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传说的历史传承和现代价值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的著名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传说被称为刘伯温传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拟从刘基生平事迹、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刘伯温传说的现代价值等方面,来探究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寻找保护刘伯温传说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刘伯温;传说;历史传承;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56-02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20jd14)。
  2008年,有一则消息吸引了温州乃至浙江人民的注意力,就是刘伯温传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一经公布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引发了来自历史学、文献学、民俗学、文学、文化产业学、政治学乃至军事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的研究热情。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已经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其中,如何傳承与保护刘伯温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成果相对较少的一个领域,迫切需要加强。刘伯温传说是刘伯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形式,刘伯温的传奇形象因这些传说而长期活在人民心中。本文从刘基生平事迹、研究刘伯温传说的现代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的角度进行探讨,阐明保护与传承刘伯温传说的意义和方式、方法。
  一 、历史人物刘基与传奇人物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文成县)人。他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著有《诚意伯文集》。他是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杰出历史人物。他幼时勤勉好学,饱读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当官后他悲悯苍生,以人为本,为官清正廉洁,诚意为民,刚直忠正,是后人学习楷模。他著述的文章收集于《诚意伯文集》,流传至今,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在辅佐朱元璋征战之时,显示出了很高的军事才能,运筹帷幄,助朱元璋击败竞争对手,创立了明王朝,功勋卓著,是中国历史上的与诸葛亮等人齐名的四大国师之一。他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在民间传说里更有“王佐”“帝师”“千古人豪”等称号。
  因为刘基的字是伯温,古时人们一般都以字相称,表示尊敬,所以刘基以其字伯温流传于世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认真研究这个人,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刘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刘伯温,或者说刘基并不等同于刘伯温。刘基,是一个历史人物,因刘伯温传说而广为人知;刘伯温,是一个传奇人物,其传说是以历史人物刘基的生平事迹为基础,经过无数的人加工而成的。有研究者指出,刘基,因为他的才能过于卓越、品行过于高洁、学术过于超群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神化,而成为传奇人物刘伯温。由此可见,刘伯温是人们长期以来,在历史人物刘基的基础上,根据统治的需要或者情感寄托的需求,神化、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刘伯温传说就是所有关于刘伯温这一传奇人物各种形式的口头文学的统称。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
  (一)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刘伯温传说自产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内容不断被丰富。在精彩的传说故事中蕴含着伦理道德观念,对教育人民如何处身立世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还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刘伯温传说生存的土壤不断流失。陈胜华先生在《刘伯温传说新探》非常客观地分析了当下传承与保护刘伯温传说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法,这是诸多见解中比较可行的一种。这样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伯温传说未来的传承与保护有很重大的意义。
  当前,刘伯温传说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社会环境发生变迁,变得不适合传说流传。传说通常是这样产生的——在实际存在的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虚构,使其成为超凡的法宝;将神话的情节和故事转接到真实的人物身上,使其神化;将真实的历史事实传奇化等等。刘伯温传说就是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虚幻故事情节和能力都加载到历史人物刘基身上,将其演绎成具有神一样能力的传奇人物刘伯温,让他来解决现实生活中不能解决的困难,从而表现民众的美好愿望。就这样,人们用集体的智慧,共同塑造出了刘伯温这样一个在智慧和道德方面都近乎完美的楷模。所以说,刘伯温传说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众的道德观念的集合。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众茶余饭后的生活不再仅仅是聚在一起讲故事,听传说,而且科技的进步则解决已经解释了从前人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其次,随着传说的传承人的老化,传说的传承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境,并且由于传说的受众规模越来越小,影响越来越小,就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青睐,找不到合适的继承者,是传说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的一大难题。再次,传说本身也有局限性,因为主要靠口头传播,使得内容形式不固定,所以刘伯温传说的故事庞杂,版本众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给传说的传承与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收集故事的工作量大不说,鉴别工作开展起来也非常困难。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的本真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是其自然属性,非遗保护要尽量保护其自然属性,就是不干扰其自然发展,但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使其不至于消亡。刘伯温的故乡文成县在保护刘伯温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做好收集于传播工作。当地文化局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系列关于讲刘伯温传说故事大赛。这项活动,在有针对性地收集故事的同时,将刘伯温传说不断传播开来。其次,做好普及与推广。他们在课堂内外,从娃娃抓起,将刘伯温传说编写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编入地方教材中,成为地方教材的有机成分;发行课外故事读本,供孩子们阅读,将刘伯温传说植根于孩子们的记忆里。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刘伯温传说的传播与发展,使其不致消亡,但是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非遗保护的本真性原则。   需要明确的是,本真性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所特别强调的重要保护原则之一,也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需要遵守的重要规范。有研究者指出,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是一种难以确定的存在,是作为一个文化遗产自然存在的状态的参照体系而存在的,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具有活性因素。
  这样说来,刘伯温传说的本真性不单是其传说的本身,还包括传说所在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传承的口头程式、语言形式和动作表演等活性因素。因此,在保护刘伯温传说过程中,保护的不仅是刘伯温传说的口头和书面文本,传说产生、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传承方式等活性因素更应该是保护的重点。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参与到传承与保护中来,但不要过度,更不能直接成为工作的主导者,否则不仅保护不了刘伯温传说本身的巨大文化价值,还可能加快它的变异与消亡。政府部门应该做的是给出政策扶持,而将工作交给相关的民间机构或者相关的人才去做,保持刘伯温传说的本真性。
  三、研究刘伯温传说的现代价值
  刘伯温传说是几百年来无数民众共同创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广大的人民群众用极富表现力的口头语言,创造了血肉丰满的刘伯温传奇形象,而文人墨客的整理加工更增添了这些传说的系统性和文学性。所以,现在看到和听到的刘伯温传说既有真实人物刘基的原型,又有夸张虚构和想象的成分,成功地将诸葛亮的智、张良的谋、包拯的铁面无私、海瑞的清明廉洁融合为一体,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传奇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反映了几百年来民众的集体心声。老百姓对刘伯温的推崇与膜拜,也间接反映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儒家文化的尊崇。这个人物形象符合人民大众的历史观、道德观和文化观,因此,刘伯温传说能够广泛传播,深远影响着华人世界,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仍然对民众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传统美德的力量,提升自身修养,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一些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伦理道德观念日渐模糊,信仰缺失,与高尚道德情操渐行渐远,这些现象有悖于党和政府提倡的和谐社会,也不符合孜孜以求的“中国梦”。
  而研究刘伯温传说,对刘伯温形象的探讨,通过去弃糟粕留精华,能够从中挖掘“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以教育今天的人们,也有利于刘伯温传说的历史传承和保护,同时也可以让传奇人物刘伯温为如今“中国梦”实现尽一份力。刘伯温不仅是中国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理想的寄托,在很多方面,他也是今天中国劳动人民的道德典范。研究历史,学习历史人物,能让人们有更多的智慧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胜华.刘伯温传说新探[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8.
  [2]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劉基.诚意伯刘先生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13.
  [4]王霄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衡量标准——以祭孔大典为例[J].文化遗产,2010(4).
  [5]俞美玉.刘基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61.
  [6]周文锋.刘伯温传说集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亚娟,女,汉族,湖北孝感人,温州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先秦时期的岭南地区处于部落联盟或者军事民主阶段,其文化水平较为落后,岭南文学的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就连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在秦始皇平百越之前也仅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岭南本土原始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歌谣为主,这些岭南歌谣透露出岭南民众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 岭南;百越;歌谣;民族性格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
期刊
【摘要】 《忘情》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开篇之作,展现了一战与二战期间图书馆女管理员路易莎的情感纠葛。从创伤理论分析,《忘情》中路易莎的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一次面对创伤、重建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 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女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20-03  一、序言  加拿大
期刊
【摘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全面改革,从而构建了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方式一起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国民的精神消费、物质消费得到很大提升。由于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地方区域的差异和制度发展没有达到统一,导致了我国国民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在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文化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走入世界,汉学热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析和研究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空间,也颠覆中国传统文学的观念。在汉学热的影响下,不仅社会群体的思想价值出现复古态势,就连当代文学的分析和欣赏也出现新的格局。本文在汉学热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分析,一来阐述汉学热与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联系,二来阐述汉学热对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重要
期刊
【摘要】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语言经历了久远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些变化,传承至今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英语文学领域中,借助英语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通过英语语言来描绘所处的社会现实情况,表达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从而让读者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地步,引导大众对社会加以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英语文学的发展情况,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期刊
【摘要】 荀子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治理国家,君主必须通过授权,依靠各级臣工的协助才能治国安邦。荀子同样觉察到君主在授权问题上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害怕大权旁落,危及自身的统治。为了化解君主授权带来的风险,荀子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荀子认为君主必须合理授权,把握住重要权力,认真考察人才,恰当使用人才,合理监督、考核臣工。荀子的这一思想对当今的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女娲造人,化生万物,人类繁衍生息。女娲补天,救赎苍生,华夏民族由此肇端。女娲神话,包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文化元素,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本文以华夏民族古老神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故事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出女娲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叙事形态。通过考查女娲造人神话,得出“天、地、人”完整存在的意义。通过女娲补天,宇宙秩序得以整顿,故而黄帝等人也能“垂衣裳”而达到秩序化的
期刊
【摘要】 石黑一雄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英语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富有活力的语言和内涵深刻的思想见长,《长日留痕》是他的代表作。本论文将小说放置在后殖民视域下,以斯皮瓦克的“认知暴力”和“属下”等理论为支撑,追踪管家史蒂文斯的失语困境,并探析他如何在旅途中一步步重塑自我从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石黑一雄运用零散的回忆手法,用历史作为透镜,为我们呈现了人类生存价值与文化身份的再思考。  【关键词】 《长日留痕
期刊
【摘要】 在乾隆皇帝御制诗中,有十二首题写静明园书画舫。通过题咏一座水中船舫,表现出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喜爱,反映出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展现出身为一国之君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严格的自律性。十二首书画舫御制诗,诗句朴素、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凸显出乾隆皇帝的文化素养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 静明园;书画舫;御制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卡通形象作为新的象征性标志,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卡通形象设计实践过程为例来探讨通过校园卡通形象设计提升文化育人的途径和效果。  【关键词】 卡通形象设计;文化育人;品牌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7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