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涠洲岛上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水产资源丰富,适合人类定居生活。
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6000多,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
涠洲岛已成为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旅游让岛民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打登上涠洲岛开始,我就惊喜的发现:公路上一些年轻男女骑着一种样式老旧的电动摩托,欢天喜地的环岛骑行。我想起来了,那电动摩托好似在经典影片《罗马假日》里乔与安妮骑着兜风的“小绵羊”。我非常兴奋地租了一辆,便沿着环岛公路一路向北,去探访涠洲岛上居民们的民风民俗。
涠洲岛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岛上四周烟波浩渺,海水碧蓝见底,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据史籍记载,涠洲岛汉朝属于合浦郡;自晋代起,涠洲岛就是著名的珍珠产地;到明代涠洲岛已是海防要隘,岛上有三个采珠池;清朝时,涠洲岛上的居民多次撤离、迁徙。
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政府两广总督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发出“永远封禁”令,岛上居民全部迁回大陆;清同治六年(1867年),粤总督张树清和法籍神父上书清政府“重开岛禁”获准,合浦、遂溪等地约6000人迁至岛上定居,成为如今岛民的主体。
大约170多年前,北海出海捕鱼的渔民在躲避台风时,将渔船驶进了南海湾避风;150年前,南流江商船从合浦出发远洋南亚各国时,涠洲岛天然形成的避风良港自然成为船队停歇的驿站;后来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也在此安居乐业。
涠洲岛现归北海市管辖,设涠洲镇,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6000多,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在海岛生存,最重要的就是淡水。涠洲岛淡水储存量很丰富,一百多年前命名的村庄就有叫滴水和水湖口的。就连岛上海拔最高的山顶上的古海蚀洞里,也有一个叫泉水洞的地方,岛上的居民曾在此打淡水饮用。后来岛上安装了自来水管,居民才不再辛苦到洞里提水。
和游客赏美景不同,智慧的岛民把大自然的恩赐融入了生活。岛上的古民居以单层石屋为主,古朴、雅致,韵味独具。最有特色的是墙体,用的是涠洲岛上的特殊材料——珊瑚石,这些在海底成形了上万年的珊瑚石,经过火山熔岩的堆砌,变得坚固无比。由于珊瑚石有着密集的小孔,用它们建起的房子冬冷夏凉。古民居藏在郁郁葱葱的林子里,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走进村庄,家家庭院里都种着芒果、柚子、龙眼、香蕉等果树,每个季节总有一两种树上挂着果实。香蕉是岛上的主要经济作物,80%的土地上都种植香蕉。由于岛上的土壤是火山岩逐渐风化形成的,土壤中富含钾等微量元素,使香蕉这种南方的普通水果,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丰富的“火山香蕉”,远销到岛外。
渔业是岛上的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今年63岁的陈伯正忙着从渔网上摘下的虾蟹装到木桶里,等着鱼贩子来上门收购。陈伯下海张网捕鱼的地方叫马拉港,这是他的私人领地,并不对游客开放,我借口找水喝与老伯聊了起来。
马拉港是个U形的港湾,陈伯年轻时出海捕鱼回来,直接可以将船开进港湾里停泊。那时候陈伯在渔业生产队当小队长,全岛有30多个自然村,一个集镇。陈伯祖上是合浦客家人,清朝末年爷爷驾着木帆船带上全家来涠洲岛捕鱼维生。
陈伯拿起木桶里的花蟹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开始允许渔民自己捕鱼的时候,海里的野生花蟹1毛4分钱一斤;广西运进岛的大米1毛3分钱一斤;现在野生花蟹最高卖70元一斤,大米3块钱一斤。涠洲岛的变化连我这个老爷子都不认得了。”
我的向导刘大兵,今年35岁,祖上也是从北海迁到涠洲岛的渔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初中毕业的大兵跟着父亲在南湾港码头做海鲜烧烤生意;20岁那年与几个朋友去北海侨港开海鲜烧烤店;2014年初回到涠洲岛继续做海鲜烧烤生意。谁想一场强台风让岛上的旅游业受损,他也改行做起了导游。
现在,涠洲岛的旅游业开始恢复生机,游客渐渐多起来。大兵说等8月登岛游客多起来后,他再重操旧业。“旅游旺季,每天有1000名游客乘船而来,消费还是很可观的。”大兵说,岛上大约有2万多人口,其中40%是岛外来做生意的。
现在,岛上的原住民都热衷建房子。他们在宅基地上盖起四五层高的楼房,出租给岛外的人来此做生意。那些来自台湾、东北、南宁、上海的老板揣着大把钞票来岛上投资,经营着各种时尚的宾馆客栈。旅游,给涠洲岛上的传统文化吹来一股清风,也让岛上原住民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
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6000多,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
涠洲岛已成为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旅游让岛民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打登上涠洲岛开始,我就惊喜的发现:公路上一些年轻男女骑着一种样式老旧的电动摩托,欢天喜地的环岛骑行。我想起来了,那电动摩托好似在经典影片《罗马假日》里乔与安妮骑着兜风的“小绵羊”。我非常兴奋地租了一辆,便沿着环岛公路一路向北,去探访涠洲岛上居民们的民风民俗。
涠洲岛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岛上四周烟波浩渺,海水碧蓝见底,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据史籍记载,涠洲岛汉朝属于合浦郡;自晋代起,涠洲岛就是著名的珍珠产地;到明代涠洲岛已是海防要隘,岛上有三个采珠池;清朝时,涠洲岛上的居民多次撤离、迁徙。
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政府两广总督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发出“永远封禁”令,岛上居民全部迁回大陆;清同治六年(1867年),粤总督张树清和法籍神父上书清政府“重开岛禁”获准,合浦、遂溪等地约6000人迁至岛上定居,成为如今岛民的主体。
大约170多年前,北海出海捕鱼的渔民在躲避台风时,将渔船驶进了南海湾避风;150年前,南流江商船从合浦出发远洋南亚各国时,涠洲岛天然形成的避风良港自然成为船队停歇的驿站;后来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也在此安居乐业。
涠洲岛现归北海市管辖,设涠洲镇,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6000多,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在海岛生存,最重要的就是淡水。涠洲岛淡水储存量很丰富,一百多年前命名的村庄就有叫滴水和水湖口的。就连岛上海拔最高的山顶上的古海蚀洞里,也有一个叫泉水洞的地方,岛上的居民曾在此打淡水饮用。后来岛上安装了自来水管,居民才不再辛苦到洞里提水。
和游客赏美景不同,智慧的岛民把大自然的恩赐融入了生活。岛上的古民居以单层石屋为主,古朴、雅致,韵味独具。最有特色的是墙体,用的是涠洲岛上的特殊材料——珊瑚石,这些在海底成形了上万年的珊瑚石,经过火山熔岩的堆砌,变得坚固无比。由于珊瑚石有着密集的小孔,用它们建起的房子冬冷夏凉。古民居藏在郁郁葱葱的林子里,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走进村庄,家家庭院里都种着芒果、柚子、龙眼、香蕉等果树,每个季节总有一两种树上挂着果实。香蕉是岛上的主要经济作物,80%的土地上都种植香蕉。由于岛上的土壤是火山岩逐渐风化形成的,土壤中富含钾等微量元素,使香蕉这种南方的普通水果,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丰富的“火山香蕉”,远销到岛外。
渔业是岛上的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今年63岁的陈伯正忙着从渔网上摘下的虾蟹装到木桶里,等着鱼贩子来上门收购。陈伯下海张网捕鱼的地方叫马拉港,这是他的私人领地,并不对游客开放,我借口找水喝与老伯聊了起来。
马拉港是个U形的港湾,陈伯年轻时出海捕鱼回来,直接可以将船开进港湾里停泊。那时候陈伯在渔业生产队当小队长,全岛有30多个自然村,一个集镇。陈伯祖上是合浦客家人,清朝末年爷爷驾着木帆船带上全家来涠洲岛捕鱼维生。
陈伯拿起木桶里的花蟹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开始允许渔民自己捕鱼的时候,海里的野生花蟹1毛4分钱一斤;广西运进岛的大米1毛3分钱一斤;现在野生花蟹最高卖70元一斤,大米3块钱一斤。涠洲岛的变化连我这个老爷子都不认得了。”
我的向导刘大兵,今年35岁,祖上也是从北海迁到涠洲岛的渔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初中毕业的大兵跟着父亲在南湾港码头做海鲜烧烤生意;20岁那年与几个朋友去北海侨港开海鲜烧烤店;2014年初回到涠洲岛继续做海鲜烧烤生意。谁想一场强台风让岛上的旅游业受损,他也改行做起了导游。
现在,涠洲岛的旅游业开始恢复生机,游客渐渐多起来。大兵说等8月登岛游客多起来后,他再重操旧业。“旅游旺季,每天有1000名游客乘船而来,消费还是很可观的。”大兵说,岛上大约有2万多人口,其中40%是岛外来做生意的。
现在,岛上的原住民都热衷建房子。他们在宅基地上盖起四五层高的楼房,出租给岛外的人来此做生意。那些来自台湾、东北、南宁、上海的老板揣着大把钞票来岛上投资,经营着各种时尚的宾馆客栈。旅游,给涠洲岛上的传统文化吹来一股清风,也让岛上原住民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