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对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收集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诊治了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B超、急诊胃镜、心电图、X线摄片等检查,以及常规吸氧、补充血容量止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因诊断结果,进行对症的治疗。结果: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得到了康复,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未有患者死亡。有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早进行内镜等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准确;及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囊、空肠近端等发生病变而造成的出血,其临床病死率较高,可达10%[1]。一旦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准确的诊断病因,并进行及时的救治[2]。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诊治了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6.3±6.2)岁。出现临床症状至入院时间2~48h,平均时间为(19.4±4.2)h。45例患者包括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癌4例,不明原因出血3例。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痛、呕血、黑便、贫血等,可同时伴有多种临床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低容量休克。
  1.2  治疗方法:要求患者卧床休息,确保呼吸道通畅。行B超、急诊胃镜、心电图、X线摄片等检查。给予常规吸氧和止血药物治疗。判断患者出血量多少,对应的补充血容量。对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50mg),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80mg)静注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曲张的静脉止血,并使用垂体后叶素10U+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以提高止血效果。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疾病。
  1.3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2  结果
  经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得到了康复,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未有患者死亡。有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以呕血、黑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障碍的急诊内科常见疾病。严重者可导致低容量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空肠吻合术后出血、胃癌均是其发病原因[4]。当出血量过多时(大于800ml),患者就可能出现休克症状,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病死率会大大升高[5]。本组患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原因,与其他研究的报道一致。
  3.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早期诊断一直以来都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前提,与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关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的临床症状不一,有的患者没有特征性的柏油样便、呕血等消化系统症状,仅有贫血、血压降低等表现,这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类似,鉴别难度较大。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诊断流程和规范,用于急诊上消化道出血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疾病的鉴别,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3.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治疗的关键。在诊断明确后,应立刻建立输血静脉通道和药物治疗静脉通道,以便各类药物的迅速输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纠正贫血和血压下降,一般首先给予止血补血、抗休克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10U+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更可以提高止血的效果。若患者经止血、补血治疗后,血液循环状态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应考虑请普外科医师会诊,参与抢救。本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血量较多,经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避免了出血过多引起的休克,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45例患者未有1例死亡。其次,应根据病因诊断结果,进行对症的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急诊治疗带来了难度。H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建议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更好的抑制胃酸分泌,痊愈率可达90%以上,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此外,患者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治疗,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早进行内镜等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陈雪凯.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68-269.
  [2]吴钰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9.
  [3]张仲廷.1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100-101.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9.
  [5]樊光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例急诊手术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7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放血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放血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放血治疗组和牵引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血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期刊
小儿是抵抗力低弱人群,在充满着细菌病毒等的医院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儿科病房时院内感染高发的一个区域。随着对医院院内感染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儿科病房的管理,特别是儿科病房的空气清新和地面、床单的干洁度,重视空气、地面、床单的消毒和污染的处理方式,严格注意交叉感染和对儿科病房的卫生消毒管理,是避免儿科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现对近两年来院内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40例(观察组),就其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切口良好愈合的患者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0例中,切口裂开3例,切口感染17例,脂肪液化20例。采取治疗后均预期达到愈合效果,无瘘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行平均2个月的随访,切口呈良好愈合。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40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结论: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种药物、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支气管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33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8月-2011年2月63例33C3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ISS钢板内固定组及髁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效果。结果:按Merchan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例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其中,LISS钢板内固定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髁钢板内固定组优15例,良9
期刊
【摘要】 目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的临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我院的493例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状况。对病人的外科手术时间类型、切口类型、是否患有糖尿病、肥胖状况与切口的感染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不同类型的外科手术在切口感染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手术时间进行的长短对切口的感染率也有着明显的影响,手术持续时间≥2h切口的感染
期刊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尿液常规检测试纸法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治疗意义。笔者对Mejer-11SL型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亚硝酸盐(NIT):正常人尿中不含亚硝酸盐,如检测结果出现阴性,还应当考虑:(1)尿中氮质不足,无亚硝酸盐存在;(2)某些细菌不具有亚硝酸盐还原能力,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因此,如确为尿路感染,而NIT为阳性时还应考虑:(1)标本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脑中风病人从脾胃学说来辩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1 年6 月45例中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5 例中风患者采用脾胃辩证治疗: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后,效果显著。结论:中风的发生与脾胃机能的失调、气化失常和气机升降逆乱在一定程度的联系,脾胃论治是治疗中风重要环节,中风的各个阶段都采用脾胃论治,对患者同时采用平肝息风、化瘀通络和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治疗与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颗(68例患者)残根残冠为研究对象,均行完善的根管治疗,14~21d后行桩核冠修复。随访1~3年,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经治疗后2~5年(平均2.5年)的随访,本组100颗(68例患者)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后,成功95例,成功率95%;失败5例,失败率5.0%。其中残根组失败3
期刊
【摘要】 目的:对结肠癌手术治疗后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接受结肠癌手术后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化疗发现,本组患者对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比国外报道的疗效差,与治疗剂量不足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结肠癌;辅助化疗;效果  辅助化疗可以对结肠癌者的生存起到改善的作用,下文是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