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市场调查审视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市场的全球化发展,用人单位需要大量高质量翻译人才。而相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无法填补这一紧缺型人才的漏洞。作为翻译人才的主要输送者,高校必须重新反思其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市场调查 翻译人才 课程设置与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1]。这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间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相互交流融合,进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同时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翻译在这一过程中无疑架起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沟通合作的桥梁,确保了这一进程的稳步进行。相关调查显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合格翻译人才供不应求。随着近几年跨国企业的发展,这种供求差距越来越大,高校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要求,无法填补这一紧缺型人才的漏洞。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关注这一问题,其中,任月花通过网络搜集各大公司的招聘广告分析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认为要满足社会及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设置合理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2]。为此,笔者就苏南地区企业事业单位的翻译人才需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并详细审视了该地区高校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旨在为其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改革提供合理建议,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翻译人才。
  二、调查简介
  1.调查对象与范围。
  本次调查包括两份问卷:苏南地区企业事业单位对外语翻译人才需求的调查,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调查。第一部分的调查对象为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常州、镇江、南京七个地区近200家企事业单位,其行业涉及农、林、牧、渔、制造业等,具体受访对象既有普通的翻译工作人员,又有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第二部分调查的对象为50所高校的翻译专业学生,其中以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常州、镇江、南京等苏南地区及周边城市设立翻译专业的高校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包括其他重点高校作为借鉴参考对象。
  2.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采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发放问卷。向企事业单位发放苏南地区企业事业单位翻译人才需求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向高校发放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市场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其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不同学科及不同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3]。调查显示,翻译人员除翻译工作外,受访者中的12.86%还需负责计算机维护,58.57%需负责文档管理,20%需负责市场调研,22.86%需负责员工培训等工作,所以翻译需掌握另一门或多门其他技艺以适应市场需求。翻译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涉及各个领域(如图1所示),只有熟悉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此外,虽笔译也常有涉及,但苏南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翻译工作类型多为口译;翻译工作场合也多种多样,包括会议发言翻译(24.64%),大型活动致辞翻译(7.97%),商务谈判翻译(26.09%),一般性会见翻译(36.23%),项目工程翻译(31.16%),出访团组和接待来访团组翻译(11.59%)等。调查显示,仅有11.59%的企事业单位对翻译人员非常满意,59.71%比较满意,17.97%不太满意,10.72%不满意。由此可见,该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翻译质量还有待提高。正是由于市场对英语翻译专业人才高素质的需求,造成了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度大,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4]。当然,市场不仅对英语这一语种的翻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他语种专业也是如此。因此,面对市场如此迫切的需求,如何合理进行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成为高校培养合格翻译人才的重中之重。
  2.高校需改革其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翻译学院或者翻译系。到2011年,我国内地已经有42所高校获准开办翻译本科专业[5]。这说明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受到足够重视。可是近年来市场上高素质翻译人才的空缺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苏南地区企事业单位翻译人才需求调查显示,当受访者被问及高校应该开设哪些课程有利于毕业生开展翻译业务时,36.23%选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33.33%选择外贸英语函电,26.09%选择国际金融,26.09%选择电子商务,67.39%选择相关行业基础知识课程。而高校翻译课程调查显示,翻译专业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语言对比、翻译技巧等内容上。18.2%的高校翻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板块划分不明晰、课程体系不完整;27.3%的高校开设的翻译技能课程(如机器翻译,专业术语翻译等)与翻译知识课程(通识文化类)不足。翻译专业在校生认为其所在专业开设的应用专业课程不足(57.6%),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48.5%),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24.2%),过度注重以译为主的西方文化的输入(36.4%)。由此可见,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既无法满足在校生的学习意愿,又无法达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翻译知识和翻译能力的要求。
  在教学方面,根据企事业单位调查,关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翻译人才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有4.35%选择讲授教学法(讲课法),另外,18.84%选择讨论教学法,26.09%选择实验教学法,29.71%选择案例教学法,8.7%选择课题研究教学法,12.32%指导自学法。而高校调查发现,有57%的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理论教学,其中74%的教学内容以笔译为主;48.3%的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学外,没有参与任何与翻译有关的活动。鉴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只专注于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加上有足够的翻译实践机会,很难培养出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翻译人才。   四、对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五点建议
  1.加强汉语的学习与应用,提高双语转换技能。
  在学习外语成为一股全球浪潮席卷中国的今天,外语专业学生更是热衷于对外语的学习及外国文化的了解,忽视对汉语能力的提高。根据高校调查显示,87%的高校没有汉语言课程,尽管有23%的高校开设了双语基础课,但是内容主要偏向的是外语而不是汉语,汉语水平日渐下降,这对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致命弱点。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与互换,译者必须对原语和目的语都极其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因此,翻译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汉语能力对翻译的重要性,其次,翻译专业需增加汉语必修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写作等,不能仅作为选修课。94%的受访学生认为汉文化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其中88%认为最好在一二学年就开设汉语言相关课程。因为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受大量的高级翻译理论和翻译业务课程,如果在低年级时期没有打好坚实的双语基础,则无法在翻译时做到正确地道的双语转换。另外,在汉语言课开设时,要防止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6],避免广而不精,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2.加强通识教育,以不变应万变。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秉承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把整个大学分为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四个部分,并提出“学了这些课程后,就能掌握最基础的,融为一体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7]。对翻译专业学生来说,成为一个合格的译者,首先,要了解原语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防止文化冲突导致的各种错译;其次,因为翻译题材多种多样,译者通常需要具备百科知识,也就是要具备四大学科相关的丰富的基础知识;再次,一名合格的译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应变能力,等等。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8]。根据调查,40.58%的受访者认为宽广的知识面是成为一个合格译者的必备条件(详见图2)。而翻译专业开设的课程中,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占60%,翻译知识与技能课程占35%,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仅占5%。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增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等形式,使翻译专业学生能够获得其他学科知识。当然,同时应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重视机器翻译的正确使用,使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有效结合。
  机器翻译是一门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新兴的正在发展的技术,最早由科学家G.B.阿尔楚尼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9]。到本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翻译工具逐步面世,人们开始逐渐依赖它们。根据企事业单位调查,35.71%的译员经常使用翻译软件,40%偶尔使用;高校调查显示,75.76%的同学在完成翻译任务时使用翻译软件,常用的软件有灵格斯、有道、Trados、谷歌翻译等。因为习得者第二语言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有限,翻译工具和语料库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能提高翻译效率。这些翻译工具一方面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另一方面对译文质量的保证和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翻译工具只是一种程序化产物,它不可能像人脑一样考虑到译文的各种因素,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而且目前没有完美的翻译软件可以避免最基本的语法错误。此外,调查显示,53%的学生为了完成翻译任务,特别依赖翻译软件,不求翻译质量,长此以往,会造成对翻译工具的过度依赖,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翻译能力。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专门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同时杜绝学生对翻译软件的依赖思想,防止学生使用机器翻译替代人工翻译完成作业或翻译实践,否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可能造成难以觉察却重大的翻译错误[10]。
  4.理论为基础,实践为目的。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一种“互构互补互彰“的关系,翻译理论若非由翻译实践的问题产生,则既无意义又无效果[11]。我们需要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学习翻译理论很重要也很必要。然而,能力培养贵在实践,不通过足够的翻译实践,学生无法发现自己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锻炼现场翻译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何谈毕业后胜任各种翻译工作。根据企事业单位调查,78.4%的高校毕业生工作后认为他们在学校最缺乏锻炼的是实践能力,81.73%认为这是高校应该着重培养翻译人员的方面。鉴于学期学时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翻译实践机会。第一,老师可以开展第二课堂和多媒体跟踪教学,利用课后时间督促翻译实践。第二,在期末课程考核时,可以考虑翻译实践成果考核。第三,成立翻译社团或翻译工作坊,增加模拟翻译或实战翻译练习。据调查,60.6%的学生所在学校没有翻译社团或翻译工作坊等组织,39.4%虽有相关组织,却只有10%的学生加入。因此高校在这一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通过成立翻译社团或翻译工作坊,组织各类翻译比赛或为社会活动提供志愿者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第四,创建实践基地,为翻译专业在校生学习理论的同时提供各种翻译兼职。
  5.口笔译并重。
  口译是指对一个具体句子、一段文章、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等口头上的翻译;而笔译是指对一个具体的句子或一段文章、对话等书面形式的翻译[12]。二者在工作方式、语言运用上都有很大不同。根据企事业单位调查,25%的受访者从事纯口译工作,39%从事纯笔译工作,36%从事笔译口译交替工作,高校对口译课程的重视则远远落后于口译。根据高校调查,口译课程平均只占到翻译技能课程的20%。口译的基础是笔译,所以重视笔译教学无可厚非。然而,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的欠缺及口译的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高校必须把口译相关课程的比重提升。据调查,78.6%的企事业单位受访者认为笔记对翻译质量很重要,88.5%经常做笔记。此外,如何完善口语表达,如何进行现场应变等也非常重要,相关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在师资配备方面,高校最好能聘请具有口译工作经验的老师,并且采取灵活生动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教学为主,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五、结语
  为了满足当前中国社会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审视自己英语本科翻译课程设置与改革,确保学生拥有宽阔的知识面、娴熟的翻译技能,无论是在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上都能游刃有余,不断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公报.2013中国外交转型与2014展望.www.news.takungpao.com.大公网,2014(1).
  [2]任月花.社会需求对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111.
  [3]韩高军,彭石玉.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兼论英语 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120.
  [4]谭瑞.新建本科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以莆田学院2011届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1(23):74.
  [5]高等学校翻译展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2013:1.
  [6]严莉群,戴晓莉.英语专业汉语教学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2):190.
  [7]蒋洪新.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45.
  [8]韩高军,彭石玉.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兼论英语 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120.
  [9]崔林艳.机器翻译软件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利与弊[J].海外英语,2011(4):103.
  [10]王正
其他文献
或是眷恋银杏湖的美景  一群群白鹭  从遥远的地方飞来  在这儿安营扎寨  成群的野鸭  欲与白鹭比肩齐飞  阳光下的银杏湖  天水一色  風吹过  满湖碎金  金色的硫磺菊  紫色的薰衣草  火红的凤尾花  盛开成了一片海  沁人心脾的花香  溢满了衣袖  数尾金色的鲤鱼  也跳出水面来呼吸  永远耀眼的光  那束光  从来没有彷徨过  在黑暗中积聚力量  在风雨中引领方向  那束光  从来没有
期刊
教师语言意识定义是“教师对语言系统所具有的一种潜意识的知识,这种知识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有效性”,简单点说就是外语教师可以利用他所具备的知识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潜意识
期刊
摘 要:跨栏运动有助于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锻炼。但是,很多教师在跨栏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心里障碍。本文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跨栏;教学;心理障碍;原因;克服方法  一、引言  跨栏运动就是“跨栏跑”,在运动中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意志力等。不过很多学生恐惧跨栏运动,存在心里障碍,所以这给跨栏教学的效果带来了影响。因此,为
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在学生中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激励以及理解能力,实现理论知识转化自我的一项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神,它是无数圣贤生命情感的积淀,它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象征着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有效传承,必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带动国家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现代文明也正是根植于这片沃土,才显得根深而叶茂。然而,在当今中国社会向现代化快速转型,各种外来文化广泛渗透于校
期刊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
目的旨在评价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及彩色血流显像对人工金属瓣膜正常和病理性反流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本院心外科进行瓣膜替换术的连续患者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41
期刊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中坚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分类探讨了学生干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