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的理性思考与误区分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何为全面发展?何为个性发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入手,具体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的关系,阐述传统教育模式下人的发展的误区。这些正是笔者在本文中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人的发展;理性思考;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
  “教育的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它就将永远加快自己的速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这句名言,早已为社会发展的事实所验证;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社会”、“教育世纪”的当代,更显示出预言一般的魅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和关键是教育优势的竞争,培养人才的质量的竞争。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困扰,片面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充分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时间和质量划等号,以至于“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学生自进校到出校,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基本上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一、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教育目标问题。从教育史来看,在古希腊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和以后的一些先进资产阶级教育家们,也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人的发展的探讨
  1、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即德、智、体、美、劳诸要素的发展。在过去,重视德育,而忽视了其它各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今天,虽然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和谐发展,其实质还是不可避免以智育为主的畸形教育。
  2、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不可分割也不能分割开来。各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中也存在着某些片面的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只要培养学生的智能,不必考虑其它各育的发展。如:认为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只有美术课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等等。
  3、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发展的各方面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统一的。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但现实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常常受到压抑。
  4、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故人的发展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观念。教育要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既要有各方面发展的通才,又要有在各个领域有专长的各种类型出类拔萃的专才。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涵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全面发展教育。下面我们来具体谈谈人的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身心的几个重要方面都能有所发展。这里的“几个”究竟是指什么?一般认为德、智、体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有的人认为是德、智、体、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提出劳动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他把全面发展看作包含德、智、体、美、劳。现在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心育”,即心理教育,并论证了它的重要性。
  2、每“育”又有个全面发展的问题。每“育”本身又有许多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知识在不断地广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具学科都属于智育的范畴。自然科学又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社会科学又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等。其他方面也无不如此。如美育,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德育有道德品质教育,还包括通过各种学科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活动也是进行德育必要的途径。
  3、全面发展不只是知识技能的广度问题,还有深度和高度的问题。例如智育,不仅有知识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而且也包含着智慧的高低与能力的大小问题。不仅每一育的深度和高度与全面性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各育的发展深度和高度及全面性,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影响。衡量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不仅要看他所已达到的水平,而且还要深入分析在发展的高度、深度方面,是否达到他可能达到的那个最大限度。
  (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
  发挥特长,发展特色,实际上是发展个性问题。“个性”一词原指希腊罗马时代的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假面具。后来心理学家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其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看作个性的表现。人的个性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等熔成的一种最复杂的“合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科学得到高度发展。教育上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这和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其精神都是一致的,就是在共同一致的基础上要有差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是用一个模子铸造“标准件”,而是要他们在共同的健全或比较健全的基础上不断地放出异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学校要做到以下几项要求:第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要“超大纲”,要在同学中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第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入迷的课外活动,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到为他准备的“角落”里去探索和钻研。第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喜爱阅读的书籍(包括文艺著作和科学著作),要有几十本他喜欢反复翻阅的书。而且强调指出,如果一个学生在十二、十三岁还没有在上述几个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倾向,教师就应当感到焦虑,对他施以强有力的影响力。
  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心、美、劳等方面。如果只注意这几育的均衡发展,忽视每个人的特长,并不一定能出人才。在全面发展的概念中,不仅不排斥每个人的个性问题,而且是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是共性;每个学生的特长是不一致的,是个性。我们不能避开共性去讲个性,同样,也不能离开个性去谈共性。因此,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一致的。具体来说,全面发展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是特长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补充,这两方面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二、传统教育模式下人的发展的误区
  (一)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普通学校教育始终没有摆脱培养少数“读书做官”的文化型人才教育的轨道,受教育者基本上按照“读书——考试——升学”的三级跳模式打转转。只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忽视其它各育。有的虽然谈德、智、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只是流于形式,没能落到实处。有的把各育孤立地割裂开来,有的只教书不育人,有的只育人不教书。
  (二)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家长、社会、舆论、教育行政部门都用一种评估标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的最基本标准。于是导致:只看学生的考分高低,按学生各科考试总分排名次,为了应付考试,任意取消音、体、美以及一些文字副科的教学。一些各门功课考分很高,却学得比较呆板,缺乏生气,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不强的学生,常常受到表扬,而那些学有特色,却因为某一方面略有不足的学生,常常受到责难。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题海战术,猜题押题,死记硬背,实则是阻碍学生的发展,摧残人才。由此使得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厌学,甚至逃学、辍学,导致严重的“流生”现象。
  (三)学校教育严重划一化
  我国中小学教育模式单一:“千校一面,万人一书”。普通中小学在组织形态、教材、教法上趋于一致。划一教育严重不适应和脱离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才能、创造性的充分发展。
  (四)忽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采取“书山题海”,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生经常产生焦虑、忧郁、厌学之心态。学生适应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大大降低。教学多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方式,学生的学习难以跨越“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模式。近些年来,有关科研机构调查可知,中小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一般都在20%左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彭运石,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3]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取向进行分析,围绕具有本校特点的大学班主任工作进行探讨,将说服教育体制、激励教育体制、调节教育体制和沟通教育体制四种机制融合实践,期望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体系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理念和基本案例。  关键词:说服教育体制;激励教育体制;调节教育体制;沟通教育体制;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
摘 要:我国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國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或误区,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理论教育;误区;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作外部的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的研究。根据科学的考察,所谓写作,实际上是人们在社会和自然的实践中运
经过对新课程改革与理念的学习,结合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笔者提出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在理念层面需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After study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了文化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思路和方法。本文在总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
摘要: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作为当时河南郡官方的第一冶铁作坊,对其兴衰的研究,不但可以窥看当时整个郑州地区手工业的状况,对于现在郑州地区的产业布局也有启示作用。本文欲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分析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  关键词:冶铁;古荥;荥阳故城;手工业;荥泽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1  1964年在荥阳故城西发掘出一冶铁遗址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本文从辅导员的角色与定位、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素质要求上,阐述了辅导员的作用和工作任务,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的现状和特点,论述了当前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特点;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在高考复习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学生的地理考试成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In the review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摘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人权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的和谐社会视域下,是否重新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观值得思考,“以人为本”是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与根本原则,和谐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权观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人权;以人为本;和谐  中图分类号:D8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  一、中国人权观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1.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提高公民素质。 Library as an impo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