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城市形象设计要从城市的人文历史形态设计和城市的空间物质形态设计两方面进行考虑。以江苏武进为例,分别从人文历史要素和物质形态要素两方面来对其城市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武进城市形象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意象 形象设计 人文历史 物质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40-02
  一、解读城市意象理论
  城市意象的概念是當代著名城市设计师凯文林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提出的。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人们头脑中主观环境空间。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城市是具有可读性的,其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是容易认明的,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他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从整体上来说,凯文林奇的核心思想就是现实世界的物质环境在人的大脑中主观心理意象。
  二、城市形象设计分析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区域特征、历史文化、地理风貌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诸要素的总和。相对于人而言,城市形象是自然人对城市或特定区域的主观心理感受。城市形象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的人文历史形态设计。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构成应该以人文历史为主,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城市中工作生活的是人本身而非事物。“技术城市”和“器物城市”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我们如今更应该进入更高水平的“人文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这句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如要发展不能见物而不见人,必须要以人文精神促发展,在发展中彰显和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二是城市的空间物质形态设计。就一座城市而言,城市的空间物质形态主要是指城市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空间形态。一个城市的物质实体好比骨架,它起到构建城市基本形态的作用。以上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依存,对城市形象的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武进城市意象要素现状
  武进位于江苏省南部,南枕太湖,西衔滆湖,有“江左名区,中吴要幅”之美称,其拥有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两千七百多年的古城建设史。武进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先后形成了诚信礼让的季子文化、“四千四万”的创业文化和勇争一流的阳湖文化。
  (一)人文历史意象要素
  1.人文底蕴深厚,人才辈出
  武进自古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十九位帝王、九名状元和一千五百四十九名进士。春秋时期产生了著名的音乐家季扎、梁武帝萧衍、太子萧统;清代则涌现了阳湖文派、南田画派;近代恽南田、赵翼、刘海粟等名家大师辈出,革命先烈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彪炳史册。
  2.三城三水,周易典范
  春秋淹城遗址位于武进中心城区西侧,迄今为止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形制最独特的地面城池建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由里至外依次为子、内、外城,每个城的外部都有护城河所环绕,以供防御。其子城和内城的形状为方形,外城的形状为椭圆形。经过几千年风雨的洗礼,淹城文化演化成为豁达大度、勇于争先、经世致用的时代精神。更有“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的美称。
  (二)物质形态意象要素
  1.“七纵八横,河路交融”:城市道路河流的空间意象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导要素。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了解这个城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沿着城市的道路去观察,通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
  武进城区道路的“七纵八横”中,“七纵”从左至右分别为湖滨路、淹城路、武宜路、花园街、常武路、夏城路、青洋路;“八横”由上至下分别为中吴大道、聚湖路、人民路、广电路、长虹路、延政大道、滆湖路、武南路。
  武进中心城区的中轴线为花园街,中心城区的建设基本上是围绕着这条中轴线而铺开。其北接常州,南抵武进大学城,在其核心的一公里范围内,汇聚了大型城市绿地公园、市民广场、商业综合体等诸多配套设施,是武进城市形象的代表。另外,在城区中与道路相交错的还有河流,除了湖塘河、采菱河、长沟河穿城而过,还有新京杭大运河、武南河横向交错。这些河流的带状滨水绿地在要素层面上较好地发挥了景观生态保育的作用,景观效果较好;在形态上较好地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具有明确的定位和文化的统一性。
  2.滨湖生态带:城市边界的主要特征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对于城市来说,边界主要由河岸线、桥梁、树林等构成。城市边界不仅在地理上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而且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
  滨水湖生态带指的是西太湖(滆湖)生态风光带,生态带采用自然水体与城市有机衔接的构筑模式。从整体上来说,城市滨湖生态带强调了绿地景观、城市和自然水体三者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契合了当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心理界标”。
  3.“五区”组团:城市区域的场域效应
  区域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元素,其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存在,是人们观察城市和感受城市的重要源泉。城市的区域通常是以该区域的功能作用来划分的,故其差异性也是表现在功能的不同上。
  武进城区的“五区”指的是行政商务区、教育科研区、历史文化区、现代都市区、高品质住宅区。行政商务区以武进区人民政府为核心,它的城市形象风格定位为现代大气,形成具有武进城市发展特色的景观,体现武进发展飞跃、武进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教育科研区以武进科教城为核心,它的城市形象风格定位为创新研究,体现钻研、包容、创新的精神和安静、优美、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历史文化区以春秋淹城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它的城市形象风格定位为典雅厚重,展现武进历史悠久的城市意象;现代都市区以武进新天地公园为核心,尤其以区域内的武进广播电视塔为重点,它的城市形象风格定位为都市时尚,体现绿色、开放、共享、繁荣等品质特点,展现现代都市特色的城市意象;高品质住宅区以西太湖(滆湖)为核心,重点塑造沿西太湖的生态风光带,它的城市形象风格定位为现代高贵,延续西太湖生态景观风格,营造高贵的居住环境及生态氛围,该区域要着重体现生态宜居的城市意象。   以上“五区”基于各自的定位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各区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景观特质,使人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城市意象,展现了城市区域的核心效应。
  4.“一古一今一生态”:三大节点串联发展
  节点是一个城市结构空间的关键点,是城市意象的汇聚点。节点在城市中通常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该城市该区域的核心。
  目前,武进正在打响“一古一今一生态”的规划发展战略,其中“一古一今”主要是春秋淹城旅游度假区和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一生态”则是西太湖(滆湖)生态休闲区。战略彰显了以“一古一今一生态”为旅游特色发展战略从特色乡村到淹城旅游度假区的春秋古韵,从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休闲畅玩到西太湖赏景以亲近融入自然。三大节点从南至北,再由北向南,形成南北联动之势,使之串联发展,更好地宣扬了武进地方文化和体现了城市形象,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地方经济。
  5.特色景观与建筑物:武进主要标志物
  城市的标志物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是人们进行城市观察的参照點。同时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与其他构成要素“在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中构成一个集合体”。
  武进的标志物主要分为特色景观、传统建筑两类。现代特色景观主要有春秋淹城旅游度假区中的“龙之翼”、武进电视塔、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中的江南石窟和妙音宝塔、西太湖(滆湖)生态休闲区中的“滆湖之星”等;传统建筑主要有湖塘老街、城西回民村、杨桥古镇等。以上两类标志物体现了武进城建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城市建设“造新与护旧”两者不均衡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城市长远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同时也阻碍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启示与建议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
  第一,加强对道路、节点文化形象的塑造,体现地方特色,注重城市品牌对城市形象设计的影响;第二,凸显生态滨湖景观意象,从“生态、城市、文化”层面,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滨水空间,保护所属地块的生态景观资源及环境;第三,强调物质形态意象要素特征,传统城市街区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两者应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于城市意象理论,把物质空间要素与城市形象巧妙结合,进一步突出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努力打造生态、美丽、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地处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位于象征中西文化交流的古“丝绸之路”上,长长的栈道将一个个石窟连接在一起,洞窟内绘满佛教题材的壁画和彩塑,有飘舞灵动的飞天,肃穆端庄的佛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本次设计的选题是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为主题的私人会所及陈设设计,设计通过市场调研、文献研究、元素提取、演变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古镇保护现状分析,对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施设计关系要素的梳理,探讨了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并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对其古镇文化进行勘察与整理,在实地调研原驻民与游客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施与设计流程。试图将古镇文化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相统一,为维护古镇风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古镇保护 公共设施 大阳古镇  前言  历史
期刊
摘要: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且景观与设计简易、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通过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一,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不能达到共享和便捷;其二,设计单一、千篇一律、缺少美感;其三,整体创意设计不高,没有体现出地域文化等特点。基于此,我们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文献查询等方法,结合水乡地域文化特色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从地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设计公共场所母乳喂养工具一“妈咪哺乳伞”。“妈咪哺乳伞”以制伞原理为基础,通过改进伞面形状,并增加可控式手环装置改善功能,为母乳妈妈在公共场所进行母乳喂养提供相对隐私的环境。  关键词:妈眯哺乳伞 研究设计 母乳喂养  前言  随着全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母乳喂养意识的提高,更多的女性步入妊娠、分娩及母乳喂养阶段。如何在公共场所为母乳妈妈提供相对隐私的哺乳空间,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浅谈东巴纸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考察的调研方式,以东巴纸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的生存发展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由于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所适从的传统手工艺如何在市场构成、适用场所都变迁的社会环境下转换的存续状态。本文将重点从产品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三方面详细阐释丽江东巴纸坊的存续模式。  关键词:现代生产 东巴纸坊 传统工艺 存续状态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日本茶道艺术,作为一种以喝茶为纽带的艺术形式,涉及景观、建筑、书画、工艺美术等领域,其把日常生活,提升到一个与哲学、宗教、艺术相融合的境界。鉴于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本文尝试从“茶庭、茶室、茶具”三个角度,来阐释日本茶道通过对品茶环境的精心营造,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独特的茶道空间,使得茶道参与者,从推开木户的那一刻起,规范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心性,共同构建“和敬清寂”饮茶环境。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潮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萌发对于创新创业新思维的探索。通过社会需求、设计需求、创业目的这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择业、就业的现状,折射出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并试图从当代艺术转型中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把握住允许个体性存在的市场环境以及艺术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新思维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 新思维 艺术转型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为了让设计师更快速的了解男士衬衫的颜色分布,也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清男士衬衫的流行趋势,文章利用大数据技術搭建了一个可视化工具。利用该工具,用户可以在1523张男士衬衫平铺图中了解到在近三年中男士衬衫的颜色分布,也可以感受到色调的分布与变化。文章介绍了该工具搭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及理论研究意义,并阐述了数据处理与搭建过程。旨在为服装行业开辟一个直观新颖的可视化工具。  关键词:大数据 可视化
期刊
摘要:城市旧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更是承载着老一辈居民曾经的城市记忆,城市旧宅改造不应大拆大建,而是尝试通过整体的保护规划,适当的加减法扩大了城市旧宅的生活空间以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以此来提高居民们在旧宅生活的舒适度。设计者通过在保护老建筑的前提下,提升它们自身的使用价值,使它们避免被拆毁的命运。设计者在保护城市旧宅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改造城市旧宅,从而使城市旧宅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文章结合环境设计
期刊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概念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而传统山水画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设计的诸多领域。文章将结合传统山水画在设计中的元素提取,以现代木材与树脂材料相结合的设计实践作品为例加以诠释。  关键词:山水画 茶具设计 时尚 材料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5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