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网络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内容无限、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在学习《水乡歌》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中收到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网络,使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无限延伸
  
  在网络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均被打破,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探索;而对于一些在课堂上还没有学完的学生,同样可以在课后随时查阅教师预设的教学指导,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学生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随时向教师提问、发贴。
  在《水乡歌》一文的学习中,有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水乡的“水”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文中介绍的各种船有较大的热情。于是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上网,搜集到资料并在整理资料和阅读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信息,在后续的拓展阅读中,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观点与看法。有的学生从水乡的水的特点出发与黄河、长江,共至大海去比较;有的学生又发现,水乡的各利,船都各有用处:专门用来运输装货的一般是驳船,捕鱼的是渔船,还有用来采菱藕的菱桶。这些细节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水乡之间的距离,水乡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而是生动丰富的。
  
  网络,使语文课堂教学更能兼顾学生的个性
  
  网络资源的开发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原则的。在网络课件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及考试等都可因人而异,因需而异,因材而异,学生甚至可以得到远程专家的“个性化”指导。教师是利用学生操作“电脑”来教会“人脑”,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为了让学生自主、寓有个性地学习,我在设计《水乡歌》网络课件时增加了选择性,学生可根据目录区,从自己的兴趣或者生活经验出发,进入“我要欣赏”、“我来复习”、“我来学习”、“我来朗诵”、“我来设计”等环节,同时这些环节之中又包含了许多子目录,或利用教师事先收集的相关网站进行学习,这种个性化和交互式的学习对于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重要环节进行学习,其余的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再度学习,消除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进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往往会追求学习的“量”,忽视基础知识,那么他们又可以在短短的课堂上尽情进入这些环节学习,不用担心“知识量”的问题。
  
  网络,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创意勃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确了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负载文化,而且自身就是文化的特质,而文化的语言载体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当然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离不开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而正是网络技术使得学生在享受网络的精神大餐,领略众多的诗情画意,赞叹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激发r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望。
  学习《水乡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启发学生想一想:“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之外,还会有什么也多?我们能不能学着书本卜的样子也来当回‘小诗人’?”学生可以进入网络课件中的“我来设计”这个环节学习,其中包括“看图片”、“看课外作品”、“我也露一手”等三个子环节。这时学生的自主参与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不再如传统单机演播形式的课件那般重视“演”和“播”,而是让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网络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从而创作出了多令人惊讶的小诗,如:“水乡什么多?米多,千袋米,万袋米,装满一袋又一袋,粒粒米儿像珍珠。”又如:“水乡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长出一棵又一棵,处处绿叶舞清风。”由于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学生的创作非常活跃,收获颇丰。
  综上所述,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教学环境拓展了时空界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更宽广的舞台,也为学生的“燎原”创造了“星星之火”。
其他文献
● 背景  2014年8月7日至10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教师赛项全国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我与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的周丽花老师及来自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的胡彬老师组成的跨校团队参加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比赛。赛项规定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兄弟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四个环节。整个赛程安排时间紧凑、紧张,对教师的个人能力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2010年9月开始实施如今也将完成两个轮回。根据最近的调研数据,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各个要素逐渐趋于稳定,课程得以正常发展。如何能更好地发展,我省教师对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诉求。  课程现状  1.基本要素稳定,课程正常发展  (1)在硬件方面:学校硬件条件逐年好转,有99.86%的学校装备了网络教室。  (2)在教师方面:64.77%的教师具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
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操作性较强。根据这一特性,我认为,在操作演示时,实例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中专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我把课堂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加入大量的实例辅助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好教学的时间,课前我反复地进行实例的制作练习,记录花费的时间和要点,将实例按章节编写成集,做成课件资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
● 教育信息化格局的重大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明显加速,技术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教育是信息技术广泛和创新应用最前沿的领域之一,近十年迅速发展的多媒体交互、虚拟现实、社会软件和社会网络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最新技术预期在未来10年中也将广泛应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的商业服务的计算模型。利用高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如何整合是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1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抽象,只存在于一个平面,通过信息技术的
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创办于1994年,建校之初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人员配置都比较薄弱,然而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学校就被成功打造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浙江省级文明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校。本人现就我校近年来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索撰写成文,谨作抛砖引玉之用。  打造和谐校园: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虽创建时间短,但我深深意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持续发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计算机学科中逐步产生了一些跨学科的专业,嵌入式、通信、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等。学科的交叉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尤其对于民办高校,如何使这些学科的教学既符合学校要求,又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民办高校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2  1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跨越式的发展,人们开始放眼域外,寻找一些经验与启发。不少置身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得到了走出国门的机会。本栏目将和读者一同分享他们在异国他乡考察教育信息化发展时的见闻与体会,观不同文化下教育之异同。  栏目投稿邮箱:tougao6@chinaitedu.cn。希望曾经有所经历的您,能与我们一道为更多的读者呈上异域之风。  作者手记:2012年3月27日至4月9日
● 教学内容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本章《欧姆定律》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在设计、数据的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关注整合,更要关注整合的有效性,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呈现“天光云影共徘徊”之景。以两份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来小议此题。  ● 老教材也要“把好脉”  在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语文教学中,好的整合课首先是一堂“语文”课。如果丢失了“语文”味儿,那整合也就失去了意义。本课属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单元,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