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动画电影中,不同的作品,一直存在着一种“儿童”与“成人”,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在由儿童视点展开的叙事空间中,一个孩子因为成长所遭遇了困境,他必须通过种种的努力去突破这个困境,最终达到叙事上的完满。而方式与方法,行为与动作,则是儿童本有的,并可以充分被儿童观众理解的情节设计。那么我们可以视之为经典儿童动画电影的基本叙事策略。在经典迪士尼时代,将这一叙事策略贯彻到底,并形成了标准化的叙事流程,《森林之子》、《匹诺曹》、《阿拉丁》,甚至从戏剧文本脱胎而来的《狮子王》,都在改编过程中,深刻的完成了这一叙事手法的转换,成为标准的“儿童动画电影”。
而动画仅仅作为技术手段而言,同样存在着另一种叙事构成。无论从人物设定,到情节展开,到最终主题与价值观的指向,叙述的是成人世界的命题,并展现的是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困境。即便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仍然可以以儿童角色作为叙事视点,但是揭示出来的主旨则已完全超出了“儿童动画电影”的范畴。这一案例,以《我在伊朗长大》和《玛丽与马克思》所体现的最为典型。从观众的角度上看,“动画片究竟是给成人还是孩子看的”这种争议,实际上在动画片创作领域,其实早就已经完成了两套叙事策略,只是观众难以明晰的理解其中的差异所在。
然而皮克斯影业在这一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颇值得深究与寻味。从狭义上区分,皮克斯的作品在近几年的创作方法上,已经可以非常好的完成“作者叙事”与“类型叙事”两方面的融合。真正做到了“孩子和大人都能看”的受众标准。而这一成功,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双重叙事策略的成功,它利用的是嵌套式叙事序列法则。在一个故事中展开另一个故事,用两套叙事层构建起一个高度成人化主题的叙事空间。2017年末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新作《寻梦环游记》,是这一叙事策略获得成功的最佳范本。
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因为痴迷音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却遭到自己家族的强烈反对。而家族对音乐产生敌意的根本原因,在影片开始时已然充分揭露:已去世的曾曾祖母伊梅尔达,被追求音乐梦想的丈夫埃克托抛弃,而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恨意。这一恨意竟成了家族的家训,要被世代执行。这一人物困境是非常典型的“儿童式困境”,即,原生家庭对于自身愿望的干涉和阻挠。米格想要破除这个困境,接下來的常规叙事流程无疑是依靠“小伙伴”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家人的理解,实现梦想,这一最常规的情节走向。然而,后面的发展则堪称神来之笔。
米格找到了“小伙伴”,可是这个“小伙伴”竟然是自己的曾曾祖父埃克托(在埃克托登场时故意隐藏其真实身份)。埃克托因为没有留下被家人供奉的照片,从而无法从阴间回到人间探亲。米格也因为偷吉它而坠入阴间,如果不得到亲人的祝福,将会彻底留在幽冥世界。在这个情节展开后,米格原有的戏剧动作被偷偷的换掉了。实现音乐梦想的具体动作是获得吉它,而到了阴间后,他的动作变成了寻找吉它主人,也就是被他误认为是曾曾祖父的已故歌神德拉库斯,米格要得到他的祝福,才能够同时实现两个人物目标,达到叙事流程的终点。
在幽冥世界,一个像埃克托这样的幽灵,如果在人间没有人能记得他的话,将会化作一团金色尘埃永远的消失,称为“终极死亡”。埃克托所焦虑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永远的被亲人所遗忘。在这个情节设定出现之后,影片的叙事重心巧妙的发生了位移。儿童突破原生家庭的阻碍实现梦想,这一原有的叙事线所探讨的主题,由此让位成:如何界定“死亡”?这一更加深邃和玄奥的哲学命题。为了完成这一主题,影片显然已经进入了第二叙事序列:埃克托被德拉库斯谋“才”害命,客死他乡,结果还被亲人误解,要被永远遗忘。这个第二叙事序列承接第一序列,是在原有人物行动线之上,附着并替换出了的新行动线。米格实现自身梦想的行动目标,让位给了埃克托如何唤起亲人理解,并且揭开其“失踪”真相,这些新的行动目标。无疑,叙事重心的调整,是影片在叙事手法上最为高明的一笔,这个第二叙事序列,和由其引出的第二个主题,才是主创真正想要在这个文本中表达的实在意图。
“生死以别,天人永隔”是人类无法根除的痛苦之一。而痛苦的根源,则在于认识到死亡,是物质意义上一个人真正的终结。代表着永远的失去,无可挽回。而这种对于生命本身沉痛的思考,显然不是“儿童动画电影”所适合触及到的命题。有趣的是,皮克斯经常在题材选择上,“知难而上”。在《寻梦环游记》中所涉及到的思考生命意义的主题,曾于其2009年的作品——《飞屋环游记》中,就已经有所表现。有所不同的是,《飞屋环游记》中所探讨的,是如何摆脱亲人死亡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以此所设计的戏剧动作是完成亲人的遗愿,最终化解永失我爱的悲伤情绪。而到了《寻梦环游记》,死亡已经是可以被直面和触及到的真实感受,主角米格横跨阴阳两界,聆听生者的倾诉,亦可以了却死者的心愿。这是对死亡创痛最为美好的抚慰。介于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可能仅仅是——“永远的睡着了”,这样的认知程度,所以从主题指向上来看,《寻梦环游记》的影片主旨实在超越了儿童电影的范畴。
叔本华在其随笔集内,有《论死亡》一文当中有这样的论述:“你无法理解在你的身体毁灭以后,你自身的存在是否还有可能。但难道那种身死以后的存在,会比你现在的存在,以及你如何达到这一存在,更加难以理解吗?你为什么怀疑那敞开的,通往现实的秘密通道,会在将来不是同样敞开的呢?”他也进而提出关于生存意欲的体现,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注带有自身遗传基因的下一代。这种态度,似乎是积极的肯定了亲情的牵绊会对“死亡创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造成相当程度的消弭。既然我们不能否认“死亡存在”,那么亲人悼亡的仪式性举动,则是认同这种存在最为直观的方式。当米格寻回埃克托的照片,并且让已经几乎彻底失忆的曾祖母可可(影片的英文片名即:Coco,代表回忆的主体,让埃克托灵魂存续的唯一可能性)想起了她记忆中的父亲,埃克托。到此,埃克托和米格其他去世的亲人一起,实现“永生”。影片的双重叙事目标达成实现,完成了主题的表达。
而更令人觉得巧妙的在于,《寻梦环游记》将“死亡存在”这一哲学命题仍旧嵌套在经典动画电影的“家庭”叙事空间中去。让观众的消费诉求得到最基本的满足,让低年龄层观众接受起来并无任何障碍。在形象塑造方面,将“骷髅”这一恐怖的意象赋予了更为夸张和幽默的动作设计,简直是一堂生动的儿童“死亡教学课”。这与其之前的作品,《怪兽电力公司》中,将儿童幻想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滑稽化,幽默化的方法如出一辙。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与之前文论中被较多谈及的关于迪士尼“全球化叙事策略”,在直观上的感受似乎区别不大。一样是老少皆宜,一样的明快美好。然而在深层次的解析后,其中的差异就非常的明显了。
皮克斯出品的动画作品已经连续多年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角逐上有所斩获了。其根植于核心的叙事策略,是非常具有现代商业电影代表性的。而近一两年内的国产动画,却又始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创作局限。2015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是有着向皮克斯动画叙事模式探索与借鉴的优秀之作。然而在完整性和情节编排上,却仍旧显得生疏和潦草。诚然,皮克斯动画叙事模式的确立,是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电影文化基础上的,国内的创作者仍需积累大量的创作经验,方能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相信这一天会尽快到来!
作者:高永恺
而动画仅仅作为技术手段而言,同样存在着另一种叙事构成。无论从人物设定,到情节展开,到最终主题与价值观的指向,叙述的是成人世界的命题,并展现的是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困境。即便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仍然可以以儿童角色作为叙事视点,但是揭示出来的主旨则已完全超出了“儿童动画电影”的范畴。这一案例,以《我在伊朗长大》和《玛丽与马克思》所体现的最为典型。从观众的角度上看,“动画片究竟是给成人还是孩子看的”这种争议,实际上在动画片创作领域,其实早就已经完成了两套叙事策略,只是观众难以明晰的理解其中的差异所在。
然而皮克斯影业在这一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颇值得深究与寻味。从狭义上区分,皮克斯的作品在近几年的创作方法上,已经可以非常好的完成“作者叙事”与“类型叙事”两方面的融合。真正做到了“孩子和大人都能看”的受众标准。而这一成功,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双重叙事策略的成功,它利用的是嵌套式叙事序列法则。在一个故事中展开另一个故事,用两套叙事层构建起一个高度成人化主题的叙事空间。2017年末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新作《寻梦环游记》,是这一叙事策略获得成功的最佳范本。
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因为痴迷音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却遭到自己家族的强烈反对。而家族对音乐产生敌意的根本原因,在影片开始时已然充分揭露:已去世的曾曾祖母伊梅尔达,被追求音乐梦想的丈夫埃克托抛弃,而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恨意。这一恨意竟成了家族的家训,要被世代执行。这一人物困境是非常典型的“儿童式困境”,即,原生家庭对于自身愿望的干涉和阻挠。米格想要破除这个困境,接下來的常规叙事流程无疑是依靠“小伙伴”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家人的理解,实现梦想,这一最常规的情节走向。然而,后面的发展则堪称神来之笔。
米格找到了“小伙伴”,可是这个“小伙伴”竟然是自己的曾曾祖父埃克托(在埃克托登场时故意隐藏其真实身份)。埃克托因为没有留下被家人供奉的照片,从而无法从阴间回到人间探亲。米格也因为偷吉它而坠入阴间,如果不得到亲人的祝福,将会彻底留在幽冥世界。在这个情节展开后,米格原有的戏剧动作被偷偷的换掉了。实现音乐梦想的具体动作是获得吉它,而到了阴间后,他的动作变成了寻找吉它主人,也就是被他误认为是曾曾祖父的已故歌神德拉库斯,米格要得到他的祝福,才能够同时实现两个人物目标,达到叙事流程的终点。
在幽冥世界,一个像埃克托这样的幽灵,如果在人间没有人能记得他的话,将会化作一团金色尘埃永远的消失,称为“终极死亡”。埃克托所焦虑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永远的被亲人所遗忘。在这个情节设定出现之后,影片的叙事重心巧妙的发生了位移。儿童突破原生家庭的阻碍实现梦想,这一原有的叙事线所探讨的主题,由此让位成:如何界定“死亡”?这一更加深邃和玄奥的哲学命题。为了完成这一主题,影片显然已经进入了第二叙事序列:埃克托被德拉库斯谋“才”害命,客死他乡,结果还被亲人误解,要被永远遗忘。这个第二叙事序列承接第一序列,是在原有人物行动线之上,附着并替换出了的新行动线。米格实现自身梦想的行动目标,让位给了埃克托如何唤起亲人理解,并且揭开其“失踪”真相,这些新的行动目标。无疑,叙事重心的调整,是影片在叙事手法上最为高明的一笔,这个第二叙事序列,和由其引出的第二个主题,才是主创真正想要在这个文本中表达的实在意图。
“生死以别,天人永隔”是人类无法根除的痛苦之一。而痛苦的根源,则在于认识到死亡,是物质意义上一个人真正的终结。代表着永远的失去,无可挽回。而这种对于生命本身沉痛的思考,显然不是“儿童动画电影”所适合触及到的命题。有趣的是,皮克斯经常在题材选择上,“知难而上”。在《寻梦环游记》中所涉及到的思考生命意义的主题,曾于其2009年的作品——《飞屋环游记》中,就已经有所表现。有所不同的是,《飞屋环游记》中所探讨的,是如何摆脱亲人死亡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以此所设计的戏剧动作是完成亲人的遗愿,最终化解永失我爱的悲伤情绪。而到了《寻梦环游记》,死亡已经是可以被直面和触及到的真实感受,主角米格横跨阴阳两界,聆听生者的倾诉,亦可以了却死者的心愿。这是对死亡创痛最为美好的抚慰。介于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可能仅仅是——“永远的睡着了”,这样的认知程度,所以从主题指向上来看,《寻梦环游记》的影片主旨实在超越了儿童电影的范畴。
叔本华在其随笔集内,有《论死亡》一文当中有这样的论述:“你无法理解在你的身体毁灭以后,你自身的存在是否还有可能。但难道那种身死以后的存在,会比你现在的存在,以及你如何达到这一存在,更加难以理解吗?你为什么怀疑那敞开的,通往现实的秘密通道,会在将来不是同样敞开的呢?”他也进而提出关于生存意欲的体现,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注带有自身遗传基因的下一代。这种态度,似乎是积极的肯定了亲情的牵绊会对“死亡创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造成相当程度的消弭。既然我们不能否认“死亡存在”,那么亲人悼亡的仪式性举动,则是认同这种存在最为直观的方式。当米格寻回埃克托的照片,并且让已经几乎彻底失忆的曾祖母可可(影片的英文片名即:Coco,代表回忆的主体,让埃克托灵魂存续的唯一可能性)想起了她记忆中的父亲,埃克托。到此,埃克托和米格其他去世的亲人一起,实现“永生”。影片的双重叙事目标达成实现,完成了主题的表达。
而更令人觉得巧妙的在于,《寻梦环游记》将“死亡存在”这一哲学命题仍旧嵌套在经典动画电影的“家庭”叙事空间中去。让观众的消费诉求得到最基本的满足,让低年龄层观众接受起来并无任何障碍。在形象塑造方面,将“骷髅”这一恐怖的意象赋予了更为夸张和幽默的动作设计,简直是一堂生动的儿童“死亡教学课”。这与其之前的作品,《怪兽电力公司》中,将儿童幻想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滑稽化,幽默化的方法如出一辙。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与之前文论中被较多谈及的关于迪士尼“全球化叙事策略”,在直观上的感受似乎区别不大。一样是老少皆宜,一样的明快美好。然而在深层次的解析后,其中的差异就非常的明显了。
皮克斯出品的动画作品已经连续多年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角逐上有所斩获了。其根植于核心的叙事策略,是非常具有现代商业电影代表性的。而近一两年内的国产动画,却又始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创作局限。2015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是有着向皮克斯动画叙事模式探索与借鉴的优秀之作。然而在完整性和情节编排上,却仍旧显得生疏和潦草。诚然,皮克斯动画叙事模式的确立,是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电影文化基础上的,国内的创作者仍需积累大量的创作经验,方能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相信这一天会尽快到来!
作者:高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