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与创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史研究的创新,发掘和整理资料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运用。因为无论是资料的选择和编辑,还是数据的归纳和重组都是要在某种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战后西方经济史学的新发展就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创新过程,是新的经济学理论(或某种其他新的社会科学理论)不断被引进并应用于历史研究,从而取得新的成果,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化的过程。
  大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西方经济史学者开始注重市场史的研究,其研究的中心内容逐步由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转向制度变迁与有效率的市场发育,这可能是受到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JohnHicks)在《经济史理论》(一九六九)一书中提出的,由传统社会过渡为近代社会的主要标志是由依靠习俗或指令分配资源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化的著名论断的启示。一九七三年美国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C.North)与罗伯特·保尔·托马斯(Robert Paul Thomas)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出版,则从经济组织和制度的转变与有效率市场形成的角度对荷兰和美国之所以率先实现了近代化作出崭新的解释。其后二十余年间,欧美的各种经济史学术会议上,需求的变化、商业网络的形成、产权结构和市场组织等问题日益成为讨论的中心,有见地、予人以启迪的论著接连出现,尤其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和金融市场形成的研究取得硕果,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赋予其在经济史上应有的地位。
  随着新制度学派经济史学理论的传播,西方(主要是美国)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开始应用交易成本、产权等理论研究中国的市场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希克斯和诺思等人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市场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文章大多侧重于地方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的性质,而关于市场供需的变化、市场组织和制度、市场机制的特征、尤其是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增长和模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被涉及。《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可能是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一个开端。该书奉献于读者的新见解颇多,现就笔者所识介绍如下。
  一、该书作者认为,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不是雇佣劳动运用的普遍化。这种转变在中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下被迫进行的。鸦片战争后,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市场体系的新格局逐步建立。但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与国外市场联系的这一端,以及部分中间环节,而与农业生产者联系的那一端则变化不大,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市场仍保持着很多传统的商业习惯和特征,资本主义统一的国内市场直至一九四九年尚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该书认为各种教科书中关于买办商业高利贷网深入穷乡僻壤,国内统一市场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已形成的说法是片面和缺乏根据的。
  二、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通过中西之间的对比,作者认为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的主体十分分散,这种分散性使其行为的规范遇到困难,市场组织化和协调化长期处于低水平,向具有规模效益的大中型纵向一体化企业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亦在企业代替市场方面举步维艰。
  三、由于市场主体习惯和组织结构的特征所决定,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之西方国家和他们的一些殖民地昂贵。二十世纪初年以后,国际性托拉斯组织相继进入中国,股份公司制度开始在中国兴起,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使企业协调经营机制代替市场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从全国范围看,这一进程是缓慢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四、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深入的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史研究已经走过的路,不能用迎头赶上的方法予以超越。该书作者认为,诺思的新经济史理论的提出是在弄清美国经济增长的实绩以后,我们在引进和运用一种国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时,必须注意到我们与他们所处的不同条件,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在没有搞清楚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真实状况,特别是没有起码的统计分析之前,即做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判断,然后匆忙转入原因的分析。这正是我国传统经济史,乃至整个历史研究的重大缺陷之一。该书在有关市场机制分析中采用了计量分析的方法,运用较为复杂的数理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作出动态的描述,从而做到在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上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的诠释,克服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简单化和公式化的缺陷。
  笔者认为,呼唤新的理论和方法固然需要,但不能止步于介绍和引进,更应当着力于应用,以求有所发现。《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一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一般说来,这种探索的过程总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资料的缺乏和不合用,对新理论的不精通和难于活用等等。但只有经过反复几次实践,才能对一种新方法的应用范围、可行性和局限性等方面有真正的认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史学界对这一过程中实验性的成果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叶公好龙。
  (《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刘佛丁、王玉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20.50元)
其他文献
我们的史学研究到今日的局面,似乎已到了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之时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法论,应该也到了有所总结的时候了。中西史学都源远流长,但若以我们今日大学历史系讲的“历史学”来说,西方史学之独立于哲学,也不过是十九世纪的事;我们中国史学的独立于经学,虽然早就有人主张,章学诚尤强调之,但真正取得平等的地位(以前经史子集的并列,正像士农工商,并不平等)恐怕还是在近代因经学不能“致用”而衰落之后。
期刊
近几年来,因研究工作的关系,我对有关“清华学派”的问题颇感兴趣。有幸读到何兆武、葛兆光两位先生论列清华学术史的文章,觉得分外亲切有味。这不仅仅由于何、葛两位先生是我在清华求学时期的师长辈的缘故。  何先生的文章说理透彻,以理见长;葛先生的文章细腻清新,以情动人。两文论题相近,同刊于一期杂志篇首,恰好相映成趣。两文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清华园几十年间人才辈出的盛况,并做出了各自的解释。我很赞同两位先生的见
期刊
编者按    “大众文化”这一话题,在中国的文化圈里似乎还谈论得不多,尽管大众文化这一现象早已悄然出现了,而且正越来越“红火”。文化圈里的人之所以不怎么谈(甚至不愿意谈)大众文化,也许是同中国文化人的清高有关,但更主要地恐怕是同文化人还来不及注意它有关。  应该说明,大众文化(Masscultue)不是历史上早就存在的民间文化(PopularCulture),而是文化生产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产物,是商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是现代人的骄傲,这个昔日神学的婢女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绝妙好辞。其结果是,科学成了“客观”、“真理”的代名词。以至于一当说某个学说是“非科学的”,便意味着宣判了它的死刑。而一当指斥某人为“反科学的”,便下意识的使人想起残害伽利略的罗马教廷。  科学的确有其令人骄傲之处,因为它有着惊人的业绩。这不仅仅是由于它给我们带来了电灯和汽车,使我们过上了一种文明的生活,而且在于
期刊
我国法学向来有“幼稚”之名,业内人士并不讳言。但衡量一个国家一门学科的学术水准,除了看从业人员整体的学养和品质,主要还是看它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比如美国的法学,我们说它的学术如何如何,无非指它的顶尖学者和有影响的著作。若是把全美国学生主编的四百二十五种法学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总儿拿来细算(美国法学院的传统,学术刊物一律由学生办),情况便大不一样了。美国学者自嘲说,一年到头雨后春笋般发表的论文当中的
期刊
汪家熔先生的《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66页曰:夏曾佑的“英文也学得极好,能直接读英文書。”未言所据。按夏曾佑之子浮筠为乃父作《传略》,载《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曰:“平素不习西文,未履欧美之地。”夏曾佑致汪康年札亦谓:“弟既不通外国语言文字,一失舌人,便成聋瞽。”(《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版,第1359页)据此可知,夏曾佑并不懂外语。
期刊
俄罗斯宗教,就像俄罗斯的文学与音乐一样,给人留下一种迷茫、深沉和苦难的印象。赫克(JuliusF.Hecker)教授写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俄罗斯的宗教》在介绍俄罗斯人的宗教精神及其教会历史与教义特点之后,属意透视俄罗斯东正教会内部保守与改革的紧张对峙,以及革命给教会改革带来的意外机缘。这本书既提供了地域宗教史的知识,也提供了宗教与政治互动的社会学知识。  俄罗斯从九八八年起接受了基督教,受苦的
期刊
吴方先生所著《仁智的山水——张元济传》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引用及解释董康的话“台城之炬”,却包含双重误解。第111页叙述董康对陆氏宋楼藏书被日本买去的感慨:“反不如台城之炬,绎云之烬,魂魄长留故乡者。”吴氏说,“前者指朝廷大内的火灾,例如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毁去《永乐大典》正本”。其实,台城指萧梁都城即今南京,是专名,与绎云相对称,不是一般的朝廷大内。而董氏心目中,恐怕想的是西魏军入江陵,梁元帝
期刊
在很多西方人心目中,《圣经》(Bible)是创世以来最伟大的著作,它启迪心灵,激发智慧,诚可谓空前绝后第一书。自《圣经》成书以来,人们就开始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对上帝加以探究,古往今来学者众多,学派林立,有关上帝的著述早已汗牛充栋,几乎到了题无胜义的地步。上帝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之大是无可估量的。然而上帝这个称呼,一方面为人所熟悉,另一方面又被蒙上神秘的色彩。而对于撰写上帝的“生平事迹”,在人们心理上总
期刊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