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意栖居从古至今就是人居理念的美好理想,在当代的诸多危机面前,室内环境受可持续思想的影响,成为挽救人类生存栖息地的主要力量,它依然希望在困境中为人提供美好生活,帮助当代人类找回精神家园,其终极关怀是人、自然、社会协同发展,让人企及充满诗情画意和自然情趣的生活家园,这是诗意栖居的人生绝美境地。
关键词:诗意栖居 可持续 室内环境 人文关怀
[本文为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委托项目“广东创意城市与文化品牌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WT02。]
文艺复兴以来的笛卡尔式线性思维,牛顿力学影响下产生的机械论世界观,技术革命带给我们巨大的信心,这都助长人类中心主义傲视自然,世界范围内羁绊建筑的伦理观逾千年,人工建筑环境已变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造成今天的生存环境破坏,人有被自然剥离的趋势。人们兴奋地沉溺于技术发展,它以摧枯拉朽的迅速统领使人们迷失了方向,人类自身都被全面异化为价值系统的符号和资源化的工具,历史、传统、文化在技术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我们痛失精神家园,在家却“无家可归”。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精神空虚、人类异化等等,这一切动摇着人类生存的根基,引发伦理恐慌和道德观的重建,生态伦理学家、诗人、艺术家、哲学家开始批判人类中心论和技术崇拜,寻找人类的未来出路。这些变化正把人类文明推向生态时代,可持续观念已是全世界的发展之道,作为挽救人类栖息地的中坚力量,室内环境以可持续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宗旨是为人们营造诗意栖居的生活意境,谋求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但要挽救我们的生存环境,还要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诗意栖居的当代解读
“诗意的栖居”见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因海德格尔为之赋予哲学阐述而变成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成为联系历史又指向未来的愿景构想。而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庄子的齐物与逍遥思想。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描绘诗意栖居意境的千古绝笔。诗意栖居理念在当代受到可持续发展观与和谐思想的影响,它是人成其为人的生命完全展开状态,是真实的自由本真生存,是人与自然和世界的一种诗性融合状态。在生存和精神双重危机的今天,人类需要终极关怀,诗意栖居思想可谓时代痼疾的一剂良药。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解读当代人何以诗意栖居。
(一)人与自然
人类发展已呈现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更糟糕的是环境问题已使人类退守于种种生存危机,有些宗教家和哲学家开始提出以“可持续生存”代替“可持续发展”。[1]生态意识觉醒的人们开始探索自然和人的亲密关系,与自然和谐是诗意栖居的基础。海德格尔认为栖居就是“筑造”,他所言的“筑造”除建立建筑物的筑造外,还有保养生长的“筑造”,就是保护和关爱意义上的“筑造”,诸耕种土地、养护农作物等,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保护。海德格尔认为栖居只发生为聚集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保护,栖居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好,保护自然万物的本真。这要求我们认识到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突破物我主客限制,追求人和自然双重解放的道德律令,承认自然万物没有等级优劣的和合之道,才能使我们自觉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才是存在于道、天、地、人之中的最高准则,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效法天地自然之规律,“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是自然万物最本然方式的存在和运行规律,它就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其规律就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我们每天亲历的真实世界中,我们理应去发现和遵循自然的规律。人若要能从根本上依自然规律而为,则必须深深地融入自然、理解自然、爱上自然,情感上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聚集万物而化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回归自然之本真境界。我本生于自然,我的存在就是自然的现象,我即自然,自然即我,与自然共发展、协同进化,成为进化过程中的良性酶,利用和调节生态自然进化中的互利共生和竞争排斥等影响,促进生态万物的和谐共生,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演化的动态和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认识到融合自然而生的魅力,众生命间的协同关系、在自然中与生境所表现出的演替形式才是生态的美,空气、水、能量在生命过程中相互协调就是自然的美,是万物的灵动创造着美,诗意栖居就是享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二)人与社会
技术时代以来带给我们“无家可归”的命运,我们的历史传统被抽离,人被抛入这个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思想躁动、物欲横流的世界迷惑了我们的心灵,众人像玩偶一样在生活的舞台上表演每一天,追逐物质享受和名誉光环,人的自然神性被湮灭尘封。人在得到所追求的东西后依然很迷茫、很失落,依然活在“荒野”而“无家可归”。“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内篇·齐物论》)然而社会发展已使人不可能像古人那样真正的诗意栖居于返乡生活,社会人不可能完全免受外物的束缚和牵绊,但今天总是历史的承袭和演变,社会意识总是历史文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生活追求乡间本真的诗意栖居本质没有变化。事实上正是民族历史文化使今天的人具有社会认同感,它维护着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社会必须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而面对现代社会中浮华空虚的各种利益诱惑,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心,少一些功利心,以义统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安于本分,尽心做好份内之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为他人而活,沉沦在他人的言行中,“安时处顺,穷通自乐”(《庄子·养生主》),处世而保持内心的纯洁、朴实、宁静。这才能保持生命的不落世俗,不落世俗的生命才是真实的生命,这样的社会才能避免人的工具化和符号化。栖居者澄明于天地,诗意之中应有仁爱,关爱他人,以仁爱推己及人,仁爱之心是我们身处社会而心安的法宝。“仁”被孔子推为最高社会道德标准,把“仁”视为人类德性的存在,孝悌乃“仁”之本,即我们应从孝顺父母做起,关爱子女和兄弟姐妹,再到恩惠于身边的人,以仁爱处世,心向他人而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认同他人,以礼制道德规范自己,心存他人利益,最后到“达则兼济天下”,即爱天下人、济世安民。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于仁爱之中,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自然形成,这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人在充满历史文化和人文关怀的暖意社会中能诗意地完全展开生命,劳绩之心灵得到慰籍,和谐的社会环境俨然已是人的诗意栖居之境。
关键词:诗意栖居 可持续 室内环境 人文关怀
[本文为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委托项目“广东创意城市与文化品牌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WT02。]
文艺复兴以来的笛卡尔式线性思维,牛顿力学影响下产生的机械论世界观,技术革命带给我们巨大的信心,这都助长人类中心主义傲视自然,世界范围内羁绊建筑的伦理观逾千年,人工建筑环境已变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造成今天的生存环境破坏,人有被自然剥离的趋势。人们兴奋地沉溺于技术发展,它以摧枯拉朽的迅速统领使人们迷失了方向,人类自身都被全面异化为价值系统的符号和资源化的工具,历史、传统、文化在技术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我们痛失精神家园,在家却“无家可归”。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精神空虚、人类异化等等,这一切动摇着人类生存的根基,引发伦理恐慌和道德观的重建,生态伦理学家、诗人、艺术家、哲学家开始批判人类中心论和技术崇拜,寻找人类的未来出路。这些变化正把人类文明推向生态时代,可持续观念已是全世界的发展之道,作为挽救人类栖息地的中坚力量,室内环境以可持续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宗旨是为人们营造诗意栖居的生活意境,谋求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但要挽救我们的生存环境,还要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诗意栖居的当代解读
“诗意的栖居”见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因海德格尔为之赋予哲学阐述而变成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成为联系历史又指向未来的愿景构想。而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庄子的齐物与逍遥思想。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描绘诗意栖居意境的千古绝笔。诗意栖居理念在当代受到可持续发展观与和谐思想的影响,它是人成其为人的生命完全展开状态,是真实的自由本真生存,是人与自然和世界的一种诗性融合状态。在生存和精神双重危机的今天,人类需要终极关怀,诗意栖居思想可谓时代痼疾的一剂良药。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解读当代人何以诗意栖居。
(一)人与自然
人类发展已呈现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更糟糕的是环境问题已使人类退守于种种生存危机,有些宗教家和哲学家开始提出以“可持续生存”代替“可持续发展”。[1]生态意识觉醒的人们开始探索自然和人的亲密关系,与自然和谐是诗意栖居的基础。海德格尔认为栖居就是“筑造”,他所言的“筑造”除建立建筑物的筑造外,还有保养生长的“筑造”,就是保护和关爱意义上的“筑造”,诸耕种土地、养护农作物等,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保护。海德格尔认为栖居只发生为聚集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保护,栖居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好,保护自然万物的本真。这要求我们认识到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突破物我主客限制,追求人和自然双重解放的道德律令,承认自然万物没有等级优劣的和合之道,才能使我们自觉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才是存在于道、天、地、人之中的最高准则,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效法天地自然之规律,“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是自然万物最本然方式的存在和运行规律,它就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其规律就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我们每天亲历的真实世界中,我们理应去发现和遵循自然的规律。人若要能从根本上依自然规律而为,则必须深深地融入自然、理解自然、爱上自然,情感上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聚集万物而化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回归自然之本真境界。我本生于自然,我的存在就是自然的现象,我即自然,自然即我,与自然共发展、协同进化,成为进化过程中的良性酶,利用和调节生态自然进化中的互利共生和竞争排斥等影响,促进生态万物的和谐共生,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演化的动态和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认识到融合自然而生的魅力,众生命间的协同关系、在自然中与生境所表现出的演替形式才是生态的美,空气、水、能量在生命过程中相互协调就是自然的美,是万物的灵动创造着美,诗意栖居就是享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二)人与社会
技术时代以来带给我们“无家可归”的命运,我们的历史传统被抽离,人被抛入这个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思想躁动、物欲横流的世界迷惑了我们的心灵,众人像玩偶一样在生活的舞台上表演每一天,追逐物质享受和名誉光环,人的自然神性被湮灭尘封。人在得到所追求的东西后依然很迷茫、很失落,依然活在“荒野”而“无家可归”。“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内篇·齐物论》)然而社会发展已使人不可能像古人那样真正的诗意栖居于返乡生活,社会人不可能完全免受外物的束缚和牵绊,但今天总是历史的承袭和演变,社会意识总是历史文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生活追求乡间本真的诗意栖居本质没有变化。事实上正是民族历史文化使今天的人具有社会认同感,它维护着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社会必须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而面对现代社会中浮华空虚的各种利益诱惑,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心,少一些功利心,以义统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安于本分,尽心做好份内之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为他人而活,沉沦在他人的言行中,“安时处顺,穷通自乐”(《庄子·养生主》),处世而保持内心的纯洁、朴实、宁静。这才能保持生命的不落世俗,不落世俗的生命才是真实的生命,这样的社会才能避免人的工具化和符号化。栖居者澄明于天地,诗意之中应有仁爱,关爱他人,以仁爱推己及人,仁爱之心是我们身处社会而心安的法宝。“仁”被孔子推为最高社会道德标准,把“仁”视为人类德性的存在,孝悌乃“仁”之本,即我们应从孝顺父母做起,关爱子女和兄弟姐妹,再到恩惠于身边的人,以仁爱处世,心向他人而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认同他人,以礼制道德规范自己,心存他人利益,最后到“达则兼济天下”,即爱天下人、济世安民。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于仁爱之中,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自然形成,这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人在充满历史文化和人文关怀的暖意社会中能诗意地完全展开生命,劳绩之心灵得到慰籍,和谐的社会环境俨然已是人的诗意栖居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