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讲评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山东省临沂市2016年高三一模作文。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阿里巴巴公司上市,让万余名员工身价百万,这样的造富奇迹迅速在年轻人朋友圈中引发了一连串热议。
  有人说:“在互联网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有人发出“那一年,我去了清华园,你去了阿里巴巴”的感叹!
  而有人则抱怨:“没赶上互联网好时代,如果早生10年,或许也成为百万富翁了。”
  经过一番“事后诸葛亮”,不少年轻人反思起当初的职业选择,为自己没抓住机会而惋惜、懊恼。不过,假如时光倒流到十几年前,他们是否有勇气加入那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腾讯、百度、新东方……
  请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写出你的思考、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这篇材料讲的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万余名员工身价百万的事例,引起人们的思考。实际上是让我们对“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抓住它”这一哲学命题进行思考。机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发现机会的人却必须有积极的态度、勤勉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大胆的决断等等。同时也包含了人在机会流逝之后的态度,是灰心丧气,是一蹶不振,还是深刻反思,重整旗鼓,从头再来?针对这些思考,我们可以从“机遇、勇气、选择、后悔、反思”等角度入手写作。
  [作文示例]
  错过霞满天,莫道桑榆晚
  “阿里巴巴”奇迹让无数人后悔起自己的职业选择,殊不知,当年的他们正是由于缺乏远见卓识,才使他们错过了机遇。“事后诸葛亮”的行为我不敢苟同,错过了满天的霞光,就莫要抱怨“桑榆已晚”,不如拥有远见,才能拈得馥郁花香。
  哲人说:“机会不会自己上门来找。”寥寥几字,极言远见的重要性,任何机会都未明码标价,关键看你能否挖掘出它的真正的价值。拥有远见卓识,无疑为发现机遇提供了垫脚石。拂去机遇表面的浮尘,是远见,让你沐浴于霞光满天。
  拥有远见,让你能在纷繁迷乱的喧嚣世间寻得一方竹林,潜心开辟事业。他,秉烛夜游,虽身负高龄仍老而弥坚;他,斋戒素食,于青灯古佛旁深研佛法;他,笔耕不辍,以半壁青灯漂白思想。他便是南怀瑾。心有木兰,濯濯君子,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远见让他认识到佛禅和一的重要性。无慎浮世虚浮,他以远见成就佛学真我,在川九年,终得大成。
  远见让南怀瑾穿越喧嚣浮世,摘得万仞山上的佛学灵芝,开辟佛学竹林。心怀远见,让他尽享次第花开。
  拥有远见,让你在面对选择时能遵循内心,尽显智者风范。她是才女,亦是“铁娘子”,她便是汉娜·阿伦特。师从海德格尔,师长归顺纳粹的行为让她不解,她对纳粹命运不佳的远见让她忠于内心,忠于犹太。集中营中的所见所感和她相信纳粹必亡的远见,让她敢于书写内心的想法。《纳粹理性批判》更是让她一往无前。汉娜·阿伦特用她的远见保全了自己,更是推己及人,将思想内涵书写得酣畅淋漓。
  巴尔扎克说:“拼着你的一切,奔你的前程。”诚如斯言,用智慧、耐心、勇气助你奔向前程犹为重要,但远见卓识更是必不可少。以远见为帆,棹梦想之舟,方能摆渡到成功的彼岸。
  君不见梁思成有远见,奔走呼号保古城,君子高标留千年;君不见陈寅恪有远见,不理世俗铸《柳如是》,思想境界连绵不已;君不见朱绍侯有远见,呕心沥血写罢《二十四史》注解,思想内涵与天齐。
  为山九仞,片石为基;为海九丈,滴水为基;为人于世,必得以远见为基。如此,你将再也不会错过霞光满天。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终于放寒假了。吃过早饭,妈妈对女儿说:“小心肝,快过年了,听说超市里进了很多新鲜货,你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的。”临近中午,女儿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妈妈急切地问:“怎么样,收获不小吧?”女儿懒懒地说:“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诗歌有诗眼,材料作文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中心意旨的词语或句子。这则材料中,能体现核心内涵和命题意图的“题眼”是女儿回答妈妈的哪句话“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正确、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成为审题立意的最佳突破口。解读本题,要围绕“什么才是真正的收获”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独立、审慎的价值判断。
  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新鲜货,这些货物对于一个被长期关在教室里闭门苦读的少年来讲,应该多么具有诱惑力呀!更何况正值寒假,年关将近,宝贝女儿本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消受一番,没想到却冒出这么冷冰冰的一句话来。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含义颇深,它表明女儿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贪图物质享受,她对那些新鲜货丝毫不感兴趣,她明白那些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女儿的人生志趣、理想追求和生活价值观。沿着这个思维方向做全面细致的分析挖掘,可以提炼出众多不同的立意。①高雅的追求提升人生的品位。雖然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物质的满足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情趣高雅的人绝不会做物质的奴隶。②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要把握好自己,做到举世混浊我独清,不同流合污。③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做人知足则常乐,做事知不足才能做得更好,做学问不知足才能不断进取。④欲壑难平,当思自制。不是必需的东西虽一毫而莫取,要学会为自己减负,勿因盲目追寻而迷失自我。⑤学会取舍,学会放下。在金钱、荣誉、地位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让沉重的包袱压弯了自己的脊梁。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认清自我,适合自己的东西,纵然千难万难也要奋力争取;不适合自己的,纵然送上门来也视而不见。⑦做好人生的加减法。人活于世,要靠智慧,懂得加减。知识修养不可少,要时时用加法,不断提高;功名利禄如粪土,要时时用减法,不为外物所累。
其他文献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涉及的词语、名篇名句、修辞等基础知识大多是平时所学内容,但比起往年题型,改变还是很大,没有考之前常考的语病、连贯、漫画等题,古诗词相关的占比很大,真正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这让部分学生不太适应,下面就以江苏高考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第三题(引用诗句是否符合语境题)为例来总结该题的解题技巧  【真题再现】  (2016江苏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有的教师将课本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匆匆转入专题复习;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之后沉迷于题山题海。这些做法都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课本复习的边缘化,折射出高考复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课本才是根本,高三语文复习要回归课本,精耕细作,突出实效;同时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建构高考知识网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沉淀的精华
期刊
考点解读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归纳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本考点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对文章内
期刊
文言文阅读题,顾名思义,即在文言文阅读中解题。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都在于阅读,在于结合语境。阅读,须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树木”,指题目涉及的相关语境;“森林”,指文章的全貌,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本文主要分析如何见“森林”,这一环节对解答实词理解题、概括分析文章内容题、翻译题等都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从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看,文言文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传记类、说理类、杂记类这三类。这三
期刊
在高考考场作文中,记叙文往往是以其生动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朴實的语言脱颖而出,如果再以或明或暗的线索来串联全文,无疑能使文章锦上添花。记叙文是靠其线索来贯穿全文的,这个线索可以将材料串联成一条主线,从而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线索就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后被骗走9900IL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
期刊
【话题提要】  面对新材料作文或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考生将视角转向了议论文,把写作议论文作为书写作文的首选。笔者以为,在众多考生都以议论文为写作首选时,不妨考虑去写写记叙文,这样或许更有利于自己在考场作文中获得高分。仔细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所占比重还是很大的,如2004年高考陕西满分作文《父亲很土,却很快乐》以记叙的视角展示亲情这一主题,文章写得很有感染力;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
期刊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我国自古即有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古人曾云:“唯书是药,可治人之愚。”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而古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名句名篇默写仍然是试卷的必考内容,并且是高考
期刊
记叙文写作要求“有我”,须把“我”摆进去,并与所写内容融合无间,否则很难避免空洞虚飘不接地气,尽管这个“我”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  记叙文写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我”呢?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加以简要说明。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生活的孤寂海子忍不住想“面朝大海”,身在异国的韩少功忍不住“我心归去”,身在动乱年代的食指忍不住发出“相信未来”的呐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