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的艺术魅力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是现当代作曲家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将内蒙古传统音乐与西洋铜管乐器之间形成的创作融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尝试,最终找到二者在音色和音乐表达语言方面的契合点,将其融于室内乐的重奏体裁之中。这一类型音乐作品的出现,不仅有益于西洋管乐在中国的传播与社会普及,也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及与时俱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民族音乐绽放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 管乐重奏;室内乐;蒙古族风格作品;作品赏析;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91-02
  20世纪初叶,西洋铜管乐器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与中国音乐文化之间产生共鸣。在众多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中,北方民族的传统音乐风貌多为铿锵有力、苍凉悲怆,具有大开大合的舒展性。
  从歌唱中的呐喊演变而来的金属质感,恰恰吻合了铜管乐器组的声音特性,因此具有共鸣感和相互融会贯通的可能性。经过几代作曲家的辛勤耕耘,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性的铜管乐重奏作品,以室内乐的艺术形态启发中西合璧的无缝连接。
  一、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的发展与整体风貌
  蒙古族铜管重奏的出现和发展演变历经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其发迹与出现得益于西洋铜管乐器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重要影响力,并在创作中形成了乐器组内部丰富的重奏形式。这既包括小号三重奏和圆号八重奏等相同乐器的重奏形态,也包括铜管五重奏和十重奏等不同乐器的配比组织。在此基础上加入打击乐、钢琴等装饰性乐器的辅助配合,便形成了风格独特、音色明亮的铜管重奏乐器。
  20世纪之初,在西方列强纷纷来到中国的过程中,客观上也将管乐艺术携带而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和平发展中开始寻求全面引入具有创新性的音乐创作。这一时期,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管乐之间的融合出现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尝试,小号十重奏《新疆舞曲》由丁善德先生于1955年创作。此时期,蒙古族音乐作品中并没有出现原创铜管重奏作品。
  但在60年代,内蒙古军区乐队多次参加阅兵仪式活动,将《草原小姐妹》《在赛马场上》《草原铁骑在前进》等作品通过交响化的方式进行演奏,并创作出了《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一众具有浓郁交响音乐风情的艺术作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迎来了蒙古族室内乐和铜管重奏创作的真正发展高潮,全面深入地兼容了西洋铜管乐器组。
  新世纪伊始,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在2000年,由陈黎明创作的小号三重奏作品《小青马》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室内乐大赛,2007年,铜管五重奏作品《那达慕序曲》也在艺术舞台上精彩绽放。这些优秀的原创作品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体现出铜管乐器与蒙古族音乐文化相互结合的美好前景。
  铜管乐器与蒙古族音乐的结合具有共性的风格特点。蒙古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草原上,辽阔的景色和风餐露宿的生活习惯,使其形成了民族性格上的豪爽、耿直、坚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特有的性格气质折射于音乐之中,在悠扬的歌声和美妙的器乐旋律,以及热情似火的舞蹈中,体现出生活的本质面貌。由于地广人稀,因此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传声远、音响效果强、具有鼓舞性的音乐风格,这显然与铜管乐器的发声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铜管乐器在表达蒙古族音乐文化的时候,可以直观传递出金属般嘹亮的声音,这也与蒙古族音乐文化在创作、表演和欣赏方面的诉求一脉相承,形成了二者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二、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
  近年来,多首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中国音乐家的创作中得以出现。它们通过中西合璧的方式,将蒙古族音乐文化通过铜管乐器的表达形式进行创作,既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文化风情,又具有现代音乐文化的音响质感。将传统的主调音乐特性以复调音乐文化的方式重新进行编配,体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情。
  小号三重奏《小青马》是由作曲家陈黎明创作的,他曾经是内蒙古歌舞团交响乐团的小号手,在小号演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小号在表现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有着更为深刻的发挥空间。在其从事作曲和管乐教师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潜心创作。这首《小青马》是一首具有蒙古族民歌风貌的歌唱作品,在蒙古族人民群众中流传。作为一首民歌,它的曲调源自内蒙古西部的爬山调而创作,是一首以抗战题材为背景的歌曲。作品短小精悍,情绪饱满,体现出蒙古族人民对抗战的热情和对共产党的堅决拥护。
  作为一种精神图腾,马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也在众多音乐作品中以马为媒进行讴歌和精神呈现。在由民歌向小号三重奏的创作转变过程中,作曲家根据复调音乐的特性,重新进行编曲创作,形成了兼具中西音乐风格特色的艺术质地。原作品的创作中单纯体现出了对解放军的期盼和对抗日救国的向往,而在新的交响化乐曲中,形成了三个乐章的庞大结构,通过“幸福的童年”“难忘的回忆”“未来的向往”三个主题的变化,循序渐进地重新解构作品内涵,赋予其更多意象精神,也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色彩更为具象性地注入其中。
  铜管五重奏作品《那达慕序曲》是由朝鲜族作曲家崔逢春创作的。这部作品聚焦于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热闹场景,表现现场的欢歌笑语和人民群众热情洋溢的生活情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具文化精神的重要活动,每年的七月,草原迎来丰收的季节。在那达慕大会上包含有各种体育活动,音乐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创作中,作曲家融入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的旋律线条,体现出悠扬婉转的特性。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这部《那达慕序曲》便是以缓慢的律动线条解构着蒙古族文化最为古老和悠远的部分。低声部长号和大号所构成的铺垫十分厚重,在模仿着蒙古族最为特色化的吹奏乐器“布热”,低沉中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感觉。   此外,铜管五重奏《幽默曲》由作曲家段泽兴创作,他曾先后任职于内蒙古杂技团团长、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多年来的积淀使其对内蒙古音乐文化拥有深刻的体会。
  三、演奏者对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的“二度创作”
  演奏与音乐创作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默契关系。文字与乐谱所表现的是固化的作曲家思想,而演奏者是将无声且静态的文本在音乐舞台上具象地表达出来。无论是古典音乐作品,或是当代新创作品,作曲家的所思所想都是先入为主的,但是演奏者同样是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因此每个人的解读方式都不尽相同,这大概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于蒙古族风格的铜管重奏作品而言,作曲家之所以萌生创作思维,并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完成创作,得益于他对蒙古族文化和音乐的阅历和想象。而作为音乐演奏者,除了秉承最原始的创作立意,也会在有意无意中加入个人内心对于蒙古族的理解,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二度创作”。
  首先,演奏者在阅读曲谱和训练进程中,便已然开始了“二度创作”的过程。对于演奏者来说,从表面上看,只要将乐谱中的节奏、速度和音高准确表达就可以了。但显然,优秀的音乐演奏并不仅仅拘泥于此。如果没有良好的音乐理解力,那么演奏家的表演行为显然就失去了价值,可以为机器或软件所取代。所谓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便指的是一种有人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艺术风韵,而这最终是需要通过演奏来获得和表现出来的。蒙古族音乐文化通过具有时代精神的铜管重奏方式进行表达,其艺术美感便在于演奏者对于轻重缓急的调配和控制,加入了自身的理解和藝术想象力。
  其次,对于蒙古族乐风的把控,在演奏中通常可以得到具象的把控,演奏者内心往往能够深切体会到其美妙之处。无论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精神,或是蒙古族人民对于马和草原的深情,均在许许多多的文献资料和艺术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达慕大会举办的意义,及聚会上人民群众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载歌载舞的状态,也充分显现出草原人民的朴实和热情。翻阅历史,蒙古族人民在近现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同样涌现出许许多多忠肝义胆的英雄。这些文化素材均熔炼于艺术作品中,也使每一位演奏者耳濡目染,深有体会。因此,在当代铜管乐重奏的表现中,这些有关蒙古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艺术家们纵情演绎,也使蒙古族文化流淌于新的艺术氛围之中。
  此外,从演奏的具象表达方式来看,蒙古族风格管乐重奏作品的艺术表达还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因此在横向和纵向对位过程中,作为演奏者最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变化和艺术效果。他们不仅可以将演奏中的感受反馈给作曲家,也在二度创作中彼此形成默契的调节配合,根据作曲家的用意和艺术风貌调配声部效果,以此获得更好地诠释。
  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不仅是西洋乐器与中国音乐文化融会贯通的一个缩影,也体现出“音乐无国界”的概念意义。传统民族音乐风格与西方乐器的碰撞,在现代作曲技法的调配中显现出巨大的生机活力,也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与发扬提供了一条广阔的路径。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诞生,使铜管重奏和室内乐层面的探索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周彦冰.中国当代交响管乐作品的魅力刍议——以民族音乐素材使用的创新为例[J].艺术评论,2015,(06):81-85.
  [2]于海.新中国交响管乐的回顾与展望[J].人民音乐,2011,(03):4-8.
  [3]汪学政.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传播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7,(07):135-136.
  作者简介:
  安理,男,汉族,河南杞县人,就职于贵阳学院,长笛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西洋管乐(长笛)。
其他文献
【摘要】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的著名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传说被称为刘伯温传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拟从刘基生平事迹、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刘伯温传说的现代价值等方面,来探究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寻找保护刘伯温传说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刘伯温;传说;历史传承;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原型”是荣格精神分析学中指反复出现在各时期文学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反应的形象、物象。以原型和母题,特别是神话中的原型和母题进行写作,称为神话思维叙事。《踏蛇》通过模糊叙述时间营造仿佛“入梦”的环境,还有赋予蛇民俗学、文学的多重解读意蕴,昭示着蛇成为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原型,即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确证。  【关键词】 《踏蛇》;神话思维;叙事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期刊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后,东西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产生了不同的有益于自身的发展和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在东西方呈现出不一样的两种状态,在东方是以一种政治手段、政治家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而在西方则犹如一把钢刀毫不留情地刺破资本主义的伪善面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以霍克海默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下,开始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遇到问题的同时进行自我的修正和调和,使得马克思
期刊
【摘要】 “移情”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情感的转移与传递的过程。将“移情”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有助于把握作者倾注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将其引入到日语古典诗歌的汉译之中,可在准确进行语言间的转换以外,最大可能性地传达原作所蕴含的心绪和情感。  【关键词】 “移情”;日本古典诗歌;汉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
期刊
【摘要】 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本文以《非自然死亡》日语字幕的汉译为例,分析在文化差异影响下,译者是如何进行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再次证明,归化和异化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各有所长。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孤立地看待二者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合适的翻译策略选择,才能减少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流失,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 在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研究中,西方时尚传播理论从时尚传播的角度出发,对考察人类社会的阶级分野以及不同阶级间人的流动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看,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是时尚传播理论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理论,也是构成时尚传播理论框架的关键部分。以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当代意义为出发点,对上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批判与评价,能够发现其对于分析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形象在媒体层面进行多模态话语研究,分析图片、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如何塑造国家形象,阐释它们的社会文化语义和功能,提出多模态视角下我国国家形象媒体语篇建构策略,以期为媒体话语使用多模态符号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家形象;媒体语篇;多模态话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领域在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这种形式下建立新颖的媒体以及传播形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且,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也令网络传播为新闻传媒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关工作者要积极探索网络传播为新闻媒体带来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对此,本文首先分析网络传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网络传播为新闻媒体带来的影响,最后
期刊
【摘要】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愈来愈以全球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而与之相随的是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个人、组织、国家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如何思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实践的需要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就对此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做出了经典论述,其论述即为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产生、发展趋势、根
期刊
【摘要】 二战以后,年鉴学派开创的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风靡全球。同西方学界相比,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兴起。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又有何独特内涵,这一时期西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以及关于社会文化史资料的一些问题。作者试图从这几个问题入手,粗浅地分析当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史;新社会史;资料来源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