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细节一分钟毁灭你的公司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以1%、2%决胜负的商业时代,一个信息就可以左右企业的成败。这个信息在自己手里是王牌,在对手手里是炸弹。如此重要的信息,可能在老板的大脑里、公司电脑里、一个打印稿的背面,甚至在一个垃圾筐里。随时都有泄漏的可能,泄漏的结果轻则使公司蒙受损失,重则毁灭公司。你要怎么防备?
  让信息安全“不就是安装杀毒软件,在电脑上设密码吗?”当你这样想,你就和全世界95%的人一样,都错估、低估了信息对公司的致命影响;好在全世界还有5%的人,恐惧、震慑、急着应变于信息对商业世界爆炸性的影响力,他们是谁?——诺基亚、微软,还有可口可乐……
  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全世界又有两家企业因为信息安全问题倒闭,有11家企业因为信息安全问题造成大概800多万的直接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100个经理人的调查总结出30个致命细节,让您快速成为信息安全专家。
  
  1、打印机——10秒延迟带来信息漏洞
  即使是激光打印机,也有10秒以上的延迟,如果你不在第9秒守在打印机的旁边,第一个看到文件的人可能就不是你了。大部分的现代化公司都使用公用的打印机,并且将打印机、复印机等器材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于是,部门之间的机密文件就可以从设备室开始,在其他部门传播,当部门之间没有秘密,公司也就没有秘密了。
  
  2、打印纸背面——好习惯换取的大损失
  节约用纸是很多公司的好习惯,员工往往会以使用背面打印纸为荣。其实,将拥有这種习惯公司的“废纸”收集在一起,你会发现打印、复印造成的废纸所包含公司机密竟然如此全面,连执行副总都会觉得汗颜,因为废纸记载了公司里比他的工作日记都全面的内容。
  
  3、电脑易手——新员工真正的入职导师
  我们相信,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自己新到一家公司工作,在自己前任的电脑里漫游是了解新公司最好的渠道。在一种近似“窥探”的状态下,公司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尽收眼底”,从公司以往的客户记录、奖惩制度、甚至你还可以有幸阅读前任的辞呈。如果是其他部门的电脑,自然也是另有一番乐趣。
  
  4、共享——做好文件,再通知窃取者
  局域网中的共享是获得公司内部机密最后的通道。有的公司为了杜绝内部网络泄密,规定所有人在共享以后一定要马上取消。实际上越是这样,企业通过共享泄露机密的风险越大。因为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会无所顾及地利用共享方式传播信息,人们习惯的方式是在开放式办公间的这边对着另一边的同事喊:“我放在共享里了,你来拿吧——”,没错,会有人去拿的,却往往不只是你期望的人。
  
  5、指数对比——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之间,经常要推测竞争对手的销售数量、生产数量。于是,人们为了隐藏自己的实际数量,而引入了统计学里的指数,通过对实际数量的加权,保护自己的机密信息。唯一让人遗憾的是,通常采取的简单基期加权,如果被对方了解到几年内任何一个月的真实数量,所有的真实数量就一览无余地出现在竞争对手的办公桌上了。
  
  6、培训——信息保卫战从此被动
  新员工进入公司,大部分的企业会对新员工坦诚相见。从培训的第一天开始,新员工以“更快融入团队”的名义,接触公司除财务以外所有的作业部门,从公司战略到正在采取的战术方法,从公司的核心客户到关键技术。但事实上,总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员工会在入职三个月以后离开公司。同时,他们中的大部份没有离开现在从事的行业,或许正在向你的竞争对手眉飞色舞地描述你公司的一草一木。
  
  7、传真机——你总是在半小时后才拿到发给你的传真
  总有传真是“没有人领取”的,每周一定有人收不到重要的传真;人们总是“惊奇地”发现,自己传真纸的最后一页是别人的开头,而你的开头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8、公用设备——不等于公用信息
  在小型公司或者一个独立的部门里,人们经常公用U盘、软盘或手提电脑。如果有机会把U盘借给公司的新会计用,也就有可能在对方归还的时候轻易获得本月的公司损益表。
  
  9、摄像头——挥手之间断送的竞标机会
  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国内大型广告公司,在2004年3月出现的那一次信息泄露,导致竞标前一天,广告创意被竞争对手窃取,原因竟然是主创人员的OICQ上安装了视频,挥手之间,断送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一次合作的机会。
  
  10、产品痕迹——靠“痕迹”了解你的未来
  在市场调查领域,分析产品痕迹来推断竞争对手行销效果和行销策略是通用的方法。产品的运输、仓储、废弃的包装,都可以在竞争对手购买的调研报告中出现,因为“痕迹分析”已经是商业情报收集的常规手段。
  
  11、压缩软件——对信息安全威胁最大的软件
  ZIP、RAR是威胁企业信息安全最大的软件。3寸软盘的存储空间是1.4M,压缩软件可以让大型的WORD文件轻松存入一张软盘,把各种资料轻松带出公司。
  
  12、光盘刻录——资料在备份过程中流失
  如果想要拿走公司的资料,最好的办法是申请光盘备份,把文件做成特定的格式,交给网络管理员备份,然后声称不能正常打开,要求重新备份,大多情况下,留在光驱里的“废盘”就可以在下班后大大方方带出公司。
  
  13、邮箱——信息窃取的中转站
  利用电子邮件转移窃取的公司资料占所有信息窃取的八成以上。很多企业不装软驱、光驱、USB接口,却没有办法避免员工通过电子邮件的窃取信息,相比之下,以上方法显得有些幼稚、可笑。
  
  14、隐藏分区——长期窃取公司资料必备手法
  长期在公司内搜集资料,用来出售或保留,总是件危险的事情。自己的电脑总是不免被别人使用,发现电脑里有不该有的东西怎么行。于是隐藏在硬盘分区就成了最佳选择,本来有C、D、E三个虚拟分区,可以把E隐藏起来,只有自己可以访问。当然,如果遇到行家,合计一下所有磁盘的总空间,可就一定露馅了。
  
  15、私人电脑——大量窃取资料常用手段
  压缩软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拿到单位来,连上局域网,只要半小时,就是有1个G的文件也可以轻松带走。
  
  16、会议记录——被忽视的公司机密
  秘书往往把会议记录看得很平常,他们不知道一次高层的会议记录对于竞争对手意味着什么,公司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把会议记录当成废纸丢来丢去,任由公司最新的 战略信息在企业的任何角落出现。
  
  17、未被采纳的策划案——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策划人员知道被采纳的策划是公司机密,却往往不知道被放弃的策划也是公司机密。有时还会对客户或媒体谈起,而竞争对手可以轻松判断:你没有做这些,就一定选择做了那些!
  
  18、客户——你的机密只是盟友的谈资
  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著名咨询公司的客户提案,这些精心制作的PPT,凝聚了咨询公司团队的汗水和无数个不眠之夜,在一些信用较差的客户手里可能只是一些随意传播的谈资。
  
  19、招聘活动——你的公司竟然在招聘总监?
  在招聘过程中,成熟的企业不会把用人的单位登在一张广告里,因为那无异于告诉你的竞争对手:刚刚发生过人力震荡,人力匮乏。
  
  20、招标前两分钟——最后的底价总是在最后“出炉”
  如果投标的底价内部公开越早,出现泄露的风险越大,在招標开始前两分钟,面对关掉手机的参会者,可以公布底价了!
  
  21、解聘后半小时——不要给他最后的机会
  如果被解雇的员工是今天才得到这个消息,那么,不要让他再回到他的电脑旁。半个小时的时间,刚好可以让他收拾自己的用品,和老同事做简短的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半小时足够了,为了离职员工的清白,更为了信息安全。
  
  22、入职后一星期——新人在第一个星期里收集的资料是平时的5倍
  只有在这一个星期里,他是随时准备离开的,他时刻处在疯狂的拷贝和传送信息状态,提防你的新员工,无论你多么欣赏他。
  
  23、合作后半个月——竞争对手窃取情报的惯用手法是:假冒客户
  在初次合作的半个月里,你对信息安全的谨慎只能表明企业做事的严谨,可以赢得大部分客户的谅解和尊敬。除非,他是你的竞争对手。
  
  24、离职后30天——危险来自公司以外
  一般情况下,一个为企业服务半年以上的员工,离职后30日之内会和公司现有员工保持频繁的联系,并且对公司的资料和状况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如果是被限时离开,那么,在离职30天内通过老同事窃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就更大。
  
  25、明确对外提案原则——能不留东西的就不给打印稿,能不给电子档的就尽量给打印稿,能用电子书就不用通用格式
  
  26、保密协议——无论作用大小,和员工签定清晰的保密协议还是必要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什么是对的,人们才可以杜绝错的。保密协议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如果对方心胸坦白,自然会欣然同意。
  
  27、责任分解——明确每个人对相关信息的安全责任
  所有的机密文件如果出现泄露,可以根据规定找到责任人,追究是次要的,相互监督和防范才是责任分解的最终目的。
  
  28、设立信息级别——对公司的机密文件进行级别划分
  比如合同、客户交往、股东情况列为一级,确定机密传播的范围,让所有人了解信息的传播界限,避免因为对信息的不了解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故。
  
  29、异地保存——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所有备份资料尽量做到异地保存,避免因为重大事故(如:火灾、地震、战争等)对企业信息带来致命的打击。
  
  30、认为自己的企业在信息安全上无懈可击。
  也许你会认为,“9·11”这种事情离自己太远,发生的几率为0.1%。可是在“9·11”之前,谁又能想到世界标志性建筑世贸大厦竟然在瞬间被毁灭。“9·11”使美国许多企业遭受重创,同样,纽约大停电也给美国经济造成300亿美元的损失。
  
  (原载《世界商业评论》,经本刊校订)
  (编辑/陈致成)
其他文献
车灯在高速路上扫出一个令人晕眩的方向    最好不要太多地追究事件的含义、或者琢磨怎样去加以解释,不然你就会因恐惧而不敢让事情发生。心理学摧毁了神秘感和一些魔幻性特质。它能够被贬低为某种神经官能症和其它东西,但它目前的名称和界定却使之丧失了神秘性,以及体验巨大和无限的可能性。  ——大卫·林奇    故事    关于《迷失的高速路》(LostHighway,中译名《妖夜慌踪》),只能有一个大体的轮
期刊
《公路运输文摘》杂志在风雨中一路走来,几代人用心血与时间培养造就了她,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她,使其虽历经坎坷却不断成长,终于到达一个历史的聚焦点:第300期杂志出版了!    “回首已是三百期”——《运输经理世界》(前身为《公路运输文摘》)杂志自1964年2月创刊至今已经整整出版三百期了!“300”是一个闪光的数字,地不但标志着一个时期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如果说,我们对于编辑部这
期刊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1 2004年1月份~12月份分车型市场销量统计表(下表中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    2 2004年分车型市场特征
期刊
企业申请开通省际班线,再也不用经过两省六“衙门”(本省县、市、省运管部门,邻省县、市、省运管部门)的层层审批……    2005年1月5日,广东省交通厅颁布了《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率先规范了区域性省际运输许可,彻底改变了过去通过两省协调会议审批的模式。  规范的颁布给政府、企业、行业带来了什么具体变化?它对广东省运输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对营建泛珠三角开放合作的市场体系有什么实
期刊
市场竞争无情但又公平,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抱着积极的态度,勇于进取和创新,才能迎来出租车企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温州市区的出租车行业,自1987年1月29日古楼街道小客车出租服务社的13辆“菲亚特”率先投入营运至今,已得到飞跃发展,现拥有出租车企业43家,有“富康”、“捷达”、“奇瑞”、“桑塔纳”等车型的出租车3329辆。市区的出租车企业,除4家属国有、集体的以外,其余都是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在
期刊
打开国门以后,国内道路大件运输市场向世界開放,呈现国际化趋势,我国道路大件运输业必须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梯度转移、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制造的单件重量超过千吨以上的重型设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道路大件运输市场向世界开放,呈现国际化趋势等等,这就是我国道路大件运输企业面临的竞争势态。打开国门以后,国外有实力的同行
期刊
●用人哲学  业界曾流传一句话:“郭台铭喜欢用没有退路的人。”郭台铭的鸿海公司内部员工观察郭台铭用人的一大原则,就是看他有没有卖命的决心,而没有退路的人通常都愿意全力以赴。  “给已经吃饱的人一碗饭吃,不但用处不大,而且他也不会感激你,但是给饿肚子的人一碗饭吃,他不但会全力以赴,而且还会感谢你。”这也是郭台铭的用人一大法则。    ●政府没效率,民间才有效率  郭台铭不只一次提到他担任台湾区模具工
期刊
建设便捷、安全、高效、舒适、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小、质量优、安全好的运输服务,是交通运输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追求的目标。    ◆2005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4年交通工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2005年交通工作任务。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车购税正式移交税务部门征收,交通系统近7500名征管人员将同时划转税务部门。  ◆ 交
期刊
王永立,吉林人,刚过不惑之年。博士。高级经济师。新国线运输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旅客运输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论著有《出租小汽车单车承包经营管理概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与比较研究》、《特区文化研究与实践》、《公司财务学》等,论文有《发展现代物流,迎接新的挑战》、《对我国高速公路存在问题的思考》、《新国线结点运输的理论与实践》等。    早就听说新国线是国内首家由交通部直接批准成
期刊
管理与经营,好比是一支军队的军师与将帅的关系。管理运筹帷幄,经营决胜千里。    一般谈到企业,就会说到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似乎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分不清谁是谁,也看不到二者有什么区别。在日本就把管理学称为经营学。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完全不同。经营是经纪、营运,主要与产品和市场关联;管理是管人、理事,主要与人员和事物相关联。经营主外,以业务、市场为导向,经常在变化;管理主内,以人财、事务为对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