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让对话更深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追问就像是一条让学生思维火花迸发的导火索,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有效追问”中触摸语言,与文本展开有效的对话,并在对话中提高阅读的质量。笔者在执教《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做了以下尝试,效果较好。
  【教学片断一】(感悟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
  (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对布鲁斯王子留下“英勇无比”的印象后,出示:对这场战争,布鲁斯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对这场战争,布鲁斯几乎失去了信心。
  生2:对这场战争,布鲁斯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失去了信心?
  (师板书:失去了信心)
  师:同学们,“布鲁斯为什么会失去了信心?”表达准确吗?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
  师:哪个词不能少?
  生(异口同声):几乎
  师:为什么?
  生3:因为有了“几乎”就表示布鲁斯王子还有一点信心,没了“几乎”就说明布鲁斯王子完全失去信心了。
  师:那现在能将刚才的问题补充完整了吗?
  生4:为什么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板书:几乎)
  ……
  【反思】“几乎”一词的理解不是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出示两个句式(①对这场战争,布鲁斯失去了信心。②对这场战争,布鲁斯几乎失去了信心。),让学生比一比,再说一说哪句好,好在哪里。这样的形式不够自然,训练的痕迹太重。而以上教学,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能在提问题时运用这个词语,不经意间教学目标已达成。
  【教学片断二】(感悟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
  (出示课本第63页插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的布鲁斯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从布鲁斯紧握的拳头看出他又充满了信心。
  生2:我从布鲁斯坚定的眼神中看出布鲁斯又充满了希望。
  生3:我从布鲁斯右手握剑看出他好像就要开始新的战斗了。
  师:所以课文第四自然段写道(出示后引读):
  生4: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疑问吗?
  生5:布鲁斯王子因为什么而感动?
  师:好一个感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看。
  生6:一只蜘蛛正在结网,……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师:布鲁斯是被——
  生7:布鲁斯是被蜘蛛结网感动了。
  师:蜘蛛结网,这是一个多普通的生活现象啊,怎么能让布鲁斯王子感动了呢?
  生1:因为蜘蛛不灰心。
  生2:因为蜘蛛坚持不懈。
  生3:因为蜘蛛永不放弃。
  师:蜘蛛是怎样不灰心的结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圈出词语。
  生1:我圈出的是“丝断了”“网破了”这两个词,因为这是蜘蛛第一次结网,第一次结的网就被风吹破了。
  生2:我圈出的词语是“重新”和“再次结网”,蜘蛛第一次没结成,但它没有停止结网,开始了第二次结网,可又被风吹断了。
  生3:我圈出了“结了断,断了结”,我看出蜘蛛结了好几次,网都被风吹破了,但它没有灰心,一直在那里结网。
  师:蜘蛛结了好几次,那它在成功之前一共结了几次啊?
  生(齐):七次。
  师:一个“结了断,断了结”就让我们明白了蜘蛛前七次结网的情形。
  生4:我还圈出了“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这几个词语,从“终于”这个词我看出蜘蛛结网真不容易。
  师:看来你也被蜘蛛结网感动了,把圈出的词语带进去读一读,读出蜘蛛的不灰心。(生读)
  师: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指名读)
  生5: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师:布鲁斯看到了蜘蛛结网,他看到的仅仅是蜘蛛吗?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看到了——
  生1: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一连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
  生2: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因为失败了七次,而躺在山上的磨坊里唉声叹气。他对这场战争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他心里也许还会想——
  生1:蜘蛛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但蜘蛛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结成了一张网,我也是一连失败了七次,我也要像蜘蛛一样干第八次!
  生2:我也一连失败了七次,却躺在这里唉声叹气,难道我连一只蜘蛛都不如?不,我也要干第八次!
  ……
  师:是啊,布鲁斯看到了蜘蛛结网,想到了自己,想着想着,他感动了。
  ……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就像一个“纵火者”,几次“追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走进了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走进了人物内心,与布鲁斯王子感同身受,他们感动着布鲁斯的“感动”,“感动”之情在学生心中不断厚实起来。
其他文献
我曾尝试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掘文本展开“小练笔”。促成阅读与习作相融合,有效治愈了不少学生 “无话可说,说假话,记流水账”等习作通病。  一、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好处  1.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苏教版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其简约浅显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文中不仅有“香港回归”、“北京申奥”这样的新题材,也有“神州号”、“东方明珠”这样的新科技和现代化建
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丰富的素材。素材从何而来?素材需要广泛的积累,当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容量很大的素材储存库时,才能真正厚积而薄发。  一、主动实践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这一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学生写作更要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社会,融入生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识记生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但屡屡出现的错别字令老师们很尴尬。陕西师范大学黄耀明老师说,高考中因错别字而致使作文分数不高的现象很突出,可见错别字已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问题,实在是到了要刻不容缓地解决错别字的问题的时候了。  一、错别字形成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读书、写字时,学生难以做到全神贯注,他们可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会认的字不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对生字的笔顺、笔画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读议教学法”就是出于此目的,以读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讨论、读中品析,使学生有所悟、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
写景作文最容易选材,应该是最能写出亮点的文章。遍观学生的周围,高山流水、烟柳画桥、蓝天白云、花香鸟语、清风明月、阳光原野,都可以拿来写在文章里。可是,有的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写不出美的感觉来,该怎么办呢?  要写好写景作文,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注意观察生活。凡是我们看到的景物,应该记住它的形状、颜色以及对它的感觉。  二、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如蓝天的高远,柳树的飘逸,冬青的常
汉字是形式优美的艺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指导学生写出优美的汉字是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学生通过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坚强的意志。但是学生都十分厌烦写字,即使老师进行了反复的指导,仍然有部分学生写不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字。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时能做到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而有的学生却把横竖撇捺写得东倒西歪、大小不一呢?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固然存在,但老师的指导方法有没有问题?我反复地问自己,后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内容。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新课标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一个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它向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讨。  一、
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把学生限制在班级狭小的空间内,使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导致了儿童视阈狭窄、心灵枯竭。  李吉林老师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李吉林认同课堂书本知识学习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主张对它进行改造,认为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读”已成为新课改重点培养的一种重要技能,而阅读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小学阶段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阅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挖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涵,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真正做到“读”领风骚呢?  
理解词语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丰富学生词汇的重要环节。词语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元素,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它描述形象、凸显意义、表达情感的价值。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上随处可见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情形。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带学生走进词语运用的背景中去感受它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并在不断的接触、反复的运用中,促进词语的内化,从而打开与文本对话的一扇扇窗口,真正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