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儿童感恩文化润泽生命的沃土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作者探讨了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感恩文化;儿童情趣;创建策略;理性思考;润泽生命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56-04
  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存在“小大人”现象,缺乏儿童自己的情趣。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多以成人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来取代儿童的体验,代替儿童的思考,甚至抢夺了儿童的话语权。这样的感恩教育无疑会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停留在浅表、低效的阶段。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是社会真诚呼唤的。以感恩为主题创建学校文化,无疑会成为育人的无形、强大的动力。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用富有“儿童情趣”的感恩文化来润泽儿童的生命。
  一、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重点策略
  1.儿童感恩环境文化显童趣
  通过环境渗透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学校环境中体现儿童感恩文化即是让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的熏陶、艺术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感恩的氛围和文明的传承。
  在校园文化整体的打造上,我们力争凸显感恩教育的特色,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滋润。例如,我校的标志性景点:假山喷泉,它围绕“感恩”校园的创设,上方假山上一滴滴清亮的水滴滴落,而下方对应的泉眼里则喷涌出汩汩的泉水,其寓意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我校大门左侧的草坪上,石雕的校标即大脚丫的造型布置其中,它巧妙地阐释了学校“脚踏实地”的办学精神,告诉学生要脚踏实地,有所作为,回报社会。更具特色的是学校的主题文化墙,在楼梯、大厅、过道等区域,分别以卡车、蘑菇、书、树等激发儿童兴趣的不同造型,以百科知识、感恩小故事、儿童文学、诗词鉴赏、艺术、行为规范等为内容,让学校整体的环境文化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使学生在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除了硬环境的创建,学校的软环境如校报期刊、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也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感恩的氛围。学生以此为平台,交流自己创作的感恩诗歌,搜集到的感恩警句、名篇、美文,日常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感恩故事。在校刊、网站上,在学校红领巾广播里,我们领略到学生自己创作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感恩连环画,一首首淳朴简约的感恩小诗,一篇篇充满感恩情怀的美文佳作。学生在自己创建的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氛围中,受到感恩精神的熏陶,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在班级个性化环境的布置上,结合小班化教育,各班设立了班级名片、红领巾角、阅读墙、作业展示区等专属区域,力求体现我校感恩教育特色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感恩文化的创建者。如班级名片,由各班师生共同设计,内容包括全班成员的全家福、班主任寄语、公开征集的班级座右铭等,突出了各班的特点,集“个性化、动态化、童趣化、学习化”于一体,创设的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的是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
  2.儿童感恩活动文化重童情
  我们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感悟爱的伟大,逐步懂得关爱他人,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感恩教育才能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开展了“小我”走向“大爱”、“同心圆放大”等十个方面注重童情的感恩系列活动:一是感恩父母。有计划地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活动,如举行“感恩父母恩”主题会,体验“一日护蛋”、“今天我当家”等活动。二是感恩老师。如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撰写日记;酌情开展“我是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三是感恩同学。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帮助、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如开展“牵手求学路”征文比赛、“资助困难生”、“交友结对”等活动。四是感恩“四老”。如“听爷奶讲过去的事情”主题活动,“我教婆婆打电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五是感恩解放军。假日雏鹰小队开展走进军营活动,参加军训,体验军人纪律严明、吃苦耐劳等。六是感恩警察。“国际警察日”举办“感恩警察”画展,请交警叔叔亲临学校,现场教给学生停止、直行、左转弯等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理解交警的奉献精神。七是感恩普通劳动者。如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为普通劳动者(协警员、保洁员、保安、城市建设者等)送茶水、“争当迎青奥地铁文明引导志愿者”等活动。八是感恩大自然。如“走进世界自然遗产”、“我的动植物名片”、“爱鸟护蛙”宣传周活动等,体验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物质“营养”的同时也懂得保护环境。九是感恩祖国。如学生升入五年级后成立“渡江班”,了解南京解放历史;再如清明祭扫雨花台烈士墓、平时“争做光荣的升旗手”等。十是感恩挫折。开展“失败是成功之母”、“错点变亮点”、“耐挫助我成长”等活动。
  我们还将感恩活动与节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陶冶学生的感恩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校通过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恩惠,才能信奉我们所说的“感恩”文化,才能积淀感恩的情怀。
  3.儿童感恩课程文化润童心
  (1)学科渗透。道德学习的核心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这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以巨大的空间。我校十分注重在各个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给予学生人文的影响,使之形成强大的感恩内化力量。这体现了我校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2)社团引领。感恩校园文化的构建和生成离不开繁荣的社团文化这一环节。学校成立的环境爱好者协会、敬老社、春蕾诗社、雏鹰假日小队、小脚丫画社、红领巾广播电台、渡江班、手语社等,丰富了学校“快乐周三”的社团活动课程,实践和诠释了学校的感恩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如“环境爱好者协会”的学生们主动去搜集废旧电池;了解电池给土壤、水质带来的危害;绘制连环画、制作环境保护小报;为社区去除牛皮癣、靓化环境等。该社的学生本着“爱我环境,护我自然,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社团宗旨,定期组织主题活动。对地球生活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已经成为环境爱好者协会全体社员的共同使命和责任。感恩自然所赋予的一切,倾其所能予以保护和回报已经是每个环境爱好者协会成员内在的感恩品质和外化的感恩行动。   (3)读物陶冶。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注意积累学生中产生的亮点,将各项活动的成果汇编成“闪光的足迹——我的感恩生活图文集”,以校本课程读物的形式为儿童“感恩”文化添砖加瓦。读本中包括典故、古诗、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心得体会、我的感恩故事、感恩书信、歌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书画作品、演讲稿、连环画、活动剪影等。感恩读物记载着来自本校学生的感恩事迹,在学生手中传阅,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思想,滋润童心。
  4.儿童感恩制度文化守童规
  我们将感恩文化的创建与学校的制度建设相结合。例如,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渡江胜利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感恩实践活动,并在校园内创设了“感恩日”活动,既丰富了节庆日活动的内容,又强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还优化了学校的制度建设。
  儿童的感恩行为需要由他们自己制定的相应制度去引领与规范。我们引导师生参与对学校原有的“学生一日常规”、“师德基本要求”、“班级公约”等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在这些“行为契约”的实践过程中先后建立了“感恩标兵”、“班级感恩之星”、“师德楷模”等评比制度。我们还通过少先队开展的“雏鹰争章(孝顺章、尊师章、助人章等)”激励感恩行动;通过班校“感恩之星”和“感恩标兵”的评选,通过口评、书面评价以及简表式的自评与他评,将学校的感恩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相结合,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以上这些做法,既使得学校感恩制度文化建设更趋完善,又为学校感恩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学生们遵守童规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
  5.儿童感恩精神文化铸童魂
  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文化是创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学校成员在思维方式、精神风范、价值观念方面的深层表现,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支配力量。我校的校训是“上善若水 阅江风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指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不要求回报;“阅江风范”旨在表明阅小师生以学校发展为己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积极向上,力争达到理想境界。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我校以“善行感恩”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出一代拥感恩之心、学感恩之能、施感恩之行的新时代儿童。我校用感恩的精神文化去唤醒每位儿童的沉睡潜能,去打造每位儿童的精神支柱,使每一位生活在学校的儿童在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体验真善美及其生活的意义,去获取个性化的精神感受。而这里的真实体验场景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报恩池”,也可能是一次感人至深的感恩现场演讲,还可能是比赛场上竞争对手投来的赞许目光……有了学校的感恩精神文化的引领,就有了这些真实体验的场景,这样的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对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他人的对话,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于是,儿童的感恩精神文化便应运而生,它浸润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们切身感受到“感恩”的价值,就会将其当作自己的信仰,铸就自身的灵魂。
  6.儿童感恩行为文化显童真
  当感恩被学生普遍认同,成为群体的价值观时,就会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而显现为群体的行为,就会逐渐成为儿童感恩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最终确立新的行为准则或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基本的规范要求。而规范的行为必须在某种制度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反复磨炼、长期积淀才得以形成。
  我们注重加强学生行为的建设,狠抓习惯的养成。在原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与学生制定“行为细则”,约定以实践行为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为了激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开展了“感恩标兵”、“班级感恩之星”评比。我们在教学楼一楼大厅设立了“感恩墙”,学生生活中点滴需要感恩的事都可以以“感恩丝语”的形式出现在“感恩墙”上,学生自主管理,及时更新。感恩丝语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社会上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广播站、宣传栏的舆论宣传作用,宣传孩子们自己的感恩行为故事、记录孩子们思想进步的历程。学生在感恩氛围的熏陶之下,自觉地践行感恩,以施感恩之行、学感恩之能为荣。以上这些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品质风貌及感恩层次,富有童真的感恩行为文化得以不断积淀。
  二、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理性思考
  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探索,引发了我们的深刻反思:
  1.由浅入深,变“老师浅灌”为“儿童自主深情体验”
  回顾过去的感恩教育,仅仅靠“品社”课上教师“一言堂”、“大满灌”的单一教学手段,那种传统的“浮、浅”感恩灌输收效甚微。如今,学校的儿童感恩以感恩教育为载体,认真部署,精心安排;以“感恩”为主线,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学校为他们提供感恩文化活动的舞台,给他们搭建感恩文化生成的平台,让他们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他们对感恩有了更新、更真、更深、更广的认识。就这样,儿童情致与趣味在儿童感恩文化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儿童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充满童真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感恩,在自主深情的体验中,感恩素养得到了滋润、丰富和提升,进而成为生成道德认识的强大动力。
  2.由小到大,从“小我谢亲”到“大爱内化导行报恩”
  我校的儿童感恩文化创建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的大爱观。大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又需要感恩的滋养。但是随着信息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价值观滋长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混杂其中。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鲜明地倡导学生的感恩行动应以“报国为民、公益式”的感恩逐步取代单纯以“血缘、互惠”为基础的感恩,向着“大爱”的方向拓展,具体地表现为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四老”、解放军、警察、普通劳动者、大自然、祖国、挫折等十个方面,逐步从既有“小我谢亲”到也有“大爱内化导行报恩”。
  综上所述,我校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实施策略初见成效,理性思考逐步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让小学感恩教育插上“童心”与“文化”的双翼,感恩教育才会有情有趣,才会增效果、受欢迎。换句话说,情趣才是儿童感恩文化润泽生命的沃土。
  Strategy and Reflection on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Gratitude Culture
  WANG Jun
  (Yuejianglou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0015, China)
  Abstract: School traditional gratitude education has such demerits as "adult accent", "didactic style", and "monotonous way", etc. It is desperately required that successful gratitude education should be truly internalized into the mind and externalized onto the behavior. Nonetheless,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gratitude culture must be based on children’s perspective.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children’s gratitude culture and corresponding reflections.
  Key words: gratitude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ategy; rational reflection
其他文献
平措扎西,一级作家,西藏曲艺家协会主席。用藏汉两种文字创作小说、散文、曲艺作品等约二百万字。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优秀青年曲艺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和“文化地理视域下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在当代西藏文坛,平措扎西是十分独特
内容摘要:文章回顾平江皮影戏的历史,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皮影戏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传承与保护平江皮影戏的措施,包括加快皮影自身改革,更新皮影系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积极引导,完善保护机制等。  关键词:平江皮影戏 现状 传承 保护杜昕洁   平江皮影戏受浓郁地域特色的影响,在县域各个地方颇受欢迎,虽在特殊时期受到重创,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振辉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平江皮影戏愈发江河日下
我住在坡下  坡中央有座白塔  你家在坡上  你的前方  一直是牦牛和河流  我的眼里  一直是你和你背上的箩筐  粉红的头巾  腰間的小刀  磨损的袍底  手上的乌尔朵  匆忙的脚步  在我心里激起千层浪
内容摘要:主题沙画能让个体有足够的安全感,对个体心理的维护有一定的价值。心理幸福感包括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环境掌控、独立自主、积极关系六个部分。将沙画教育与心理幸福感的这六个部分进行结合,就构成了心理幸福感的主题沙画,以此来获得小学生心理幸福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有效途径是感知当下并体验平衡的决定,回忆事件并寻找正面的意义,明确目标并体会实现的美好,适应环境并探索和谐的价值,管理自我并扩
在如东县青年教师的一次优课竞赛活动中,笔者集中了备课组集体智慧设计并执教了《珍珠鸟》一课,荣获了县优课评比一等奖。在教学过程中,本课以文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将单薄的文字读厚实,从无声处读出心声,于散落处读出联系。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厚”与“薄”,“虚”与“实”的舞动中,发展语言,熏陶情感,实现语言和情感的同步发展、工具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一、挖掘空白、大胆想象,由“薄
内容摘要:晓苏的新作《父亲的相好》(载《钟山》2017年第3期)讲述的只是一个寻常的故事,对于这篇小说而言,叙事心理的建构与突破是打破叙事内容局限的关键因素。换言之,作为父亲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叙述者,“我”与父亲有着不同的心理空间,且这种比较、渗透关系始终贯穿于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叙述心理的突破也是弥补情节局限的关键。  关键词:《父亲的相好》 叙事心理 建构 突破  晓苏的新作《父亲的相好》(
内容摘要:朱科君由书评和影评构成的随笔集《告别励志》评介了中外人文学科中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杜维明的《现龙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国记者何伟的《江城》,以及梁晓声的《中国生存启示录》、傅佩荣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开阔人们眼界和思路的读物。本书同时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评文章,其中关于《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
内容摘要:通过一桩桩事例,孔飞力生动地展现了大清帝国下“叫魂”危机从发生、蔓延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在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的同时,他还勾勒出乾隆盛世下的社会真实状况以及普通百姓、官僚和皇帝这三个不同阶层对于“叫魂”危机的处理方式。基于孔飞力对不同阶层行为表现的刻画,本文尝试分析各阶层的行为,总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他们的行为实质。   关键词:叫魂 阶层 行为表现 实质   美国作家孔飞力的《叫魂:1768
摘要:研讨课是校本科研的重要载体,在校本科研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深化校本科研理念、构建校本科研策略、形成过程性研究成果等作用。合理地组织与实施校本科研中的研讨课,需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规划研讨主题,根据研讨主题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也需要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进行独立钻研,对研讨主题形成个性化理解,并把这种理解转化为教学实践。此外,还需要注意把握研讨课的评价标准、保证研讨课特有的品质、使研讨课与校本学习
摘要: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待遇不公平造成心理失衡、享受不到优质职后教育、政府缺乏政策倾斜和相应的督查措施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政策上突出农村教育地位,让农村教师享受相同待遇,科学评价农村教师工作,制定并实施督查措施,强化职后教育工作,提高师范院校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优质均衡;教师队伍;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