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日本摄影浪潮的形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摄影浪潮是日本摄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摄影的发展步入正规,随之而来的是土门拳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运动,然而随着美国扶持下的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使得其被一众主观主义的年轻摄影家所质疑。以东松照明与细江英公为首组成的VIVO摄影团体主张现代与超现实主义,却也很快的面临解散。随后森山大道领军《挑衅》向摄影提出质疑,却以幻灭收场。直至1974年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举办的“新日本摄影展”,使日本走向世界,加之日本良好的摄影产业环境,在近50年的积淀后,日本终于迎来了90年代的摄影浪潮。
  【关键词】:日本摄影浪潮;写实主义摄影;VIVO摄影团;《挑衅》杂志
  一、战后初期的写实主义摄影
  日本摄影史的开始是1848年,由商人上野俊之丞带回达盖尔式相机揭开序幕的,但是摄影的发展几度因战争中断。日本摄影真正开始蓬勃发展的时间点,应该锁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写实主义运动开始兴起,这种写实的摄影风格和日本传统的画意派摄影风格是完全相反的,这种写实风格要求摄影师拍摄最真实的景象。也就是这样,日本本身造就了写实主义摄影的基础。尽管现实主义摄影在当时确实非常受欢迎,但是无论从当年迅速崛起的日本摄影师来看,还是从现今艺术影响力来看,现实主义摄影在日本也只是像龙卷风一样,快速的到来,快速的消逝,到了50年代后半段,这种摄影主义就已经被主流所抛弃。
  二、VIVO摄影团的成立-东松照明、细江英公
  此时,很多年轻的摄影家们都提出了自己对于摄影的理解,在这些人中,由东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石原太博以及细江英公组成的摄影团体VIVO横空出世。VIVO在拍摄报导摄影和社会写实主义摄影的同时,也追求摄影的主观主义。对VIVO而言,在彻底描述外部的同时,如何呈现摄影家内部的姿态也是重要的过程。 VIVO在主观的构造中让客观存在,是过去报导摄影和写实主义摄影所没有的。代表人物细江英公当时发布了一组带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的作品《蔷薇刑》,照片里有很多日本民族元素出现,衣衫褴褛的歌伎,目光呆滞、穿着和服的男子,配上荒凉的环境,这些看起来跟现实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让当时的人们去看,这种感觉显得尤其的强烈。《蔷薇刑》对于常人来说过于晦涩难懂,其中蕴含的深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读,而正是这种有深度的“难懂”,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摄影风格──利用现代主义手法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去描述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画面。
  与此同时东松照明走遍了大半个日本,受到细江英公那种充满超现实的创作思维的影响,内心对现实主义摄影的厌烦已经被激发了出来,同时20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在当时对东松照明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东松照明与细江英公走到了一起,成立了VIVO摄影团。摄影家在拍摄事物本身的同时更多地开始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含义,将自己的想法逐步融合在摄影作品中。这种现象是过去报道摄影和写实主义摄影中所没有的,引领出后来日本摄影的盛况。他们“粗劣、摇晃、失焦”的风格,带给日本摄影界极大冲击。
  三、摄影同人志《挑衅》出版—森山大道
  VIVO的解散之谜现如今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VIVO解散之后,反而迎来了东松照明与细江英公两人的事业高潮期。1961年东松照明去广岛拍摄了原子弹残留的静物,震撼了整个日本,随后继续踏遍日本,拍摄美国脚下的日本人。细江英公则在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男人、女人》之后,陆续出版画册,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东松照明的邀请之下,当时年轻一代的中平卓马,多木浩二担任了名为“摄影一百年——日本人摄影表现的历史”的展览委员。这个历史闻名的摄影展,回顾了日本摄影被传入的1840年到1945年百年多的历程,中平卓马研究超过10万张照片,心中也开始萌生了“摄影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当时思考了很多的他,决定联合高梨丰、多木浩二,研究并创办一本摄影同人志取名为《挑衅》。
  这本同人志的主张和他的名字是一样的,认为摄影并不是传达信息或是解答疑问的媒体,而是不断的丢出“质问”并加以探寻研究。森山大道从第二期开始加入其中,他“狂乱、摇晃、失焦”的风格给当时的日本摄影界极大冲击,抛开政治性,单从美学角度来讲,这是在当时是一种前卫的、感性的手法,然而实际上森山大道对摄影的态度其实是有些非情绪性的。审视森山大道镜头里的世界,粗看起来,主题并不明确,也没有太多讲究的构图。有些仿佛有着现实主义的影子,有些则富含现实主义的隐晦的内涵。作为《挑衅》的领军人物,他跟同期的荒木经惟、中平卓马等人煞费苦心打造出的先锋摄影杂志,仅仅是一开始在文化圈里掀起了一点波澜,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满街战鼓擂的日本,这种看起来毫无主题,即不红色也不粉色的刊物,想获得广泛市场认可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于是,大家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挑衅》,仅仅发刊三期就宣布停刊。总的来说,森山大道《挑衅》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理想幻灭,也是当时艺术在现实社会中的缩影。
  四、“新日本摄影展”于纽约MOMA举办,日本摄影走向世界
  然而在与此同时,日本摄影的动向开始受到欧美世界的关注。1974年,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举办了一场“新日本摄影展”,参加的摄影家包括土门拳、石元泰博、东松照明、川田喜久治、内藤正敏、深瀬昌久、奈良原一高、細江英公、森山大道、秋山亮二等15人,这场空前的展览由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摄影策展人John Szarkowski与日本最负盛名的编辑山岸章二策划。作为日本的照片首次正式向海外介绍的里程碑一般的展览会,其展览意义其实只是照片相关者之间众所周知的东西。在展览上东松照明的作品大获世界的肯定,巩固了东松照明在日本摄影中的地位。
  五、20世纪90年代摄影浪潮的到来
  除了艺术家的创作外,日本摄影的发展在产业环节这一方面也突飞猛进,在1978年也成立了日本的第一家摄影画廊ZeitFotoSalon,使得日后那些活跃在评论界、美术界、教育界的年轻人们拥有了一个相聚的平台。随后的1985年筑波摄影美术馆开设,日本观众得以看到诸如尤金阿杰、布拉塞、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等欧美摄影大师的原作,大大激发了日本摄影界的活力。随后的东京都摄影美术馆的成立以及随后而来的大量的摄影节活动,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
  接下来的日本迎来了多元而又丰满、令人血液沸腾的时代。新泻县长冈市出身的当代摄影家牛肠茂雄、《挑衅》时期就一直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私摄影”家荒木经惟、从不以摄影家自居而是以当代艺术家自居、在建筑、文学、能乐等方面皆有造诣的杉本博司、木村伊兵卫写真奖得主川内伦子、以及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蜷川实花等一批年轻摄影家的活跃,从90年开始短短十年接连不断的破茧而出,日本摄影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从5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日本摄影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并不只是一代人的努力。90年代摄影浪潮下诞生的摄影家们,如今大多数仍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而21世纪的摄影新人们,也无不是在90年代摄影浪潮前辈们的孕育下,散发着更加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司法解散,我国现行立法集中体现于《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二)》之规定,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该项制度的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故而在理论上加以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仍极具必要。为了对公司司法解散相关问题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适用,我们需要对司法解散中“法定事由”、“恶意诉讼防御机制”以及“替代性救济措施”等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明晰公司司法解散的制度内涵进而为司法解散的构建和完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国际海洋石油开发环境污染法律救济机制一直是一个法律空白。随着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日益加快,这一问题理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和中国渤海湾漏油事故的先后爆发,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显迫切。建立国际海洋石油开发环境污染法律救济机制,具有深厚的国际法基础,应当遵循三个基本法律原则,从应急处理和损害赔偿等不同层面加以系统构建。  【关键词】:海洋石油开发;环境污染
期刊
【摘要】:从保定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入手,结合目前的政策形势,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拓宽其供给面,引进多种有效的可选择机制。研究认为,保定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无效供给过度、有效供给不足和"供需错位"等供给问题。得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定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路径:1.明确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责任主体地位;2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激励机制;3承认地区差别、区别对待;4引入公共体育服务问责
期刊
【摘要】:建立良好的政民互动关系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路径,这也可以从《百姓与政府的交往规则》一书的相关理论中获知。该书阐述了有关行政法方面的知识,教会了公民与政府之间交往的规则和方法,以及公民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主要揭示出,公民要尊重与信赖法,而不是陷入纠纷时选择“忍耐”、“妥协”、“退让”等不利于事情解决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研究分析得出的理论成果将有助于建立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引导舆论和传达正常的重要载体,为民众了解社会时事和国家政策方针提供了条件。因此新闻播音主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方针政策的宣传效果以及群众与政府沟通的顺畅性。当前如何保证新闻播音“接地气”,让播音主持人实现“接地气”的主持,已经成为新闻播音行业的重要研
期刊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属于一种以计算信息为基础的沉浸式交互环境。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即:实物虚化、虚物实化、高性能计算处理。VR技术通过电脑模拟,产生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世界,并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模拟,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现今,VR技术已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VR虚拟现实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技术现状与应用现状两种
期刊
【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本文从麦克白夫人形象分析入手,重点分析麦克白夫人与丈夫密谋杀死邓肯的一段语料,详细阐述应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理解和朗诵分析。  【关键词】:女权主义;麦克白;鉴赏;朗读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创作时间最短也是最后完成的。之所以选择这篇赏析,不是因为戏剧的短小精悍易于解读,而是因为女主人公的特殊性。不论是哈姆雷特的恋人还是李尔王的小女儿,都单纯地
期刊
【摘要】: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未完成作品,由郝维亚续写完成的,该歌剧之所以为中国许多观众所熟悉,是因为其运用了中国元素贯穿始终,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19世纪西方人通过音乐去叙述中国人招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文化美和古典美。那么研究整部歌剧中国元素的体现和运用,将其进行研究无疑是一件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事情。本文将从整部歌剧的舞台背景、服饰和音乐中来
期刊
在中国传统封建礼教文化中,对于女性形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词句“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以说,在传统的国人眼里,女性只作为男性的“陪衬”而存在,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建礼数已经不能够适应近现代社会生活情况。本文理论来源部分依据女权主义的内容,认为妇女拥有同男人同样的自我表现机会,应该以女性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对
期刊
【摘要】: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旗手之一,其电影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在她早期的影片创作中,她常常以轻描淡写的镜头叙述,来表达“漂泊与寻根”的主题。尤其在《客途秋恨》这一影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母女间代沟冲突、异国文化碰撞以及家与国的个人身份认同,历来是观影者对这部电影讨论的焦点。本文试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分析和解读电影——母亲葵子寻找和探索自我身份的过程,旨在探求许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