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跟随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封杀
  
  重点推出的产品,在研发、出品、上市前就要完成技术、专利、商标等方面的保护。国内著名的Y品牌冷饮,产品一向以构造复杂、不宜模仿而著称,现在旗下最畅销的几大系列产品,对手都很难模仿,连其副品牌都经过注册,甚至申请了专利。
  
  门槛封杀
  
  产品从规划和研发伊始,就已经在工厂利润、中间商利润、运输费用、零售价格等方面设置了门槛,使得一般跟随者因无利可图而望而却步。
  比如Y品牌在2000年为了打开0.5元产品的全国市场,推出了小布丁奶油雪糕,薄利多销,在没有投放广告的情况下,利用其品牌、渠道和物流体系,抢夺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对手要想做出同样质量的产品,很容易赔本;要想赚钱,就得降低品质,结果销量始终无法超越Y品牌小布丁。
  
  陷阱封杀
  
  不把产品的功能一次开发彻底,先期推出的产品以撇油法定价,迅速高开高走,保持高档次、高毛利。
  大批竞品跟进后,在高毛利即将无法保证的时候,迅速推出增加新功能的新款高毛利高档产品,原有产品或逐步降价或迅速降价,满足原来对这类产品可望不可及的那批消费者的需求,新款高毛利产品继续满足高档消费人群。
  快速的产品升级换代,可以使跟随者陷入研发和生产线投入的巨大陷阱。长期运作后,对手便不敢简单跟随。
  
  跟随遏制
  
  企业独辟蹊径研发产品、开发市场,的确很累,尤其所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相应品类时,培育消费者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因此,要把此类产品的声势做大,便要鼓励竞品跟随,一起培育消费者,增加自己成功的概率。
  此时的遏制,关键是要做好自己,使对手永远处于跟随者的状态。对手跟得越紧,我们的产品也就越火。
  
  渠道遏制
  
  强势品牌可以借助渠道优势,通过准确的渠道政策,排斥跟随竞品。这种方式短期内可以给对方构成威胁,长期下去则会发展为市场资源的血拼,理性的企业通常不会采取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
  地方强势啤酒封锁外地品牌通常会采取这种方式,但实际效果还要看啤酒的品牌和质量,买渠道不是长久之计(近几年大品牌啤酒越来越横冲直撞就是证明),还是要靠服务、品牌、品质等公步竞争,这才是营销界永远不变的原则。
  综上所述,跟随模仿也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跟随好了,可以扩大品牌份额和企业利润;被跟随模仿也不是一件可恶的事情,有了追随者,说明我们的路子是正确的,更有信心做好、做大。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积极创新+策略性跟随。
其他文献
二级口岸的地理位置是其劣势,但生意的好坏并不仅仅靠地理位置就可以完全决定。天时与人和,有时能放大二级口岸的商机和功能。    选址误区    创业开店,一定要在商圈条件最好的口岸(店址),这是很多人选址的一个基本指导思路。于是很多人把大量时间_花在了搜寻黄金铺面上,只要有机会,就生起一股“不惜代价拿下”的冲动。  从基本的生意经来看,这无可厚非——口岸决定人流量,人流量决定进店率,进店率很大程度上
期刊
不要轻易相信盟主所编撰的品牌背景和辉煌的案例,去看看他们已有门店在门对门阵势下的表现,那才叫真功夫。    连门都在打架!    近几年,糕饼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无论是全国性品牌好利来,还是众多成长中的区域性品牌,部在马不停蹄地开店,有点儿像苏宁和国美扩张时的速度。  于是,一条街上聚集了众多糕饼店,难免出现门对门竞争,甚至总体供应能力已经远远数倍于购买需求。我们通常把糕饼店密度过大的小区域称
期刊
短线产品的优势是快速、灵活,少了长线产品前期市场的预热期、成长期,强调的是一步到位。因此特别要求目的极其明确,产品特点鲜明,快速引起市场反应。  有些企业都不知道这个产品的目的是做什么的,就匆匆上阵,最后没有杀伤力,空忙一场。  那么操作短线产品一般都为了什么呢?    满足特殊性需求,快进快出    这些需求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某个特殊群体的,或是来个特殊时期的需求。  这是中小企业最容易犯
期刊
短线操作是恶是善    在营销里,所谓短线运作,是指不顾忌或少顾忌运作方式对品牌声誉及品牌定位的破坏,注重短期利益的经营行为。  或许会有专业人士说这种操作方式小好,但在中国现阶段的大众消费品市场,短线运作显示出了巨大的营销力,使底子薄的企业迅速完成原始积累,诞生出一批足以抗衡跨国公司的本土品牌。  要知道,操作得当,短线一样可以变长线。关键是如何把握尺度,短线过后如何转变。转得好,企业成功;转不
期刊
[编者按]从发达国家的零售发展过程看,卖场表现在零售营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色彩则是卖场表现的关键要素之一。色彩可以有效帮助店铺形成自己的“个性”,甚至能改变顾客对商品价值的看法,在无形中促进销售。  但是,运用好色彩,仅靠几名企划人员根本难以贯彻下去。它需要各部门的普遍掌握才能完成。  本系列将由浅入深地介绍色彩应用之道。近期系列内容将包含:顾客的色彩心理感觉与卖场设计、顾客的色彩嗜好与
期刊
对长短线产品分不清楚,也不想分清楚    这是一种目光非常短浅的认识。消费者可队不知道什么是短线产品,甚至经销商也可能不知道,但厂家必须有清晰的判别和决策,因为长短线产品担负着不同的使命。  长线产品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基础,担负着品牌维护及现金流运转,销售量大而利润低,如乳制品企业的纯牛奶和酸牛奶,果汁企业的橙汁等等。而短线产品是长线产品的补充,以短期内获利为目的。  一者的经营策略也截然小同。长线
期刊
短线产品之所以有一刀见血的杀伤力,除了有足够鲜明的产品特点、快速引起市场反应之外,还要有快速的市场行动,快得让对手来不及反应就刀落血起。    快刀才能伤人    朋友曾说起,某某以前很穷,就是在“非典”期间做生意发了财。我笑笑。的确,最能说明“短线产品赚热钱”的事例,莫过于已经远去的“非典”了。但也有人在非典中一败涂地。有个朋友在“非典”热潮中到处找人生产“口罩”,到了5月份,口罩终于到位了,但
期刊
瞄准方向,“炒”就炒最热的    有些人说,我也想赚快钱,可是产品出来了,还是销不动,或者没钱赚。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你缺乏方向感。一般而言,赚快钱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向:  1.擦边球。  借知名品牌的影响,以相似、包含或含沙射影的方式来模仿跟随。从以前武侠小说的全庸,到化妆品行业的香港高露洁、香港宝洁,再到上海出的资生堂雅姿等等,打的都是擦边球。  2.广告跟随。  借目前电视广告最凶猛的产品,
期刊
跟随的规则    从中国市场发展之初,跟随策略就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一直到今天,这种跟着跑,赚快钱的方式,仍然是许多企业遵循的游戏规则。但是否跟随、何时跟随、如何跟随,都是难题:  跟吧,帮竞品炒作;不跟吧,一块市场白白拱手让人。  跟早了吧,对手产品生死未卜,且推广费用投入巨大;跟晚了吧,竞品占了上风,今后难以翻身。  事实上,“跟随”是有章可循的,掌握好时机,甚至能反客为主,后
期刊
短线产品,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入市,快速上量。但短线产品不知什么时候的猝死,也常常令经销商“一夜回到解放前”。是否能挖掘短线产品的长线潜力,降低退市风险呢?这就要求操作短线产品时,为长线拓展埋下一些伏笔。    选品牌    最好选择名牌产品,或区域品牌产品。短线产品一般是新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把它当作短线产品操作,但要认识到一个事实:只有卖不好产品的商家,没有卖不好的产品。除非是质量等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