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意识问题,或者说心智问题,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都竞相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本文首先从“什么是物理主义”出发,通过解释“什么是物理的”进而解释什么是物理主义,以及物理主义对意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二部分讨论反物理主义的观点,从解释鸿沟角度和现象概念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简要说明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相互争论的影响。
【关键词】:物理主义;反物理主义;解释鸿沟;意识
一、什么是物理主义
1、当今物理学的对象即是“物理的”
一种解释是,将当今物理学等同于当代物理学家一致认同的理论,并通过考察广泛运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物理教材的内容发现当今的物理主义究竟是哪些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当今物理学虽然的确对诸多现象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但毕竟是不完备的。例如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人们就认为牛顿三定律是最完备的。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探索到更多未知的世界,了解到更多未知的知识,所以怎么能将纯粹课本上和现有的知识定义为是物理主义的呢?
2、未来物理学的对象即“物理的”
考虑到用当今物理学定义“物理的”会使得物理主义很可能是错误的,于是,一些学者提出通过未来的、理想状态下的物理学来定义“物理的”。认为物理性质即发展完备的物理学所假设的基础性质。
综上两点,无论是当今的还是未来的物理学,都无法用来解释“物理主义”。既然无法正面解释,那么从反面是否能够解释的清楚呢?
如果物理主义是一个不能为真或为假的方法论原则,那么它如何回答“心理性质与物理性质是什么关系”以及“心理因果如何可能”等重要的哲学问题呢?作为当今心灵哲学界主流思潮的“本体论物理主义”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回答,例如:心理性质随附于物理性质,心理因果可以被还原为物理因果等等。它以物理学为基础,应用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方法,从物理事物的语言方面,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物理现象,并将心理学命题译为物理学命题,从而把“心理的”与“物理的”、“身体的”与“心灵的”东西统一起来,进而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
然而反物理主义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二、反物理主义
(一)解释鸿沟角度
1、蝙蝠论证:一个人即使知道关于蝙蝠的全部的物理知识,也不可能物理地解释“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根据内格尔的论证,物理信息无法让我们知道身为一只蝙蝠的感觉是什么,也借此推知,我们无法知道他人对于颜色、声音、气味、疼痛等等的感觉“是什么感觉”。首先,根据物理主义,世界上所有事物似乎都能由科学来解释,每个人个别的、主观的感受,是否也能还原为客观的物理信息?内格尔认为,“从还原中排除经验的现象学特征是不可能的”。譬如蝙蝠是由声呐或回声来感知世界,借此得知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等等。由于蝙蝠的感受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无法以自身的内在生活去推知蝙蝠的内在生活,所以我们无法得知身为一只蝙蝠真正的感觉是什么。
2、知识论证(黑白玛丽论证):一个人即使知道全部的物理知识,仍不能解释红色的经验感受。玛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她不得不从一间黑白的房间里通过一台黑白电视来研究世界。她专长于视觉方面的神经生理学,让我们假定,玛丽获得了关于当我们看到熟透的西红柿或天空,并使用“红”、“蓝”等词时所发生的事的所有的物理信息。
当玛丽从她的黑白房间里走出来或者给她提供了一台彩色电视时,会发生什么呢?非常明显的是她将学到关于世界的某种东西,而且是关于我们视觉经验的某种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无法逃避的结论是她从前的知识是不完全的。
3、僵尸论证:假设:存在有这样一种僵尸p,它能表现出一切人类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包括身体状况,功能表观,行为方式等,而这些“表现”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是一个真值,和普通人表现无异。但是P实际上没有“意识”,也没有精神状态,这是和人类不同的地方。,而仅仅是单纯的进行着一种机械的行动。'比如: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痛觉,他和人类一样,如果被撕出伤口,他会有“疼痛”的机械反应,大叫啊,应激反射啊等等......。我们之所以会错觉这个僵尸是有意识的,是因为我们看到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肢体动作,因为我们看到它“大叫”而判断它产生了疼痛的感觉,因为看到它“喝水”的动作判断它有口渴的大脑意识.....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僵尸大叫也许并不因为疼痛,喝水也不仅仅因为口渴,相反疼痛也可以忍着不叫,口渴也可以忍着不喝。而当我们看不到它的这些行为趋向性的时候,也就更加不能判断它是否具有某种意识了。因此,所谓物理属性仅仅都是我们主观的判断和假设的,我们并不能通过物理属性而去对应一个僵尸或者其他人所拥有的意识。
(二)现象概念角度
反物理主义的查莫斯认为,黑白玛丽走出房间后会产生新的知识,但是物理主义认为,那只是原本就在玛丽脑中因物理知识的存在而对观念的一种呈现,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玛丽利用她丰富的色彩科学知识,在拥有看到红色某物、黄色某物、蓝色某物等体验之前,已经完全弄清了对她来说这些色彩体验是什么样的。
反物理主义对物理主义的这一反驳究其原因是:不是必须要身临其境。“一个精致的预警系統会配置到玛丽的大脑而中断她那任何“色彩”之梦以使她可能傻傻地困于这突发事件之中吗?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在清醒时看到色彩,他事实上有可能会做出有色彩的梦吗?”假如玛丽视觉系统始终原封不变,那么她已经“在那里”具有了她体验色彩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了;它只是没有受到刺激。可以推测,像任何外在刺激打开我们的双眼一样,梦也会触发必要的活动。在缺乏外在色彩世界的情况下,无疑有无数的短接的标准因果模式和产生色彩体验的方式。机器人玛丽:利用编码的形式预见色彩,就像物理学一样。而反物理主义认为的是,我们在经验世界中获得的知识是无论如何不能仅仅通过物理学知识进行概括的,也不是能够用概念解释就能让不接受刺激的人体会到的。在我看来,用物理主义的条条框框来将所有的,色彩斑斓的现象解释得好似代码或者机器运作,未免太生硬了一些,也太牵强了一些。现象概念到底是本身通过物理知识就可以通过个人对自身的刺激就能得到的,还是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刺激下才能得到的,这便成为了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的争辩交锋点。
综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物理概念的指称并不是“确定的”,而是“被认为是确定的”,是通过约定的方法进行确定的。第二,现象概念作为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焦点,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总体来说,一方面,对于物理主义来说,现象属性仅仅存在在第一人称视角之中,而不存在在世界之内,但我们仍然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物理事实。并且我们相信,至今为止仍没有很好地理由去怀疑物理属性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属性。另一方面,从反物理主义的角度来说,从意识和现象观念出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途径,而反反物理主义对其提出的反对也需要反物理主义对其进行持续思考,反反物理主义还是至多只论证到了反反物理主义是一种正确的立场,尚未能论证物理主义立场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Melnyk,A.A Physicalist Manifesto: Thoroughly Modern Materialis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oewer,B.'Comments on Jaegwon Kim’s Mind and the Physical World'[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002, 65(3):655-662.
[3]Papineau, D.'The Rise of Physicalism' [A], Gillett, C.,Loewer, B.(Eds.), Physic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从唯物主义到物理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朱菁、卢耀俊, 2013年
[5]《知识论证与唯物主义》 2006年 蒉益民
作者简介:周季璇(199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关键词】:物理主义;反物理主义;解释鸿沟;意识
一、什么是物理主义
1、当今物理学的对象即是“物理的”
一种解释是,将当今物理学等同于当代物理学家一致认同的理论,并通过考察广泛运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物理教材的内容发现当今的物理主义究竟是哪些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当今物理学虽然的确对诸多现象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但毕竟是不完备的。例如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人们就认为牛顿三定律是最完备的。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探索到更多未知的世界,了解到更多未知的知识,所以怎么能将纯粹课本上和现有的知识定义为是物理主义的呢?
2、未来物理学的对象即“物理的”
考虑到用当今物理学定义“物理的”会使得物理主义很可能是错误的,于是,一些学者提出通过未来的、理想状态下的物理学来定义“物理的”。认为物理性质即发展完备的物理学所假设的基础性质。
综上两点,无论是当今的还是未来的物理学,都无法用来解释“物理主义”。既然无法正面解释,那么从反面是否能够解释的清楚呢?
如果物理主义是一个不能为真或为假的方法论原则,那么它如何回答“心理性质与物理性质是什么关系”以及“心理因果如何可能”等重要的哲学问题呢?作为当今心灵哲学界主流思潮的“本体论物理主义”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回答,例如:心理性质随附于物理性质,心理因果可以被还原为物理因果等等。它以物理学为基础,应用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方法,从物理事物的语言方面,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物理现象,并将心理学命题译为物理学命题,从而把“心理的”与“物理的”、“身体的”与“心灵的”东西统一起来,进而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
然而反物理主义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二、反物理主义
(一)解释鸿沟角度
1、蝙蝠论证:一个人即使知道关于蝙蝠的全部的物理知识,也不可能物理地解释“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根据内格尔的论证,物理信息无法让我们知道身为一只蝙蝠的感觉是什么,也借此推知,我们无法知道他人对于颜色、声音、气味、疼痛等等的感觉“是什么感觉”。首先,根据物理主义,世界上所有事物似乎都能由科学来解释,每个人个别的、主观的感受,是否也能还原为客观的物理信息?内格尔认为,“从还原中排除经验的现象学特征是不可能的”。譬如蝙蝠是由声呐或回声来感知世界,借此得知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等等。由于蝙蝠的感受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无法以自身的内在生活去推知蝙蝠的内在生活,所以我们无法得知身为一只蝙蝠真正的感觉是什么。
2、知识论证(黑白玛丽论证):一个人即使知道全部的物理知识,仍不能解释红色的经验感受。玛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她不得不从一间黑白的房间里通过一台黑白电视来研究世界。她专长于视觉方面的神经生理学,让我们假定,玛丽获得了关于当我们看到熟透的西红柿或天空,并使用“红”、“蓝”等词时所发生的事的所有的物理信息。
当玛丽从她的黑白房间里走出来或者给她提供了一台彩色电视时,会发生什么呢?非常明显的是她将学到关于世界的某种东西,而且是关于我们视觉经验的某种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无法逃避的结论是她从前的知识是不完全的。
3、僵尸论证:假设:存在有这样一种僵尸p,它能表现出一切人类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包括身体状况,功能表观,行为方式等,而这些“表现”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是一个真值,和普通人表现无异。但是P实际上没有“意识”,也没有精神状态,这是和人类不同的地方。,而仅仅是单纯的进行着一种机械的行动。'比如: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痛觉,他和人类一样,如果被撕出伤口,他会有“疼痛”的机械反应,大叫啊,应激反射啊等等......。我们之所以会错觉这个僵尸是有意识的,是因为我们看到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肢体动作,因为我们看到它“大叫”而判断它产生了疼痛的感觉,因为看到它“喝水”的动作判断它有口渴的大脑意识.....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僵尸大叫也许并不因为疼痛,喝水也不仅仅因为口渴,相反疼痛也可以忍着不叫,口渴也可以忍着不喝。而当我们看不到它的这些行为趋向性的时候,也就更加不能判断它是否具有某种意识了。因此,所谓物理属性仅仅都是我们主观的判断和假设的,我们并不能通过物理属性而去对应一个僵尸或者其他人所拥有的意识。
(二)现象概念角度
反物理主义的查莫斯认为,黑白玛丽走出房间后会产生新的知识,但是物理主义认为,那只是原本就在玛丽脑中因物理知识的存在而对观念的一种呈现,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玛丽利用她丰富的色彩科学知识,在拥有看到红色某物、黄色某物、蓝色某物等体验之前,已经完全弄清了对她来说这些色彩体验是什么样的。
反物理主义对物理主义的这一反驳究其原因是:不是必须要身临其境。“一个精致的预警系統会配置到玛丽的大脑而中断她那任何“色彩”之梦以使她可能傻傻地困于这突发事件之中吗?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在清醒时看到色彩,他事实上有可能会做出有色彩的梦吗?”假如玛丽视觉系统始终原封不变,那么她已经“在那里”具有了她体验色彩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了;它只是没有受到刺激。可以推测,像任何外在刺激打开我们的双眼一样,梦也会触发必要的活动。在缺乏外在色彩世界的情况下,无疑有无数的短接的标准因果模式和产生色彩体验的方式。机器人玛丽:利用编码的形式预见色彩,就像物理学一样。而反物理主义认为的是,我们在经验世界中获得的知识是无论如何不能仅仅通过物理学知识进行概括的,也不是能够用概念解释就能让不接受刺激的人体会到的。在我看来,用物理主义的条条框框来将所有的,色彩斑斓的现象解释得好似代码或者机器运作,未免太生硬了一些,也太牵强了一些。现象概念到底是本身通过物理知识就可以通过个人对自身的刺激就能得到的,还是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刺激下才能得到的,这便成为了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的争辩交锋点。
综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物理概念的指称并不是“确定的”,而是“被认为是确定的”,是通过约定的方法进行确定的。第二,现象概念作为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焦点,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总体来说,一方面,对于物理主义来说,现象属性仅仅存在在第一人称视角之中,而不存在在世界之内,但我们仍然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物理事实。并且我们相信,至今为止仍没有很好地理由去怀疑物理属性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属性。另一方面,从反物理主义的角度来说,从意识和现象观念出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途径,而反反物理主义对其提出的反对也需要反物理主义对其进行持续思考,反反物理主义还是至多只论证到了反反物理主义是一种正确的立场,尚未能论证物理主义立场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Melnyk,A.A Physicalist Manifesto: Thoroughly Modern Materialis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oewer,B.'Comments on Jaegwon Kim’s Mind and the Physical World'[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002, 65(3):655-662.
[3]Papineau, D.'The Rise of Physicalism' [A], Gillett, C.,Loewer, B.(Eds.), Physic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从唯物主义到物理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朱菁、卢耀俊, 2013年
[5]《知识论证与唯物主义》 2006年 蒉益民
作者简介:周季璇(199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