在焦母身上。而振兴家庭的希望,自然寄予焦仲卿。焦母的梦想就是他的儿子能够光宗耀祖——“仕宦于台阁”。为此,她不仅成功地把儿子送上了仕途,而且还为儿子娶到了一位“精妙世无双”的媳妇。可是,这位儿媳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不仅动摇了自己在封建家庭中拥有绝对权力的地位②,而且还让儿子不思进取——“儿已薄禄相”,甚至要“为妇死”。曾经努力追求的梦想到最后落空,可想而知,焦母的内心是多么悲凉。这或许也是焦母到最后都不肯让步刘兰芝的原因了。
  三是晚景凄凉。当听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后,焦母“零泪应声落”。 然后,焦母极力从三个角度劝说焦仲卿“慎勿为妇死”:首先,从“汝是大家子”的身份来说,告诉他不要忘了振兴家庭的责任;其次,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告诉焦仲卿“贵贱”有别,离弃刘兰芝不算“情薄”;最后,以“东家有贤女”相诱,告诉焦仲卿“便复在旦夕”,幸福的生活还在后头。可惜,焦母的一番良苦用心并未让焦仲卿放弃“为妇死”的决心。焦仲卿还是选择了“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焦母最终丧子,逃不过晚景凄凉的悲剧命运。
  焦母的一声落泪,道出了她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的人物。她虽然是刘兰芝与焦仲卿婚姻生活的撕毁者,但在中年丧夫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长大,并自觉肩负起“仕宦于台阁”的重担,也是可敬可佩的。
  《孔雀东南飞》字里行间中,有声或无声处,都被悲剧萦绕着全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逝去,留下来的是两个破碎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刘兰芝还是焦母,无论是刘家还是焦家,都是这场婚姻保卫战的失败者。焦母与刘兰芝之间的悲剧,源于他们的理念冲突。焦母坚守自己的伦理观念,反感刘兰芝“举动自专由”;而刘兰芝坚持自己的道德判断,认为自己“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儿实无罪过”。这种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自己辩护的理由,都具有合理性。这种由理念冲突所造成的悲剧使得这篇长篇叙事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让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作品的崇高与震撼。而结尾化为鸳鸯这一看似浪漫的结局,其实亦不过是悲剧色彩的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1]汤斌.《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的瓦解[J].文学遗产,1989(6):50.
  [2]马英.论《孔雀东南飞》中焦母的悲剧性命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0):14-16.
  作者简介:左炳峰,198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邮寄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广源天都6栋2单元404室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我们先不要想如何去改变我们的学生,而是郑重的告诉自己:“我能够改变我自己!一切从改变自己做起!”当我们把教育的矛头不再指向学生,而是对准我们自己时,你就会变的理解你的学生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还是这么不咋地,你就会变得发愤图强,热爱学习了。  正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身教如同杜甫笔下的春雨,没有振聋发聩的叮嘱,却
期刊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一、中国优秀传
期刊
在日常生活之中说话做事都应当留有余地,以免绝对而没有回旋的余地。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说话,尤其是一些教学结语的总结表达更不能绝对化,而应当留有余地,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做到瞻前顾后,有拓展性。这些年的教学感触颇深,下面以实例为证。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 = 底高÷2时,相当一部分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强调或者告诫学生注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这样強调“必须”是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有了广阔的空间,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迅猛推进,信息正以前所未
期刊
现在社会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各种误区,教育方式、方法的误区,衡量成功标准的误区,违背教育规律的误区等。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培养自己的子女,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平时在班里能考进前几名,中考能考进入重点高中,高考能考上985、211重点大学就算成功,其它的都无所谓。但一个人的成功标准绝不仅仅是用成绩来衡量的,比如,人品、性格、行为习惯等等,都是必不可少评价标准,下
期刊
一、一、智慧课堂建设背景及现状  现今是大数据的时代,只执着于传统课堂只会在时代前进的“洪流”里止步不前。现代的信息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必然影响到教育的变革。当今的课堂以学生为主,提倡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传统的课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科技的发展之势飞快,对于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受教育者接受相应的教育,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但如果接受了相应的教育,而没有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这算不算是完成了教育任务呢?显然不是。否则就违背了“教育为本”的宗旨。  近年来,由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留级制度,很多地方的义务教育就形成了走过场,只要把学生从一年级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送到九年级,时间一到就算毕业,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就算完成任务。这样的义务教育只
期刊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形式化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意义,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素质教育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问题;对策  一、引言  素质教育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是当代中国面向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所采取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三十多年来,始终在不断地摸索、调整,可以说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
期刊
关键词:高校教学审核性评估 图书资料管理 建设与发展 重要性  主要内容: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接受教育部教学审核性评估工作的开展为基石,着重分析了本校在抓住学校改革之东风,积极促进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更新,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高质量、高标准服务,以此推动本校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前言: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期刊
作者简介:侯继来,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联系电话:15222048636 邮箱:81478376@qq.com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 滨海  中小学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之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侯继来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以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