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度 尺度 效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分省自主命题之后,江苏高考语文命题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发展之路,收获了荣誉,也饱尝了争议与批评。本文拟从三个维度对近三年来江苏卷作一粗略透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向度分析
  向度是一个含义较为丰富的词汇,指事物所隐藏或呈现出的不同指向的特征,包括:时间向度、语言向度、价值向度、逻辑向度、伦理向度、情感向度、精神向度,等等。我们考察江苏卷的命题主要从它的价值、情感以及精神向度上进行,这三个向度可以归结到立意向度上来看。
  近三年乃至往前推进一些,江苏卷的立意向度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传统文化的熏染,砥砺考生的人格操守。
  2008年所选东汉名将吴汉的传记,吴汉身上体现了顾全大局、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朴实淳厚的优秀品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所表达的诗人心忧天下、感伤人事沧桑的赤子之情;《纯朴的嗜血者》所体现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真挚情怀;2009年,《书沈通明事》一文中的沈通明“任侠轻财”、“勇猛无畏”、“倜傥风流”的性格特点;《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展示了岳飞忧思现实、乐观向上精神风貌;2010年,王昌龄《送魏二》所表达的对友人深重的情谊……这样的立意取向,彰显着一种积极、乐观、大度、真诚的人生生命情致,无形之中让考生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考生砥砺自己的人格操守。
  2.重视本土文化的推崇,激发考生的家园之情。
  江苏卷从2008年起涉足本土文化元素,当年选取高邮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匠》。作家通过对侯银匠父女俩不同性格特点的叙写,以点带面,挖掘了苏北农村特有的文化基因,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深长悠远、极具情致的乡土风俗画卷,真实表现了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情美、人性美。2009年则是在文言文阅读中选取了明末淮安籍军官沈通明的事迹,多少能让考生内心洋溢着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内心的家园之情。
  3.重视文化现象的反思,引导考生作理性思辨。
  理性辩证看待当今社会,忧思现代文明,是江苏卷比较青睐的一个命题立意点。自2005年起,就以《波兹曼的诅咒》一文引发考生思考娱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文章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对照当下时髦的“非诚勿扰”、“为爱往前冲”等相亲文化现象,尤能激发我们深沉的思考。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所展示的对古老农耕文明依恋,比照现实环境,更能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辨。2009年的《上善若水》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对人生的思考,这都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理性思辨能力。
  4.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考生的人生品位。
  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的社会。如何引领考生理性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看待自我,这是摆在高考命题人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2009年詹克明的《说“异”》,作者以冷静的眼光、理性的思辨、新颖的观点,提醒人们对“异类”不能采取排斥、打压的态度,应该有起码的宽容之心,要看到“异类”在建立有序体系、为滞后或过头的纯粹体系化险、实现伟大转折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又要警惕哗众取宠的故作异类,不要被“真恶俗”的假异类蒙蔽双眼。2010年论述类文本选用了朱光潜的《谈静》,文章从人生乐趣谈起,阐明无论是领略作品的乐趣还是人生的乐趣都必须从“静”中得“趣”,审美趣味之中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对提升考生的人生品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重视与时俱进的感召,拓宽考生的认知视野。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命题人的追求。江苏卷注意融入时代时兴元素,拓宽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在语言文字运用题融入时兴元素。
  比如:
  ①2008年语病辨析题: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②2009年语病辨析题: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③2009年语言运用题:
  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④2010年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
  (2)在作文命题上嫁接生活,关注现实。
  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等。
  6.部分试题有向度偏离现象
  文言文选取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难度一般,低于往年,但这是一篇很不适宜用作高考阅读材料的文章。
  (1)从体裁特色看。
  欧阳修的这篇墓志铭是应付式的,碍于朋友梅尧臣的面子而作的,他对这个被封为“南阳县君”的谢氏根本不了解,通篇都是丈夫回忆老婆怎么好的文字,就是不见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的文章不是典范的墓志铭的写作,考生试图从中窥探作者的情感认知与价值取向显然是不可能的。
  (2)从青睐作家的角度看。
  欧阳修一生中为其亡故的亲朋好友创作的墓志铭多达83篇,可谓写作墓志铭的专业作家,大部分颂德、颂行,以天下为先,积极的士大夫意识很明显,要选一个更好的是很简单的。江苏卷再怎么喜欢欧阳修,非他的墓志铭不选,那么也不至于非要选这个“谢氏”不可。
  (3)从价值取向看。
  这篇墓志铭的价值取向很模糊,是规范“妇德”呢,还是褒奖士大夫宽广的胸怀呢?是张扬“男主外女主内”的宗法思想呢,还是训导一代学子保持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是鼓励现代女子结婚之后都跟在丈夫后面偷听呢,还是男人个个都要变成“妻管严”?是颂扬梅氏夫妻恩爱之情呢,还是敬佩欧梅之间的朋友之情呢?这对学生的准确判断是相当困难的。
  二、尺度把握
  尺度涉及测量标准的问题。高考测量的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前者是纲领,后者是实施细则。具体到各省,后者则变成了《考试说明》。江苏自进入新课程考试之后,《考试说明》与教育部的《考试大纲》好多地方不尽一致,命题与《考试说明》又不尽一致:
  关于背诵默写。这几年的《考试说明》都是这样表述的:“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1》。”这里的表述在逻辑上就存在问题,哪一年哪一家高考试卷考整篇默写的?既然“默写常见的名篇”不成立,那么这一要求的指向就是“名句”。名句在哪里?一曰在名篇中,二曰在非名篇中。其实,第二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须知,词在句中,句在篇中,篇“名”才能成就句“名”,我们没有见过一篇乱七八糟的文章中有什么名句可言,由此可见,凡是有名句的篇目一般都是名篇。江苏2009年考了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不在指定的所谓“名篇”中,因为这是考的“句”,那么是不是可以依据江苏的逻辑认为《忆秦娥·娄山关》不是名篇呢?名句是否需要默写呢?爱因斯坦说过,他不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因为书上都写着呢,查一下就知道,何必花这个精力去记。名句名篇一定要记吗?
  关于语言运用。按照2010年的江苏《考试说明》,语言运用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属于“表达应用E”。
  以这个尺度去看江苏近三年的语用题,我们感到:一是思路逼仄,竟然三年之中题型都是一成不变的,只认得“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只知道出一道只附带一点句式要求的“任意发挥题”;二是第4道题目可以说意义不大,“家长接送赞成不赞成”、“小美人鱼祝贺或赞美世博会”,这类题目思维比较浅层。三是2010年居然加上了一道文学常识题,“小美人鱼”故事出自那位作家的哪篇作品。这在《考试说明》中是没有的。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诗歌鉴赏中,偏偏那个《雨霖铃》也并不是指定的“名篇”。
  关于作文。作文考查的尺度是什么?要体现四条基本原则,一是想不到,二是不跟风,三是有得写,四是能选拔。“想不到”体现公平性,“不跟风”体现独创性与个性,“有得写”体现人文性,“能选拔”体现有效性。
  综观江苏的作文题,是很难达到这四条基本原则的,这说明江苏卷作文命题的尺度失范。
  1.从“想不到”角度看。
  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与当年某市“二模”作文题“我飞翔的天空”发生“侧撞”。2009年又与某市的模拟题“正撞”。让人家“想得到”。
  2﹒从“不跟风”角度看。
  2010年的“绿色生活”显然是跟风之作,网友评价这道题“最无聊”。一是大而化之的东西,人人都知道,二是直接的触发点恐怕是总书记4月30日参观世博会广东馆所说的一句话:“15分钟参观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馆门口驻足反复叮嘱:“要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绿色经济。”(中国网2010年4月30日)这样的题目大家太熟悉了。
  3﹒从“能选拔”角度看。
  2006年的“人与路”,2008年“好奇心”,难以担当高考选拔的重任,题目低幼,易生宿构与套作,导致思维浅薄。比如说2008年的“好奇心”,好多考生都写苹果落地砸到牛顿头上,当年喜称“苹果大丰收年”。
  4﹒从“有得写”角度看。
  2004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有考生这样表达其内心的不满:“我登上沉稳的山,看着灵动的水,大喊一声:我不会写。”2005年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提示语说:“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真是牛不喝水强按头,“何尝不该这样”,完全是强词夺理,强人所难,逼着考生去说假话,变成“假把式”的哲学家。2009年以“品味时尚”为题。南大的辛良教授说:这是一个“可作为博士论文来写作的命题,内涵相当复杂,见仁见智;严格地说,它是不宜用于高考的。”(《怎样“品味时尚”》,《扬子晚报》2009年6月9日)
  同样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2010年的“绿色生活”上。其引导材料是这样的: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段材料给考生一个定向的心理暗示,即绿色就是单指自然之色。
  这类题目写环保之类的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惜的是在实际评卷之中,老师们发现,“低碳”作文相当泛滥,“有老师戏称,一看到低碳就长叹。”(《扬子晚报》2010年6月22日)而事实上,不少满分作文恰恰不是谈“自然、环保、节俭”,而是谈心灵的健康,诗意的生活方式。这就造成了“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博弈。由此看来,江苏作文在看似让考生“有得写”的同时并没有体现多少人文关怀。
  看来,拿什么尺子来丈量,以期准确地考查出考生的文笔能力,命题者自己首先要心中有数。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价值尺度,还是必须先从遵循《考试说明》,按“章”办事,以人为本,尊重考生做起。
  三、效度达成
  高考作为一种知识、能力、智慧的技术测量,其信度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高考题目出现随机误差,那么必然会影响到高考的信度。
  我们认为,影响高考信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选取与删改,二是题目的设置与答案的拟定。
  从江苏近几年的命题来看,信度误差的确是存在的,而这种误差的存在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命题人对文本内核的把握出现偏差,误读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读懂文本,导致命题的随机性误差增大;二是武断删改文本,造成文本主题内蕴与原作相距十万八千里;三是无视考生的认知实际,仅凭个人喜好选取文本,造成考生阅读理解上的隔膜;四是不能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对相关考点的要求,拟定的答案不规范。
  1.文本选择问题。
  2010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选的是朱光潜的《谈静》,令人大跌眼境的是竟然与2008年的湖南卷所选文本相同,湖南卷是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究竟是怎样一个属性我们暂且不论。江苏卷比湖南卷少选了420多字,包括两方面,一是作者举例说明“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静趣)的也很多”,二是静的修养的作用。选文的重复恐怕在高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大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2.文本理解问题。
  2008年文学类文本《侯银匠》汪曾祺的原作是2200字,编入试卷是1200字。删除的内容总体上看并没有伤筋动骨,但删的并不好。
  有的答案拟定也不够准确,比如江苏卷的第14题。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本题所给出的答案,①、③两点显然经不住推敲,同时也暴露了命题人对文本理解的严重错误。
  3.文本删改问题。
  对文本进行删改是必要的,在有限的试卷容量上,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字数大概控制在1000字左右,但删改的前提是不能伤筋动骨,背离文本的主题意蕴。2009年江苏卷对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的删改有好多不尽人意之处,甚至使得文章的主题发生根本性逆转。如,《上善若水》原文约3700字,江苏卷删减为1000多字。有些删节和调换造成结构上的逻辑混乱;有些关键性文字被删掉后使文章完全成了一种赞颂,将作者的忧思情怀彻底抹灭了;有些删减让命题人拟定的答案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使得考生冤枉失分。
  4.认知隔膜问题。
  2010年江苏卷文学类文章选的是阿城的《溜索》。一是文本所展示的生活离江苏考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可能有大量的考生都不知道什么叫“溜索”。有的考生可能至今都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二是阿城的叙事风格并没有多少可读感,“寻根文学”的特征及用语习惯,学生读起来很不习惯,甚至隔膜深深。
  四、应对策略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江苏卷在命题向度、尺度与信度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向度基本稳定,引导积极有效。
  ②选材求雅求新求变,能力、视野要求较高。
  ③尺度略有偏离,要求高于考纲。
  ④信度有待提升,规范意识欠强。
  对此,我们要去认识它、研究它,找寻一条合理指导备考、规避应试风险的办法,为学生的未来尽到应有的责任。
  1.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里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在功利化教学之中,语文素养似乎可有可无,但几乎所有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格外重视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当面对一份并不尽如人意的考卷时,教师自身的观念不能动摇,不能产生激进的想法,以为语文素养可以抛弃。应该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审慎的思考、独到的见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2.以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抓手,给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语文人孜孜以求的事情,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各领风骚。但笔者认为现在最为普遍的现象是,较多地重视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忽略“教”与“学”关系的平衡与定位。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师“主导”多,学生“自主”少。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语文教学疲于应付课本教学,应对各种考卷。教师讲、学生练,人文学科理科化。学生除了课本、试卷之外,没有任何的课外阅读,无法获取外界新鲜的知识,更谈不上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作深入的理性的思考。
  江苏卷对考生视野、认知的要求,恰恰是超出了课本、试卷的范围,以课本、试卷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只是得到了一点不中用的应试技法而已。其实生活很重要,体验很重要,情感态度很重要,理性思考很重要。因此,取法乎上的语文教学应该勇于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引进“源头活水”。此为一。
  二是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升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这一能力很重要,从今年的多道作文题看出,命意本身并不停留在要求考生理解文题的本义上,而要求考生从标题的隐喻义与象征义的角度思考问题。题目本身所富含的多层面多角度的隐喻义与象征义,为实现考查考生理性思辨能力提供了可能。如安徽卷的诗意型材料作文题《吴兴杂诗》,表面上看,似在描写风光优美的江南水乡,展现其河流环抱,碧水环绕,物产丰饶的自然生态景观。但从隐喻与象征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丰厚得似乎令人探究不到它的尽头,无法达到其内涵的真正疆界。比如说,诗中的水,“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单是从人生层面去揭示它的隐喻与象征义,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何尝不应该要有水一样的情怀,乐于为他人带去关爱,带去幸福,带来和谐?何尝不应该有水一样的胸襟,厚德载物,不择不弃,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片真情?何尝不应该有水一样的气度,像水那样环抱自然,环抱世界,亲近如一,至柔至情……
  再比如重庆的“难题”,其命意绝对不是要考生去写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多从人生、社会的层面去揭示隐在的内涵,并能从理性认知的角度去冷静看待人生、社会的“难题”。江苏的“绿色生活”,表面上看是切合了当今“低碳经济”的世界潮流,但若考生的思维仅仅止乎此,则难以超越一般性的立意,走不出立意雷同的误区,获得较高的认同度。“绿色”是个象征性的意象,理性剖析可以发现,它象征生命、健康、希望、安全、宁静、和谐、友善、平和,等等。明乎此,文章的识见才会胜人一筹。
  3.恪守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江苏卷的信度虽存有瑕疵,但教学中不能因此而动摇思考问题的周全意识、深刻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将相关文本中的“意蕴”、“情感”、“主旨”向学生阐述清楚,提升他们的认识,力求全面、深刻、到位。同时,要研究其他省市相关题型答案的答题要点,比如说“表达技巧”题。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说到底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准,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文章】刘徽《机智地教学:循着学生的线索——评介日本学情卡教学模式》,原载《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内容提要】学情探测在日本具体化为学情卡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日本本土化运用。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学情卡全
已经读了不知多少关于母爱的文章,可当自己欣赏的眼波流淌在《纸船》和《金色花》的字里行间时,感动的航母还是淹没在了冰心打造的情感海洋里,文字中那富有生命质感的线条深深浅浅地牵扯着那不设防的心灵之网,此时,无所适从的思绪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裹卷了整个意境的世界。  作者在广阔的大海上细腻地伸展着她那思念母亲的情感触角,她总是留着留着一张张纸,这纸是为装载她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而留下的,是为装载作者心头那沉
“功夫在诗外”,原是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作诗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由此可知,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是由其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的,更是由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所决定的。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
不管承认不承认,初中语文被边缘化了——尽管在中学里,语文仍然被称之为主课。  不知从何时起,在语文学习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多上一节课与少上一节课无所谓,甚至多上或少上一个月、一个学期也无所谓。多上少上看不出来,还不如不上,省得浪费时间。这种“共识”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这也许就是导致中学语文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普遍都非常重视呢?大概是: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纪传体文学巨著《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最重要原因是它具有高超独到的写人技巧。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
自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后,莫言这个名字便红遍大江南北,有关莫言文学作品的议论也一浪高过一浪。随便上“百度”一查,短短10天,诸如“莫言作品进语文教材”这类问题的条目竟达14万条之多。  一、莫衷一是的争论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
《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二期A版刊发了乔化永先生的《好一个“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文章,对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所选高适的《燕歌行》的一处文下注释提出自己的质疑,应该说这种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还是令人佩服的。不过,乔先生自己提出的见解却未必能使人信服。  乔先生对注解26条中“节”注为“气节”一说并无疑异,但却生搬硬套机械僵硬地把“死节”解释为“为气节而死”,并据此认为原注中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呈现出开放化、灵活化、个性化的特点,各种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可是笔者发现,有些阅读教学实践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严重不足。某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么就是引领学生做一些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肤浅问答,热闹过后很难令学生留下深刻、新颖的认识和感悟;要么就是紧扣教参或什么名师教案作定向探究,决不敢也不会越雷池一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荡然无
许多年以前,曾祥芹先生过访寒舍,看到现代书法大师沈尹默高足戴自中先生为我题赠的一些书法作品后,便托我代为求字一幅。我记得曾兄嘱告的书写内容即是题写“拓荒斋”之斋名。自中兄特意选用恩师遗赠的染色古宣,神完气足地挥毫写就这三个遒劲中带有几分高逸的大字。当时我的直感是纸好、字好、两位仁兄的品格都好。  多少年过去了,这张字的豪放洒脱印象和曾兄的刚毅执着乐观形象,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分明了。  我初次听到