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中,学习成绩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一些的学生,由于集体荣誉、合作精神以及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不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败、掉队,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
1 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生本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的实质是开放性教育,核心是“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成为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尽快完成自身的角色换位。教师对学生不能盛气凌人,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善于走进学生心灵。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辨识,共同提高。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标淡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强化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我,发现自我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内心激发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 启迪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一个老师如果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之,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学习时感觉器官处于闭滞状态,还谈何学习,谈何创新与进取。
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盎然,学习中必然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处于积极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精神状态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进入“遇问题想求个明白,在思考虑闭塞时想去学习”的学习境界。这样,语文教学走向成功也就不难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要备教材,关键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学生成绩水平不同,分类指导,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鼓励学生创新。自主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首要条件,缺少了自主,就无从谈及合作与探究。
没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标就成了花架子,一切都会落空。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日常教学中,就是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学习课文以问题形式出现,或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就是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班情、学情,提出切合实情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就感。
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中互动合作的主要形式。教师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扎实开展好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成员间要明确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
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有师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理想、个性、审美等方面都得到磨练与提高。合作学习对情感态度有价值观的培养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文明地沟通人际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把学语文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逐渐进入真、善、美的境界。
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深层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科内容和现实情境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去解答课题,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上体验与态度上的自我修正,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注重激励性评价的实施
面对自己身边的初中学生,我认为师长的鼓励和学生自身成功的个体体验是其成功之母。考查学生智力、学习能力、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发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之智力、基础更显得重要。
教育在育人。倡导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要求的是良好的素质,就初中生来说,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新课程理念要求于我们教师必须完成的使命。
给予学生适度的鼓励性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付出、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让学生进入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逐步培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孩子成功的殿堂。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中,学习成绩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一些的学生,由于集体荣誉、合作精神以及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不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败、掉队,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在激励性评价中,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其上进心。这样,全体学生会共同进步,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变。教师创造条件,把握时机,适时点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学有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具备的最有价值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
1 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生本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的实质是开放性教育,核心是“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成为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尽快完成自身的角色换位。教师对学生不能盛气凌人,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善于走进学生心灵。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辨识,共同提高。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标淡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强化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我,发现自我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内心激发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 启迪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一个老师如果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之,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学习时感觉器官处于闭滞状态,还谈何学习,谈何创新与进取。
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盎然,学习中必然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处于积极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精神状态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进入“遇问题想求个明白,在思考虑闭塞时想去学习”的学习境界。这样,语文教学走向成功也就不难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要备教材,关键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学生成绩水平不同,分类指导,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鼓励学生创新。自主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首要条件,缺少了自主,就无从谈及合作与探究。
没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标就成了花架子,一切都会落空。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日常教学中,就是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学习课文以问题形式出现,或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就是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班情、学情,提出切合实情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就感。
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中互动合作的主要形式。教师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扎实开展好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成员间要明确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
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有师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理想、个性、审美等方面都得到磨练与提高。合作学习对情感态度有价值观的培养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文明地沟通人际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把学语文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逐渐进入真、善、美的境界。
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深层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科内容和现实情境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去解答课题,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上体验与态度上的自我修正,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注重激励性评价的实施
面对自己身边的初中学生,我认为师长的鼓励和学生自身成功的个体体验是其成功之母。考查学生智力、学习能力、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发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之智力、基础更显得重要。
教育在育人。倡导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要求的是良好的素质,就初中生来说,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新课程理念要求于我们教师必须完成的使命。
给予学生适度的鼓励性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付出、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让学生进入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逐步培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孩子成功的殿堂。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中,学习成绩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一些的学生,由于集体荣誉、合作精神以及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不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败、掉队,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在激励性评价中,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其上进心。这样,全体学生会共同进步,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变。教师创造条件,把握时机,适时点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学有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具备的最有价值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