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即之是南宋后期重要的书法家,他鼎故革新、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改变南宋衰落书风,称雄一时,有『宋书殿军』之誉。
一种艺术形式总会随着社会的兴衰而起落,书法也不例外。
南宋末年,随着国势衰微,书法艺术也人才凋零,日渐低迷。张即之(1186—1266年)的出现犹如一颗启明星,为即将没落的南宋书坛带来一线曙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独传家学宗晋唐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音chūliáo),原籍历阳(今安徽和县),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他的出身非同一般,一出生骨子里便已经有书法家的基因。
张氏家族为名门显宦,世代善书。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宣和书谱》评张籍书法云“观夫字画凛然,其典雅斡旋处,当自与文章相表里”。张即之就是张籍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张孝伯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亦善书法,有《辇下帖》存世。他还有个厉害的伯父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被宋高宗钦点状元,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是南宋前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笔力雄健,骨相奇伟,风格飘逸,气质清劲,并能自出新意”,盛行于时,备受推崇,可惜英年早逝,在张即之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受家庭熏陶,张即之自幼便学习书法,并能“独传家学”,继承伯父张孝祥遗风,能作擘窠大字,而且字愈大效果愈佳。他以张孝祥书法为基,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进而参悟晋唐法帖,在继承前人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后大胆创新,在书法中参以禅宗哲学思想,最终自成一家体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书法风貌。尤其在楷书方面,他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虽然不能与欧、颜、柳等大家相比肩,但在宋代尚意书风盛行、以“二王”行草为主流的书法环境中,能写好楷书继承晋唐之风的人寥寥无几,因而显得尤为突出。
小楷端严写佛经
张即之以父荫官两浙转运使,后举进士,进入官场,史书说其“政绩茂著”,官至直秘阁学士,后因看不惯官场腐败,无心仕禄,50岁左右便致仕归隐,自适园池之乐。张即之交游广阔,朋友中不乏当世高僧如笑翁、释道璨、大歇等,受这些人的影响,他整日以翰墨为佛事,抄写了大量佛经。在抄写之前,他必然精选最佳版本。抄写过程中,对经卷内的生僻字予以鉴别注音。抄写完毕,还会用剩余的纸写一段“读后感”,以表达对佛法的虔诚,俨然如遁入空门的佛家弟子。他参透了世俗,亦参透了书法,其书超然颖悟,神动天随,达到了至高境界。
张即之的楷书作品分为小楷和榜书两种,小楷以佛经为主,且传世作品颇多,代表作有《佛遗教经》《金刚经》《度人经》《华严经》等10余种,其中年代最早者为淳祐元年(1241年)56岁时所书经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最晚者为宝祐三年(1255年)70岁时所作《佛遗教经》。14年间虽然书风没有大的变化,但《佛遗教经》运笔技巧相对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更加娴熟老辣,个性突出,堪称其晚年写经精品。
《佛遗教经》为纸本长卷,纵29厘米,横867.9厘米,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佛遺教经》是禅宗初学者入门必读“佛祖三经”之一,内容为释迦牟尼涅槃前最后一次说法的记录。从书写技巧来看,张即之的写经小楷有别于前代写经作品,最明显的是笔画上的变化。张即之融合多种技巧对小楷书写技法进行了大胆改造,笔画短促有力,加强线条粗细变化,强调主笔的厚重,即便在一个字中,笔画粗细也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在保持小楷隽秀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分粗放和端严。在书写时其行笔往往逆入平出,中锋为主,兼以侧锋,结体有颜体笔意,方正开阔,而笔画往往短促有力,初放即收,点到为止,没有太多舒展。这固然是受界格的限制,为了保持字势的统一和整齐,却因字的笔画对比和内部空间的调整而增强了整体效果的变化,摆脱了以往经文书写的模块化和单调性,呈现出精致端严又富于变化的艺术特征。
张即之的小楷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书法理解和刻意变革是分不开的。有人评其书写过于刻意,甚至以“恶札”称之。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刻意才使得其书法与众不同,如果一味模仿前人,不能出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张即之所追求的正是在刻意之中生发自然意趣,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境界。
榜书雄强八面锋
综观宋代书法作品,多以小字书札为主,能写大字者也就黄庭坚、赵佶等寥寥几人,而能写大楷榜书者,唯张即之一人而已。
张即之大字楷书代表作有《待漏院记》《双松图歌》《杜甫诗卷》等,与其小楷风格迥然不同。写大楷与小楷在结体、运笔及书写过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有些人小楷写得好,但是一写大字就会变得松散无力;有些人大字写得好,一写小字就会拘谨纠结。两者能兼顾的人不多,能各具特色的更少,而张即之做到了两全其美。《待漏院记》是其大字楷书的代表。此卷每字大如碗口,每行只有三字,字体取颜字之宽博方整,笔画粗壮雄健,粗细对比强烈,行笔一改楷书的平直,时呈波折,流畅跌宕。
张即之大字楷书善用秃笔与飞白,往往融合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数家用笔特点,呈现出古雅雄强的特征。比如其竖画有时如颜体粗厚有力,有时如柳体纤细挺健;转折有时如柳体方正瘦硬,有时如颜体圆润饱满;结体有时如颜体开阔,却又有欧体的险绝;出锋有时如颜体稳健厚重,有时如米芾八面出锋。张即之大楷保留了小楷笔画对比强烈的特征,运笔果断迅速,以破笔之法呈现飞白效果,笔意欲断还连。每个字都出现枯笔,飞白恰到好处,突出了筋骨的力量感和书写的速度感。他的大楷是以颜体为依托变化而来,骨力遒劲,字字分明,下笔清爽而不落俗套,不讲求平正统一、端严整齐,而是让秃笔自然顿挫,飞白斜掠,形同浪子,不修边幅,又如米芾之“刷”字,八面出锋,气势雄强,苍茫老辣,别具一格。
张即之大字榜书因其独特的风格“刷”出了高度,“刷”出了存在感,很多人求其题写碑铭,刻石多散布于江左一带。他为家乡题写了不少匾额,如《资寿山》《庆源》《清虚世界》等。开庆元年(1259年),他书《重建逸老堂碑并阴》立于鄞县贺知章祠堂,现在这通石碑被移至宁波天一阁内,这是迄今发现的其唯一一件刻石作品。 张即之的字还传到了日本,日本京都东福寺藏有匾额五方,即为其所题,这些榜书题字老笔纷披、清逸遒健,醇厚中隐藏着禅机,其中《方丈》被誉为匾额题字的代表作。这些字是由被誉为“南宋佛教泰斗”的无准师范禅师在其弟子圣一国师回日本后寄赠给他的。京都禅宗寺院所悬《方丈》匾额,即是依据张即之的题字摹刻下来的。
张即之虽然被称为“宋书殿军”,但是仅就他的楷书来说,无论是抄经小楷还是大字榜书,宋之一代,足可称冠。无怪乎他与苏、黄、米、蔡及赵佶一起被列入《中国书法发展史》,被视为南宋书坛首要人物。
行书古雅亦风流
与楷书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张即之的行书风格算不上十分突出,但依然有其独到之处。在被“二王”书风笼罩的南宋书坛,他试图突破固有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一方面,他继承“二王”书法的潇洒灵动,并参以苏轼、黄庭坚的结体方式予以变化;另一方面,他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实践,脱开人们一直尊崇的含蓄流美,追求古雅自然、雄健磅礴的特征,以求最终摆脱“二王”书风的束缚。
从张即之的传世作品看,其行书改革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很多“二王”书风的痕迹,只不过点画上更加精致,笔画流美之外,增强了笔势变化。整體面貌依然倾向于清俊飘逸,气势上并没有达到楷书那样的雄强,但其古雅自然之风流态度,又自与“二王”不同,流露出一些个性化的特征。如其行书手札《上问帖》(亦称《与尊堂书》或《札上问尊堂》)结字强调茂密疏宕的虚实变化,行笔中锋侧锋相结合,锋势凌厉,有奇纵之姿。全篇秀逸清远,极有韵致,布白不拘一恪,行列错落有致,行气贯通,欹正相间,深得自然之妙。
另一幅行书手札《台慈帖》变化更为丰富。此帖为张即之晚年致仕之后所书,从内容来看,是一封回应索字者的书札。当时,他的字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索字者众多,甚至连金人都花重金来求。信札中,他以年老体衰为由婉拒了索字人想要小字的请求。行文中运笔提顿明显,结字严整奇伟,布白舒朗清新,点画虚实相应,线条变化一如楷书中粗细对比强烈,正如文徵明所言“老笔健劲”,与张孝祥书风相类。
张即之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赢得时人的普遍认可,他对晋唐书风的探讨与回归对后世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对于他的书法评价也有一些不同声音,但是并不能抹杀他对南宋书坛乃至中国书法史的贡献。客观地说,张即之当得起“宋书殿军”四字,亦足可以其雄强的姿态傲视古今。
一种艺术形式总会随着社会的兴衰而起落,书法也不例外。
南宋末年,随着国势衰微,书法艺术也人才凋零,日渐低迷。张即之(1186—1266年)的出现犹如一颗启明星,为即将没落的南宋书坛带来一线曙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独传家学宗晋唐
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音chūliáo),原籍历阳(今安徽和县),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他的出身非同一般,一出生骨子里便已经有书法家的基因。
张氏家族为名门显宦,世代善书。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宣和书谱》评张籍书法云“观夫字画凛然,其典雅斡旋处,当自与文章相表里”。张即之就是张籍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张孝伯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亦善书法,有《辇下帖》存世。他还有个厉害的伯父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被宋高宗钦点状元,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是南宋前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笔力雄健,骨相奇伟,风格飘逸,气质清劲,并能自出新意”,盛行于时,备受推崇,可惜英年早逝,在张即之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受家庭熏陶,张即之自幼便学习书法,并能“独传家学”,继承伯父张孝祥遗风,能作擘窠大字,而且字愈大效果愈佳。他以张孝祥书法为基,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进而参悟晋唐法帖,在继承前人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后大胆创新,在书法中参以禅宗哲学思想,最终自成一家体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书法风貌。尤其在楷书方面,他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虽然不能与欧、颜、柳等大家相比肩,但在宋代尚意书风盛行、以“二王”行草为主流的书法环境中,能写好楷书继承晋唐之风的人寥寥无几,因而显得尤为突出。
小楷端严写佛经
张即之以父荫官两浙转运使,后举进士,进入官场,史书说其“政绩茂著”,官至直秘阁学士,后因看不惯官场腐败,无心仕禄,50岁左右便致仕归隐,自适园池之乐。张即之交游广阔,朋友中不乏当世高僧如笑翁、释道璨、大歇等,受这些人的影响,他整日以翰墨为佛事,抄写了大量佛经。在抄写之前,他必然精选最佳版本。抄写过程中,对经卷内的生僻字予以鉴别注音。抄写完毕,还会用剩余的纸写一段“读后感”,以表达对佛法的虔诚,俨然如遁入空门的佛家弟子。他参透了世俗,亦参透了书法,其书超然颖悟,神动天随,达到了至高境界。
张即之的楷书作品分为小楷和榜书两种,小楷以佛经为主,且传世作品颇多,代表作有《佛遗教经》《金刚经》《度人经》《华严经》等10余种,其中年代最早者为淳祐元年(1241年)56岁时所书经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最晚者为宝祐三年(1255年)70岁时所作《佛遗教经》。14年间虽然书风没有大的变化,但《佛遗教经》运笔技巧相对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更加娴熟老辣,个性突出,堪称其晚年写经精品。
《佛遗教经》为纸本长卷,纵29厘米,横867.9厘米,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佛遺教经》是禅宗初学者入门必读“佛祖三经”之一,内容为释迦牟尼涅槃前最后一次说法的记录。从书写技巧来看,张即之的写经小楷有别于前代写经作品,最明显的是笔画上的变化。张即之融合多种技巧对小楷书写技法进行了大胆改造,笔画短促有力,加强线条粗细变化,强调主笔的厚重,即便在一个字中,笔画粗细也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在保持小楷隽秀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分粗放和端严。在书写时其行笔往往逆入平出,中锋为主,兼以侧锋,结体有颜体笔意,方正开阔,而笔画往往短促有力,初放即收,点到为止,没有太多舒展。这固然是受界格的限制,为了保持字势的统一和整齐,却因字的笔画对比和内部空间的调整而增强了整体效果的变化,摆脱了以往经文书写的模块化和单调性,呈现出精致端严又富于变化的艺术特征。
张即之的小楷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书法理解和刻意变革是分不开的。有人评其书写过于刻意,甚至以“恶札”称之。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刻意才使得其书法与众不同,如果一味模仿前人,不能出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张即之所追求的正是在刻意之中生发自然意趣,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境界。
榜书雄强八面锋
综观宋代书法作品,多以小字书札为主,能写大字者也就黄庭坚、赵佶等寥寥几人,而能写大楷榜书者,唯张即之一人而已。
张即之大字楷书代表作有《待漏院记》《双松图歌》《杜甫诗卷》等,与其小楷风格迥然不同。写大楷与小楷在结体、运笔及书写过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有些人小楷写得好,但是一写大字就会变得松散无力;有些人大字写得好,一写小字就会拘谨纠结。两者能兼顾的人不多,能各具特色的更少,而张即之做到了两全其美。《待漏院记》是其大字楷书的代表。此卷每字大如碗口,每行只有三字,字体取颜字之宽博方整,笔画粗壮雄健,粗细对比强烈,行笔一改楷书的平直,时呈波折,流畅跌宕。
张即之大字楷书善用秃笔与飞白,往往融合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数家用笔特点,呈现出古雅雄强的特征。比如其竖画有时如颜体粗厚有力,有时如柳体纤细挺健;转折有时如柳体方正瘦硬,有时如颜体圆润饱满;结体有时如颜体开阔,却又有欧体的险绝;出锋有时如颜体稳健厚重,有时如米芾八面出锋。张即之大楷保留了小楷笔画对比强烈的特征,运笔果断迅速,以破笔之法呈现飞白效果,笔意欲断还连。每个字都出现枯笔,飞白恰到好处,突出了筋骨的力量感和书写的速度感。他的大楷是以颜体为依托变化而来,骨力遒劲,字字分明,下笔清爽而不落俗套,不讲求平正统一、端严整齐,而是让秃笔自然顿挫,飞白斜掠,形同浪子,不修边幅,又如米芾之“刷”字,八面出锋,气势雄强,苍茫老辣,别具一格。
张即之大字榜书因其独特的风格“刷”出了高度,“刷”出了存在感,很多人求其题写碑铭,刻石多散布于江左一带。他为家乡题写了不少匾额,如《资寿山》《庆源》《清虚世界》等。开庆元年(1259年),他书《重建逸老堂碑并阴》立于鄞县贺知章祠堂,现在这通石碑被移至宁波天一阁内,这是迄今发现的其唯一一件刻石作品。 张即之的字还传到了日本,日本京都东福寺藏有匾额五方,即为其所题,这些榜书题字老笔纷披、清逸遒健,醇厚中隐藏着禅机,其中《方丈》被誉为匾额题字的代表作。这些字是由被誉为“南宋佛教泰斗”的无准师范禅师在其弟子圣一国师回日本后寄赠给他的。京都禅宗寺院所悬《方丈》匾额,即是依据张即之的题字摹刻下来的。
张即之虽然被称为“宋书殿军”,但是仅就他的楷书来说,无论是抄经小楷还是大字榜书,宋之一代,足可称冠。无怪乎他与苏、黄、米、蔡及赵佶一起被列入《中国书法发展史》,被视为南宋书坛首要人物。
行书古雅亦风流
与楷书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张即之的行书风格算不上十分突出,但依然有其独到之处。在被“二王”书风笼罩的南宋书坛,他试图突破固有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一方面,他继承“二王”书法的潇洒灵动,并参以苏轼、黄庭坚的结体方式予以变化;另一方面,他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实践,脱开人们一直尊崇的含蓄流美,追求古雅自然、雄健磅礴的特征,以求最终摆脱“二王”书风的束缚。
从张即之的传世作品看,其行书改革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很多“二王”书风的痕迹,只不过点画上更加精致,笔画流美之外,增强了笔势变化。整體面貌依然倾向于清俊飘逸,气势上并没有达到楷书那样的雄强,但其古雅自然之风流态度,又自与“二王”不同,流露出一些个性化的特征。如其行书手札《上问帖》(亦称《与尊堂书》或《札上问尊堂》)结字强调茂密疏宕的虚实变化,行笔中锋侧锋相结合,锋势凌厉,有奇纵之姿。全篇秀逸清远,极有韵致,布白不拘一恪,行列错落有致,行气贯通,欹正相间,深得自然之妙。
另一幅行书手札《台慈帖》变化更为丰富。此帖为张即之晚年致仕之后所书,从内容来看,是一封回应索字者的书札。当时,他的字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索字者众多,甚至连金人都花重金来求。信札中,他以年老体衰为由婉拒了索字人想要小字的请求。行文中运笔提顿明显,结字严整奇伟,布白舒朗清新,点画虚实相应,线条变化一如楷书中粗细对比强烈,正如文徵明所言“老笔健劲”,与张孝祥书风相类。
张即之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赢得时人的普遍认可,他对晋唐书风的探讨与回归对后世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对于他的书法评价也有一些不同声音,但是并不能抹杀他对南宋书坛乃至中国书法史的贡献。客观地说,张即之当得起“宋书殿军”四字,亦足可以其雄强的姿态傲视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