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是攸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那边是湖南的攸县,攸县好歇。”小时候,常听已经腿脚瘫痪的堂爷爷这么说。
  “好歇”是我的家乡江西莲花县的土话,好玩的意思。攸县与莲花县是邻县,中间只隔着一些山。堂爷爷年轻时是去过攸县的,当年腿脚利索的他与村里一帮小伙相邀好几次徒步翻山去了攸县。只是,攸县到底如何“好歇”,堂爷爷每次欲言又止,并没有详说。但,堂爷爷每次提到攸县时那股神往的表情与暧昧的语气,除了常常激起我童年的好奇,亦会冷不丁招来堂奶奶的一顿臭骂:“而今走不得要我服侍,老实了,原来气得我死呢!”
  凑巧的是,那时的攸县虽然一直只是蹦跳在堂爷爷的嘴巴里,但攸县人却早就已经悄无声息地生活在我们村里。这是一些年青的单身攸县小伙。他们住的是村里人闲置的老屋,干的是扯大锯、拉砖坯一类的粗活。尤为难得的是,他们不仅吃得苦,还人缘好。平日里,他们远远地就笑脸相迎与村里人打着招呼,从不与人红脸或争斗。村里人有什么杂活,他们也总能随叫随到,并当作自家活儿似的干好。时间一长,他们不但赢得了村民们的普遍认同,甚而讨得了村里姑娘们的芳心。他们中间有的后来顺理成章地做了村里人家的上门女婿,有的甚至一手提着蛇皮袋一手牵着村里姑娘的手回了攸县。那年,我那情窦初开的表姐月夜私奔,据说就与其中一个攸县小伙有关。
  略有些遗憾的是,由于小学一毕业就离开莲花在外求学工作,我也就一直没有机会翻到山那边去看看。不曾料到,这次“美丽攸州”全国作家笔会暨“2017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颁奖会的举办地竟然在攸县,而我因为一篇小文上榜接到了邀约。如此,我终于近距离探寻和体验了一番攸县的“好歇”之处。
  攸县“好歇”,在人。
  攸县人热情。来到攸县,有一种走亲戚似的亲切与热度。从中巴车司机,米粉店老板,到酒店服务员,攸县人脸上荡漾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平和与柔情,不夸张,不做作,有款待“老表”似的适度关心,却无接待游客似的过度滥情,让人不拘谨,无警惕。这次初来攸县,夜晚九点半才下的火车,从火车站到县城的中巴车,虽然只坐了我一个人,司机师傅照样准时发了车,且一路上神情自然,毫无怨言,对于我的各类问询也是有问必答,而第二天那位县城至酒埠江的农村客运班线司机,听说我是外地人,在到达停车点后,更是待全体乘客下完车又载着我一个人直接到了宾馆门口。第一天晚上在县城,走进街边一家牛肉粉店,虽然夜深要打烊了,但老板那句“您随便坐,吃点啥?”却依然如邻家大姐般的亲切随和。在县城那家不怎么起眼的“可尔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服务员接过身份证,随口一句“老表來了”,让人心里很是慰帖。
  攸县人说话,一开口,词句与笑意同步到达,幽默与爽朗相伴而来。交谈时,不霸道,不满贯,用词留有余地,用意留有空间,让人很容易平等地参与,漫不经心似的就将那种初来攸县的陌生感和拘束感化为无形。即使在饭桌上,攸县人的劝客也很是家常化,既活络而得体,又不至于使人难堪,这次笔会若干陪餐,几位县领导陪喝饮料居然也陪出了酒味,欢声笑语不断,让人于不知不觉中融入氛围。即或在生意场上,攸县人拉生意也很擅于打感情牌,就连汽车站门口的出租车司机,拉客都是平等协商的语调,似乎全在替出行者着想,让人都有些不忍心拒绝,难怪人们在深圳只要一提到“的士”,攸县就是个无法回避的字眼。
  攸县“好歇”,在吃。
  味蕾是最不善于骗人的。一个人喜欢上一个地方,很多时候是被味蕾牵引着的。在攸县,没有坚强的意志,人是容易变胖的。无论是大酒店,还是小餐馆,甚而乡镇食堂或攸县人家,我们都能为自己的味蕾找到一些享受的理由与机会。也不知攸县人是否天生就是弄菜的高手,还是他们因为爱吃,所以善做。走进攸县的大街小巷,一不小心就会被不知哪里飘来的一股辣香绊住脚步,甚至引出涎水。且不说攸县拥有麻鸭、豆腐、米粉三个中国注册地理标志,单是豆腐宴,居然弄出一百多个花样,足以说明攸县人在“吃”上所下的工夫。
  耳听终不如眼见。“攸县好歇”,我堂爷爷当年的这个评价应该是对的。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可 可
其他文献
玻璃上的雨水  想走进屋里来的雨水被玻璃挡在外面,它们把手按在玻璃上,没等看清屋里的情形,身体已经滑下。更多的雨从它们头顶降落又滑下,好像一队攀登城堡的兵士从城头被推下来。  落雨的玻璃如同一幅画——如果窗外有青山,有一片不太高的杨树或被雨淋湿的干草垛,雨借着玻璃修改了这些画面,线条消失了,变成色块,成为法国画家修拉的笔触。杨树在雨水的玻璃里变得模糊,模糊才好。它们的枝叶不再向上生长,而化为绿色的
期刊
我的前世,应该是一只黑蝴蝶。那么,你肯定是一只白蝴蝶了。  来世,或许你我可以互换的。我白,你黑,但不换也很好。但,仍然相伴着就在一起飞吧。并排在一起,我左你右,或你左我右飞,一前一后我前你后或你前我后飞,一上一下我上你下或你上我下飞。我们,可会让白昼看了更精神抖擞?让黑夜看了更心花怒放?  灵峰山下,曼塘里村口,竟有此起彼伏的鳥叫,不绝于耳。清清亮亮的鸟叫声,来自几棵高大的香樟树上。这几棵母香樟
期刊
一晃六年过去,寒来暑往,风吹雨打,新小区也就变成了旧小区。一些基础设施,渐渐开始出现了问题。比如,部分栅栏锈蚀倒塌了,有些门禁失灵了,楼栋的防盗门关不严实了,门锁扣不上了,路边、楼道、车库、地下室的灯不亮了,可视电话有的看得见人像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得见声音看不到人像,楼道的电表箱搬东西时你碰他撞,叮叮挂挂,面目全非了,诸如此类。虽然物业偶尔派人维修,或有业主反映后派人维修,但总是不彻底不到位,或者
期刊
对游子而言,“乡”菜,也许是他们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而对我来说,乡菜就是妈妈做的菜,不管吃啥,每一口是滋也是养,是疼也是爱。  妈妈常对我说,她和我的嘴是有分工的,我从她身上出来之前,妈妈要替我吃,现在得还上,我要替妈妈吃、吃好的,总之,妈妈是舍不得吃的。上小学那会儿,我有一次问妈妈:“您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呀,会做吗?”妈妈说:“我们老家这儿最好吃的数清蒸鳜鱼啦,妈妈特喜欢,会做,不过鳜鱼太贵了,
期刊
到达的时候,是立夏前一天傍晚。  似乎是特意到这里来告别春天的。春天并不想离开,它还缠绵在柳条上,缱绻于花枝里。但没有办法,万物都长大了呀,蝼蝈将鸣,蚯蚓待出……春天忍不住下了一场雨。  安静的欢快,这是酒仙湖给予我的第一感受。此时,我还没有见到它的真面目,就像我走进一座庭院,还没有拜会它的主人。如果这个比喻还算贴切的话,那高耸的夯土大坝更像是一扇门,一扇从不上锁的门——它是关着的,但你随时可以推
期刊
攸县之行,感触良多,并且提供的各种介绍和文章足足装了一布包,给我们这些作家的提示装满了一大脑子。欣喜若狂地回到家里,静下心来,却不知从何下笔,真是应了那句“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尤其是建伟仁弟弱弱的提醒——老哥,近期少喝点酒啊!下半句他没点明,我心领神会,在此补上——快下笔呀!  于是,我闷头重新翻了攸县提供的几种书籍、资料,徒然产生了选项越多越选不好的感觉。有道是“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在此行
期刊
朗诵家姬国胜老师说:“在攸县能找到梦。”没错,实诚,点赞。  从株洲到达攸县后,我首先去的地方叫石羊塘,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叫夏昭炎的教授,他一直在追梦。夏教授工作在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04年,夏教授罹患了胃癌,被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躺在病床上的他,格外思念家乡攸县,心里萌生了返回石羊塘的念头。办完退休手续后,他就回到了攸县。虽然不是衣锦还乡,但也算是功成名就,夏昭炎只需安心养病、延年益壽,
期刊
五月初的南方,阳光和雨水如一对冤家,你来我往,特别是丘陵地区。湘东南的攸县,或许挟有罗霄山脉的气象,形成了这初夏气候的变化无常,感受很特别。眼前的石羊塘镇谭家垅村,被细雨和阳光洗礼得格外鲜亮——明镜似的水田,一块块,一畦畦,阔大平整,近处屋场水面,几许嫩娇的小荷含苞待放,与细密的浮萍聚合成或圆或方、大大小小的图案;不远处,长腿水鸟在禾田中双双觅食。四周村落,远近错杂,白墙黛瓦,绿意葱茏,风烟俱净,
期刊
《诗经》云:“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意思是说春天日子渐渐长了,草木也长茂盛了,黄莺鸟在枝头歌唱,采蘩的姑娘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一蓬生机勃勃的气息。诗经年代,物草丰美,民风淳朴,所以那些脍炙人口的句子,时至今日,读来依然留香唇齿间。  这样的春天,真是令人陶醉。躺在春光里,适合好好地做个梦吧。  那天,就梦见外婆了。开满野花的田埂上,外婆拄着拐,拎着个小板凳,往我家的庄稼地里蹒
期刊
在春州大学任教一年的张涛,第一次代函授班的课。  开课的那天早上,特意理了发的张涛显得格外精神。他提前来到教室,心里却咯噔一下,怎么?才来了大约一半人。  上课了,他做了自我介绍后开始点名。点到王伟时,站起来的是个看上去有六十岁的老太太。花名册上明明是男生,张涛略显吃惊地问:“你?”斯文的老人从容地说:“我姓谢!代儿子上的,他援藏去了,我会把您课上讲的内容都转达给他。”  之后的几天里,不是这个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