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大力提倡个性化发展和学有所教的的今天,面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基础,既要培养拔尖学生,又要兼顾基础较弱学生,分层对待是实现这一创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共性化教育 ;分层对待;创新教育
对于学生成长的功用性来说,思想品德科目比其它科目要特殊,它是指导学生思想行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学生完美人格必不可少的科目。在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略思想品德科目的共性教育。如何实现思想品德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使二者兼得,成为思想品德科目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分层对待是实现思品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首先谈个性化教育
个性教育是指基于学生个性特点,以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为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要的多样化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指导、使不同天赋的学生以适合自身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1]
思想品德既然是一个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个性特征也有差异,不同的学生,记忆力、联想力、表达力各不相同,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也绝不可能达到同一目标。因此,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个性化教育规律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能力分层要求。结合目前中考评价形式,我把各教学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分为A、B、C三个等级层次,对不同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以九年级1课一站核心问答题为例。
探究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迁?
参考答案:1、(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C级);(2)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市场繁荣、衣食住行不断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级);(3)例如,①城市高楼林立、乡村田园农副产品富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商品琳琅满目②票证时代消失③四大件的变迁等(A级)。
2、(1)我们的文化生活在不断丰富(C级);(2)人们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B级);(3)例如,①家庭影院②网上学习③“普九“和“花钱买知识“等(A级)。
3、(1)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C级);(2)人们开始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群体文明程度提高,关系融洽,氛围和谐(B级);(3)例如,①农民旅游团②短信拜年③健美运动④由账本看变等(A级)。
本堂课是依据探究式教学法来设计,为了让学生搞清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方式三个概念的区别,尽力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重点和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發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课堂结合思想品德科目新课标主要偏向学生的身心成长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感悟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特点,教学中都要从生活具体可感的例子入手,从生活的表象上升到理论知识点中去,既要生动可感,又要明白道理。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社会生活表象与知识点的关联和问题的表达水平三个环节。针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分层。记忆、联想、表达完成(1)部分为C级,是基础级,合格级;完成(1)和(2)部分为B级,为良好级;完成(1)、(2)和(3)全部为A级,为优秀级。
本课问题设计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形式有问答和填空两种。总问答题简练,便于识记;分组问题便于理解。问答形式便于理解,填词练习便于细致详尽的书面表达。各有针对性。
图文例子先用书本的,再用课外的读物进行补充。感知上除了书本材料外,通过课外调查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感受。通过第二节课抽查,学生记忆牢固、思路清晰,效果较好。
二、其次,再谈共性化教育
所谓共性化教育是指国家为了保证人的生存技能而设置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科目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包含学生身心健康认知、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国家制度、党的路线、政策方针、战略决策、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法则,只要是正常的人,必须要牢固的掌握,这就是思想品德科目的共性。也是C级指标的要求。在达到这个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偏向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去发展个性学习。学生达不到这个指标,表示本科目学业不合格。
如今,评价指标多元化与评价标准的泛化使知识这一指标受到冷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2]。为了避免这个误区,我们的知识指标必须有一个度量标准。
通过分层对待,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目标,重点培养能力强、兴趣浓厚的优良层级,鼓励他们带动基础级,这就是实现思品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学方法很多,但是,没有哪一种方法能一层不变的运用。方法只是一种手段,要经常变换,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并且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设的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振权 .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0013-05.
[2]周序. 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0019-04.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共性化教育 ;分层对待;创新教育
对于学生成长的功用性来说,思想品德科目比其它科目要特殊,它是指导学生思想行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学生完美人格必不可少的科目。在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略思想品德科目的共性教育。如何实现思想品德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使二者兼得,成为思想品德科目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分层对待是实现思品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首先谈个性化教育
个性教育是指基于学生个性特点,以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为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要的多样化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指导、使不同天赋的学生以适合自身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1]
思想品德既然是一个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个性特征也有差异,不同的学生,记忆力、联想力、表达力各不相同,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也绝不可能达到同一目标。因此,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个性化教育规律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能力分层要求。结合目前中考评价形式,我把各教学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分为A、B、C三个等级层次,对不同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以九年级1课一站核心问答题为例。
探究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迁?
参考答案:1、(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C级);(2)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市场繁荣、衣食住行不断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级);(3)例如,①城市高楼林立、乡村田园农副产品富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商品琳琅满目②票证时代消失③四大件的变迁等(A级)。
2、(1)我们的文化生活在不断丰富(C级);(2)人们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B级);(3)例如,①家庭影院②网上学习③“普九“和“花钱买知识“等(A级)。
3、(1)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C级);(2)人们开始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群体文明程度提高,关系融洽,氛围和谐(B级);(3)例如,①农民旅游团②短信拜年③健美运动④由账本看变等(A级)。
本堂课是依据探究式教学法来设计,为了让学生搞清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方式三个概念的区别,尽力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重点和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發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课堂结合思想品德科目新课标主要偏向学生的身心成长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感悟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特点,教学中都要从生活具体可感的例子入手,从生活的表象上升到理论知识点中去,既要生动可感,又要明白道理。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社会生活表象与知识点的关联和问题的表达水平三个环节。针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分层。记忆、联想、表达完成(1)部分为C级,是基础级,合格级;完成(1)和(2)部分为B级,为良好级;完成(1)、(2)和(3)全部为A级,为优秀级。
本课问题设计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形式有问答和填空两种。总问答题简练,便于识记;分组问题便于理解。问答形式便于理解,填词练习便于细致详尽的书面表达。各有针对性。
图文例子先用书本的,再用课外的读物进行补充。感知上除了书本材料外,通过课外调查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感受。通过第二节课抽查,学生记忆牢固、思路清晰,效果较好。
二、其次,再谈共性化教育
所谓共性化教育是指国家为了保证人的生存技能而设置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科目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包含学生身心健康认知、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国家制度、党的路线、政策方针、战略决策、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法则,只要是正常的人,必须要牢固的掌握,这就是思想品德科目的共性。也是C级指标的要求。在达到这个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偏向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去发展个性学习。学生达不到这个指标,表示本科目学业不合格。
如今,评价指标多元化与评价标准的泛化使知识这一指标受到冷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2]。为了避免这个误区,我们的知识指标必须有一个度量标准。
通过分层对待,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目标,重点培养能力强、兴趣浓厚的优良层级,鼓励他们带动基础级,这就是实现思品科目个性化和共性化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学方法很多,但是,没有哪一种方法能一层不变的运用。方法只是一种手段,要经常变换,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并且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设的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振权 .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0013-05.
[2]周序. 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