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与上海的关联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在青年时代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史、革命斗争史上,作用巨大,地位特殊。
  毛泽东早年读的新书几乎都是上海出版的
  进步书籍与报刊,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上海联系起来。
  毛泽东第一次到上海,是1919年。但是,毛泽东此前早已与上海发生关联,受到上海这座城市重要的影响。
  1907-1908年,毛泽东已经阅读到上海学者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思想很受刺激,非常喜欢。他在与斯诺谈话时说道:“我常常夜里很晚,把我房子里的窗户掩盖上,好使我父亲看不见光。用这样的方法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书我非常喜欢。它的作者们,是一些老的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由于缺乏西洋的工具:铁路、电话、电报、汽船等等。他们想把这些东西,介绍到中国来。”1这时,毛泽东还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这是他第一次阅读宣传变法图强、振兴中华的书籍,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这部书是他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的2,读了很多遍。
  毛泽东在阅读《盛世危言》的同时,还读了另外一本与《盛世危言》类似的书籍,即冯桂芬所著《校邠庐抗议》。他阅读《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的时间,1907-1908年已是新政时期,清政府正在实行新政,在发展工商、改革教育等方面,已有不小起色,立宪运动正在积极推动。这个时候,《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所主张的那些变法图强主张,已经不那么时新了。那么,毛泽东读了这些书籍,为什么还会很受刺激、“非常喜欢”呢?这与区域发展差异性与信息流动不同步性有关。毛泽东所生活的湖南韶山,那时还没通汽车,更没有火车,人员流动、商品流通、信息传播都很缓慢,社会相当闭塞,经济发展程度较长沙落后一大截,较上海等地落后更多。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时新读物极为稀少。毛泽东此前所接触的读物,除了《三字经》《幼学琼林》与四书,就是《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之类,总之,都是中国传统读物。可以说,毛泽东那时所生活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所读书籍的时新程度,与上海等地相比,至少相差十年。正因如此,在上海等地已经不那么时新的读物,在韶山一带,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他要把窗户掩盖起来,不让他父亲发现,如饥似渴地阅读。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都是在上海,这不是偶然的。1860-1890年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中国新型文化人集聚之地,新思想、新文化传播中心。郑、冯之外,洋务运动时期其他领导思想潮流的人物,王韬、薛福成、马相伯、马建忠等,也都生活在上海。
  毛泽东那时所读到的鼓吹变法图强的书,是《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而不是其他同类书籍,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记行》,还有一个原因,即《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是光绪皇帝钦命印刷要百官阅读的变法参考书。这样,《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便较其他主张变法的书籍流传更为广泛,以至于湘乡、韶山那些比较闭塞的地方,也能读到。
  毛泽东读《警世钟》
  毛泽东青年时代所读的另一部书,也与上海有关。
  毛泽东在17岁的时候,有时到离家几华里的李家屋场上,向一个叫李漱清的先生讨教读书。李漱清是湘潭师范和长沙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在韶山李氏族校等学校执教。一次,李漱清向毛泽东推荐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毛泽东读了以后,很受刺激。他日后回忆:“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本小册子是什么书呢?李锐在《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中,将其定名为《列强瓜分之危险》,萧三在《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中,称此书为《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后来介绍毛泽东青少年读书生活的文章、书籍,多沿此说。查清末所出此类书籍,并没有名为《列强瓜分之危险》或《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小册子。那么,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呢?
  其实,这就是陈天华的名著《警世钟》。1984年,已有学者指出这点。3最内在的证据,就是上述毛泽东对这本书开头的记诵与内容的描述。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充当翻译的是吴亮平。吴根据记录整理出来的《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呈现的与斯诺《西行漫记》说法完全一致,即“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于此书开头一句话,吴亮平用文言表述为“呜呼,中国其将亡矣!”毛泽东当时讲话,无疑是用白话文表述的,吴亮平以为此书是文言,所以,转为文言。殊不知,《警世钟》是道地的白话文。《西行漫记》英文版的表述是:Alas, China will be subjugated。Alas与《警世钟》正文开头“嗳呀!嗳呀!”的意思、语调等符合。
  毛泽东读上海翻译的西书
  毛泽东青年时代所读的一些翻译书籍,也与上海有关。
  1910年,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毛泽东读到一本关于世界名人的书。他对斯诺说:“在一部叫做《世界英杰传》的书里,我也读到了拿破仑、喀德邻女皇、大彼得、卫灵吞、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4
  毛泽东的同学萧子暲(后来成为著名诗人萧三)回忆此事,说毛泽东是从他手里借阅这本书的(萧将书名记为《世界英雄豪杰传》),阅读以后,深深地被書中描写的拿破仑、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与林肯等人的事迹所感染,在书上画了许多圈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迦德邻女皇,还书时表示:“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   查1911年以前中国所出书籍,甚至直到1919年以前,似没有一本题为《世界英雄豪杰传》或《世界英雄传》《世界英杰传》的书6。那么,毛泽东所读的是本什么书呢?笔者考订,很可能是《世界名人传略》。
  《世界名人传略)( Chambers '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封面标“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译印”,版权页标“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月出版;原著者英国张伯尔,译述者英国窦乐安、同安黄鼎、上海张在新、蓬莱郭凤翰,校订者上虞许家惺;发行者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寄售者广学会、美华书馆、华美书局、群学会;印刷者商务印书馆”。
  1912年,毛泽东19岁,一度从学校退学,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约半年时间,广泛涉猎了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特别研读了翻译的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卢梭《民约论》、约翰·穆勒《穆勒名学》、赫胥黎《天演论》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方面的书,还读了一些俄、美、英、法等国的历史、地理书籍,并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毛泽东眼界大开,思想深受影响。他后来说:“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毛泽东述及的这些书,几乎都是上海出版的。其中,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约翰·穆勒《穆勒名学》、赫胥黎《天演论》,均为严复所译,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7。卢梭《民约论》,全称《路索民约论》,杨廷栋译,上海文明书局1902年出版。清末民初上海是西学传播中心,所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多由上海出版。
  这些翻译书籍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相当深刻的。李锐在《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中,对此有具体分析。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谈到他读《群学肄言》之后的感受,说是读了此书《缮性》篇后,“乃抚卷叹曰:为学之道在是矣!盖是书名《群学肄言》,其实不限于群学,作百科之肄言观可也。”《穆勒名学》是毛泽东读到的第一本逻辑学专书。作者穆勒在逻辑学史上有崇高地位,他在继承培根逻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逻辑体系。他排斥演绎逻辑,而重视归纳逻辑,对归纳逻辑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毛泽东一生对哲学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爱读逻辑学书,便是从阅读《穆勒名学》开始的。他读这本书时还只有19岁,就接受了逻辑学的原理,此后他一直十分重视思维的逻辑性与写作的逻辑性。1959年,毛泽东指示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编辑一套“逻辑丛书”,严译名著有两种收入丛书之中,便包括这部《穆勒名学》,还有一部是耶方斯的《名学浅说》。
  毛泽东读上海报纸
  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还述及一份著名的报纸《民立报》,也是上海出版的8。毛泽东用三个第一,表述他读到这份报纸的感受与影响,第一次看到报纸,第一次听说孙中山,第一次发表政治意见。他说: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是一种民族革命的日报,登载着广州反对满清的起事和七十二烈士的死难。这件事情是在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的领导下发动的。我被这个故事很厉害地影响着了,觉得《民立报》充满了动人的材料。这报是由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变成国民党一个有名的领袖。在这个时候我也听到了孙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纲领。国家这时正是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竟兴奋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写了一篇文章,贴到学校里的墙上。这是我的政治意见的第一次发表” 9。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政治观念、世界观念、知识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关节点,几乎都与上海知识产品的影响有关:读了《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知道了改良派变法图强的思想;读了《警世钟》,知道了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危险;读了严复等人翻译的西书,知道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学说;读了《民立报》,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套用一句话,那时毛泽东尽管还没有到过上海,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作为中国报刊书籍出版中心,作为中国文化重镇,其辐射力已经波及毛泽东所生活的区域,毛泽东已经与上海发生了重要的关联。
  毛泽东用这类文句来表述自己的感受:“非常喜欢”“极有价值”“我竟兴奋到这样的程度”“我对祖国的将来,觉得非常可忧。我开始认为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人的职责。”上海,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
  毛泽东自述:“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报纸。”上海的报刊与书籍,一直是他获得外界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1917年,他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就经老师杨昌济推荐,阅读到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1915年创刊于上海,曾一度迁址北京),深受影响。毛泽东曾对友人说:“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毛泽东投稿《新青年》
  其实,他不光阅读上海报刊,还向上海刊物投稿。1917年4月1日,他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文章。
  《体育之研究》,是近代难得的一篇用近代科学眼光深刻论述体育意义的宏文。文中极其正确且富含学理地阐述了体育之真义:“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并认为在德智体中,“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
  毛泽东发表此文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之中,此前两年日本提出过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此前一年袁世凯上演过复辟帝制的丑剧,可以说,中国内忧外患极其严重,作者虽然在文中提到“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輕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但是,通观全文,作者并没有过多地将笔墨落在体育救亡上面,而是落在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面,这是毛泽东见解特别深刻之处。10
  《体育之研究》撰稿过程、投稿过程、发表过程以及稿费数额,均无具体史料披露。但是,可以料想的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一定非常喜悦,也一定会对《新青年》杂志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也是毛泽东通过杂志这一媒介,与上海、陈独秀发生关联的重要事件。   毛泽东在上海拜访陈独秀
  以上都是毛泽东通过上海出版的书刊,与上海发生的间接关联。毛泽东第一次来上海,是1919年3月14日,他从北京乘火车,经过南京来到上海,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出国。这次赴法勤工俭学共89人,其中湖南籍学生最多,有欧阳钦、林蔚等43人。同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40人的代表团赴京,从事驱张运动,途经上海。恰逢挚友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三十余人在沪候船准备赴法勤工俭学,他与蔡和森亲切晤谈话别。这次,他借宿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内。以后,毛泽东来上海日益频繁,其中,对他思想演变影响最大的,要算1920年他在上海拜访陈独秀并与陈独秀深谈的那次。
  1920年夏天,时在上海的毛泽东,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两人谈了很多,讨论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讨论了湖南改造等问题。这对毛泽东的思想演变影响很大。他十六年后回忆:在上海,“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那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11
  陈独秀与毛泽东两人此前已经相识,并有思想交流。
  陈独秀与毛泽东,两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诸如家庭出身、学术素养等,也有一些相似方面。其中相似之处,即都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个人魅力型领袖人物,天资聪颖、富有主见、意志坚定,具有超群的领导能力。这类人通常不易被别人意见所打动折服,但一旦被别人的意见所打动折服,则全力以赴,一往无前,强毅果敢,不屈不挠。毛泽东用“关键性的那个时期”“深刻的印象”“没有动摇过”等极端词汇,描述自己与陈独秀晤谈以后的感受与印象,说明他确实被陈独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打动,心悦诚服。
  人类社会中,师生兼同志的关系,话最容易越说越深入,越说越投缘。渔阳里的陈、毛会晤,陈独秀究竟对毛泽东说了些什么,史料阙如,无法确知。但回溯两人以往的相互了解与交往,他们当会谈到《新青年》,谈到《新青年》对《湘江评论》的影响,谈到《体育之研究》那篇文章,谈到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当然也会谈到那篇喊“万岁”的文章。他们一定会谈到陈独秀那篇赞扬湖南人精神的文章。1920年初,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欢迎湖南人底精神》,对毛泽东等人开展的驱除湖南督军张敬尧的运动,深表支持。
  其结果,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毛泽东成了由陈独秀亲自介绍入党的共产党员,党龄从1920年算起;毛泽东回到湖南,成了中国共产党长沙组织的发起人与组织者;一年后成了中共一大12名正式代表中的一名,成为中共湖南支部首任书记;三年后,即中共三大后,成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成员兼中央局秘书,协助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处理中央局日常工作。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1923年以后,毛泽东在党内有如此高的地位,个人能力、奋斗业绩自然是根本原因,但不能说与陈独秀对他的欣赏器重没有关系。诚如金冲及先生在《毛泽东传(1893-1949)》中所说:“自一九一七年四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刊发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六年过去了。从五四、建党到工人运动,陈独秀越来越赏识毛泽东的才干。一九二三年一月他着手筹备党的三大,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派李维汉回湖南接替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一职。” 12
  大而政党,小而个人,其发展既有路径依赖,也有基础铺垫。毛泽东日后成為全党最高领袖,其最初的基础铺垫便是中共三大,进入中央领导层,成为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因为此,毛泽东对于当年与陈独秀的交往,对于在渔阳里与陈独秀的晤谈,印象特别深刻。也正因为此,他对于自1920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生活,印象特别深刻。十多年后,他与斯诺谈话时,还特别提到住在上海的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安定、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
  注释:
  1.  [美]埃德加·斯诺著,胡仲持、冯宾符等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00页。
  2.1915年2月24日,毛泽东给表兄文运昌写了张还书便条,内称“《盛世危言》失布匣”。其时正值春节期间,说明毛泽东那年春节期间,还在读《盛世危言》。
  3.吕涛:《敲响警世钟的陈天华》,《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4、9、11. [美]埃德加·斯诺著,胡仲持、冯宾符等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09页、第211-212页、第239页、242页。
  5.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6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所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记述此事时,比较慎重,仅称“在一本世界英杰传里”云云,未加书名号。
  7.其中《天演论》最初不是在上海出版,后来也归并到商务印书馆,作为严译名著丛刊出版。
  8.《民立报》,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刊,是革命党人利用上海特殊地位所出版的众多报纸中影响最大的一份,馆址初设福州路望平街160号,后迁法租界三茅阁桥南54号。于右任为社长,宋教仁、范鸿仙、章士钊等先后任主笔。日出三大张,以提倡国民的独立精神为宗旨,激烈攻击清政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报道各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清末民初革命斗争中有巨大影响。1913年9月4日被袁世凯查封。
  10.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著名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这说明毛泽东对于体育意义的理解是一以贯之的。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题图说明:上图为中共一大纪念馆远景,郭长耀摄;下图为修缮一新的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提供)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史上,曹聚仁先生是享有一席之地的著名文化人。他聆教于章太炎,结交于鲁迅,涉足文学创作及理论,钻研历史和哲学,执教大专院校,当过战地记者,主持报社笔政,学识广博,成名很早,著作等身,留下了丰厚的人生机记录。尤为世人关注的是,他年逾半百之后,热心搭建台海两岸沟通的渠道,彰显了一位知识分子期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他的这段经历,多年来广为传播且倍受称道,但流布中也含有扑朔迷离以至以讹传讹的成分。
期刊
编者按:还珠楼主(1902-1961),原名李寿民,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作者。膝下子女按年龄有:李观承、李观芳(女)、李观贤(女)、李观鼎、李观淑(女)、李观洪、李观政(女)七人。徐红强先生于2017年得知李观洪先生居住在北京,于同年4月与李先生取得联系并商量收集口述资料事宜。4月29日,徐先生在李寿民女儿李观政北京家中见到了李观承、李观鼎、李观洪等兄妹几人,得知这是他们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根据
期刊
苏青原名冯和仪,字允庄,1914年出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不过湮没已久,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张爱玲重新受到热捧,苏青才又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与苏青在上世纪50年代有过一段交往,岁月匆匆,虽已过去六十余载,往事却时时萦绕心头,难以忘怀。  难忘的交往     1953年夏,我奉命从部队文化学校调到部队文工团搞创作。部队文工团的驻地是处于上海贵州路北京路口的湖
期刊
在《北平无战事》《新世界》《北平战与和》等几部热播的谍战剧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一个中共的地下组织——华北局城工部。尽管剧情与历史事实不尽相同,但这个组织的确真实存在,它曾为抗战立下战功,也在平津战役和和平解放北平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我的父亲崔月犁是该组织的早期成员,后来他成为北平地下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下文将要讲的就是他和北平地下电台的故事。  接受特殊使命  华北局城工部的前身是1941年在晋察冀
期刊
我是一个在中央国家机关安全保卫工作岗位有35年经历的人,从上世纪50年代公安部二局一处内勤岗位到1991年从公安部二局一处处长岗位上离休。“文革”前公安部六局是文保局,“文革”后原先的文保局并入二局称经济文化保卫局。自此,我才与文化保卫工作结了缘。在1978至1991年这十几年中,我对国家文化系统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安全保卫工作尤为关注。北京故宫不仅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在国际上也是极负盛名的,故而做好故
期刊
闯“沙滩”,初见周巍峙部长  周巍峙先生是我崇敬的一位革命前辈、一位文化战线的领导,更是一位亲切可人的忘年交朋友。知道周巍峙,很早,他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歌词谱曲的《志愿军军歌》早就耳熟能详。尤其是由他担任总指挥之一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面世,更是让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是那么的痴迷。直到现在,我还能
期刊
1963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工作。当年国家包分配。国画系领导通知我,让我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报到。  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  我刚工作那年,就认识杨仁恺先生了。杨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新中国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当时正在主持辽宁博物馆工作。抗战胜利后杨先生参与接收苏联红军缴获伪满洲国皇帝携带并准备出境的国宝,均是皇家珍品。这批国宝大部分就近留在了辽博。同时,杨先生等人大量追寻散
期刊
丁玲收到妇女代表带来的纪念册  丁玲有一个硬皮笔记本,玫瑰紫色布封面上烫印着金字:“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册 一九四九年三月”,还烫印着一个圆形的会徽。纪念册的扉页上用钢笔写着:  敬赠  丁玲同志  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  三月廿九日  1949年3月24日上午,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预备会,会上选出出席世界拥护和平大会的妇女代表,她们是:李德全、丁玲、龚
期刊
[本刊讯]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期刊协会发布《关于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评选结果的通报》,《世纪》杂志品牌栏目之一——“世纪特稿”荣获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由华东地区期刊协会联盟在2020年7月组织开展,宗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期刊品牌栏目建设,提高期刊
期刊
1983年初,我进入上海市文管会工作,参加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即现在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当时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借用河南南路16号上海博物馆的大厅为办公室。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宋庆龄故居工作人员在整理宋庆龄遗物时,发现一封民国初从“628C Yuhang Road Shanghai China(中国上海东有恒路628号C)”寄往日本转交宋庆龄女士收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