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情”在日本古典诗歌汉译中的应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移情”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情感的转移与传递的过程。将“移情”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有助于把握作者倾注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将其引入到日语古典诗歌的汉译之中,可在准确进行语言间的转换以外,最大可能性地传达原作所蕴含的心绪和情感。
  【关键词】 “移情”;日本古典诗歌;汉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31-02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杭州市社科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专项课题“日本江户时代对中国古典作品的接受和传播”资助(2018RC2X32)。
  “移情”这一概念源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移情”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情感,它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或事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移情”后来被用于文学修辞领域,进而被用于文学翻译方面。“移情”在文学翻译上的先行研究,大多为探讨“移情”在小说等文学体裁翻译上所起作用的论述,比如张凤英、王宏燕的《浅议文学翻译的移情》。而且,这类研究的对象多是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小说为主,如张晨晨和郭书法的《认知翻译学视域下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移情研究——以〈玉米〉英译本为例》。然而,有关“移情”与古典诗歌翻译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分析其在日本古典诗歌汉译上的应用更是少见。学界有关和歌、俳句等日语独特文学体裁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文体上的转换和变式,而对于通过“移情”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灵活迁移与传达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通过日本古典诗歌汉译实例来分析“移情”在其汉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移情”与诗歌创作
  “移情”源自心理学,文学领域引入这一概念主要用于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在诗歌创作中,“移情”成了一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运用“移情”的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其主观情绪,使得物与人融为一体,以便于更好地表达人物主观的强烈感情,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文学鉴赏中所说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皆属于此范畴。“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而“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它们都离不开作为具体意象的“景”和作为抽象层面上的“情”,二者相辅相成,都是诗歌发挥“移情”在情感传递和表达上的常用手段。比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名句即是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将对故乡思念的万千情绪转移到了夜空中高悬的明月之上,进而达到将情感层层渲染传递给读者的效果。
  在日本古典和歌的创作中,“移情”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本歌取り”(中文译作本歌取或者仿意歌)的诗歌创作方式。所谓“本歌” ,是指原本的和歌 ,而“取” 则是拿来用的意思。即利用有名的古典和歌的意境、或者原歌的部分词语进行和歌创作。通过“本歌取り”的手法,将前人和歌中的意境和情感代入到诗歌创作之中,达到增添和歌作品的韵味以及情感上的渲染等效果,这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借典有相似之处。日本歌人参议雅经的和歌「み吉野の 山の秋風 小夜更けて ふるさと寒く 衣打つなり」,即是以“本歌取り”的方式创作的。这首和歌吸收了《古今和歌集》第六卷冬歌中坂上是则所作的一首和歌的要素。
  み吉野の山の白雪つもるらしふるさと寒くなりまさるなり
  (坂上是则)
  王向遠和郭尔雅将这首和歌翻译如下:
  吉野山头雪堆积
  山下奈良旧故里
  愈觉寒凉意
  参议雅经作品中的“白雪”一词反映了描写的季节是冬季,但是歌人通过引用本歌的手法,将本歌中表现的冬日风情转而用来表现秋天的寂静萧瑟,和歌从原本冬季白雪所表现的视觉印象转换成冬日捣衣声阵阵的音律之美,并且所引和歌中的冬日风情,为参议雅经作品中所展现的秋风之飒爽与捣衣之孤清更添一丝寒意。可以说参议雅经本人在创作这首和歌时,被前人作品传递的精神和内涵所感动,不自觉中产生了“移情”。冬与秋两种季节带给人相似的寂寥之感,由冬很容易联想到秋,这即是“移情”,可以说日语古典诗歌创作手法中的“本歌取り”促使了“移情”的实现。类似于参议雅经在和歌创作上实现的“移情”,在数量庞多的日本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
  二、“移情”与日本古典诗歌鉴赏
  在日本古典诗歌汉译方面,“移情”发生在翻译环节之前,先发生在翻译前的准备阶段。比如,读到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从原作所营造的清幽闲适之感,即会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的读者则会联想到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芭蕉的这首俳句表达了动静结合之美,它所营造的氛围被读者感知,并被带入到类似的中国古代诗歌之中,该氛围在中国诗歌所传达的动静和谐之美中再次被确认,这个过程即是“移情”。可见“移情”在翻译的准备阶段即为译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原作深意打下了基础,它将不同语言所表达的类似氛围与情怀联系在一起,并在不同语言间进行了传递,为译者准确传达原作思想做好了语言与感情的准备工作。
  三、“移情”在日本古典诗歌汉译中的应用
  中日古典诗歌翻译由于诗歌形式各具特色,文字短小精炼,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因此日译汉时内容的对应、语言的凝练、形式的匹配,神韵的传达都需要译者反复推敲。而“移情”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下面通过经典的日本古典诗歌译作,分析“移情”在不同译作上的表现。
  上文在阐释“移情”与文学的关系时,提到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怀念故乡是诗歌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同样在日本古典诗歌中也有许多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品。下面比较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古今集》所收录的阿倍仲麻吕即将离开长安返回故土日本时所作的一首和歌,分析“移情”在这首诗作汉译中的应用和表现。   天の原 ふりさけ見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
  阿倍仲麻吕即将结束多年的留学生活回到家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眼前的夜空、明月以及回忆中故国的三笠山三大载体凝练地表现了出来。其中,明月这一意向尤为重要,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沟通创作者和译者以及读者之间的桥梁。在这一点上,不论是杜甫的诗作还是阿倍仲麻吕的和歌都有着相似之处。在汉译时,倘若能借鉴类似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所反映的精神,则更容易激发译者的情感共鸣,带来文学作品间的“移情”。
  阿倍仲麻吕诗歌的译作中刘德润(下文简称刘)的翻译流传颇广,其译作如下:
  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
  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
  刘的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中运用汉诗常见的五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更容易使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不失为优秀的译作。
  下面是潘小多(下文简称潘)的译文:
  举目望九天,神州冰轮现。
  宛如旧时月,飞过三笠山。
  潘的翻译与刘的翻译一样,亦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虽然诗歌形式相同,但在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上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首先,对于“月”这一情感的寄托对象,刘没有直接翻译成“月”,而是选用了“婵娟”一词。“婵娟”,很容易让中国读者产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思念故乡与亲友的感情,这应是译者选用“婵娟”一词的用意所在。而在潘的译文中,“月亮”被“冰轮”一词所替代,相较于“婵娟”,“冰轮”并不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思想之情,因而较难发生“移情”。潘的译文中将意象月亮用“冰轮”“旧时月”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现,以区别中国的明月和作者故乡的明月。这样翻译与原作相比,失去了含蓄的余韵,无法令读者体会到原作的精妙之处。通过分析上述译文的特点与精妙,发现译文虽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最大程度传达原作神韵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译者若能结合本国文学作品中相通或类似的情感与精神,则会更为精准地传达原作内涵与余韵。译者结合本国文学作品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即是“移情”发生的过程,“移情”的结果反映在译作上即是带给读者更加準确理解原作内涵与余韵的效果。
  四、结语
  本文将“移情”这一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日本古典诗歌的汉译过程中,探讨了“移情”如何发生在古典诗歌的创作、鉴赏和汉译过程中。古典诗歌的翻译与散文和小说的翻译相比,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考虑读者所习惯的诗歌形式,更要通过凝练的字词来传达作者寄托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以及诗歌本身所烘托的氛围。同时还要译者作为沟通异文化交流的使者,要将异国古典诗歌中的丰富情感与余韵最大程度传达出来,即要扮演半个创作者的角色,深入到原作者的内心深处,去发现和寻找其文学创作背后的动机和情感因素,并与本国文学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即是“移情”,“移情”的结果亦通过借用本国文学中的经典表达体现在译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铃木日出,山口慎一,依田泰.原色小仓百人一首[M].东京:株式会社文英堂,2010.
  [2]武萌,李晶主编.小仓百人一首赏析[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
  [3]藤原定家编著.小仓百人一首[M].刘德润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王子茂,男,安徽池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中日比较文学,日本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
  周瑛,女,陕西西安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日比较文学、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走入世界,汉学热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析和研究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空间,也颠覆中国传统文学的观念。在汉学热的影响下,不仅社会群体的思想价值出现复古态势,就连当代文学的分析和欣赏也出现新的格局。本文在汉学热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分析,一来阐述汉学热与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联系,二来阐述汉学热对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重要
期刊
【摘要】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语言经历了久远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些变化,传承至今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英语文学领域中,借助英语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通过英语语言来描绘所处的社会现实情况,表达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从而让读者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地步,引导大众对社会加以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英语文学的发展情况,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期刊
【摘要】 荀子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治理国家,君主必须通过授权,依靠各级臣工的协助才能治国安邦。荀子同样觉察到君主在授权问题上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害怕大权旁落,危及自身的统治。为了化解君主授权带来的风险,荀子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荀子认为君主必须合理授权,把握住重要权力,认真考察人才,恰当使用人才,合理监督、考核臣工。荀子的这一思想对当今的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女娲造人,化生万物,人类繁衍生息。女娲补天,救赎苍生,华夏民族由此肇端。女娲神话,包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文化元素,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本文以华夏民族古老神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故事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出女娲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叙事形态。通过考查女娲造人神话,得出“天、地、人”完整存在的意义。通过女娲补天,宇宙秩序得以整顿,故而黄帝等人也能“垂衣裳”而达到秩序化的
期刊
【摘要】 石黑一雄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英语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富有活力的语言和内涵深刻的思想见长,《长日留痕》是他的代表作。本论文将小说放置在后殖民视域下,以斯皮瓦克的“认知暴力”和“属下”等理论为支撑,追踪管家史蒂文斯的失语困境,并探析他如何在旅途中一步步重塑自我从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石黑一雄运用零散的回忆手法,用历史作为透镜,为我们呈现了人类生存价值与文化身份的再思考。  【关键词】 《长日留痕
期刊
【摘要】 在乾隆皇帝御制诗中,有十二首题写静明园书画舫。通过题咏一座水中船舫,表现出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喜爱,反映出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展现出身为一国之君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严格的自律性。十二首书画舫御制诗,诗句朴素、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凸显出乾隆皇帝的文化素养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 静明园;书画舫;御制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卡通形象作为新的象征性标志,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卡通形象设计实践过程为例来探讨通过校园卡通形象设计提升文化育人的途径和效果。  【关键词】 卡通形象设计;文化育人;品牌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7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期刊
【摘要】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的著名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传说被称为刘伯温传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拟从刘基生平事迹、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刘伯温传说的现代价值等方面,来探究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寻找保护刘伯温传说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刘伯温;传说;历史传承;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原型”是荣格精神分析学中指反复出现在各时期文学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反应的形象、物象。以原型和母题,特别是神话中的原型和母题进行写作,称为神话思维叙事。《踏蛇》通过模糊叙述时间营造仿佛“入梦”的环境,还有赋予蛇民俗学、文学的多重解读意蕴,昭示着蛇成为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原型,即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确证。  【关键词】 《踏蛇》;神话思维;叙事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期刊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后,东西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产生了不同的有益于自身的发展和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在东西方呈现出不一样的两种状态,在东方是以一种政治手段、政治家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而在西方则犹如一把钢刀毫不留情地刺破资本主义的伪善面具。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以霍克海默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下,开始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遇到问题的同时进行自我的修正和调和,使得马克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