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分析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ug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对保护发展侗族传统民居,创造地域特色有指导作用。方法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了解当地侗族传统民居的色彩面貌,分析色彩成因。结论归纳总结出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由自然因素、宗教信仰、传统观念三个方面组成。
  关键词:侗族 传统民 居色彩 田野调查
  引言
  民居,是指具有典型地域特征或民族特色的居民住宅以及其所属的居住环境。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居样式和风格,造就了民居丰富的内外部色彩。侗族的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匠心独具,其房屋色彩更是具有较高的审美性与象征性,蕴含着侗族人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地区的民族特色正在逐步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地域文化与民居色彩之间的关系,民居色彩趋同化严重。本文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探究侗族传统民居色彩形成的原因,把握侗族民居文化内涵,这有助于在民居保护过程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该地区传统民居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程阳八寨地区侗族传统民居概述
  程阳八寨位于我国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它是由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等八个自然村寨组成,这八个村寨紧密相连,故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村落景观(如图1)。程阳八寨距离三江县城19公里,占地约3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近10000多人。在村寨中,现存有2000多座木楼,虽然有些年久失修,但是大部分保存完整,延续了侗族传统的居住方式和生活习俗,为研究传统民居文化提供大量实料。
  侗族属于远古时代南方百越民族的骆越支系,百越民族建筑风格起源于古老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就是用木(竹)柱架空底部,再在上层架起建筑房屋。这种建筑多为两到三层,一般底层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用于堆放杂物和放养动物,二层到三层是住人使用(如图2)。南方天气多阴雨,地面容易受潮,干栏式建筑可以使房屋与地面隔离,即可以达到防潮的效果,又可以防蛇虫之害,所以在南方被广泛使用。目前,三江县程阳八寨的侗族传统民居主要以干栏式吊脚木楼为代表。按照建筑样式可以分为高脚楼、矮脚楼以及平地楼三类,其中高脚楼是最常见的建筑样式,而矮脚楼和平地楼是高脚楼发展的类型。在建筑结构上,侗族传统民居通常采用穿斗式的木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用料较少,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具有省功、省料、方便灵活、便于施工的特点,体现出侗族人简朴实用和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在建筑外观上,侗族传统民居屋顶采用青瓦盖的斜坡式屋顶,主要有两坡悬山顶和歇山式屋顶两种形式。这些屋顶形式是对民居内在功能的外在反映,反映了侗族人民追求丰富多样的民居外观形态。在建筑装饰上,侗族人细致朴素的雕刻,也是独具风姿,如栏杆的处理、外露枋头、莲花垂柱,都为民居外观增添生动灵活的特征。
  二、侗族传统民居色彩面貌及内涵
  各地区的民居色彩都有各自的基本色调,反映着该地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早期的人类在建造房屋时的色彩搭配只能借助自然界中的颜色,随着居住形态不断发展,人类审美意识的提高,逐渐掌握了一些色彩搭配的规律,并学会利用当地的材料,因地制宜的建造房屋。
  (一)侗族传统民居外观色彩
  青色的瓦、褐色或黄褐色的木墙面,以及原木构件在木墙面进行分割和穿插,这是程阳八寨地区侗族民居的外观主要构成色彩(如图3)。侗族人擅用杉树木材作为建造民居的主材料,并能够充分发挥木材的性能、质地、色泽、形状等特点,使其合理运用到民居外部的色彩、质感、肌理当中。在局部用色上,侗族人会在房屋的屋檐上平涂白色的涂料作为装饰,白色极为醒目,大面积的褐色或黄褐色衬托屋顶白色,犹如画龙点睛一般,使民居在绿水青山中格外醒目,十分精神。侗族传统民居也会在其木质结构上做雕刻处理,但没有任何的彩绘装饰,雕而不画,保持原木的色泽,体现了侗族民居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良,侗族人在民居的建造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需要图纸,凭着自身超高的工匠技艺就可以建造精美的木樓,对于当地天然材料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并能将其与民居功能、形式、构造完美结合,取得较好的色彩艺术效果。侗族民居的色彩搭配风格,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于侗族人民审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了侗族人较高的审美观念。笔者在对程阳八寨的调研中观察到,侗族人在修建房屋时,十分重视山水、花木、石头等要素的搭配,并讲求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在房屋选址上,侗族人多选择群山绿水环绕的地势平坦地区,将房屋置于依山傍水之处,不仅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更可以为其创造优越便捷的生活条件。侗族人并不满足于宅前的自然景色,他们在房屋的四周种上花木,再搭配形状各异的石头,使沉静的空间增加一些流动的美感,创造了独属于侗族人的居住环境。
  (二)侗族传统民居室内色彩
  侗族传统民居的室内色彩与外观色彩呈现统一的色调,风格也大致相同。室内的墙面颜色都是选用木头的颜色,原木色的使用让室内的色调偏暧,风格平和淡雅,给人以温暖的感受,让居住者感到温馨舒适。在大面积的原木色中,局部也会出现醒目的颜色,不会使整个内部空间过于沉闷单调。侗族人会在室内挂上红色的灯笼,象征着日子的红红火火,鸿远当头,也会在门旁、柱子、墙上贴上对联,年画等细部软装饰,让屋内充满活泼动感的气息。无论是原木色的墙面,灰褐色的木格栅,还是青色的柱子,构成的民居内部色彩都反映着侗族人清雅别致的审美情操,处处体现着建筑的和谐之美。
  (三)侗族传统民居的色彩内涵
  侗族传统民居色彩主要呈现青、白、红、黄等几种基本颜色,每种颜色的象征意义虽然不同,但内涵丰富,表达了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程阳八寨中,民居的屋顶都是小青瓦盖成,侗族人认为或深或浅的青色代表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象征着房屋旺盛的生命力。民居的墙面是木材的颜色,但在时间的洗礼中,木材的黄色会加深,变成黄褐色或褐色。黄色代表着丰收的颜色,也代表土地的颜色,他们认为木材的黄色不仅可以带来财富和成功,更保证了五谷丰登与六畜兴旺。屋檐上涂抹的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而在内部软装饰色彩上,侗族人会使用红色装饰,在他们的认知里,红色不仅是驱邪避祸的象征,更表征着喜庆、喜悦、吉庆、热烈、欢乐、吉祥等内容。   三、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分析
  侗族民居色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是民居色彩形成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人文因素则是受到人为的影响,包括宗教信仰、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或互相作用,或此消彼长,逐渐形成侗族完整的色彩面貌。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4-18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阴雨天气多,雨量较为充沛。这样的气候条件也使得该地区湿度较大,热量丰富,加之雨热同季,十分适宜于发展林业。
  在程阳八寨中,生长着茂密的杉树,这些杉树成长迅速,并且树干纹理条直,具有不易腐烂变质的特点,是优良的建筑用材。聪慧的侗族人因地制宜,选用杉树作为当地建造房屋的主材料。杉木经济耐用,便于回收再利用,在建造时只需选取几十根杉木即可搭建房屋。杉树的树干原色是房屋的主要色彩,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室内,整体色调都偏暖色,黄褐色的比例最大,红色、黑色、青灰色作为点缀,使得整个色彩空间沉稳大方。杉木的质量、光泽、颜色在岁月和天气的影响下,都呈现不同的质感与色泽,这使得侗族人的房屋没有一块木头是相同的,房屋的颜色虽然大致相同,但又存在细微的差别,赋予了建筑独一无二的特质。另—方面,该地区孕育的土壤,石材也是房屋建造的材料,为了解决房屋排水的问题,民居的房屋都采用坡式屋顶,并用青瓦覆盖,由于空气潮湿,青色的瓦片遇水汽呈现青黑色,这也成为了其外在色彩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宗教信仰的影响
  同我国南方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人信仰多神教,主要是对自然的崇拜和祖先的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的保留,反映着侗族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贯穿于民居建筑的外观形态中,影响着侗族人的民居色彩面貌。
  1.自然崇拜
  侗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万物都受到神灵的主宰,他们敬畏自然,认为如果随意破坏自然,便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在程阳八寨中,山川河流、水井桥梁、山石花鸟等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并对每个崇拜对象都寄予不同的希望。他们崇拜鸟,因为在侗族创世歌中说,鸟是人类的恩人,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安逸的生活,所以人们崇拜它。他们崇拜太阳,因为太阳带给人光明与温暖。他们崇拜蛇,因为侗族处于深山密林处,蛇可以吃掉山中的害虫,所以人们敬畏它。而杉树作为侗族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更是受到了侗族人的崇拜。侗族人对于自然的崇拜让他们在建造房屋时会合理的使用自然材料,并着意添加形似自然物的装饰点缀,不粉刷任何彩色涂料,让房屋的颜色呈现材料的原色。
  2.祖先崇拜
  在侗族人的宗教信仰中,祖先崇拜是其最主要的内容。早期的侗族先民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永生的,死去的只是形体的消亡,因此他们会对祖先们的灵魂进行追思,这样的宗教信仰延续至今,并在传承中产生了祖先可以庇护子孙后代幸福安康的观念。侗族人崇拜“萨”,“萨”是祖母的意思,这是侗族独有的一种崇拜。在他们心中“萨”是侗族的始祖,是民族的英雄,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威,并在每一个侗族村寨建造“萨坛”和“萨屋”,作为祭祀“萨”的场所。在新建“萨坛”和“萨屋”时,要在“萨”坪上燃烧火种,每户人家也会取火种,希望代表“萨”的火种可以脉脉相承,“萨”神可以保佑村寨繁盛安康。火可以驱除邪恶,而火种的颜色是红色,侗族人认为红色是吉祥的颜色,因此在民居的室内外墙柱上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或纸条,用来消除灾害,保佑平安。
  (三)传统观念的影响
  分析侗族传统民居的色彩成因,必然需要追溯侗族的历史,以及探究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传统观念。其中,特定的民族性格、民族观念深深影响着侗族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是决定建筑色彩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
  1.实用观念的影响
  侗族最早起源于秦漢时期,那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因地制宜适应周边环境,使得侗族产生了功能实用的价值观念。从村寨选址到民居建造,无不体现着这一观念;在村寨选址上,侗族人通常会选择较缓的山坡,或山谷之间的狭长地带,村寨靠近水源,土地湿润肥沃,利于耕地和发展农业。而在民居建造时,房屋依山旁水,有序排列,建筑材料选用当地木材,石材,尽可能的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节省建造的费用。这种讲求功能实用的传统观念延续至今,成为侗族人的生活理念,他们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自然,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居住宅,都以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去规划发展,建筑外形朴素大方,没有华而不实的装饰,讲求建筑外形与功能的统一。
  2.生态观念的影响
  侗族传统观念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生态伦理观。在这观念的影响下,侗族人养成循规蹈矩,安然若素的性格特征,在色彩运用上也不喜跳跃、偏激的颜色。侗族人世代尊重山地自然,在贵州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保存的一块《永记碑》中刻有“无树则无以作栋梁,无材则无以兴家,欲求兴家,首树树也”。可见侗族人早就已经明白树木资源对于他们建设家园的重要性,他们一边有节制的开发资源,一边大量的种植树木,以保证生态平衡。同时,侗族民居采用吊脚楼的形式,开放式的底层设计可以顺应山势,尽量避免对于山地的破坏,巧妙地与自然万物结合。这些都体现了侗族人尊重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在生态观中强调民居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这样的观念使侗族民居色彩艺术趋于自然主义,房屋建造用材取自于自然,呈现质朴的色彩,表达了侗族人希望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美好期望。
  结语
  侗族传统民居作为少数民族建筑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对其进行研究,是继承保护民族传统建筑,维持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田野调查的方法给研究者以直观感受,弥补了理论研究的不足。经调查研究发现,传统民居色彩成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三江侗族程阳八寨作为代表,对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于其他地区侗族民居色彩成因,今后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古镇保护现状分析,对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施设计关系要素的梳理,探讨了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并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对其古镇文化进行勘察与整理,在实地调研原驻民与游客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施与设计流程。试图将古镇文化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相统一,为维护古镇风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古镇保护 公共设施 大阳古镇  前言  历史
期刊
摘要: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且景观与设计简易、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通过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一,自行车棚一般采用固定式,不能达到共享和便捷;其二,设计单一、千篇一律、缺少美感;其三,整体创意设计不高,没有体现出地域文化等特点。基于此,我们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文献查询等方法,结合水乡地域文化特色对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棚景观从地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设计公共场所母乳喂养工具一“妈咪哺乳伞”。“妈咪哺乳伞”以制伞原理为基础,通过改进伞面形状,并增加可控式手环装置改善功能,为母乳妈妈在公共场所进行母乳喂养提供相对隐私的环境。  关键词:妈眯哺乳伞 研究设计 母乳喂养  前言  随着全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母乳喂养意识的提高,更多的女性步入妊娠、分娩及母乳喂养阶段。如何在公共场所为母乳妈妈提供相对隐私的哺乳空间,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浅谈东巴纸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考察的调研方式,以东巴纸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的生存发展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由于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所适从的传统手工艺如何在市场构成、适用场所都变迁的社会环境下转换的存续状态。本文将重点从产品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三方面详细阐释丽江东巴纸坊的存续模式。  关键词:现代生产 东巴纸坊 传统工艺 存续状态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日本茶道艺术,作为一种以喝茶为纽带的艺术形式,涉及景观、建筑、书画、工艺美术等领域,其把日常生活,提升到一个与哲学、宗教、艺术相融合的境界。鉴于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本文尝试从“茶庭、茶室、茶具”三个角度,来阐释日本茶道通过对品茶环境的精心营造,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独特的茶道空间,使得茶道参与者,从推开木户的那一刻起,规范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心性,共同构建“和敬清寂”饮茶环境。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潮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萌发对于创新创业新思维的探索。通过社会需求、设计需求、创业目的这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择业、就业的现状,折射出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并试图从当代艺术转型中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把握住允许个体性存在的市场环境以及艺术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新思维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 新思维 艺术转型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为了让设计师更快速的了解男士衬衫的颜色分布,也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清男士衬衫的流行趋势,文章利用大数据技術搭建了一个可视化工具。利用该工具,用户可以在1523张男士衬衫平铺图中了解到在近三年中男士衬衫的颜色分布,也可以感受到色调的分布与变化。文章介绍了该工具搭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及理论研究意义,并阐述了数据处理与搭建过程。旨在为服装行业开辟一个直观新颖的可视化工具。  关键词:大数据 可视化
期刊
摘要:城市旧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更是承载着老一辈居民曾经的城市记忆,城市旧宅改造不应大拆大建,而是尝试通过整体的保护规划,适当的加减法扩大了城市旧宅的生活空间以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以此来提高居民们在旧宅生活的舒适度。设计者通过在保护老建筑的前提下,提升它们自身的使用价值,使它们避免被拆毁的命运。设计者在保护城市旧宅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改造城市旧宅,从而使城市旧宅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文章结合环境设计
期刊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概念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而传统山水画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设计的诸多领域。文章将结合传统山水画在设计中的元素提取,以现代木材与树脂材料相结合的设计实践作品为例加以诠释。  关键词:山水画 茶具设计 时尚 材料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50-0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城市形象设计要从城市的人文历史形态设计和城市的空间物质形态设计两方面进行考虑。以江苏武进为例,分别从人文历史要素和物质形态要素两方面来对其城市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武进城市形象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意象 形象设计 人文历史 物质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40-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