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人的憧憬与理想往往关联的更密切,而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理想的虚渺和现实的实落引起碰撞。破碎的往往是前者。
金庸在杭州的书舍被改作高档会所一事,沸沸扬扬被炒作了一番,结局是千篇一律的官话:整改。餐饮服务停止营业,书舍继续对外免费开放。
许多人愤怒,甚至义愤填膺,指责这一对文化名人亵渎的行为。实际上,把文化变为商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不过有些人孤陋寡闻而已。了解点内情的人都知道,现在单凭文化吃饭的个体和单位有,但凤毛麟角。大多都是文化为幌,商业为实,否则基本死路一条。书舍不搞点创收,恐怕维持起来都有难度。连故宫建福宫都曾被改造成私人会听,可想文化独立而行的难度了。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的原因成分可能更重些,那就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欢文化?云松书舍是金庸出资1400万元于1996年建成的。书舍呈苏州园林格局,白墙乌檐、亭台楼阁、水榭池塘一应俱全,一进是会客厅“耕耘轩”,二进是书斋“赏心斋”和主楼“凇风明月楼”。在回廊的墙壁上,还刻有郭靖、黄蓉、令狐冲等金庸笔下人物的壁画。从布局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幢文化气十足的建筑群。当时金庸的用意是想退休之后在此定居,做学问,会朋友。但完工后,金庸只在主楼住过一晚上。或许那一晚他不曾合眼,之后就将此舍捐给了杭州市政府,“以供藏书写作和文人雅集之用”。
金庸的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他觉得西湖边这幢建筑太好了,太美了,自己一人独占不合适,希望能成为普通人共享的美景。
文化人的憧憬与理想往往关联的更密切。而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理想的廖畛和现实的实落引起碰撞,破碎的往往是前者。中国的文人是不少,但像金庸老先生想象的“雅集”却很难看到。许多作家、文化者为生活得更好些而奔波操劳,还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凑在—起,把盏品茗,谈古论今。真正的文化人无暇顾及,不喜欢文化的人,自然不会对文化场所感兴趣。我猜想,云松书舍跟其他纯文化场所的结局不会差到哪里去:有人喝彩,但孤掌难鸣。
去年我到天津,慕名前去“五大道”看小洋楼,出租车围着那些洋楼转了好几圈,真长了见识。见我一路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出租车司机却说,好是好,可都糟蹋了。我问,何以见得?司机不屑一顾地说,没看见吗?全改会所饭店了!经他一提醒发现,真的如此。说起来“五大道”真是文化的集聚此。和界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种侵蚀文化,其中既包含着列强们霸道的一面,但同时也渗透着当时先进的时尚进步。至于那些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更是建筑史上精湛的艺术创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汲取有价值和营养的精华,贯穿于我们的建筑设计,更好地为我所用。保留和维护好这些建筑,应该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然而,这些人人皆知的道理,却被酒红灯绿,推杯换盏所替代。实为遗憾,但却又很难改变。
其实许多人都明白,占用改用文化名人的旧居、故地,不光是对文化人的不恭不敬,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蔑视。假设一下,如果是哪个达官贵人的领地,看谁敢动—根毫毛?有人对梁思成和林徽因旧居被拆感到痛惜,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只不过也,是文化人而已。
文化属于高尚情操,精神为主。这恰恰是不为有些人看重的原因之一。文化创造的是心灵上的愉悦,而物质带来的却是知觉和味觉上的痛快。云松书舍成了高档餐厅,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你想,对有些人来说是啥享受?而免费观看不过是滑溜一下眼珠子,管理部门两手空空,账怎么算,傻子也清楚。
有人不无担忧地磺过这样一种现象:现在打电话请某些人看演出,几乎都以有事推辞,而说喝啤酒,不出十分钟就驾车赶到。
呜呼,真的太可怕太可悲!
金庸在杭州的书舍被改作高档会所一事,沸沸扬扬被炒作了一番,结局是千篇一律的官话:整改。餐饮服务停止营业,书舍继续对外免费开放。
许多人愤怒,甚至义愤填膺,指责这一对文化名人亵渎的行为。实际上,把文化变为商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不过有些人孤陋寡闻而已。了解点内情的人都知道,现在单凭文化吃饭的个体和单位有,但凤毛麟角。大多都是文化为幌,商业为实,否则基本死路一条。书舍不搞点创收,恐怕维持起来都有难度。连故宫建福宫都曾被改造成私人会听,可想文化独立而行的难度了。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的原因成分可能更重些,那就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欢文化?云松书舍是金庸出资1400万元于1996年建成的。书舍呈苏州园林格局,白墙乌檐、亭台楼阁、水榭池塘一应俱全,一进是会客厅“耕耘轩”,二进是书斋“赏心斋”和主楼“凇风明月楼”。在回廊的墙壁上,还刻有郭靖、黄蓉、令狐冲等金庸笔下人物的壁画。从布局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幢文化气十足的建筑群。当时金庸的用意是想退休之后在此定居,做学问,会朋友。但完工后,金庸只在主楼住过一晚上。或许那一晚他不曾合眼,之后就将此舍捐给了杭州市政府,“以供藏书写作和文人雅集之用”。
金庸的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他觉得西湖边这幢建筑太好了,太美了,自己一人独占不合适,希望能成为普通人共享的美景。
文化人的憧憬与理想往往关联的更密切。而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理想的廖畛和现实的实落引起碰撞,破碎的往往是前者。中国的文人是不少,但像金庸老先生想象的“雅集”却很难看到。许多作家、文化者为生活得更好些而奔波操劳,还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凑在—起,把盏品茗,谈古论今。真正的文化人无暇顾及,不喜欢文化的人,自然不会对文化场所感兴趣。我猜想,云松书舍跟其他纯文化场所的结局不会差到哪里去:有人喝彩,但孤掌难鸣。
去年我到天津,慕名前去“五大道”看小洋楼,出租车围着那些洋楼转了好几圈,真长了见识。见我一路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出租车司机却说,好是好,可都糟蹋了。我问,何以见得?司机不屑一顾地说,没看见吗?全改会所饭店了!经他一提醒发现,真的如此。说起来“五大道”真是文化的集聚此。和界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种侵蚀文化,其中既包含着列强们霸道的一面,但同时也渗透着当时先进的时尚进步。至于那些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更是建筑史上精湛的艺术创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汲取有价值和营养的精华,贯穿于我们的建筑设计,更好地为我所用。保留和维护好这些建筑,应该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然而,这些人人皆知的道理,却被酒红灯绿,推杯换盏所替代。实为遗憾,但却又很难改变。
其实许多人都明白,占用改用文化名人的旧居、故地,不光是对文化人的不恭不敬,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蔑视。假设一下,如果是哪个达官贵人的领地,看谁敢动—根毫毛?有人对梁思成和林徽因旧居被拆感到痛惜,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只不过也,是文化人而已。
文化属于高尚情操,精神为主。这恰恰是不为有些人看重的原因之一。文化创造的是心灵上的愉悦,而物质带来的却是知觉和味觉上的痛快。云松书舍成了高档餐厅,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你想,对有些人来说是啥享受?而免费观看不过是滑溜一下眼珠子,管理部门两手空空,账怎么算,傻子也清楚。
有人不无担忧地磺过这样一种现象:现在打电话请某些人看演出,几乎都以有事推辞,而说喝啤酒,不出十分钟就驾车赶到。
呜呼,真的太可怕太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