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作为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还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手段。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和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确运用提问技能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有效提问 问题意识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发现并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功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问是深入的阶段,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被遮蔽的问题挖掘出来、剥离出来、明晰起来的过程。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
  二、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
  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知识来解答。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又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同时要提问适度。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开阔思维,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和提高能力带来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生成问题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的过程。生成因预设而美丽,预设因生成更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智慧和挑战,导致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必须使课堂教学有使学生“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所谓生成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发的教学运行环境。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揭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总之,有效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想象力。而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并评判他人,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疑问,“问”出学生的创造。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提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围绕教材灌输知识,而学生则处于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支持因素和基本条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师对于课堂资源认识不够,开发不够,那么教学活动就失去了一定程度的依托和凭借,也无从谈起有效的课堂。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来探讨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问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资源 开发应用    一、课堂教学资源未被加以重视  (一)物力资源不能充分被利
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包括学习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形态上讲,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所组成,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  21世纪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渗透德育,还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还不够成熟,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中学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互动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其间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作者针对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互动”教学 思考    “互动”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思想品德课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为了消除思想品德课为了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正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所谓“活动化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以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活动、积极探究、自我感悟为特点,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会制约教学的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每年全世界有数十万人患此疾病。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放化疗,诱导治疗以及骨髓移植为主要方式,但是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局
摘 要: 新课程高考进行了很多改革,虽不是全面、彻底的改革,但是新课程高考在相当层面上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本文分析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要点与教学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过程    在推进高中新课程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无法真正实施,高中教学仍然会是应试教育。新课程高考进行了很多改革,但还
今年年底,全国美术界即将迎来第八次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认真回顾和梳理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道路,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