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是立社之根本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下文简称为“福建人民社”)正式成立,成为当时承担整个福建省出版工作的唯一一家出版社。成立初期,福建人民社主要出版政治理论书籍、地方文献与通俗读物,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出版工作停滞,福建人民社也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对出版工作的重新认识,使得福建人民社得以恢复,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一家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出版社。
  “我对出版行业是很向往的,当时福建人民出版社在厦大中文系的分配名额只有一个,被我争取到了。”福建人民社社长施群,1982年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便到福建人民社文艺编辑室就职,如今已过去了整整30年。虽然期间他曾在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工作,但仿佛落叶归根般,2011年他又回到了福建人民社。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6个编辑部门陆续从福建人民社独立出去,成立新的出版社,但政治理论、经济、文化教育、古籍历史、辞书等传统优势领域则保留了下来。在施群看来,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福建人民社的发展历史,就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缩影。
  专注,成就专业
  福建人民社在业内也被称为“史社”,可见史学类著作在该社出版图书中所占的比重。“我们社的优势项目主要是史学,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了非常多,比如《中国移民史》、《鸦片战争史》、《中国农学史》等,出版品种有数百个。”此外,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著作也是福建人民社的重点领域。说起该社的古文字研究类著作,施群自信地说:“我们社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全国一流的。”
  “一流”的出版能力,自然与一流的编辑人才密不可分。在福建人民社的人才结构上,史学、古文字和辞书方面的编辑实力超群,很多都是该专业的优秀人才,对这方面有着雄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加之史学、古文字一直是该社的主要出版门类,并没有被分流出去,因此几十年的积淀,让福建人民社形成了在这些领域的传统优势。“因为在史学、古文字和辞书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因此整个出版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都很重视这块的工作,我们社的重点项目以及得奖项目都集中在这些门类上。”
  每年国内的相关学术文章、杂志,以及讨论会、研究会、新闻发布会等,福建人民社都会持续关注;每年也会派编辑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以及著名高校等研究机构中探访此类专家,与他们保持联系。“我们会争取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做出版主要就是做内容,手上要有‘硬通货’。”
  近年陆续出版的《战国文字编》(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新甲骨文编》(获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等,是福建人民社打造古文字专业出版精品的典型代表。据施群介绍,古文字系列图书的选题策划者,本身就是古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对古文字有着比较深的了解。古文字类图书虽然只是福建人民社众多出版物中的一个门类,但却可以说是整个出版社工作的缩影。“专业领域的图书,我们的选题确定和编辑过程都相当严格。这类书不能出错,因为它代表了专业学科的最高水准,而且都是提供给比较小众的学术界的学者作为研究的资料。”认真严谨的态度,让福建人民社的学术类图书在专业研究领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探索编辑出版的新模式
  作为一家以出版社科类学术著作为主的出版社,福建人民社并不满足于只是将他人的学术成果整理汇集,而是用心探索编辑出版的新方式、新可能。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注重深度文化出版的福建人民社的出版种类之一。在国学,尤其是儒学方面,福建人民社推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刚面世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儒学文献通论》,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儒学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通论性著作。该部著作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首创“经”、“论”、“史”新型分类体系,并提出“丛书”兼“类书”的著录原则。这可谓是在儒学文献的整理方法上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施群介绍说,《儒学文献通论》的作者和研究者包含了全国最高水平的儒学专家,代表着国内儒学研究的主流方向。针对这一选题,福建人民社多次组织专家共同讨论,在此基础上,编辑对书稿的撰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力图通过精心编撰,“系统展现国家儒学研究成果”。
  开创性的分类体系,让这部著作受到了业内好评,也让福建人民社对于编辑出版方式的创新充满了信心。施群说:“现在社里有些图书的编辑方法会跟过去不太一样,但是有的书适合创新,有的书不适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图书上继续开发,尝试使用新模式。”
  利用区位优势增进两岸交流
  福建虽不是国内出版中心,却因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的文化交流频繁,福建人民社拥有其他省外出版社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据施群介绍,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福建人民社就开始出版涉台图书,并且在所出图书中占了较大比重,图书种类涵盖历史著作、工具书、族谱、档案资料等,其中包括《高山族简史》(1982)、《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1983)、《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1984)、《台湾知识词典》(1987)、《今日台湾100问》(1988)等。初期的探索,奠定了出版社涉台图书的特色。
  随着形势的变化,福建人民社涉台图书的出版工作也在不断调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社组织国内数家高校及台湾研究机构,共同策划出版了一套以反映台湾历史与现状为主题的通俗读物,即“看台湾”丛书。此后,福建人民社逐渐将立足点集中于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相继出版了“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闽台文化丛书”、《闽台缘》、《闽南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著作,深受两岸业界及读者的好评。
  在两岸版权交流方面,福建人民社也是国内起步较早的出版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引进出版了一批台湾文学作品,其中1980年出版的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大陆首次出版台湾作家的长篇小说。随着两岸合作的日益正常化和频繁化,福建人民社与台湾出版界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我们除了和台湾有版权贸易,还合作开展了一些重大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由大陆、台湾以及其他华文地区和国家权威汉语言学者、专家齐力编纂而成的大型语言工具书《中华大辞林》即将出版面世。   在与台湾出版界多年的交流合作中,福建人民社受益良多。施群说,台湾的出版业界与大陆相比,在运作方式上差异很大,“台湾的出版社主要是私营企业,大陆的出版社则大多是国有企业,两边的业态差别很大,可以互相借鉴,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出版企业管理办法,以及项目开发的经验等。”通过两岸的版权贸易和项目合作,出版社也学到了先进的出版理念和运作方式。而在施群看来,“出版社通过与台湾的合作,能够把台湾的好书、好项目引进大陆,让大陆读者对台湾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两岸的文化交流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两岸出版业者来说,这或许是交流合作中最大的收获。
  在转型中巩固双效益
  拥有60余年历史的福建人民社,虽然可以算是新中国出版社中的元老,但在出版界的新形势下,依然和众多出版社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施群社长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做好转型。”虽然具体的项目还在筹划中,但对于如何转型,福建人民社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准备成立数字出版部门,此外还会跟其他媒体尝试一些跨行业的合作。”目前,福建人民社正与新浪福建合作《舌尖上的福建》,“是关于福建传统美食的,并且与数字出版结合在一起。类似的教育类图书的数字化工作也在运作中。”
  除了图书出版的主业之外,福建人民社还注重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力图通过开发文化地产、资本运作等方式,进一步开拓出版社的收入来源。但纸质出版仍是福建人民社整个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纸质图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消亡。开卷调查显示,每年图书市场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还未进入萎缩阶段,图书品种依然在不断增加,整个市场的规模也在缓慢扩大。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把传统的优势板块做好,更多地考虑把一些先进的方法、新的策划、创新的理念,结合到我们的纸质图书出版项目中来,把优势项目继续做大做强。”
  在施群看来,重点出版专业研究领域著作的福建人民社,面向的读者是小众的,但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些研究领域的书籍,面对的读者都是一个国家在学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虽然是小众图书,但对于整个文化的积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众图书关注社会效益,我们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大。”而大众图书的普及工作也不能落下,应该多出版面向大众市场的图书,“比如旅游、文学、少儿等类型的图书,尽量让更多的读者受益,兼顾两个效益。”
  在转型的路上,施群说,福建人民社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管怎么转型,“我们首先做的是内容,一个出版社只要有了内容储备,怎样转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不妨先从“过云楼”藏书的拍卖说起。  6月4日,以宋刻《锦绣万花谷》为代表的“过云楼”藏书在北京匡时拍卖夜场落槌,最终以1.88亿元价格拍出,加上佣金,高达2.162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6月5日,竞拍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对媒体宣布,永久收藏这批古籍。  6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北京市文物局发函,称“此项收购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施”。  6
期刊
为什么会爱上古籍,自己都不明所以。仔细推敲起来,应该是潜藏在心中深处的爱书因子,被那古老的纸味墨香熏陶感染而形成的嗜古情怀吧!  在那个星期六还需要上半天班的年代,中午下班后最好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逛逛台北光华桥下的旧书摊。台北早期最有名的旧书街是牯岭街,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养成逛旧书摊的习惯,后来牯岭街的旧书摊迁移到光华桥下,离我上班的地点不远,那里除了旧书摊以外,还有古董店、电子产品店等等,类
期刊
记得那是2011年秋天的事。  某天,领导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四边浮动着黄色小广告,心里说哎呀上班看这个不太好吧,再定睛一看,原来关键内容还没显示出来,这是一个人的漫画连载。  我就是这样知道了Satan(又名三蛋、傻蛋)。  我一边浏览,一边暗想这个人是谁,画风好猥琐喔,咦不过猥琐中又透出一种犀利,犀利中又透出一种拙朴的可爱。这时领导走过来,叫我仔细看看这个人的漫画,看能不能出版,他觉得蛮
期刊
o'rip,一个源自台湾阿美族的词汇,意谓“生活”,亦有“文化、生命史”之意,念起来清脆爽快,带有一丝年轻与率性。  2006年春天,曾任诚品书店活动企划主任的王玉萍,号召几位友人,挹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共同筹办一本以介绍花莲生活种种为主轴的免费刊物《o'rip》。2008年6月,更成立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除了继续编刊物,还积极规划展览、主题旅行、讲座、创意商品,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串连用心
期刊
更快乐的方法跟做学问一样?  这一本《过得还不错的一年:我的快乐生活提案》,可以说是少数一延再延三延,让整个编辑团队讨论不下数十次的一本书。有这么棘手吗?不是的,实在是因为这是一本让人从各层面都有所共鸣,每个角度都好适合介绍给读者,太多美好之处,以至于难于下手的书。不过请放心,对于读者来说,这绝对不是一本难下手的书,相对地,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十分推荐读者带着缓慢、放松的心情,一个月接一个月地跟着作
期刊
进入夜晚的罗斯福路台大校门口灯火异常璀灿,一道又一道川流不息的行人车潮宛如走马灯般不断闪烁,放眼望去,位在新生南路对街转角处即是著名的书店地标“诚品台大店”,至于面向罗斯福路的另一边,则有鲜明的“胡思二手书店”,大片玻璃橱窗直教人眼前一亮。  原先在天母开店、现今搬迁至台大旁的“胡思”,虽然从大马路远处即可清楚看见淡黄字体晕着亮的“Whose Books”书店招牌,然而对于不少初来乍到者而言,却往
期刊
严格意义来说,2011年并不算余师的间隔年(Gap year),因为这个时间点不在他“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但因为极度符合“改变人生的一趟旅程”,使得时间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
期刊
关于书名,如果你搞不懂谁是费格逊,我可以告诉你,费格逊就是弗格森的香港译名;如果你想不起哪个弗格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弗格森就是亚历山大·弗格森爵士 (Sir Alexander Ferguson),曼联的领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曼联,那我就没有什么好再补充了,你对体育何止是漠不关心,简直是有意回避。这本报纸专栏结集出版前,看过出版社发布的预告,书名原定为《球迷心窍》,不晓得跟二十多年前那部同名旧
期刊
把书给需要它的人  除了客人,做旧书店最重要的是货源。  作为旧书店,收书也比较容易。店里库存书约30万册,我们(吴雅慧与弟弟吴梓杰)是第二代经营者,很多东西都是以前积累的,加上父亲本身喜欢古旧的东西,长期在收藏,所以我们就有了两个仓库,用来存储收进来的物件。早期的物件其实比现在的还多,因为几十年前老一辈的人迁到台湾来,当中很多先生、学者们带着大批的书过来,就收进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这个储存的
期刊
这是台风于西北太平洋疯狂生成的一个月,书市虽还说不上宛如台风接二连三扫境,大书倾囊尽出,但情势也差不多接近了。油价创新高、失业率上扬、痛苦指数破纪录……现实越是严峻,越是需要具有强大吸力的商品冲淡苦闷、暂忘焦虑,譬如放烟火、演唱会,或者来一桩如火如荼的富二代李宗瑞连续迷奸女模事件。金钱、明星和不能说的性,没有什么比这更受到媒体热爱并作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其实大多数台湾人不太阅读,一年平均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