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培养灵性的前提一尊重理解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情感和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一朵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来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独特的个性行为予以接纳,并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这样学生的灵性就有了依附的土壤和温床,就有了闪现的空间和机会。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观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多,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有些老师很多时候对他们的要求是按照对成人的标准来衡量的,似乎很多要求老师都说了,很多知识都讲过了,孩子们应该按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应该都能做得很好,可现实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过多地放下师道尊严,没有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样有些学生迫于压力唯命是从,有些学生则产生逆反心理,为所欲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些道理告诉我们: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一定的人格魅力,才
能纯化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迷人的光彩。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这样的观念:让一个人感动很容易,但感动一个人很难,相反,让一个人遗憾很难,但遗憾一个人很容易。“老师’’只有在学生发自内心称呼时,它才有意义。实际上一名好的教师,只有了解了中学生在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之间的特点时,才能做到师生人格上平等的认知,学生才能对老师减少设防,打开自己心扉,课堂才变得更加真实,教师才能捕捉到课堂中的教育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昭示,这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也是教育的一种必然追求。
2.培养灵性的关键一交往互动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是火源,好比是打火机,主要任务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起码也要引导学生同自己一齐燃烧,引导学生开口、开心,获得成就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政治课堂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将书中的一些知识编成各类题型,每小组推荐与随机抽调相结合,利用积分的方式筛选出优胜者,赋予“冠军”小组的称号,让获奖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和下次再获胜的紧迫感,让落后的小组增加责任感,产生下次一定要打败对手获胜的进取心。再有,“学生考老师”的办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态行为。如:利用“章程、建设、义务”三个词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含义明确。学生在口述时能说出含上述词语的一段话,但完整性、连贯性不够。此时,教师让学生给
老师出词语,不限范围地考老师,学生产生了兴趣,想思路、想词语,有时老师故作为难,让出题学生自述,有时,教师作答,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让学生产生羡慕感,在相互的比照中,学生既感到轻松,又受到教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善于用眼睛去洞察学生的心里,保持微笑的神态,必要时可与学生握手,采用一些亲和动作。的确握手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其中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加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在紧张的竞争中,学生才会有更多灵性的绽放,许多情感在自觉地形成。
3.培养灵性的核心——探究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为中学生已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和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饬学生的主动性,甚至会扼杀他们的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物质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替代,也不能改变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在七年级教材《自我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在自己的班级现场去找“美丽",可以下位,可以和同学交流,可以坐位观察,从诸多“美丽”中,特别有学生提到正在听课的教师中某一位是美丽的,不仅有外表的描绘,还有品性的提升,这是真实的表白,让人真有点幸福感。
与此同时在美丽的背后,可能还有些缺陷,因为人无完人,通过比较,让学生查找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正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夜深人静的夜晚,当你驾车到十字路口,前方亮着红灯,此时周围无一人,也无一辆车,你会怎么办?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白“慎独”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最高境界,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哲理。这样的现实和假设的探究体验,会闪出学生的心灵,一个能自我反思的人,就是一种对行为领悟的灵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如到金。的确,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伴随学生成长的道路,总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总会横亘着一些障碍,但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我们的教师以执著的追求,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在课堂开展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引导探究体验,学生的灵性就能充分张扬,这样的课堂就会越发美丽。
收稿日期:2011-08-12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情感和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一朵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来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独特的个性行为予以接纳,并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这样学生的灵性就有了依附的土壤和温床,就有了闪现的空间和机会。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观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多,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有些老师很多时候对他们的要求是按照对成人的标准来衡量的,似乎很多要求老师都说了,很多知识都讲过了,孩子们应该按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应该都能做得很好,可现实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过多地放下师道尊严,没有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样有些学生迫于压力唯命是从,有些学生则产生逆反心理,为所欲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些道理告诉我们: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一定的人格魅力,才
能纯化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迷人的光彩。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这样的观念:让一个人感动很容易,但感动一个人很难,相反,让一个人遗憾很难,但遗憾一个人很容易。“老师’’只有在学生发自内心称呼时,它才有意义。实际上一名好的教师,只有了解了中学生在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之间的特点时,才能做到师生人格上平等的认知,学生才能对老师减少设防,打开自己心扉,课堂才变得更加真实,教师才能捕捉到课堂中的教育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昭示,这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也是教育的一种必然追求。
2.培养灵性的关键一交往互动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是火源,好比是打火机,主要任务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起码也要引导学生同自己一齐燃烧,引导学生开口、开心,获得成就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政治课堂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将书中的一些知识编成各类题型,每小组推荐与随机抽调相结合,利用积分的方式筛选出优胜者,赋予“冠军”小组的称号,让获奖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和下次再获胜的紧迫感,让落后的小组增加责任感,产生下次一定要打败对手获胜的进取心。再有,“学生考老师”的办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态行为。如:利用“章程、建设、义务”三个词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含义明确。学生在口述时能说出含上述词语的一段话,但完整性、连贯性不够。此时,教师让学生给
老师出词语,不限范围地考老师,学生产生了兴趣,想思路、想词语,有时老师故作为难,让出题学生自述,有时,教师作答,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让学生产生羡慕感,在相互的比照中,学生既感到轻松,又受到教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善于用眼睛去洞察学生的心里,保持微笑的神态,必要时可与学生握手,采用一些亲和动作。的确握手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其中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加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在紧张的竞争中,学生才会有更多灵性的绽放,许多情感在自觉地形成。
3.培养灵性的核心——探究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为中学生已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和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饬学生的主动性,甚至会扼杀他们的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物质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替代,也不能改变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在七年级教材《自我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在自己的班级现场去找“美丽",可以下位,可以和同学交流,可以坐位观察,从诸多“美丽”中,特别有学生提到正在听课的教师中某一位是美丽的,不仅有外表的描绘,还有品性的提升,这是真实的表白,让人真有点幸福感。
与此同时在美丽的背后,可能还有些缺陷,因为人无完人,通过比较,让学生查找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正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夜深人静的夜晚,当你驾车到十字路口,前方亮着红灯,此时周围无一人,也无一辆车,你会怎么办?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白“慎独”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最高境界,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哲理。这样的现实和假设的探究体验,会闪出学生的心灵,一个能自我反思的人,就是一种对行为领悟的灵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如到金。的确,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伴随学生成长的道路,总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总会横亘着一些障碍,但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我们的教师以执著的追求,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在课堂开展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引导探究体验,学生的灵性就能充分张扬,这样的课堂就会越发美丽。
收稿日期: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