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得梅花扑鼻香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所爱之花,又以梅、兰、竹、菊四者居多,四者之中,梅又具竹之清瘦,菊之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梅也自然成为一个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审美意象,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一、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报春送福的使者
  
  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梅花不畏苦寒,迎雪绽放,在这里,梅之幽香,已成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的信息。作为春天最早的花,早已经成为了诗人歌咏的对象。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宋代齐己的这首《早梅》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先放的品性,素艳绝俗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二、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自咏自伤的悲者
  
  诗人借梅花于冰天雪地、荒郊野外中开放,来寄托自己的不遇于时、仕途坎坷、孤独寂寞,有一种顾影自怜的态度。陆游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的诗句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还有不少借咏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三、岭北枝多思,忍寒留待君 ——相思怀人的思者
  
  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抒发对友人亲人的相思之情,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寄托自己无法言说的相思之痛。
  
  四、零落成尘泥,只有香如故 ——铁骨铮铮的志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正如他笔下的傲霜梅花一样,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梅意象的建立,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演进,又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渗透,梅意象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相互结合,表现出一种不随流俗的品格和坚贞傲岸的精神,以其特有的气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咏梅诗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积淀、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标的心灵境界。
  (作者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因此,习作教学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张扬学生个性呢?     一、引发“磁性”,唤起学生写作情感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显然,激发亢奋的情感对于张扬学生个性是十分重要的。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地寻找学生表达喜、
期刊
学生的作业质量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败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作为教师设计学生做什么作业,做多少作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作业设计要精,批改要细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前,仔细寻找适合本节内容的题型,学生做起来才能起到巩固本节内容、联系新旧知识的作用。对准备布置的作业自己先下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弄清作业的量和演算方
期刊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品德与生活的“两张皮”现象。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过多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表面现象的认识,而不能把这些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为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教师注重孩子的体验活动,却忽视对这种活动的进一步总结、点拨和升华,导致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细细品味,我们却无法感知课程的内在教育意义所在,这显然是有悖于综合课程所倡导的“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
期刊
“非理性”是相对“理性”而言的,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是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述的,主要包括意志、本能、直觉、无意识的力量等。人际间的磨擦、碰撞、调节、竞争、协调合作很多也都属于非理性问题。  非理性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现代著名的管理学家苏东水教授指出:“人是管理要素中最关键、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
期刊
想必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与我一样深有同感:每次作文,老师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精批细改,作文本上可谓“琳琅满目”。令人心寒的是学生拿到“双方的劳动成果”后,往往只注意等级、分数,对那些红色的评语和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视而不见。许多语文老师为自己的徒劳绞尽脑汁却无法曲径通幽。因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积极参与作文评价,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一、用评价激
期刊
小学生习作,应该真实地记录生活,但如果把习作仅仅看作是生活的复制品,那么习作无疑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学创作基石的意义。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学会想象,学生的习作便迈开了创作的第一步。  想象是什么?是神游千里,是思骋八方。但没有哪一种想象凭空而来,它植根于现实之中,植根于已有的想象之中,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可以说现实就是通往想象这个天堂的“巴比塔”。所以习作中让学生学会想象,我坚持植根于学生
期刊
我做了二十五年的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个人的自修以及与学生们的互动,摸索出了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此我愿意与各位同行一起分享。  回顾这二十五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最好的教授与学习英语的方法是遵循语言的规律,以掌握一门语言为目的,而不是片面地以得高分为目的。在课堂上我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发音,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甚至对英文书写也严格要求。  起初我的学生对我做法产
期刊
一、 老师要做爱的使者    爱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是你在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教育的桥梁,处处从爱出发,你的教诲,学生将永记;你的批评,学生将无条件地接受。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任性、孤僻、意志薄弱等特点,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师爱,使他们觉得老师并
期刊
清涧县城关小学是一所文明而古老、独具特色的重点完全小学,创建于1907年。在校长李艳芳的带领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整体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该校连续四年在全县六年级素质测评中获综合评估第一名。2007年,在全国智力七巧板竞赛中,该校参赛同学连获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学校也获得集体组织奖。王勃同学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造实践中获中文录入二等奖。2008年
期刊
读了2007年《人民教育》教学专栏的年终综述:《文化,教育的精神家园——对2007年教育的一点观察》一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觉得语文教学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不仅要守望、要传承,而且要肩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营造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责任。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传承着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每朝每代都有着优秀的文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初中段在三个学年的教材中,古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