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一)教师的指导思想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从教师的指导思想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有大胆的突破和改进,才能确立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要克服在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有的教师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教学活动,实验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新观点,或者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等都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一个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否被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式方法是否新颖,独特。 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灵活有效地驾驭教材,把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的思维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的意识,营造出创造性思维,创新性学习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培养學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意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克服那些在课堂上老师唱主角,部分学生当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听众的陈旧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做学习的主人,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好师生的交流合作,使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分组讨论等,才能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互相讨论,才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或将几个见解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方法,培养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的任何方式,都不能让部分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教师应细心把握,责任明确,把任务分配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
  (三)教师恰当的质疑和归纳总结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题目,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质疑。 同时也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教材上的内容,敢于质疑教师的讲解 ,特别是学生的观点,由于探讨的余地较大,更要通过质疑,勇于实践、验证,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教师要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分析,或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更能发现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对每堂课都进行各种归纳和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归纳总结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既是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又是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集中思維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较好的总结能力,拓展思维。
  二、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动力
  教师要合理的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习失去信心。因此, 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运用数学中图形的美感,物理实验中的现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让学生产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尽力的把生活中美丽的图形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习的内容讲述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上科学家的故事,科学理论的发展所经历的沧桑,科学家成才的事迹,科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学生常常认可教师的评价,以教师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取得的好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学生也常常从教师的表情或语言,来判断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体会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好奇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 学生就会点燃的思维的火花,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和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在师生的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一、创造悬念,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设计疑问,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设疑”,就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并使其全身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此外,小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动物的叫声也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诱惑力,学生尤
期刊
一、创设情境,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增强估算意识  第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估算,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如一年级学了百以内数的认识后,可设计具体情境中可让学生估算,“如果我们班47位学生去春游,有三辆车子分别可以坐30、40、50人,你认为乘哪辆车比较合适?”因为47接近50,所以坐50人的那种车比较合适。学生对春游的事本来就感兴趣,对这样
期刊
《指南》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更是幼儿大胆自主表现、抒发自身快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儿园歌唱教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并积极培养孩子们歌唱的兴趣。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歌唱活动呢?  一、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除了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看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
期刊
2008年我在高一学年,教过一个班级。开始有一个男同学,学习非常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不会的题还总来问。我对这名学生的印象很好,我们师生的关系也不错。可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感觉到他课下不问题了。但上课的状态还可以。我以为是最近学的不错,没什么问题。又过了一些日子,他上课不认真听了,有时候根本就不听了。于是在上课时我就提醒他注意听。他当时答应的很好。我认为是可能最近玩的心思过重,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尝试,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学会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的熏陶,实现了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和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首先,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  传统教
期刊
一、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教与学的基本组织方式,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及锻炼数学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非常低。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数学教师只有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才能改善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
期刊
教育是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学校是培养人的基地。时代的急剧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深化改革,产品的日新月异,正在向教育发出了新的挑战。科技发展之快,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信息量、知识量与日剧增,使人们无法按常规吸收知识,书本知识的不断退化,又使人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迅速失去实用价值。这就给我们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今天,很多新职业的兴起和一些旧职业的更新、转化
期刊
好習惯让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会让人麻烦一生,一辈子倒霉。何以见得?什么是习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习惯是指人们长期重复或多次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变成需要的行为倾向或风尚,是一种相当顽强的力量。好习惯的保持是人的良好素质、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简单地说,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发现,班里总是有3~5个学困生,学习基本是一窍不通,一天到晚坐在教室
期刊
一、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六度”“六戒”,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一是难度适中,力戒平淡乏味或高深莫测。提问时,把握不住难易程度,往往会事与愿违。过易,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屑一答;过难,学生会不知所以然。莫衷一是。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二是梯度适宜,力戒“满堂问”。教师所提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扣扣相连,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
期刊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等。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尊卑有别,教师堪称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学生则是“惟命是从”,不得叛逆。  但是,新的世纪,新的世界,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