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年级优效第一课时之皲见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篇课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学全过程来说,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只有有了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学生才能顺畅地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
  一、先声夺人,跃跃欲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学得更好。第一课时,老师需要牢牢掌握好这一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兴趣源,如《苹果里的厄角星》《我不是最弱小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学生有兴趣,那么老师就要引导,或语言描述,或创设问题,或描绘画面,或资料巧现,以激发儿童阅读的欲望,使文情、师情、生情三者融为一体,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
  例如薛法根老师执教《卧薪尝胆》,一开始引导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会观察,会倾听,会思考,会想象。请学生仔细看一个“王”字的象形图案,学生趣味盎然.接着引出一个兵器叫“钺”,引出越王勾践……短短两三分钟时间,薛老师紧紧抓住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唤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让他们产生阅读的需求。学生快速地将整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等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提取有效信息,加以重新组合。学生的思绪飞扬起来了,轻松愉悦地跟随着老师,踏上了阅读文本的探寻之旅。薛老师成功运用了唤醒需求策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也被激发出来。
  二、有机融合,取舍有道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重视生字新词教学,重视生字新词与文本的有机融合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嗣中识好词,写好字,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例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军神》,他先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清学生画下来。然后分组进行检查朗读,师生对话妙趣横生。尤其是将刘伯承、沃克医生各自相关的词语分组朗读,教师引导鼓劢,明确学习词语的方法,不仅使学生会认,会读,会写,更透过词语,促进了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该课的生字新词时运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地去熟悉和掌握所学的生字新词,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不仅是一种科学严谨的语文学习观,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深厚扎实的语文素养。
  三、整体欣赏,把书读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就像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瓣、花蕊、花托都拽开,就会失去花朵的美丽。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因此,第一课时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悟课文的能力。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并培养学生整体感悟课文的能力。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后,老师可以指名几名学生读一遍课义,也可以让学生读“你最喜欢读的一段课文”,或者让学生“挑一个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挑一个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难读的语段要耐心地一遍遍指导学困生朗读,努力达到朱熹所主张的“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要求。
  中年级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可以试着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理清文章的脉络。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薄”,是十分重要的必备阅读能力之一。
  四、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教学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要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布置作业,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笔者在教《三顾茅庐》时,最后留下悬念:“为什么刘备会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他们之问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你觉得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学生各抒己见,为验证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去看  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是成功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真的训练了学生的写字水平,那么我就觉得第一课时的教学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什么是一堂好课?就是课堂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的知识要增长,情感要发展,智慧要碰撞。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狼和小羊》这则寓言故事时,我努力朝着这样的目标去教学。  一、让自学有方向  教学《狼和小羊》时,我布置了两个前置作业,一是学生自己学文中的生字;二是思考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分别说了什么,小羊又是如何反驳的。在检查
期刊
《鸟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八课,课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鸟岛的情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鸟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冉熟悉不过的,可是他们对于柄居着无数只鸟儿的鸟岛却又很陌生,内心一定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在学生读文后,老师紧抓“闻名中外”质疑:小小的岛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上课伊始便顺势激起
期刊
我校朱苏婷老师执教了一节绘本阅读课——《纸马》,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一个关于愿望的故事,选材于中国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元素。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与低年级学生年龄相仿的孩子,文中的纸马剪裁精致,吸引学生目光,主人公想爸爸妈妈的心情又是比较容易体会的,因此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让孩子在整个课堂中有话可说。朱老师对此故事巧妙地读讲,启发孩子想象人与纸马的对话,注入真情实感来表达想法,让
期刊
针对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可以从生活、活动、积累、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引导,唤醒儿童内心沉睡而敏感的习作兴趣。  一、在生活中提炼素材,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愿意写  1.体验生活情境。生活是习作的源头。因此,我常常在习作前几天或者前几周就布置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在指导学生写“金鱼”的习作前,我让学生自己去市场买几条金鱼,不仅要观察其外形、吃食、活动、休息,还要注意在观察中有没有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会?笔者对此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丰富情感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作文情感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语文学科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范本。如学习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时,我
期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离开阅读,学生的表达就会变得无序而枯燥。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那么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有机地整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一、品读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应该说字、词、句是文章表达的基础材料,更是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的基本功训练内容。每篇课文不乏好词佳句,都是值得学生积累
期刊
利用习作课堂学习时间,进行同桌互改的指导与操作,不失为一个既能激趣,又能避免“审美疲劳”,还能提高习作“审美”与习作修改能力的好方法。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基本错误,同桌互改  由同桌互改,解决基本的字、词、句及标点符号存在的问题,是小学生心理上易于接受的一种平等交换的方式。孩子们在帮助他人修改习作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而孩子们的基本修改能力无形中得到快速提高。  同桌互改可以节
期刊
一、德育泛化,用品德输入教育取代口语交际  《小学生多看电视好不好?》口语交际教学片段。  师:今天口语交际课是围绕“小学生多看电视好不好?”开展一次辩论,要求正反两方不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把理由说充分。为了便于交流,请大家先动笔写一写。  (生自由练写)  师:先写好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不好的地方改一改。  师:现在交流,谁先来?  生1:我认为小学生看电视好。就拿这次“5·12”大地震来说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语文课堂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即让语文课堂变得有“味道”。结合教学经验和教育反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调制语文课堂的“味道”。  一、让语言赏析津津有味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解读文本重在赏析语言。从语言人手,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赏析语言的过程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们如何改变以往只注重教知识的现象,让学生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呢?笔者以《如梦令》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把学习的“舟楫”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向文本深处“争渡”的体会。  一、创设诗意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中国的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营造出或空灵、或淳朴、或悲壮、或飘逸的意境,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对这样无穷之意的领悟,仅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