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会基本的数学逻辑思维方法,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并喜欢思考的习惯,继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还可以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灵感,更需要严谨的论证和实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强化其理性思维,并提高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逻辑问题,让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浮出水面”,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自主思考,能够自觉总结知识内容,并构建知识体系。第三,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逻辑教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逻辑线条串联起来,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判斷,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成问题的挖掘,进而实现思维的拓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于目标化,不能忽视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基础,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自主地探索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精心设计课程
教师设计课程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同时,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的课程设计必须生動形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于形式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行。
(三)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理解抽象的知识。课本等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操作实践的机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放手让学生操作起来。让操作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新者,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习惯的培养,形成思维能力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可塑性,潜移默化地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习惯,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独立分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分析中,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人手,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最后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逻辑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问题导向作用
任何思维的产生原因都是问题的产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数学的学习其实是思维逻辑运转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由老师在有效的引导作用下,使学生找到问题并且说出来,进而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引导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决定了是否能将学生带到思考中并形成思维逻辑能力。若要把数学教学搞得好,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引导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热情。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程全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换句话说,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前提基础,对发展学生思维逻辑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若使学生能够达到活学活用、对知识学习扎实牢固,使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弄得明明白白,进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最终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总结经验,拥有逻辑思维能力,就一定要做到:在选择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能吸引学生的热情,有效指引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归纳推理方法、分析对比方法以及系统分析方法等常见的容易理解的思维逻辑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不应该急于求成,尽早把解决问题的答案步骤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而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解题的分析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走进老师的思维轨迹,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学会如何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可能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其思维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数学老师不应该仅限于对一种解题思维的讲解,更应该带领学生积极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
(七)合理设置习题的难易指数
习题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应该满足两方面需求:一方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习题的难易程度把控极其重要,应该既能使得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可以独立完成,又不应该过于简单,要达到学生有做题热情、爱学习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旦形成不仅仅只是应用于学习当中,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工作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还可以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灵感,更需要严谨的论证和实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强化其理性思维,并提高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逻辑问题,让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浮出水面”,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自主思考,能够自觉总结知识内容,并构建知识体系。第三,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逻辑教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逻辑线条串联起来,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判斷,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成问题的挖掘,进而实现思维的拓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于目标化,不能忽视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基础,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自主地探索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精心设计课程
教师设计课程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同时,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的课程设计必须生動形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于形式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行。
(三)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理解抽象的知识。课本等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操作实践的机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放手让学生操作起来。让操作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新者,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习惯的培养,形成思维能力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可塑性,潜移默化地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习惯,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独立分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分析中,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人手,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最后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逻辑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问题导向作用
任何思维的产生原因都是问题的产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数学的学习其实是思维逻辑运转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由老师在有效的引导作用下,使学生找到问题并且说出来,进而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引导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决定了是否能将学生带到思考中并形成思维逻辑能力。若要把数学教学搞得好,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引导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热情。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程全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换句话说,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前提基础,对发展学生思维逻辑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若使学生能够达到活学活用、对知识学习扎实牢固,使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弄得明明白白,进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最终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总结经验,拥有逻辑思维能力,就一定要做到:在选择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能吸引学生的热情,有效指引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归纳推理方法、分析对比方法以及系统分析方法等常见的容易理解的思维逻辑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不应该急于求成,尽早把解决问题的答案步骤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而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解题的分析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走进老师的思维轨迹,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学会如何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可能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其思维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数学老师不应该仅限于对一种解题思维的讲解,更应该带领学生积极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
(七)合理设置习题的难易指数
习题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应该满足两方面需求:一方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习题的难易程度把控极其重要,应该既能使得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可以独立完成,又不应该过于简单,要达到学生有做题热情、爱学习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旦形成不仅仅只是应用于学习当中,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工作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