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故乡在身体里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如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记得家乡的味道一样,在最熟悉的环境里做最舒适的梦。在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做梦,刘亮程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善于在各种喧嚣异化的梦境中寻找自我,远离现代社会的人造梦网,置身于广袤千里的沙漠和雪山上,在夜的孤独中向梦学习。
  六十年代出生的刘亮程生活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村,在一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安静地做梦,早期的诗歌和散文就是在努力描写他的梦境。在犹如做梦般的写作状态中,作家本人也在梦游和梦醒中成长,终于唤醒童年的记忆,用文字创造出一个梦一样美的神奇古国。
  故乡经验的产生
  梦的虚幻首先来自镜象的真实,很多个记忆碎片拼凑成一幅不完整的图像,然后留下无数个空白点让我们用想象去填补。刘亮程的记忆碎片具有典型的新疆特色,在他从小朝夕相伴的沙湾县村庄里,每一样事物都进入他的故乡经验,成为他写作的源泉。
  “故乡在身体里,每个人都带着一个身体里的故乡,无论在家乡或异乡,我都不曾离开她。那是我初来人世的一个地方。我最先看见的屋顶、天空、树叶、阳光,最早闻到的母乳和麦香,最早触摸的棉布、肌肤、泥土,最先听到的人语、鸟叫、风声,都来自故乡。在以后的人世经验中,故乡经验会成为最牢固的部分。”
  在这强大的故乡经验作用之下,他的外貌也具有典型的新疆特点。他说,“新疆给我的东西太多:长相、口音、眼光、走路架势和语言方式等等。我在区文联坐班那会儿,经常有人推开办公室门,用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向我打听某个人、某件事,我大概能听明白,但只能用汉语回答,他们听我说汉语,就笑了,他们把我当成本民族的人了。”
  “的确,我长得既像维吾尔人,又像哈萨克人和蒙古人,还有点像回族人。我不知道自己为啥长成这样,是风吹的,还是太阳晒的,或者是这里的饮食、空气、气味让我变成了这样。这个地方在不知不觉中让我的文字和生命都充满了她的气息。”
  无论是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小说《虚土》,还是令他备受瞩目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丰富灵动的新疆,也同样感受到作品里渗透的生命情怀和故乡眷恋。
  对刘亮程来说,故乡经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体,“小时候它是养育我的怀抱,长大后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像一个婴儿,被我的思念养活。”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也从未感到厌倦,虽至不惑之年,仍保持旺盛的写作精力,“我对生活还有异常新鲜的感受,不说出来会头疼。”
  我关注一成不变的东西
  《在新疆》是今年2月份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把写作视角从一个人的村庄扩大到一群人的村庄,把一个人的孤独继续转向一群人的孤独,把孤独的人联系到孤独的动物,甚至觉得在写作过程中,一个沙湾人的心里“有了一个新疆人的感觉”。
  无论是沙湾人,还是新疆人,刘亮程觉得写作身份才是关键。所谓故乡经验的形成并非局限于小时候生长的那个村庄,因为文学写作所需要的故乡“是身体里沉寂不变的一块地方,记忆着人世对一个初来者的所有给予和迎接”。
  “作家面对家乡写作时是真实的、可信的、自由自在的。面对家乡时作家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写作身份。许多作家没有身份,在文学中找不到自己,尽管写了千言万语,但不知道自己是谁。当我面对故乡写作时,我找到了自己的一个位置。”
  “在家乡我只是一个孩子,无论年龄多大,回想家乡时我们都是孩子。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永远不成长。她候在那里,一如我出生时人世对我的等候。我会时常回到她那里,用初来人世的眼睛再看一遍世界。”
  我们熟悉的不少作家都会把最优美的文字献给故乡,用人生中最成熟的著作呈现自己的故乡。对刘亮程来说,他需要留在故乡的那双眼睛,在一次次的张望里不曾磨损的那束目光。因为他坚信,优秀的文学是在创作故乡。
  正如所有的故乡都会延续精魂一样,“我们的乡村生活中一直有一种亘古不变的东西,它们没有参与打土豪分田地,没有参与集体合作社,没有参与文革,没有参与新农村建设,它们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像我们的血液一样古老而不变。我关注的是这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它维系着我们基本的人性和道德。使我们无论经历多么扭曲的生活,遭受多么残酷的破坏,最终都能回到人这里。”
  《在新疆》分五辑,包含作者是如何梦想在一片叶子下生活,或是遇见半路上的库车,想象树的命运,感受月光之神。在他大量描写的河流、叶子、阳光、老街、毛驴等日常生活事物中,我们看到一种古老的生活还在延续。在轮回了无数个生死转世后,苏醒的生命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呼吸,呼吸的秘密就在于那个一成不变的东西。
  被发现的私人日记
  《在新疆》的第二辑“半路上的库车”和第四辑“月光”都在写库车这个地方。长篇小说《凿空》也是以龟兹为背景展开的。库车是古龟兹人的聚集地,是龟兹文化的发源地,而除了史书上的零星记载,它的历史书写完全是个空白点。
  刘亮程从2001年开始关注这个地区,起初是受一家出版社委托,写一部有关新疆老城的书,就选择了库车。“当时库车人口40万,有4万头毛驴。库车大巴扎在龟兹河床上,河水从旁边的渠道引走,整个宽阔的大河滩成为天然的大巴扎。每当巴扎日,有上万头驴车聚集在大河滩上,非常壮观。”
  每逢巴扎集日,各种面孔出现在老街上,演绎着库车的过去和未来。刘亮程就是在巴扎日上遇见一群人的孤独,修鞋匠、理发师、乞丐、赶驴人、木卡姆艺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历史的再现。无论是卖古钱币的,卖馕的,卖羊肉串的,卖坎土曼的……从日出到日落,从年头到年尾,在静默的等待中走向衰老。
  “老城是活的历史。”刘亮程多次进出库车县,只是要认真记录下他所看到的日渐衰微的生活方式,日渐消失的古老文明。因为“在官方的史志和宣传之外,需要一本民间的传说和记忆。”对刘亮程来说,库车就是一本被发现的私人日记,他耐心记录下各种口述的往事,想要再现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淳朴的民风、质朴的人性。
  在遇见这种古老生活方式的延续过程中,刘亮程也遇见了自己的生命长河,从出生到死亡,无论是默默地无言等待,还是积极地与自然对话,都不能逃离生命的孤独。“我走了那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书,思考了那么多事情,到头来我的想法和那个坐在街边打盹的老人一模一样。你看他一动不动,就到达了我一辈子要到达的地方。而我,还在半路上呢。”   驴的遐想
  在刘亮程的乡村经验中,驴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他对库车老城最大的兴趣就是这里的四万头毛驴,和家家都有的驴车,它们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手工业产业。
  “因为驴需要钉驴掌,驴车上有铁件,所以铁匠铺一年到头,铁活不断。驴车需要皮具,养活了一些做驴拥子做套具的皮匠。还有打制驴车的木匠等等。这个手工业链条就靠这几万头毛驴在维系,当时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奇迹。”
  刘亮程在《一片叶子下生活中》写道:“我没敢活动的心思也许早让那头毛驴看得清清楚楚。也许那头驴脑子里的事情,是这片大地上最后的秘密。”在库车人的心中,驴的灵性是最好的,因为驴脑子里想的是人事。
  在《龟兹驴志》中,刘亮程描述说,在库车数千年历史中,马、牛、骆驼,都曾被人重用,政府也曾引进关中驴交配改良,而最终库车驴站稳脚跟,陪伴库车人民一直走到今天。在他们眼中,驴是古老文明的见证者,风雨兼程的忠实伙伴。“即使整个世界的交通工具都用四个轮子了,他们仍会用这种四只小蹄的可爱动物。”
  早在两千年前的鸠摩罗什时代,毛驴就是遍布龟兹的代步工具,驴车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刘亮程很自豪地认为,驴车是他们老祖先坐的车,历经几千年依然鲜活地存在着,这是一个奇迹。“但是,谁也无法阻挡毛驴和驴车从这个世界消失,这是一个工业机器时代,那些有生命的代步工具,必将会被没有生命的机器所替代,这是没有办法的。”
  汉族唯一的宗教
  在刘亮程眼中,文体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他的散文有诗歌的眼光,而诗歌带着散文的气息,不愿意将二者分得十分清楚。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引起业界反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小说《凿空》入选《亚洲周刊》评选2001年十大小说。
  在这诸多奖项的背后,作者本人建立起的写作伦理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只有在故乡、乡土这个概念上,才能把伦理建立起来。“汉民族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乡土就成了它唯一的宗教。落叶归根,这个根在哪?就在乡土中。”
  “乡土是乡村、农村、农民、故乡、祖先等的集合,它是现实的,又是诗意的,还是宗教的。它既在大地上,又在天空和梦中。它既要承担农村现实,又要承接乡村梦想,还要担当家园故乡的宗教归属。这才是乡土的基本内涵。”
  刘亮程认为古诗中的乡土世界是中国文学的伊甸园,而自白话文开展以来,我们尚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只有大量的农村文学。能够建立起故乡意义的乡土文学还在期待中。因为“乡土文学需要在乡村背景上建立起作家的精神体系,构筑起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学要有故乡意义。”
  喜欢走路、晒太阳和冥想的他一直在乡土文学的世界里探索,把自己设定成连接祖先子孙的过渡桥梁,努力寻找这个时间中的位置,然后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乡土信仰。
  世界是同样的世界,故乡是同样的故乡,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故乡对每个人的意义却是不同的。在刘亮程所构建的乡村梦境中,人与月亮、河流、沙漠等具有灵性的一切事物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因为心的感召和呼唤,这画面愈加灵动丰富了。
其他文献
为什么会爱上古籍,自己都不明所以。仔细推敲起来,应该是潜藏在心中深处的爱书因子,被那古老的纸味墨香熏陶感染而形成的嗜古情怀吧!  在那个星期六还需要上半天班的年代,中午下班后最好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逛逛台北光华桥下的旧书摊。台北早期最有名的旧书街是牯岭街,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养成逛旧书摊的习惯,后来牯岭街的旧书摊迁移到光华桥下,离我上班的地点不远,那里除了旧书摊以外,还有古董店、电子产品店等等,类
期刊
记得那是2011年秋天的事。  某天,领导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四边浮动着黄色小广告,心里说哎呀上班看这个不太好吧,再定睛一看,原来关键内容还没显示出来,这是一个人的漫画连载。  我就是这样知道了Satan(又名三蛋、傻蛋)。  我一边浏览,一边暗想这个人是谁,画风好猥琐喔,咦不过猥琐中又透出一种犀利,犀利中又透出一种拙朴的可爱。这时领导走过来,叫我仔细看看这个人的漫画,看能不能出版,他觉得蛮
期刊
o'rip,一个源自台湾阿美族的词汇,意谓“生活”,亦有“文化、生命史”之意,念起来清脆爽快,带有一丝年轻与率性。  2006年春天,曾任诚品书店活动企划主任的王玉萍,号召几位友人,挹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共同筹办一本以介绍花莲生活种种为主轴的免费刊物《o'rip》。2008年6月,更成立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除了继续编刊物,还积极规划展览、主题旅行、讲座、创意商品,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串连用心
期刊
更快乐的方法跟做学问一样?  这一本《过得还不错的一年:我的快乐生活提案》,可以说是少数一延再延三延,让整个编辑团队讨论不下数十次的一本书。有这么棘手吗?不是的,实在是因为这是一本让人从各层面都有所共鸣,每个角度都好适合介绍给读者,太多美好之处,以至于难于下手的书。不过请放心,对于读者来说,这绝对不是一本难下手的书,相对地,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十分推荐读者带着缓慢、放松的心情,一个月接一个月地跟着作
期刊
进入夜晚的罗斯福路台大校门口灯火异常璀灿,一道又一道川流不息的行人车潮宛如走马灯般不断闪烁,放眼望去,位在新生南路对街转角处即是著名的书店地标“诚品台大店”,至于面向罗斯福路的另一边,则有鲜明的“胡思二手书店”,大片玻璃橱窗直教人眼前一亮。  原先在天母开店、现今搬迁至台大旁的“胡思”,虽然从大马路远处即可清楚看见淡黄字体晕着亮的“Whose Books”书店招牌,然而对于不少初来乍到者而言,却往
期刊
严格意义来说,2011年并不算余师的间隔年(Gap year),因为这个时间点不在他“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但因为极度符合“改变人生的一趟旅程”,使得时间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
期刊
关于书名,如果你搞不懂谁是费格逊,我可以告诉你,费格逊就是弗格森的香港译名;如果你想不起哪个弗格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弗格森就是亚历山大·弗格森爵士 (Sir Alexander Ferguson),曼联的领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曼联,那我就没有什么好再补充了,你对体育何止是漠不关心,简直是有意回避。这本报纸专栏结集出版前,看过出版社发布的预告,书名原定为《球迷心窍》,不晓得跟二十多年前那部同名旧
期刊
把书给需要它的人  除了客人,做旧书店最重要的是货源。  作为旧书店,收书也比较容易。店里库存书约30万册,我们(吴雅慧与弟弟吴梓杰)是第二代经营者,很多东西都是以前积累的,加上父亲本身喜欢古旧的东西,长期在收藏,所以我们就有了两个仓库,用来存储收进来的物件。早期的物件其实比现在的还多,因为几十年前老一辈的人迁到台湾来,当中很多先生、学者们带着大批的书过来,就收进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这个储存的
期刊
这是台风于西北太平洋疯狂生成的一个月,书市虽还说不上宛如台风接二连三扫境,大书倾囊尽出,但情势也差不多接近了。油价创新高、失业率上扬、痛苦指数破纪录……现实越是严峻,越是需要具有强大吸力的商品冲淡苦闷、暂忘焦虑,譬如放烟火、演唱会,或者来一桩如火如荼的富二代李宗瑞连续迷奸女模事件。金钱、明星和不能说的性,没有什么比这更受到媒体热爱并作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其实大多数台湾人不太阅读,一年平均只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下文简称为“福建人民社”)正式成立,成为当时承担整个福建省出版工作的唯一一家出版社。成立初期,福建人民社主要出版政治理论书籍、地方文献与通俗读物,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出版工作停滞,福建人民社也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对出版工作的重新认识,使得福建人民社得以恢复,并在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