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书·经籍志》小说类著录对《汉书·艺文志》的继承与超越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作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两部史志目录,对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源流有重要意义。就小说而言,与《汉书·艺文志》相比,《隋书·经籍志》对小说的类别性质、源流功用等有更深刻和进步的认识,反映出其颇具学术价值的小说观,对后世小說观念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本文试从小说的来源与评价、社会功能、划分标准三方面分析《隋书·经籍志》对《汉书·艺文志》小说著录的继承与发展,并说明《隋志》的进步之处。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小说;目录;观念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和《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都是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源流的重要文献。《汉志》继承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而来,记载了自先秦至西汉末期的学术思想成就。唐初魏征等人编著《隋志》,广泛综合前人成果,记录了自先秦至唐初的文化发展流变。而此时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发生发展期,故《汉志》和《隋志》中的小说类著录对了解小说从发生到发展的嬗变脉络有极大价值。通览二志,在小说的来源评价、功用阐述、标准界定方面,《隋志》在继承《汉志》观点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超越,展现了其小说著录观。与《汉志》相比,《隋志》的小说类著录在以下方面略胜一筹。
  一.小说的来源与评价
  小说成为目录学意义上的一派,在《汉志》中首先出现。《汉志》将小说归入诸子略,记载小说十五家,共一千三百八十篇。虽列最末,但仍占有一席之地。班固为其作了一篇小序,曰小说家出于“稗官”。稗官者,小官也。小说的来源是小官;产生是道听途说,街谈巷语;传播者是“闾里小知”;内容是“刍荛狂夫之议”;陈述的是君子不为的“小道”。虽然《汉志》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小说作用,但表现更明显的是班固对小说家的轻视鄙薄。略观其中著录的小说,作者多不详,篇目下的附录也常有“语浅薄”【1】此类评语,正是诸子略总序中所云“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2】。
  在小说的性质上,《隋志》未超出《汉志》范畴,仍视其为街说巷语,但比《汉志》更强调其政治训诫与道德教化作用。对小说的社会功用,《汉志》仅在序中引孔子“虽小道,必有可观者”和“一言可采”,说明其并非百无一用,未给予过多关注。《隋志》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小说承载着箴谏、规诲责任。统治者无法遍知天下民情,通过小说家“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可以使其广阔地了解民情。“传载舆人之诵,诗美询于刍荛”是自上而下的,让统治者了解人民对社会政治的意见;而“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则是小说向统治者传达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意见,是自下而上的。通过上下的交互使统治者考察政治得失、改善国家治理。虽然这些风俗出自庶人之口,既不深刻亦非精警,却同样可让经国理家之人获益,达到“过则正之,失则改之”的目的。同时,这些正史外的风俗、地俗记载还可拾遗补阙,进行政治、道德宣传,教化民众。《隋志》也继承了《汉志》对孔子的遵从,但更欲突出的是“有可观者焉”,直接删去了《汉志》中“君子弗为”这类陈述,减少了对小说家的轻视之意。
  在小说来源方面,与《汉志》的作者不详或“闾里小知者”不同,《隋志》选取的大部分小说的作者或编者都有确切信息,一些作者还身负官名,如《琐语》作者是梁金紫光禄大夫顾协,《世说》作者是宋临川王刘义庆等。这些变化体现了自汉至唐初,小说价值提升,作品的受众也逐渐向上流社会扩张的趋势。
  相比《汉书·艺文志》而言,《隋书·经籍志》提升了小说的价值与社会地位,肯定小说的政治道德功能,对中国古代小说观影响深远。
  二.小说的标准与观念
  《汉书·艺文志》共载小说十五家,一千三百八十篇。略览其作品篇名及篇名下附言可知,收录数量虽不多,但在班固看来,小说范围极宽。不但收录有史著(《青史子》)、方技(《封禅方说》、《待诏臣饶心术》等),甚至还有诸子。这种哲学、史学与小说相融难分的情况是小说处于发生期的独特现象。此时小说的概念还不甚明确,故其所收的小说类型芜杂,与现代观念中的小说不同。
  但经过500多年漫长的历史时期,尤魏晋南北朝时,志怪、志人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期,题材多样、想象多彩、描写细致、语言生动、且具有比较鲜明形象和完整情节的作品大量出现。这样的创作现实和发展状态,促使《隋志》的编著者必须更深入地思考和认识小说的内涵、特征及范围,在编写新的小说目录时,转变对小说的传统观念。因此《隋志》在小说的选取录入上,并非对《汉志》的简单沿袭,而是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与进步性。
  《隋志》所录篇目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未录写神说鬼的故事和史事考订拾遗类的作品。这与《汉志》选录史著入小说的倾向有所不同。第二,作品内容上也与《汉志》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笑话故事,如《笑林》等;二是杂说语对,如《杂对语》、《要用语对》等;三是志人风貌的作品,如《世说》、《琼林》等;四是艺术器物制造的作品,如《器准图》等。收录篇目共二十五部,合一百五十五卷。与《汉志》收录数量相比,从晋到唐初,小说创作似乎没有过多增加,但仔细翻检《隋志》,方可发现许多按《汉志》标准或《隋志》以后收录标准归入小说类的书籍被其列入了其他部类,如《穆天子传》被归入史部起居注类等。这类书目以归入史部杂传类的最多。仅从杂传的述异类书籍来看,从《宣验记》以下至末尾《冤魂志》,就现代小说标准看属于志怪小说的,即36部254卷,还不包括《宣验记》之上,按《汉志》标准要收入小说类的孝子、列女、高僧类的书籍。整个史部杂传类共收录了217部1286卷书籍,而大量书目都符合《汉志》小说类的收录标准。故从总体上看,从晋到唐初这段时间,小说创作成果实际上大大超过了先秦到西汉末年的小说创作情况。而《隋志》把众多的小说作品,尤其是按《汉志》标准看属于小说的书籍划入了史部各类,将《汉志》小说类的选取范围缩小,细化了小说选取标准。但标准的细化并不意味着《隋志》对小说概念的厘清与定型。除以上所述应收而未收之书,依照后世小说标准来看,《隋志》的小说类著录还有许多不应收而收的书目,如笑话故事等。说明直到小说的发展时期,著录者对小说的界限仍不很明确。
  此二志所收录的小说类著录,大都内容芜杂,范围宽泛,与后世的唐传奇、宋元话本等无法相提并论。但从二者收录书籍的标准细化和范围缩小可见,对小说观标准的判断是愈加清晰的。二志选择标准对后世目录书的小说著录提供了借鉴。
  三.结语
  《汉书·艺文志》首次设立小说家,使小说变为目录学意义的概念,虽未给予重视,却肯定了其价值。与《汉志》相比,《隋志》在小说的性质内涵、来源功用等方面与其一脉相承又有所开创,其小说类著录对小说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这种转变显示出官方和文人对小说不断提高的重视。总之,两志小说著录中体现的观念都对小说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目录学中的小说类著录起到了奠基作用。
  注释:
  【1】【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1744,1746
  作者简介:陈瑶,女,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志,伴随着影视的发展,民俗事项作为一种影像表现手法被搬向荧幕,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经常渗入民俗的元素,并达到深化主题、推动剧情合理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张艺谋电影为文本,从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社会民俗等方面分析民俗元素的运用。  【关键词】:民俗电影;张艺谋;伪民俗  【正文】  一、民俗
期刊
【摘要】:视唱练耳顾名思义,是培养学生唱与听的一种能力。视唱是培养学生快速识谱并按要求唱出所看到的音符的能力,而练耳则是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视唱练耳的教学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练耳与视唱。其中练耳,是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反映能力,把从钢琴上听到的声音通过耳朵的听和内心的感受记录到谱面上的一种能力;视唱部分则可以分为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甚至弹高声部唱低声部或者弹低声部唱高声部的练习。视唱训练的
期刊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提要》)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著作,基本上收录了清乾隆以前的重要古籍文献,并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学术。《四库提要》直观地展示了四库馆臣选择作品的标准及观念,结合《四库提要》“词曲类”的具体内容可分析出四库馆臣“以词为中心”的选词观念,即不因人废言,不以数量取胜,不以诗位论词位。  【关键词】:《四库提要》;词曲类;选词观  
期刊
【摘要】:戏剧海报是主题海报的一种类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海报的发展和特征的研究中总结经验,从山东吕剧的语言特点、地域特征、服饰特点提炼出戏曲海报的设计元素。通过对海报设计构成元素色彩、图形、文字的创意表现,设计一系列的戏曲海报,从而更有效的传播山东吕剧。  【关键词】:吕剧;戏曲海报设计;创意表现  一、山东吕剧  吕剧是中国八大剧种之一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我国梨
期刊
【摘要】:正确对待如何高效学习这件事,认识到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弊端。以有效掌握摄影知识为案例,构建摄影专业领域学习的认知结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三步式的学习方法,进行高效学习。第一,是初步建立该领域的整体认知。第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感性了解知识点,初步建构小的知识网络。第三,是刻意练习,补充隐知识。  【关键词】:认知结构,三步式学习,学习主动性,摄影  关于学习这件事,我们都是非常熟悉
期刊
【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也称为 CAD 技术, 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它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的一切实用技术的总和。CAD 技术领域很广,用的最为广泛的是二、三维的几何形体建模、绘图、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道路桥梁设计、电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力学分析等等。信息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桥梁CAD中的应用在我国属于创新性工程技术实践。面向桥梁
期刊
【摘要】:《海街日记》在 2016 年 3 月举行的日本电影学院奖评选中获得了最佳影片奖。这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家庭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镰仓的姐妹四人的生活故事。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影片通过对看似平凡的生活情节和亲情、爱情的点滴描写,反映出日本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 通过对光阴四季流转和心灵坚守的刻画,也让人看到了很多具有日本风情特色的光影。无论背负着怎样的重担都要一直向前走,这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也引发了
期刊
【摘要】:中国“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食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试图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角度分析饮食对丰富民族文化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及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偏爱食肉的原因,以期对中国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  【关键词】: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  一、饮食文化概念分析
期刊
【摘要】:传统养生文化融合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养生学以医学为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以养生文化景观空间的研究背景为起点,研究旨在将价值观回归到中国文化本原,积极发掘优秀的养生文化应用到景观空间设计之中。  【关键词】:养生文化;景观设计;本土化  养生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养生学综合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和经络学说,
期刊
【摘要】:“花儿”是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民歌,属于山歌体裁。该地区的“花儿”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正是因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 “花儿”融合了当地人民的审美喜好和语言特征。本文以“河洲型花儿”中流传最广最负盛名的《上去高山望平川》为例,从它的音列、旋律、曲式、衬词衬腔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以求通过对《上去高山望平川》的分析,初步探求出“花儿”的音乐魅力。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