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让“切肤之痛”消失吗?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作曲家乔治·本杰明


02《切肤之痛》剧照

  2018年10月23日,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的歌剧《切肤之痛》(Written on Skin)先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举行了亚洲首演,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上海,再度上演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部有着“二十一世纪最佳歌剧”光环的歌剧究竟如何?是否如它宣传的那样值得一看?演出前,我们采访到了此次歌剧的指挥劳伦斯·雷内斯(Lawrence Renes)与导演本杰明·戴维斯(Benjamin Davis)。

“慢工出细活”的匠人作曲家


  乔治·本杰明是英国乃至全世界当代音乐的领军人物。他出生于1960年,早早地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七岁就开始作曲。1976年,十六岁的本杰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梅西安学习作曲。梅西安对这位年轻有为的爱徒评价甚高,甚至将他的才华与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毕业后,本杰明又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继续深造,就读期间,他的管弦乐作品《为地平线环绕》(Ringed by the Flat Horizon)在BBC逍遥音乐节上公演,成为当时所有参演作品的作曲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随后,乔治·本杰明的作品持续地在世界各地上演。1982年,西蒙·拉特爵士执棒伦敦小交响乐团世界首演了本杰明的《曙光》(At First Light)。1995年,本杰明为第七十五届萨尔茨堡音乐节开幕式创作了《室内乐团三部创意曲》(Three Inventions)。2002年,在伦敦巴比肯中心举办的乔治·本杰明个人作品演出季的开幕式上,其作品《重写本两部》(Palimpsests)由伦敦交响乐团和法国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合作首次公演。


《切肤之痛》的指挥与歌唱家们

  本杰明在音乐上的早熟与成功,并没有让他心生骄傲,相反他行事相当低调谨慎。本杰明的音乐创作历程可谓相当缓慢,虽然他涉猎了室内乐、歌剧、电子音乐等多种音乐体裁,但作品数量并不多,为了精心打磨一部十几分钟的作品,他往往可以花上数年之久。从目前已经出版的音乐作品来看,1988年至1992年,本杰明仅仅创作了两部作品,总时长只有二十分钟——换言之,他平均每年只创作了五分钟的音乐。在本杰明看来,音乐创作需要许多草图、许多放弃、许多等待,这是达到他所想要的结果的唯一途径。而在完成一部作品之后,他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构思下一部作品。媒体常给本杰明的作品冠以“精致”“一丝不苟”“完美无瑕”的评价,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匠人形象。
  乔治·本杰明的音乐风格讲求一种“持续的流动”,总是使用一个最简约的材料,却穷尽了其极大的延展可能性。他的第一部歌剧《走进小山》(Into the Little Hill)为2006年巴黎秋季艺术节的委约作品,由马丁·克林普(Martin Crimp)创作剧本。而双方第二次合作的歌剧就是《切肤之痛》,这也是本杰明创作的首部大型歌剧,2012年夏天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首演于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2013年3月和11月,《切肤之痛》又先后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巴黎喜歌剧院上演。迄今,这部歌剧已经在全球演出了八十余场,好评不断,广受欢迎。《纽约客》的乐评人听完后说:“其璀璨而神秘的声音里包含着从感性到残暴的所有人类情感。”而荷兰媒体则评价道:“最终,这会是一部永恒的歌剧。”

源自十三世纪传说的“暗黑系”歌剧


  《切肤之痛》是一部以激情、嫉妒、压迫和暴力为主题的“暗黑系”歌剧,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十三世纪的传奇故事:游吟诗人威廉与守护者之妻阿涅丝相爱,守护者发现了他们的奸情之后,将威廉的心脏挖了出来,加以烹饪后给自己的妻子食用。阿涅丝得知真相后,从阳台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1指挥劳伦斯·雷内斯


02《切肤之痛》剧照

  《切肤之痛》的英语标题“Written on Skin”直译过来就是“写在皮肤上”的意思,从表面上看指的是威廉——在歌剧中以一名抄本画师的形象出现,被称为“男孩”——制作书本这一事件,但剧作家马丁·克林普显然在有限的戏剧文本中思考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人类过往的种种不幸与痛楚。全剧由当代世界的三位天使拉开序幕,他们口中念着“除去砖头建成的城市,除去电线,覆以草地”的咒语,用法术剥离现代世界,并唤来中古时代。这个过去的世界是不幸的,借着天使和男孩之口,剧作家让观众听到了上帝创世却又以洪水淹没世人、犹太人被处以石刑、罪犯受到拷打、妇女困顿于盲目服从的状态中等内容。
  虽然剧情脱胎于十三世纪的民间传说,但在音乐风格上,《切肤之痛》却是一部极具当代感的作品。作曲家的音乐力图暗合剧本本身的沉重主题,展现出从圣洁宁静到残暴不仁间的巨大张力。全剧伊始,铜管、木管以及弦乐队就奏出尖锐的不协和音,仿佛是人物意志的痛苦宣泄。剧中充斥着大量的现代作曲手法,极残酷地呈现了人类情感中负性的一面:背叛、嫉妒、杀戮等。而终场则为本已错综复杂的剧情增添了一重神秘的维度:观众被带回现代,阿涅丝作为插图中陨落者的形象被展现出来,三位天使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眼里流露出对人類不幸与灾祸的冷酷迷恋。全剧的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在小提琴的高音C上,是对阿涅丝最后一声尖叫的应答,又仿佛是对人类世界未来的疑问。   据指挥家劳伦斯·雷内斯介绍,《切肤之痛》探索了乐器所能做到的最极端的演奏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许多不同色彩,他将之称为“特效”(special effect)。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效果,雷内斯举了一个例子:“丈夫和妻子躺在床上,妻子假装在睡觉,但实际上没睡着。丈夫虽然看不见妻子的眼睛,但他能听见妻子的睫毛刮在枕头上的声音,那听起来就像是虫子一样。于是,作曲家让乐手们用弦乐演奏出昆虫飞过的效果,让音乐听起来毛骨悚然。”
  雷内斯告诉我们,《切肤之痛》是他最为钟爱的作品之一,首演时他就被震撼到了。“这是一部绝对的杰作,对我来说,它和莫扎特、威尔第的歌剧是在同一高度的,我相信它一定会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盛演不衰。”在雷内斯的眼里,《切肤之痛》的演奏难度无疑是极高的。“每一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像是一种语言,当我们演奏莫扎特、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的作品越多,我们理解他们的语言就越深刻,也就越容易把握他们的音乐风格。演奏现代音乐就像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要在一个星期内学会它,并唱出那么多不同的情感变化,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此次上海交响乐团的精彩演释,也使它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能够承担西方当代歌剧演释的交响乐团。

堪比全舞台版的半舞台版制作


  此次《切肤之痛》的演出采用了半舞台版,即交响乐队不在乐池里,而是和歌唱演员一起在舞台上演奏;演员虽身穿戏服、有动作表演,但舞台上没有道具和舞美设置。不过,歌剧毕竟是一门音乐与戏剧相互融合的艺术,那么采用半舞台版的演出形式,是否会削弱歌剧本身的戏剧内涵呢?对我们提出的这个疑问,雷内斯表示,通常来说,歌剧的确应该是全舞台版的,但由于《切肤之痛》的音乐和脚本太强烈了,所以半舞台版对戏剧内涵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因为交响乐团是在舞台上的,观众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指挥和乐手,因此也可以更加专注于听觉体验,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本身。”
  导演本杰明·戴维斯对场景的划分非常巧妙,他利用舞台中间的指挥台来分割时间和空间。作为一部半舞台版歌剧的导演,戴维斯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半舞台版歌剧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让观众看到歌唱家与指挥、与乐团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如果我和指挥有不同意见的话,所有事情都会散开,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意见一致。我觉得在半舞台版的歌剧中,导演的工作是去帮助演员和乐手们,而不是试图去挡在他们的路上。”因此,不同于其他歌剧排练过程中,导演和指挥“从头吵到尾”的状态,戴维斯和雷内斯几乎从不吵架,两人经常一起吃饭、闲聊,甚至共享同一个休息室。
  对习惯于十九世纪以来歌剧程式的观众而言,《切肤之痛》是一部颠覆式的作品。它与其他歌剧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一般的歌剧中,歌剧情节的描述是作为字幕打在舞台两旁的屏幕上的,而《切肤之痛》的演员则是将旁白与角色本身的台词一起唱出来——比如说,饰演阿涅丝的演员会唱:“阿涅丝走到窗边,说道……”据说,剧作家克林普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歌剧与观众的一种疏离感,让观众在看戏时不至于陷入剧情中。比起传统歌剧的跟随角色的情绪而呼吸,在《切肤之痛》中,观众更像是一位旁观者,以冷静的上帝视角了解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并体察到其中的虚拟性——他们时刻都被提醒道,舞台上的一切都是虚构的。
  演出时,三位主演,尤其是饰演阿涅丝的美国女高音歌唱家乔治娅·贾曼(Georgia Jarman)不仅有着卓越的声乐造诣,其表演功力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有时当舞台上的灯光暗下来后,她依然在忍不住地啜泣,这使得这部以半舞台版形式呈现的歌剧所具有的戏剧感染力,几乎不亚于一部全舞台版的歌剧。


女高音歌唱家喬治娅·贾曼
其他文献
因为一张惊世骇俗的“贝多芬”,世界记住了卡洛斯·克莱伯;凭借一张闻所未闻的“舒伯特”,我认识了卡洛斯·克莱伯。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恨他还是爱他,因为如果我选择他,这将意味着我必须为了他的风格而与其他所有的指挥大师“分道扬镳”;而如果我真的迷上他,他那屈指可数的几套录音遗产永远都满足不了我的欲望。但我终究还是爱上了他,爱得直到梦里都有他的位置。记得初涉古典音乐时,我还对一位国内知名音乐评
期刊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年的时间像跳动的音符,转眼间就演奏完毕。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新年音乐会是乐迷每到元旦春节时段必选的节目。听一场水准上佳、惊喜连连的新年音乐会,不仅能让人十分满足地作别旧岁,也能帮助乐迷们带着朝气蓬勃的劲头开启新一年的工作、生活和聆听之旅。  上海大剧院近五年来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在12月30日与12月31日奉献两场新年音乐会,一场歌剧选曲拼盘、一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已经成为
期刊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世纪之交的几十年可谓是俄罗斯文化史上最璀璨的时期之一了。这一时期民粹派运动的失败、封建制度危机的不断加深,在探索民族命运势头空前高涨的历史背景下,俄罗斯民族文化以主动之姿汇入现代文化潮流发展的汪洋之中,并与西方文化交织渗透,齐头并进,文学、哲学等领域无不大放异彩,兴旺繁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音乐领域同样名家辈出,成绩斐然。在音乐创作上,作曲家们试图走出一味
期刊
从歌剧导演到音乐节艺术总监  “余隆先生是2018年1月才告诉我,让我接任音乐节艺术总监的。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儿突然,因为当时我们今年的演出项目基本上已经定了,”邹爽了解余隆一直非常期待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蜕变,“他从去年开始给了我们节目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我没有想到他会把艺术总监这个重任交付给我。”  对于古典音乐界来说,邹爽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的确,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导演,邹爽
期刊
郎朗携手千名钢琴使者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音乐盛典  近日,“一带一路传琴音·文化共融筑盛典”CHINA钢琴新势力——郎朗携手千名钢琴使者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音乐盛典暨全球媒体见面会,在厦门荣誉国际酒店隆重召开。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钢琴爱好者和各界人士代表以及广大媒体等两百多位嘉宾出席媒体见面会。  CHINA钢琴新势力音乐盛典将于2019年1月27日在厦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此次盛典响应国家“一带
期刊
貌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洪峥一四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作为医生的父母要求很高,还是孩子的她,每个双休日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声乐、美术、芭蕾,一样都不能落下。当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洪峥一喜欢的娱乐方式却是弹琴、唱歌,“那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洪峥一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发自内心的喜爱让她在中小学期间就多次获得上海市钢琴比赛及声乐比赛的各类奖项。自弹自唱的洪峥一  2009年,洪峥一拜爵士钢琴演奏
期刊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近年来,这里的音乐艺术发展迅猛,杭州爱乐乐团水平高涨,活动频繁,现已成为杭州音乐艺术水平的象征。  美好的音乐伴随着如画的风景,给这座诗意盎然的城市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气象。杭州国际音乐节是自2017年诞生的一项具有世界水准的音乐节,它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声器乐独唱、独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云集国内外一流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及乐团,是一个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奉献音乐“盛宴”的欢乐
期刊
作曲家赵季平的作品一贯以亲近、和善、动人、真切的主旨风格,被广大乐迷和众多优秀音乐家所喜愛,并高频率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完成于2006年的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庄周梦》历经十年,几易其稿,是作曲家对中国老庄哲学、中国民族器乐及大提琴长期思考的结晶。继马友友与香港中乐团于2008年11月8日在香港首演之后,王健、秦立巍、玛丽·霍林克(Marie Hallynck)等大提琴家都先后演奏过这部作品。
期刊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没有哪一种音乐体裁能像歌曲那样深入人心,拥有如此广大的听众群体,并介入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文化生活中去。在近代音乐史肇端之时,正是学堂乐歌,继而是艺术歌曲的创作,成为了中国早期音乐启蒙运动的先声,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轨迹。  中国艺术歌曲常以古诗或现代诗为歌词,意境深远,兼具音乐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音乐与歌词的关系就像恋人一样”。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是青主创作于192
期刊
2018年4月,被誉为“交响乐王国无冕之冠”的柏林爱乐乐团终于发行了“除夕音乐会”套装(20DVD)。至此,该乐团音乐季中最为著名的“三大音乐会”均已陆续发行完毕。另外两套——“森林音乐会”套装(20DVD)发行于2017年4月,“欧洲音乐会”套装(25DVD)发行于2016年4月。对于乐迷来说,能够把这六十五场音乐会的实况录像一次收藏,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乐迷可能更熟悉“维也納新年音乐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