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学校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培育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mily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的精神层次也随之提升,学校教育同样需要不断契合时代要求,拓展教育视野和教学目标,加强对学校人文精神的科学审视,使人文精神培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又一创新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唤醒人文精神的重任,完成由“学知识”向“学做人”的转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国家自强不息的根本,而学校教育又是民族屹立不倒的希望所在。为此,新时代下学校人文精神的回归,将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跃升提供强大助力。本文以新时代发展为基础,开启了对学校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并通过对人文精神的诠释,为学校人文精神回归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人文精神;学校培育;回归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这也充分显示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既应该成为学生科技理性精神的推动者,更应该从精神层面成为完美人格的塑造者,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禀赋,为新时代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提供保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人文精神培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让人文精神成为和谐社会的承载,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学校在人文精神回归与培育之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一词,古已有之。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中,在丰富的伦理道德理念下,孕育出了深刻而广泛的人文精神。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人文精神更多的是指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所表现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内在品质,简言之,就是指为人处世的“德性”与价值观等。人文精神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无形中吸引了大批的学者加以研究,也使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有了更多的纬度,包括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及教育学等。那么,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讨论,学者们也对人文精神的实质进行了总结,即“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为人的精神。”而在学校的人文精神培育视角下,又提出人文素养的诠释,而两者之间的紧密契合也使得学校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上,将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信仰以及生命价值。
  二、学校人文精神回归的价值考量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特别是自先秦文化开始,便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思想,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无一不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再如,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对各种精神价值的传承,如代表奋斗精神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表责任意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表革新意识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代表道德精神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而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更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实践价值,将人文精神的光辉向学生传递,并且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彰显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弘扬科学理性精神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融入正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念与精神生活。与此同时,在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也应该造就更为理性的科学精神,避免过度的科技应用给社会带来危害。比如,要认清现代科技的应用脉络,切实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如合理使用转基因技术、热核技术及克隆技术等。除此之外,学校推动人文精神的回归,还将有效弥补精神迷惘、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的精神缺陷,纠正“片面重视知识技能,忽视人文教育”的理念偏差,协调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冲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三)提升人文精神境界的必然选择
  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的幸福是“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大学》中也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旦在学校培育中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为现代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将严重影响社会本质价值的发展,甚至使学生成为“跛脚”的现代人。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学生认识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关键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更应当体现出系统的教育职能,将人文精神的培育纳入基本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育及渗透方式,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信仰,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下学校人文精神培育思路
  (一)在人格教育与科学精神塑造中彰显人文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推动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在新时代的“生本理念”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上升到关键位置,其中人文精神作为德育教育下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特色。当然,也只有在不断的教育更新下,学校人文精神教育才能够更具生命力。一是弘扬主旋律,关注人格教育。人文精神是新时代的精神需求,在学校人文精神培育中应当与社会主旋律相契合,拓宽人文精神的培育渠道,改变华而不实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大背景下,社会人文精神正经受着严苛的考验,学校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应审时度势,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疫情变化,让他们亲眼见证七天建一座醫院的“中国速度”,见证全国医护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见证舍经济保民安的“国家治理魅力”等等,从一个个鲜活而感人的事例中,挖掘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帮助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迈出关键一步。二是结合科学精神,关注和谐发展。从人文精神的培育深层次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相辅相成,通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育,既帮助学生得到理性教育,又让学生获取感性认知,以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更具实践价值。例如,在如火如荼的“全国战疫”下,人文精神的彰显不能仅仅依靠感性的“一腔热血”,还要深入了解理性的抗疫需求,给予理性的人文关怀与物质支持,真正在大灾面前贡献微薄之力。   (二)在习惯养成及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学校在人文精神培育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通过学生行为习惯及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以更全面、综合的视角达到培育的目的。一是在习惯养成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的“行”也是最关键的落脚点,在学校所实施的人文精神培育中,通常更容易侧重于基于文明与基础道德的培育,而这也恰恰为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提供了核心支撑,决定了学生未来将以何种面貌立身处世。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实现由思想到行为的转化,并将培育内容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习惯之中,建立全新的人文精神培育模式,让人文精神培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基于人文精神下的做人、做事及学习的道理,由此演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真正完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比如,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形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通过关心长辈、体贴家人等家庭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通过团队合作活動及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课堂是实现培育的主阵地,也是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知识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模式,而是为学生打造新颖的新时代课堂,不断挖掘和发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元素,让课堂教学贯穿于人文精神培育的始终,帮助学生从所学知识中了解先贤的品格及人文情怀。
  (三)在校园文化及教师教育中深化人文精神
  从实践角度看,校园与教师属于一个整体,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同样具备重要的协同性。因此,要实现人文精神培育目标的深化,就应当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优势,并结合教师在教学领域的变革,使人文精神得到深化。一是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一个拥有优秀校园文化的学校,势必将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再者,丰富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推动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样,人文精神的培育也需要这样的外在驱动。例如,通过优质校园文化的渲染,让学校成为人文精神传递的“百宝箱”,哪怕是一堵普通的墙,也要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其塑造成一堵“会说话的人文墙”,让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为学生带来别样的精神感受。二是创新教师教育行为。在学校人文精神培育的视域下,教师是极为关键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换言之,在教师科学的教育行为下,能够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碰撞,让人文精神得到更快、更深、更有效的传递。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在保证专业素养全面发挥的同时,也要不断展现出人格魅力及个人修养,从精神层面让学生得到启发与感染,进而为人文精神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仍然需要坚持强化人文修养,以渊博的知识及深厚的人文底蕴进入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人文精神内涵并实现升华。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承担着素质教育的主体责任,尤其是在人文精神培育领域,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在人文精神培育中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从教育理念及培育宗旨上加以完善,唤醒社会对人文精神的认知和理解,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人文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回归,为现代教育营造出更优质的培育氛围,为我国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华斌.学校视域下的人文精神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9(21):21-22.
  [2]蔡玉霞.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J].林区教学,2019(06):7-8.
  [3]原子茜,李志诚.简论青少年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J].青少年体育,2019(05):26-28.
  [4]殷建国.高职院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66-67.
  [5]赵炜霖.人文教育:学生人文底蕴的养成[J].唯实(现代管理),2018(12):90-92.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得法,不仅可以强化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那如何才能让作文批改有劳又有功呢?下面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批改;思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得法,不仅可以强化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智力和品德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各方面发展均不成熟,因而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积极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完善。此外,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实施科学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现如今,很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过度溺爱,这些学生的性格发展中愈发个性化,很多
期刊
未来将更加注重培养中西部地区的新增长极,以及区域协调互动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从5月到12月,短短7个月,一共9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这9个区域发展规划,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之外,遍布东、中、西、东北四大版块。  有关专家指出,9大区域规划与11大产业规划一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之举。通过构建新的
期刊
俗话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古文,三怕周树人。今天谈一下作文,真的可怕么。对于农村孩子还真是,每当喊写作文时便如临大敌,原因不外乎是一,农村相对于城市,其信息较闭塞,二,家长不太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认为浪费精力。三,孩子们写作缺少积累和训练。  那么,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呢?首先,心里上不惧怕,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其次,要搞清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写作其实就是与人谈话,不过又不是简单的聊天
期刊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活跃,要求民主管理,若用管、卡、压的办法,即使苦口婆心,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班主任必须尊重、相信自己的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用自己的思想和集体的力量来开展班级工作,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达到自强、自主的目的。  一、规范学生行为,引导自主管理  (一)让学生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须让
期刊
【摘 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上好阅读课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探索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和写作,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并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差异、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阅读学习和写作训练完美融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灵活运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水平等,改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
期刊
完善的人格是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标志,具有极强的榜样作用。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班集体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中心和灵魂,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在广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展了识字教学,且识字效率较高,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识字学习兴趣  随
期刊
【摘 要】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全社会都关注幼儿早期阅读问题的同时,如何针对侨乡幼儿园的特殊情况,开展具有侨乡特色的幼儿园大班段早期阅读活动,这是侨乡幼儿园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谈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和有着相同教学疑惑的同行交流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一般核心家庭  一、大班早期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