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猜测·倾听·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标有星号的一篇略读文章。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另外两篇是传统名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对于前面两篇文章而言,陆蠡的这篇散文就更容易理解一些,比较适合学生自学。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己阅读,如何保证阅读的成效、怎样检查等都是问题,所以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版块中要求学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要体现课程标准的上述理念,问题教学法是一条捷径。
  而问题教学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问题的提出,谁来提出?因为要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老师自然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去提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提出问题最好。因为文章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当我把课文题目“囚绿记”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并且告诉他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时,学生很快提出了三个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要“囚”?如何“记”?
  问题提出后怎么办?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找出答案吗?当然可以,但是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收获太少,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所以我没有着急让学生翻看课文,而是让他们先猜测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算是分析问题吧。在这样一个猜测的过程中,学生调用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得出了一些答案:
  “绿”是什么:“绿”可能是一种植物,而且“绿”绝对不只是简单的实物,而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比如旺盛的生命力。
  为什么要“囚”:可能因为“绿”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比如希望。
  如何“记”:不好说,可能全篇会用象征手法,或者还有对比、欲扬先抑吧。
  学生们猜测完答案之后,就急于翻看课本想印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阅读欲望。
  考虑到课程标准提到要使学生“善于倾听”,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建议。那么现在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么?于是,我没有让他们看书,并且告诉他们,要有全面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意识,当然不能少了对“听力”的训练。现在请大家静下心来,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仔细听老师朗诵课文,并且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写下来,看一看,我们不看课文,能不能只通过“倾听”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读完文章之后,我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记的笔记再来回答最初提出的三个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要囚绿,怎样记的。我将学生的答案一一写到黑板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进行了一些追问:比如,究竟什么是真爱?“卢沟桥事变发生了”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等,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们做了充分的探讨,不只是简单回答了最初提出的三个问题。并没有满足于听到的只言片语,而是挖掘了背后的东西。
  完了之后请他们将之前自己猜测出来的答案与听到的答案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学生们很兴奋,因为他们发现在没听课文之前自己猜测出来的答案与最后听到的答案八九不离十,非常接近。接下来,我请学生们看课后的题目,他们很快发现第一大题就是他们最初针对题目提出的几个问题;而第二大题不用看课文依然快速解决了。这个时候,学生们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很兴奋。
  我趁机提出新的问题:这给你们什么启发?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学生说:听的作用或者说听的意义比自己想象的要大的多。没有想到自己没有看课文一个字,就仅仅凭听了一遍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课后的题目,看来“听”真的对自己的学习很重要,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以后一定要认真听讲,否则收获肯定比别人少的多。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其实听并不重要,关键是思考。首先是勤于思考,这节课我们从对题目的提问,到对问题答案的猜测,到带着问题去倾听,到最后的讨论,再到现在谈收获,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会有更多收获。其次是要会思考,以前我们都是先读课文,读完后看课后的问题,看完了再思考,再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是纯粹的被动学习,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不是自己主动学习。我认为会思考起码自己首先会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问题,最后再在阅读或者是和别人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很赞同他最后一句话,我们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大家一起交流,有个成语不是叫“集思广益”嘛。就比方刚才关于“绿”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是把很多人听到的答案合到一起才得到了准确的、完整的答案。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一个学生说道:我觉得很多时候作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那样高不可攀。其实,在以后做阅读题目的时候,只要我们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积累设身处地的去替作者想一想,答案很容易就搞定了。当然,作者也有超出我们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而下一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再把这些学到的知识提取出来,那样就会比现在更加游刃有余了。
  最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告诉学生:语文其实就是我们思考交流的一个工具,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有全面提高自己这四个方面的意识。特别是要重视听,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很多有用的信息都是通过耳朵收集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思考中不断总结、进步。
  回顾这节课,总的来讲,比自己预先设想的要更成功。课后学生普遍反映他们觉得这节课因为不能看课本,只允许听,所以注意力比任何时候都集中,而且觉得时间过的非常快,虽然老师似乎什么都没讲,但是大家的思考量很大,收获也很多,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还获得了自信,甚至对他们学习其它科目也很有启发。
  后来我总结,这一节课之所能够比较好的落实新课标提出的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自己的“教”,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的比较完美;
  二是问题教学法使用巧妙,课堂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于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是设计教学时想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考虑到了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四是扮演好了课标里对老师角色的要求。退居二线,我只是设计了框架,读了一遍文章而已。
  [作者通联:西安市航天中学]
其他文献
日前,笔者参加某市名师赛课观摩活动,参赛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在底层”这一专题中的《汪大娘》。几位参赛者在授课时,均将文本的解读止步于借助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形象”,讴歌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身上的可贵品质。的确,这一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浅层的解读,远没有触及文本的本质,名师们还应该向文本及作者心灵更深处漫溯。  我们知道,《汪大娘》被称为
一、直面现状:集体之失语  幽默”(humour)一词自从被引入汉语词汇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从坊间普通的玩笑话,到文人笔下的幽默小说,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幽默的喜爱与钟情。在国内,幽默文风早已成为部分作家的自觉努力和不懈追求: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王蒙、孙绍振……尽管这些幽默作家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睿语机智却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不幸的是,以幽默风格见长的选文却在母语教科书中出现较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为,“不怪说”比“奇怪说”更科学,更正确。  首先,从字词落实来看  “奇怪说”几种译法或多或少都存在
《陌上桑》是汉乐府名篇,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它是中国民歌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一曲美的赞歌。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写罗敷采桑,主要表现罗敷惊人的美貌;第二解写太守邀乘,叙述太守觊觎罗敷美貌,要跟她“共载”而归;第三解写罗敷夸夫,以打消太守的邪念。 民歌以
每次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总有一个困惑围绕心头,陶渊明到底是喜爱山水呢还是喜爱田园?乍看都一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咂摸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爱田园者与爱山水者都热爱自然,但前者显然更像个农夫喜欢于自然中农耕劳作,而后者更像个旅行家喜欢在自然中游山玩水;且这种不同还必然导致他们笔下所抒发流泻的情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在讴歌大自然时,也讴歌简朴的乡居生活,甚至还讴歌能供给他们衣食
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已经逐步从第一学段的字词转向了句段,甚至一些典型的文本,也需要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注总分总结构。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组课文,都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文本。但纵观常态化的教学,教师对总分总结构的认知,总是习惯性地停留在外在的显性层面上,学生也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开头与结尾即分别为总起与总结,中间部分即为分写。看似依照这样的方法也
教学传统篇目《烛之武退秦师》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艺术剪裁、人物形象与思想价值之外,狠抓语言的品味与咀嚼,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揣摩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学文学言,就是文言并重,言以载文,文以言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无言,一切皆空。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
文学接受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是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时代、社会、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这种种错位造成了读者感受与文本“真意”的隔阂。因文言文成文时间距离当下久远,文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巨大等因素,学生们学习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将之视为教材“三难”之一。但是,任何文本的感知都要遵循走近——走进——走出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涵泳——引导
文言文阅读与学习非特为中学语文教学之重点,更为难点。课堂教学中,很容易陷入互动不足,气氛低落的局面。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指导教师有必要回溯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阶段,思考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笔者在此仅以初中语文课文《狼》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面对这种相对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篇章,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具体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重点、难点的讲解  教师首先应该于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君不见,考生“复制”真实生活,文章索然无趣,分数低迷;君不见,恩师指点“迷津”,怎料“编造”更添几多愁;君不见,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笔下人物却鲜活典型;君不见,托尔斯泰“直接写某个人,绝不典型”,剑指何方?罢罢罢,让我们掀起“虚”“实”的红盖头,走进考场作文的理想境界吧!  一、文体:虚实互现新意浓  写“实”的能力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外物的“再现力”,那我们就真实再现实用文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